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23章

作者:笔下宝宝

  据观察员说,范天雷第一次狙击时,效果非常差,虽然一枪命中了目标,但是后来好几天,范天雷都处于恍惚状态。

  在团部的要求下,范天雷不得不向领导讲述了这次狙击的全部过程,再现了神枪手的风采。

  原来这是范天雷第一次上战场。

  那是9月中旬的一天。

  范天雷开始寻找有利的狙击地点,找到后,他首先排除了周边的地雷,一个清除了60多枚。

  随后,范天雷确定了七个观察点,精心挑选了九个射击位置,以便在情况发生变化时,更换观察点和设计位置。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范天雷并没有立即狙击敌人。

  而是在狙击点适应环境,每次都一整天保持瞄准姿势。

  L山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夏秋之际,晴天热得要命。

  蚊子满天飞、虫子遍地爬。

  雨天地面十分潮湿,范天雷需要先适应一段时间。

  这天下午,范天雷觉得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展开狙击工作了,他伏在狙击点纹丝不动,等待目标出现。

  敌军没有让范天雷失望,很快就出现在了他的狙击范围内,但是,范天雷却让自己失望了。

  之前范天雷在部队训练是打的靶子,从来没有打过活人,而且,连架都没有打过,他犹豫着要不要扣动扳机。

  观察员看见范天雷走神了,立即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快打啊,打完就收工回去了,范天雷这才不再犹豫,他快速地说服自己,我是一名军人,消灭敌人是我的天职。

  砰!范天雷射出了他第一颗射向活人的子弹,那名敌军应声倒地。

  范天雷回到营房后,患上了战场心理综合症,他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晚上整夜整夜地做噩梦。

  那几天,范天雷整天恍恍惚惚的。

  但是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狙击手的范天雷,心理素质自然也十分强大,很快他就从心理阴影当中走了出来。

  从那以后,范天雷就满血复活了。

  每天到狙击点就像打卡上班一样简单,只要有敌军出现在他的狙击范围内,几乎就不可能活着离开。

  后来几天,敌军开始在晚上出没,范天雷让观察员不用过来了,自己根据情况,决定晚上是否回营房。

  观察员见范天雷已经进入了状态,而且这个狙击点非常隐蔽,几乎不会被敌军发现,就同意了。

  观察员离开后,以为范天雷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就没有来找他。

  直到刘之野发现不对,要求统计战绩,“夜老虎”团这才发现范天雷没有回来,在那名观察员的带领下,才把范天雷找回来。

  虽然,范天雷后来获得了荣誉无数,但是这一次却差一点就与此擦肩而过。

  也不可能认识他人生中的伯乐,虽然范天雷就算没有刘之野的提携,他依旧能在部队里做出一番事业。

  但是这背后有人和没人成长的速度完全是不一样的。

  范天雷能有这样好的枪法也不是偶然。

  范天雷是去年参的军,被安排到了“夜老虎团”。

  刚进入部队,他就被老团长卫爱国的狙击神技深深地吸引了。

  范天雷就把卫爱国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

  尤其佩服卫爱国那一手堪称出神入化的百步穿杨射击本领,这也让范天雷下定决心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于是,范天雷每天把大量时间都用在苦练枪法上。

  像托砖、做俯卧撑、长跑这些事儿,在他看来那都是每天非做不可的功课。

  日子一长,那些基本功就被范天雷给牢牢掌握了。

  彼时卫爱国已经担任副军长了,范天雷无法向卫爱国直接请教狙击问题。

  不过,他并没有灰心,拿出了当年卫爱国那种干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范天雷听说谁的狙击技术好,他就去缠着谁学习。

  没过多久,范天雷就掌握了一个独门绝技。

  而且,范天雷还赶上了好时候,军队狙击手使用的是刚刚下发还没有列装的79狙。

  这是新式装备,大家也没有多少经验。

  多数狙击手只能打中七八百米内的目标,打中一千米外的狙击手十分罕见。

  但是,范天雷确实有天赋。

  他使用79狙不仅能够对千米外的目标弹无虚发,还能够很好地子弹的散布控制在一个梨子的范围内。

  就这样,一名新兵竟然在使用新装备的情况下对老兵们实现了弯道超车。

  范天雷这个绝技很快就传到了副军长卫爱国的耳朵里,卫爱国亲自到连队来问范天雷,想不想跟自己学习狙击技术。

  范天雷一听,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吗,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像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在卫爱国的指导下,范天雷的狙击技术突飞猛进,很快就在部队举办的狙击比赛中拿下师部第一,军部第一等好成绩。

  经过调查后,范天雷的战绩确实无误。

  刘之野亲自给他申请了二等功并且火线给他提干入党,从此范天雷就走进了他的视野。

  为了亲自验证范天雷的枪法。

  有一天,刘之野就把范天雷叫到了一块空地上。

  刘之野随手捡了个石子儿,接着让范天雷背朝着他。

  等他把石子扔出去了,这才叫范天雷回头开枪。

  就在这个时候,一向有点胆小的范天雷,气势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那眼神像鹰隼似的,很快就瞄到了正在空中往下落的石子。

  紧接着就转身,举枪,就听“啪”的一声,动作特别连贯,那完整的石子一下子就被打得粉碎。

  刘之野对范天雷愈发喜爱,然而范天雷即将调离。

  刘之野遂问他:“小范,你是否想换个环境?我即将赴燕大军区任职,打算在燕大组建一支专业化快反部队,急需大量经过实战的优秀人才……”

  范天雷对刘之野这么大的首长能看重他很是感动,很想就这么答应了首长,但是他也舍不得马上就离开前线。

  “首长,我……”

  “不要紧,你慢慢考虑!”

  ……

第512章 回燕京!!!

  12月底,刘之野终于和继任的同志完成了交接工作。

  接下来负责“两山轮战”事宜的,是春城军区的张总。

  刘之野知道在他的前世,三年后负责“两山轮战”的总指挥也是张总。

  只不过,这一世由于他这只蝴蝶提前了而已。

  范天雷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终究未拒刘之野的善意。

  随后,他便依刘之野的安排,前往陆军学院进修去了。

  自此,暂时放下肩上重担的刘之野,一身轻松的带着身边的警卫员和工作人员回了燕京。

  回京的当天,刘之野没有立即回家,他先是探望了他曾经的老领导老梁和任大姐。

  老梁两口子现住在军区大院,这个大院位于SJ山区风光秀丽的八大处公园山脚下。

  院内设有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军区幼儿园、军区总医院、军人服务社、汽车连、军人食堂、大礼堂、运动场以及战友文工团等单位和设施。

  老领导两口子对于刘之野的突然到来,很是意外。

  “任大姐!您近来可好?”刘之野望着出来迎接自己的老大姐,心中感慨万千,他与任大姐多年未见,此刻情绪颇为复杂。

  “好得很呢!走,咱进屋聊,呵呵,你来之前,老梁还念叨着你呢,夸你在南边打得漂亮!”任大姐一见到刘之野,那股热情劲儿就如同对待自家晚辈一般。

  “老梁,老梁,你快出来瞧瞧,看谁来了!”

  老梁正在书房看报,听到呼喊后走了出来,嘴里念叨着:“你这老婆子,谁来了能让你这么兴奋?”

  “首长好!刘之野前来探望您了!”刘之野眼眶泛红,向老梁敬了个礼。

  “之野?是你这小子,好……好,快过来……”

  老梁拍着刘之野的胳膊,连连感叹:“之野啊,你们在南边打得着实漂亮,你的表现,我甚是欣慰。真没想到,昔日的毛头小子,现今已成了一代名将。”

  刘之野谦逊回应:“那还是您教导有方,若没您当年的悉心教诲,哪有我的今日?”

  老梁摆摆手:“可别这么说,我带过的兵不少,能有你这般成就的可不多,这是你自己拼搏的成果,我可不敢贪功。”

  “老婆子,去做几道好菜,我要和之野好好叙叙。”

  老梁是刘之野的军旅生涯的引路人,看着他如今功成名就,很是欣慰,比自己子侄有出息还要高兴。

  任大姐笑着应道:“之野,你和老梁慢慢聊,我去给你做几道爱吃的菜。”

  刘之野爽快地点头:“好嘞!任大姐,我来时带了些东西,麻烦您让服务人员取一下。”

  “你这孩子,来看我们还带什么东西?都给老子拿回去!”老梁一听,脸色骤变,颇为不悦。

  刘之野深知他原则性强,赶忙说明:“老领导,您还不了解我吗?都是些刘家庄的土特产,不值钱!”

  老梁听后,这才露出笑容,急切地说:“走,咱去书房聊,你给我讲讲这两年南方的情况……”

  刘之野通过聊天才得知。

  老梁这几年也不容易,他是十年前下到了西山省的某工厂工作,前一阵子是刚回来。

  当时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老梁与任大姐是喜极而泣。

  接着,他们两口子赶忙收拾东西,返回了燕京,就住在军区招待所里。

  在招待所里,老梁与任大姐的新家虽然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女主人的用心下,朴素的家具倒也显露出了处处的温情。

  新家的墙上,挂了许多老梁曾经的老照片。

  每当有客人前来做客询问时,任大姐就会很高兴地给大家介绍道:“当初,我老头打过很多仗,他是一个能打硬仗的人,参加革命前,他是打铁出身。”

  每当听到妻子口中为自己骄傲的话,老梁都会一笑而过。

  老梁本就是一个低调的人,有时候,并不愿意去显露出自己更多的威风。

  不过这一年,老梁回来了,引起了不小的影响。

  总部领导对老梁比较了解,早在红军时期,他们就曾有过交集。

  领导也知道老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因而根据他的建议,总部决定给老梁加一加担子。

  虽然这一年老梁已经67岁了,但是相对于其他的老同志们来说还算是比较年轻。

  因而很快,有关部门便将一份通告放在了老梁的案头。

  一开始总部决定安排老梁去负责燕大军区。

  可是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老梁却是最终做出了让人意外的决定。

  因为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老梁的身体早已透支地厉害;

  这几年在工厂参加劳作,更是加剧了他身体的伤害。

  这好不容易有了歇息的时间,老梁也不愿意再做什么具体工作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允许,因而老梁便婉拒了总部的安排,其实也是想要过晚年的安稳日子。

  老梁因身体缘故婉拒了,然而,他向组织举荐了一位适宜的人选——刘之野。

  刘之野压根未曾料到自己竟能回来接任燕大,这当中还牵扯到老领导的因素。

  “我推荐你,并非是基于你我之间的关系,而是你自身努力拼搏的成果。

  倘若你毫无本事,我也断不会将你推举出来。”老梁言辞恳切地说道。

  “老领导,您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刘之野眼神坚定,语气郑重地回应道。

  老梁是不拿刘之野当外人,这些心里话他只跟刘之野说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