作者:笔下宝宝
他在有线电连走进了每一个班排战士们的宿舍,看看内务整理得好不好,火墙暖不暖,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落实的怎么样,春节伙食安排的如何。
离开了有线电连就进入紧邻着的报训队,刘之野得知他们都是今年入伍的新战士,就询问大家会不会想家,有没有收到亲友的来信,家中都好吧。
战士们看到军区首长对于大家的关心爱护很受感动,只是近距离接触军区首长有点拘谨腼腆,回答问题也词不达意,不时引发刘之野和随员们善意的微笑。
易援朝正要陪同几刘之野再去下一个连队看望时,营部通信员跑来报告说:“报告首长,军区党委办来电话说,有急事请您马上回去。”
刘之野说:“好的,我知道啦。”
送走了刘之野一行人,易援朝松了一口气,还好没出什么纰漏。
刘之野的小汽车刚刚开出易援朝他们营区的大门时,通信连郭连长就打电话询问,“营长,军区首长看望部队今天还来我们连吗?”
易援朝对他说:“首长有急事已经回去了。”
郭连长闻言大为失望,说:“哎呀,我们都做好准备了怎么又不来么呢,首长不来,要不就请你们营首长来看看吧。”
易援朝笑着对他说:“成,那我和吴副营长晚饭后就去你们连瞧瞧去。”
当易援朝他们如约来到通信连的时候,就听到连队饭堂里锣鼓喧天,人声嘈杂,热闹非常。
等在大门口的郭连长把易援朝二人拉进饭堂当上了他们排练节目的临时观众。
见营领导来了,食堂正在排练的男兵女兵们都停了下来,并鼓掌欢迎易援朝等人的到来。
看到他们的排练场还有架子鼓和手风琴伴奏。
易援朝就问郭连长,“你们连的人才不少啊?还有这么多器乐伴奏,节目质量一定很棒。”
郭连长告诉易援朝二人说,“军宣传队有部分女兵的行政关系和供给关系都落在我们连,过春节请她们回来帮助排练节目,她们都很乐意,还主动要求上台表演节目。”
易援朝闻言说:“那好啊,你们春节联欢晚会要找一个大一点的地方,邀请军首长和军机关干部参加不是更好吗?”
郭连长闻言一拍大腿对大家说:“营长指示,我们的联欢晚会要邀请军首长参加,大家一定好好排练,用一台高质量的节目欢迎首长们的光临,增加连队过春节的喜庆氛围。”
“好!好!”“演员们”响起了一片欢呼喝彩声。
易援朝跟吴副营长找个凳子坐下来看排练时,郭连长又说:“下午接到司令部作训处电话通知,刘首长初步定于元月28、29日看我们连女兵实弹射击。”
“你们女兵班会打枪吗?”易援朝问他。
郭连长说:“年初共同科目训练时都参加了打靶考核,成绩一般。大半年过去了再拿起枪,估计能打及格的很少,不脱靶就不错了。”
“女兵要通信值班执勤,要排练节目,还要练习实弹射击,顾得过来吗?”易援朝又问郭连长。
郭连长嘿嘿一笑:“这不就是在加班加点吗,通信连的女兵打枪不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值班执勤才是绝对不能疏忽的头等大事。”
易援朝对郭连长说:“刘首长还在当师长的时候,就是我们军新式训练法的发起人,他的射击训练在全军范围内都很有名气。
我就当面听他讲过怎样训练射击,特别是怎样抓好射击训练。你们可要小心准备啊!”
接下来的几天,官兵们要参加军地联合召开的“拥军爱民”报告会,节前政治工作动员会。
军区机关的处长们分别下部队征求意见,了解部队思想动态,直属队开展的篮球赛也要求连队前往观摩。
正忙得不亦乐乎,通信连又打来电话报告说:“刘首长和孙副政委今天上午要来看望部队。”易援朝和吴副营长又急忙跑到通信连等候两位首长的光临。
上午8点30分两辆小汽车准时在连队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易援朝几位营连干部排队迎接,并向两位首长立正敬礼。
一一握手后,刘之野对他们说,“通信连一年到头为我们机关服务,任务完成的很好很辛苦,也挨了不少的批评。
我和孙副政委平时很少来通信连,春节临近就抽点时间来看看大家。
平时你们守机班的女战士还经常到我们军区首长办公室和家里检查线路,擦拭电话机,了解电话使用情况,现在快过年啦,我们就一并表示慰问和感谢!”
易援朝赶紧代表全体对两位军区首长说:“首长们别客气,那都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对于首长、机关电话使用情况的走访,是守机员应尽职责。”
在郭连长的引领下,易援朝陪着刘之野等军区领导首先走进了总机值班室。
看到一排四位女兵在红绿灯闪烁的总机台前不停地插插拔拔,“你好,要哪里?”
“请讲!”接续电话的勤务用语此起彼伏。
刘之野他们静静地站在旁边,还低头弯腰看着女兵们的工作。
带班的女班长看到首长们进入值班室,马上站起来要向首长报告厅
刘之野急忙摆摆手轻声说:“不要报告啦,你们的值班就是在执行任务,我们不能影响你们的工作。”
走出总机室接着就是自动机房,一排纵横式自动总机的架子上不停滴传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值班的女兵告诉刘之野等人:“这是自动机接转电话发出的声音。”
孙副政委就问道:“有了自动总机,为什么还要人工接转电话呢?”
吴副营是老守机员出身,他就向首长们介绍说:“现在的自动总机还不够先进,只能接续近距离的机关和分队的电话,远距离的师、旅、团暂时还无法联通自动电话,人工接续电话的总机还要继续使用。”
自动机值班的女兵也接着说,军首长和军机关一般都有两部电话,自动、人工都能接通的。
走过的电传机房、载波机房和发电机房首长们都一一询问了它们的用途和设备状况,并对坚守岗位的战士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看完值班室,刘之野对随行的干部略有感慨地说:“看了一下,更觉得做好通信工作不简单。
这么多的人要长年累月坚守岗位,昼夜不停确保上传下达准确无误,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通信分队的干部战士们真的很辛苦!”
听郭连长汇报说,连里上午有许多值夜班的战士们都在补觉,为了不打扰他们的休息,刘之野等人看完了值班执勤情况就驱车离开了通信连。
第515章 言传身教!!!
送走了军区首长刘之野等人,郭连长就邀请营长易援朝和吴副营长中午在他们连吃午饭。
吴副营长说:“午饭就不能在你们连吃啦,已经通知下午观看明年参加大比武集训队教员们的队列表演,他们都是接受特种训练的优秀教员,我们也要开一开眼界。”
“那就让我们回营部饭堂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再继续吧。”易援朝说着就和吴副营长一起骑上自行车赶回了营部。
且说,刘之野一行人没有留在易援朝他们营而是直接去了下一个部队驻地。
这年前没几天了,时间比较紧,他想尽量的多跑一些基层部队摸摸情况,另外给基层官兵带去军区领导们的新年问候。
“谈心时,我们须站在同志的地位,用诚恳的态度和他说话;干部,特别是和士兵接近的基层干部……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是我党我军一直以来的光荣传统。”
在刘之野的专车上,他与孙副政委畅谈军队的思想建设问题,给予了一些建议。
孙副政委是老政工出身,他没想到眼前这位岁数比他小很多,却是军事主官的年轻领导,不光是在军事指挥上有一套,这思想建设上也是别出心裁。
孙副政委佩服地道:“领导说的对,基层官兵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离开基层官兵,再宏伟的战略也不能实现。
这关心关爱基层官兵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想方设法为基层排忧解难。
解难是最好的关心,帮困是最好的服务。
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尤须重视解决好官兵的“一切问题”,真正激发基层内生动力,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刘之野与孙副政委比较谈得来,俩人是越说越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就这样,两位军区领导带着身边的工作人员,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山海关脚下某守备连驻地。
刘之野有一个老习惯:有时他下连时,会突然改变视察目标,这时他会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要事先通知连队。
这次也没有例外。
等刘之野他们来到该连队驻地的时候,正赶上这个连的指战员们打靶回来。
天快黑了,工作人员出去张罗膳食,他则走进战士的宿舍,询问打靶的成绩和平时的训练情况。
战士们看到军区首长来看望大家,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向他汇报着情况。
突然,“乒——”一声枪响,紧接着“乒——”又一声枪响,扰乱了连队驻地的平静。
功夫不大,守备连连长秦西平急匆匆地跑来了:“报告首长,一个姓李的新战士,擦完枪后把实弹和教练弹混装在一起了,验枪时走火,人倒没有伤着,只是把我吓坏了。我还以为……”连长越说越气:“这个熊兵,平时就吊儿郎当,这次我非处分他不可!”
刘之野笑了笑,摆摆手说:“不,先不要处分,枪走火固然是坏事,但只要人没伤着就好。以后要坚决杜绝。”
秦西平怒气冲冲,没有吭声。
刘之野看着这名连长的神情,不放心地说:“西平同志,走火这件事,是什么教训就是什么教训,处理时不要跟我在不在连队联系起来,啊?”
秦西平嚷嚷着说:“首长,这怎么成?这次不给他点厉害看看,下次他还捅漏子,决不能放过他。”
隔墙有耳。
连长的话不知怎么传到了那位枪走火的小李的耳朵里。
走火之后,小李心里本来就忐忑不安:“是挨批评,还是受处分?”
小李的心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再听了别人传给连长秦西平的话,小李认为这下彻底完了,干脆躺倒不起了。
事情复杂了。
刘之野有多年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他感到眼下是该自己出来讲讲话了。
本来,按他以往的习惯,每次下连队,都是先找干部战士们谈谈心,开几个座谈会,掌握大量情况之后才说话的。
因为刘之野向来讨厌那种刚一下车就乱放炮的做法。
但这次问题比较特殊,他不得不讲了。
尽管如此,讲话之前,刘之野还是先跟守备连的干部们通了通气。
当天的晚点名时间,刘之野就以枪走火为由头,针对连队在管理教育、武器弹药保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刘之野郑重地宣布:“不要把这次走火看成异常事件,也不要给小李任何处分,但要从中接受教训。”
真可谓立竿见影。
刘之野的话还没讲完,站在队列里的小李就唏唏嘘嘘哭起来了。
等队伍解散时,他跑到刘之野跟前,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趁热打铁,刘之野又找他谈了心。
当天晚上,小李就主动到连首长那儿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还写了一份墙报稿子,向全连同志表示了改正的决心。
连长秦西平也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
晚上就寝时,警卫员向刘之野报告说,连里对他的安全仍不大放心,特意增加了岗哨。
刘之野听到后,起床叫来了秦西平等连队干部。
他严肃批评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告诉连队干部们应当尊重战士,信任战士,把增加的岗哨撤回去。
临睡之前,刘之野又打发警卫员出去检查了一遍,直到听说都落实了才上床休息。
因为刘之野的突然到来,连队没有来得及招待,几个连干部一商量,觉得“这一课”还是得补一补,便决定由胡副连长出面筹办。
胡副连长动脑筋了:直接去问首长们爱吃什么菜吧?显然不好。
于是,他就来问刘之野的警卫员小张。
小张说:“胡副连长,我跟你实说吧,你不要去忙这事。
我们刚来,你可能还不知道首长的脾气。
来时他一再嘱咐我们,连队吃什么,他吃什么。
你要是另搞,首长会生气的。”
“看你说的,别说首长从大老远的地方来,应该招待招待,就是战士的亲属来队,我们还要炒几个菜表示表示呢。”胡副连长解释着。
“那个和这个不一样,那是为了让家属们感到部队的温暖,而咱们内部就没有这个。”
胡副连长沉吟一会儿,仍是不死心:“小张,我们决不会给首长添麻烦,只不过加……”
小张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说:“胡副连长,临下连队之前,首长给我们约法三章,一不准加岗,二不准加菜,三不准打乱连队正常工作秩序。
我们向他表示过一定完成任务。你要支持我们工作才是啊。”
胡副连长见小张讲的如此恳切,也就不再坚持了。
午饭时刻,这个连队所在团的团长赶来了。
小张从神情上判断出,赵团长是来检查连队对军区首长如何招待的。
可是,刘之野等军区领导照常跟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食堂里充满了暖融融的气氛。
忽然,一阵冷风带着海边的盐卤味,从一扇破了的窗户里灌进来。
被冷风一吹,吴副政委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刘之野见状放下饭碗,走到窗子跟前,仔细查看了破损情况,又问:“这窗坏了多久了?”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