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362章

作者:笔下宝宝

  这不中秋节,作为儿媳妇的杨小彤竟然都不来贾家过节,而是回了娘家。

  秦淮茹是一肚子气没处撒,棒梗呢,还恬不知耻的要把家里过节的东西都拿走,根本不管家里人死活。

  忍无可忍的秦淮茹终于爆发了,她声音颤抖却坚定地说道:“我告诉你,你休想!你要拿走什么,就把你发的那些东西拿走,我发的,你一分一毫都休想拿走!”

  棒梗也气得满脸通红,他愤怒地喊道:“妈!您知道我找个大学生老婆有多不容易吗?我老丈人家可都是知识分子,人家眼界高,什么东西没见过?这过节了,你让我就拿这么点东西去,你让我这张脸往哪儿搁啊?我以后还怎么在他们家抬头做人?”

  秦淮茹被气得几乎要晕厥过去,她的手指颤抖得如同风中落叶,愤怒地指向棒梗,声音尖锐而颤抖:“你就只知道心疼你老婆,还有你老丈人一家,你娘你奶奶就完全不用管了,是吗?”

  “你给我滚!滚到你老丈人家去,从今往后,别再踏进这个家门一步!”

  “走就走,我还真就不回来啦!您可别后悔……”棒梗没达到目的,他怎么会舍得走?嘴里只是说着,脚却没挪步。

  此时,屋内的贾张氏听到外面这娘俩的争吵声愈发激烈,只好硬着头皮走出屋子,试图为这对母子缓和气氛。

  “哎呦喂!我说你们娘俩,就少说几句吧!这大过节的,你们这样吵吵闹闹的,像什么话!”

  “你们也不瞧瞧,咱们院子里的邻居们今天可都待在家里呢,你们是想让他们继续看咱们家的笑话,是不是?”

  棒梗一见来了靠山,连忙对贾张氏说道:“奶奶,您可算是来了!这事儿您得给我们评评理。我就是想着拿点东西去孝敬我老丈人,可我妈她非得跟我较真,您看她那抠门样儿,还跟我急眼了!”

  秦淮茹一听这话,心中对儿子的失望如潮水般涌来,她咬牙切齿地骂道:“棒梗,你这个没心肝的东西,你的良心难道真的被狗叼走了?这才结婚几年啊,有了老婆就把娘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棒梗被秦淮茹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吓得缩起了脑袋,吭哧半天也没敢吱声。

  贾张氏一看这架势,心知不妙,这对母子怕是要闹僵了。她连忙上前,把秦淮茹拉到一旁,好言好语地劝慰起来。秦淮茹发泄了一通,心里的怨气也消了大半,于是拿起菜篮子,出门买菜去了。

  家里这才算暂时平静了下来,直到小当蹦蹦跳跳地回了家。

  这边,娘仨正压低声音,细细地数落着棒梗的不是,小当在一旁听着,渐渐地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她心中对哥哥棒梗的不满情绪,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

  同样身为家中的孩子,小当满心疑惑与不平:为何我辛苦挣来的工资,几乎都要如数上交家里,而哥哥棒梗却分文不交,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向家里伸手要钱?

  这时,棒梗一把抄起桌上的两瓶好酒、一条肥美的鲜鱼,还有一网兜活蹦乱跳的螃蟹,脸上堆满了笑意,说道:“哎呀!瞧瞧妹妹你们厂的福利,可真是不错啊!鱼、酒、螃蟹一应俱全,这不正是送礼的好选择嘛!妈,我就拿这些去送我丈人了,得嘞!”

  秦淮茹、小当和槐花三人看着棒梗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简直被他的无耻行径惊得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儿,小当才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凭什么啊!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得来的福利,你凭什么拿去送你老丈人?”

  槐花也是心急如焚,她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让她馋了许久的大螃蟹,就要被哥哥拿走,连忙附和道:“就是,这是我姐发的,不是你的东西,你凭什么拿走?”

  棒梗的脸色略显尴尬,却依然硬着头皮说道:“分什么你我?咱们不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吗?现在哥哥我遇到困难了,你怎么就舍不得伸出援手呢?我真是看透你了……”

  小当被棒梗这番无理的话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哽咽着反驳道:“哥,你扪心自问,你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工资不交,还整天吃家里的用家里的,我们是欠您是不是?”

  棒梗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怒声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好意思开口吗?你自己扪心自问,我挣的那点工资能跟你比吗?凭什么你的工作就高人一等,比我的好那么多?”

  小当被棒梗这番话气得直想笑,她冷哼一声,反驳道:“凭什么?我这工作可不是接的家里的班,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找来的!你要是也想要这样的好工作,那就自己去努力争取啊,别在这里眼红嫉妒!”

  “想当年,妈不在家的时候,你跑去上山下乡,后来家里让你回来接班,你却死活不肯回来。

  奶奶又不想让我接班,小姨实在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去求了何叔,这才给我找了份稳定的工作,家里这才勉强能过得去。

  现在你看到我好不容易有了份好工作,就开始眼红了,您早干嘛去了?”

  提及此事,棒梗心里也明白自己理亏,但眼下他似乎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蛮横地狡辩道:“想当年,若非我毅然决然地去上山下乡,咱们家里哪能过上温饱的日子?我可是为了这个家才去的,你们不念我的好也就罢了,如今却这般对我……”

  小当不屑地“嗤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你说得倒是轻巧动听,可后来你为什么没再回来呢?该不会是乐不思蜀,把家都忘了吧?”

  棒梗被小当这一连串的尖锐话语怼得火冒三丈,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怒声道:“你这是怎么跟哥哥说话呢?你扪心自问,你何时尊重过我?有你这样跟兄长说话的吗?”

  小当低垂着头,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卑不亢的坚韧,缓缓回应道:“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终究还是得靠自己的实际行动说话!”

  棒梗一听,顿时瞪圆了双眼,怒气冲冲地扬起手来,作势欲打小当。

  小当见状,吓得脸色一白,连忙往秦淮茹身后躲去,一边躲还一边惊慌失措地喊道:“妈!我哥他要打我!”

  贾张氏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拦住了棒梗,嘴里连声劝阻道:“哎呦!我的小祖宗呦!这可万万使不得,使不得呀!”

  秦淮茹也闻声赶来,她脸色一沉,厉声呵斥棒梗道:“棒梗!你这是要干什么?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棒梗眼见家中众人无一肯站在他这一边,情绪瞬间崩溃,大声嚷嚷起来:“行,都算我的错!你们一个个都看不惯我,那我走就是了,省得在这儿碍你们的眼……”言罢,他猛地一扭头,大步流星地朝门外走去,临行前还不忘顺手牵羊,将桌子上东西一把抓起带走。

  小当见状,急得直跳脚,连忙向秦淮茹求救:“妈!您快瞧瞧我哥啊……”话音未落,就被秦淮茹厉声打断:“够了!让他拿去吧!妈回头再给你补上!”

  槐花发现她最爱的螃蟹竟然被拿走了,不由得小声嘟囔起来:“我哥也太过分了吧,怎么连一只螃蟹都不给我们留呢?我可是好久没吃这美味了,真是馋得不行……”

  “你就知道吃吃吃!”秦淮茹听着槐花的抱怨,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地拍了一下槐花的后背,“没了螃蟹,咱们这个节就不过了?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小当毫不留情地怼了她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倔强:“没出息的那个人,明明是我哥!”

  秦淮茹敲了一下她的脑门,“你哥要造反,你也想有样学样是不是?”

  小当被秦淮茹这一敲,顿时老实了许多,她低下头,用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小声回了句:“我可没有那个胆子,我就是心疼我那些发的福利品!”

  …………

  傻柱的家中,今日显得格外宁静,因为过节傻柱王秋菊夫妇都不去上班,一家三口难得齐聚一堂,开始着手准备起午饭来。

  厨房里,王秋菊忙碌的身影映衬着窗外洒进的阳光,她的嘴角不经意间向东厢房的方向轻轻一撇,眉头微蹙,随口说道:“瞧瞧,老贾家这大过节的,又在吵嚷些什么呢?”

  傻柱闻言,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只是耷拉着眼眉,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漠然:“嗨,谁知道呢!反正不关咱们的事,就别去瞎操心了!”

  这时,一旁正帮忙择菜的何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插话道:“嘿,这事儿啊,我知道!”

  王秋菊闻言,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狐疑地转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与不解:“哦?你知道?”

  何秋点了点头,脸上贱兮兮的笑着道:“昂,是这么一回事……”

  王秋菊闻言摇摇头,心道:老贾家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反正她是一个也瞧不上。

  此时,傻柱已经揭开了锅盖,他手里端着一个盘子,动作娴熟地从热气腾腾的锅中捞出几只肥美的“胜芳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对着一旁的何秋吩咐道:“嘿,儿贼,赶紧把这些蟹拿去给你秦姨她们尝尝鲜!”

  何秋一听,立刻应了一声:“好嘞!这就去!”

  王秋菊在一旁瞧着这一幕,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却也并未出声反对,只是微微撇了撇嘴,算是默认了傻柱的决定。

  等何秋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王秋菊毫不犹豫地一巴掌拍在了傻柱宽厚的后背上,力度之大,让傻柱不由得向前踉跄了一步。“嘿,你这是唱的哪一出?秦淮茹过节没吃上螃蟹,你心里头就开始不落忍了?”

  傻柱一听这话,脸上顿时显露出不悦的神色,反驳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心疼她?我没事心疼她干嘛?”

  王秋菊却不依不饶,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你不心疼?那你咋一听说她家没螃蟹吃了,立马就火急火燎地让你儿子给人家送过去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

  傻柱一听这话,顿时急了眼,连声叫屈:“秦姐好歹也是我手底下的得力干将,平日里后勤食堂有个啥风吹草动的,她不都是第一个向我汇报吗?我关心关心她,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王秋菊见状,眼神猛地一眯,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危险意味,缓缓说道:“何雨柱,我瞧你最近是长了不少能耐啊,是吧?”

  傻柱一看到王秋菊这副略带怒意的表情,心里就不由得咯噔一下,恐惧感油然而生,这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

  究其原因,主要是傻柱深知自己真要打起来,绝不是王秋菊的对手。虽说傻柱皮糙肉厚,输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关键是太丢人了。

  想当年,他在四合院里可是赫赫有名的“战神”,如今却连自家老婆都打不过,这传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好汉不吃眼前亏,傻柱见状,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神情,嘴里连声求饶:“哎呦喂,我的亲媳妇!我哪敢在您面前放肆啊!就算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在您眼皮子底下耍花招!”

  王秋菊满意地道:“谅你也不敢!我警告你啊!上班期间你跟秦淮茹距离远点,要是让我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话,哼哼……”

第467章 红星厂家属区命案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整个东跨院,给这个宁静的角落镀上了一层金黄。

  厨房里,葛小红正忙碌地翻炒着菜肴,热气腾腾中,她转头向一旁的母亲杜鹃问道:“妈,要不我给爸打个电话吧,问问他今晚啥时候能到家?”

  杜鹃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答道:“也好,我这就给他单位拨个电话。”

  正当母女俩交谈之际,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他身穿整洁的白色警服,身材挺拔,一进门便摘下头上的警帽,爽朗地喊道:“妈!小红,我回来了!”

  杜鹃闻声望去,脸上绽放出笑容:“爱国回来了啊,今天回来得还挺早呢!”

  然而,葛小红并未立即迎上前去与丈夫李爱国寒暄,而是踮起脚尖,目光越过他,向门外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李爱国见状,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挠挠头,疑惑地看向葛小红:“小红,你这是在看啥呢?”

  葛小红轻轻地白了李爱国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与疑惑:“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咱爸呢?他没和你一起吗?”

  李爱国一脸委屈地辩解道:“你瞧你这话说的,咱爸是市局的领导,而我呢,只是一个分局的刑侦队长,我们的工作性质和职责都不同,怎么可能在一起上下班呢?”

  葛小红眉头紧锁,疑惑地说道:“不对啊!你这几个月不是经常和咱爸在一起吗?每次我打电话给你,你都说在忙,在和爸一起处理事情。”

  李爱国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我们那是在一起办案,为了尽快侦破那个棘手的案子,所以才经常碰头。

  现在案子已经正式告破了,我这不就立刻回分局继续我的工作了嘛。”

  杜鹃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她连忙问道:“爱国,你是说这案子已经破了?那这样的话,你爸是不是就不用再那么日夜操劳,忙得团团转了?”

  李爱国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是的,妈!我爸作为治安处长,只要没有了那些棘手的重大案件,他的工作应该会轻松不少,不会像以前那么忙碌了。”

  夜幕降临,葛叔平终于姗姗来迟,踏进了家门。

  杜鹃迎上前去,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不是说案子已经解决了吗?怎么还是这么晚才回来?”

  葛叔平闻言一愣,眉头微皱,“你是怎么知道的?”他随即反应过来,转身看向一旁的李爱国,眼神中带着责备:“怎么回事?单位里的事情回家也乱讲,保密条例都忘到脑后去了吗?”

  杜鹃护着女婿李爱国,她道:“你也别责备爱国,他什么都没讲,只是说破案了。

  你以为你们在忙什么案子我不知道啊?红星厂的家属们都传遍了……”

  葛叔平细细一想,确实如此。

  这么多年过去了,红星厂竟然又发生了命案,工人家属们不震惊才怪,整个厂区都轰动了!

  说起这命案,还得从今年的6月18日那天说起。

  那天,市局治安处突然接到了红星厂保卫处的报案电话,声称厂工人宿舍里发生了一起命案,需要市局立即介入调查。

  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18日凌晨四时,京城东直门外红星厂宿舍东排的一间小屋里,老妇人章芝华从梦中惊醒。

  她翻了个身,习惯性地向身旁摸去,却惊讶地发现原本应该躺在身边的老伴孙朝奉不见了踪影。

  寂静的夜晚中,她忽然听到外屋传来了一阵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呻吟声。

  章芝华打开电灯,匆忙穿上衣服,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向外屋。

  她的视线穿过昏暗的灯光,只见屋门口孙朝奉满身是血,倒在地上,脸色惨白,双眼紧闭,已经说不出话来。

  她急忙跑到儿子的房间,用力摇醒了正在熟睡的儿子。

  母子俩跑到红星厂保卫处求助,在值班保卫员的帮助下,很快要到了一辆汽车,将孙朝奉送往厂医院。

  但是,孙朝奉的伤势太重,厂医院的医生经过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人死了,这是出了命案啊!

  因为,命案发生在家属区,厂保卫处赶紧联系了市局治安处请求协同调查。

  这年头,命案可是大案要案,市局治安处处长葛叔平非常重视。

  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分局刑侦大队长李爱国的身上,他亲自带队前去命案现场勘察。

  孙朝奉的家位于在红星厂家属宿舍东排,在他家附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

  在小胡同南口往北七、八米的地面上,有一摊血迹,面积大约有45×20厘米。血迹周围,往南延伸着2米左右的滴溅血迹。

  离这摊血迹大约20米远的地方,原本应该有两根园林局存放的杨木。

  杨木直径30多厘米,大约有5米长。李爱国侦查发现其中一根已经丢失,另一根也被扔出了6米远,显然是被人为地移动过。

  经过细致的调查访问,李爱国了解到,死者孙朝奉,62岁,红星厂退休工人,同时也是街道的安全检查员。

  他为人作风正派,工作积极,深受群众爱戴。

  据居委会人员回忆,当第一根杨木丢失时,孙朝奉曾向他表示,一定会将剩下的两根木头看好,哪怕豁出老命也要看住。

  经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侦查人员分析,孙朝奉很可能是在夜间发现有人偷木头,上前制止时,遭到了犯罪分子的暴力袭击,最终不幸身亡。

  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被窃的杨木长达5米,重达600多斤,作案人至少应在3人以上,而且很可能使用手推车或平板三轮等运输工具。

  从作案手段的凶狠程度来看,犯罪分子很可能是30岁以下的青年,平时素有LM、偷窃行为。

  这伙人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选择在深夜来这里偷木头,说明他们很可能就住在附近,至少与某个现场周围的住户有关联。

  为了寻得关键的线索,李爱国决定首先从那批被盗的杨木着手调查。

  然而,京城之大,人口众多,要想在这茫茫人海中寻得一根特定的木头,无异于海底捞针,难度极大。

  面对这一困境,李爱国果断将所遇到的难题上报给了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对此也感到颇为棘手,一时之间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就在这时,治安处处长葛叔平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我们尝试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一起参与到寻找杨木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