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刘之野的归来,犹如春风拂面,让众人瞬间找到了依靠。
不仅年轻一代簇拥而来,就连闫埠贵、刘海中、易忠海这三位管事大爷,也纷纷放下身段,加入到这场热烈的交谈中。
众人心中明镜似的,谁都不是糊涂虫。想当年刘之野初转业归来,名不见经传,仅是个小角色,三位大爷尚能端着长辈的架子,保持几分矜持。
而今,刘之野已今非昔比,身居要职,未来更是不可限量。这样的机会,怎能轻易错过?若不趁他尚未高飞远举之时,与之交好,待他日一飞冲天,再想攀附,岂不是难上加难?
所以说,不得不承认,读书人的智慧确实高人一等。回溯往昔,当刘之野尚未崭露头角之际,老闫家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潜力,举家之力向其靠拢。
此举的成效显而易见,老闫家因此得以彻底蜕变,一跃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人家,邻里间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心中明镜般清楚,这一切皆归功于刘之野的栽培。
除了闫家之外,刘之野一家对傻柱的恩情可谓深厚至极。
他不仅幸运地迎娶了一位既美丽又贤能的妻子,更是在刘之野的照顾下,一跃成为厂食堂的骨干干部,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混的是人模狗样的。
刘之野对许大茂颇为关照,后者在红星厂乃至众多公家单位的游刃有余,实则是得益于刘之野的鼎力相助与悉心栽培。
起初,易忠海与刘之野间横亘着不解与矛盾,但时间的流转让他幡然醒悟。
细思之下,若非刘之野的存在,易家又怎会有易援朝这般乖巧懂事、勤勉向学的佳儿?
刘之野不仅是为易家带来一个孩子那么简单,更在无形中为他们解决了晚年之忧,这份恩情,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难以言喻其重。
就连刘海中家,也因及时靠上了刘之野,从而解决了刘光福的工作问题,此举无疑为刘海中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实乃雪中送炭之举。
除此之外,其他家就有些后知后觉。待他们幡然醒悟,欲效仿之时,却已错失良机。刘之野已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非寻常之辈所能轻易接近。
…………
刘之野难得归家,众人自然是要欢聚一堂。
屋外,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营造出一片冬日特有的静谧与清冷。
鉴于今晚刘之野家来人多,为了增添几分温馨与热闹,家中特地摆置了两口热气腾腾的火锅,蒸汽缭绕间,暖意融融,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众人围坐,边吃边谈,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格外融洽。
傻柱的刀工真是没得说,只见他特意穿上白大褂,一把羊肉片专用刀,一方案板,一卷测肉片薄厚的裹手布。
刀往前拉肉,往后放空,羊肉在刀刃上一个个成卷坠下,一码肉就这样放进白盘里。
傻柱做这行快有二十年了,从最初的拜师学艺到现在自己独掌一食堂,他一直敬畏传统手艺,讲究传承。
正宗的老京城涮肉,讲究铜锅炭火,肉也要吃手工鲜切肉。吃铜锅涮肉也有讲究,刚上锅之后的水温最适合涮一份百叶,等水再热就加入以下肉类,大三叉(后腿上部)肥瘦俱全,怕腻的人要在最饿的时候选择将它下肚。
小三叉(前腿上部)肥瘦相间,逐渐进入状态时,这口美味不容错过。
黄瓜条(后腿内侧)或者磨裆(臀部)较瘦,放在最后让人满足,夹上2-3片肉,千万别放筷,上下悠几下即可。
最后当然要来点蔬菜解解腻,京城老三样:白菜、粉丝、冻豆腐。
当然,刘之野家的火锅盛宴,海鲜是绝对的主角。桌上琳琅满目,梭子蟹的肥美、小青龙的鲜甜、大对虾的饱满、基围虾的细嫩、虾爬子的独特风味,还有那鲍鱼的弹牙、海参的软糯、蚬子的清甜、纹蛤的鲜美……每一样都是精挑细选,让人大快朵颐,一次满足所有对海洋的渴望。
至于这些珍馐美味从何而来,无需多问,自然是刘之野外出溜达一圈,便轻松“搜集”而来。
等食材准备好,大家就正式开始开动了。
这吃法也有讲究,锅底:清水一盏,葱姜二三。老京城人吃铜锅涮肉的锅底,和蜀省火锅截然不同,炭火锅子当中只能看见,几段葱和几片姜。
不过,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高汤。来不及,用清水也成。
锅边歪歪扭扭的老锅子里清水汤底冒着热气,火筒被炭火熏得乌黑,塞几块果木木炭,让果木清香伴着肉香一起沸腾起来。
锅里插个看起来使用年代久远的破隔离铜片,这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鸳鸯锅了。
刘之野等人的吃法讲究十足,先调一个咸淡适宜的小料,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加上必不可少的葱花,香菜,辣椒油。
涮也很讲究,毛肚不离筷子,羊肉几片几片下,保证汤水清澈。捞出来,蘸着酱料悉心咀嚼,品尝酱料和羊肉在口腔混合的香气。
吃锅子时,酒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伴侣。往昔,老百姓们偏爱那“二锅头”的醇厚与“通州老窖”的绵甜。
而今,风气一转,刘家庄的“野山酒”悄然走红于民间。此酒价格亲民,不使百姓有丝毫负担,而其口感之佳,竟能与诸多名酒分庭抗礼,实乃难得。
男人们举杯畅饮,而女人们的桌上也摆上了柔和的“野山果酒”,那酒色晶莹,口感轻盈,恍若香槟的温婉版。
随着酒香渐浓,女人们愈发沉醉于这份微醺之中,尽管酒精度数不高,却也足以让人脸颊泛红,眼神迷离。
唯独冉秋叶,因身怀六甲,保持着清醒,她微笑着看着姐妹们,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其余女子,一个个脸颊绯红,笑语盈盈,为这聚会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热闹。
娄晓娥喝的最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刺激了,她喝的有些过猛,有些醉眼迷离了。
冉秋叶嫁过来比娄晓娥还晚两年多,但是人家现在已经怀上孩子了,而她的肚子至今还没有动静儿。
这份差异,在她心中或许激起了层层涟漪,使得她今晚的举止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酸楚。
“晓蛾,悠着点喝,多吃点肉,身体要紧。”甘凝,这位心思细腻的女子,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娄晓娥的异样,心中已大致明了她的烦恼所在。
她轻声细语,试图给予娄晓娥一丝慰藉:“晓蛾,还在为孩子的事情忧心忡忡吗?放宽心,会有办法的。”
娄晓娥与甘凝交情颇深,两人间不乏私密话语的分享。她眼神中带着几分忧虑,轻轻点头,压低声音倾诉:“我们尝试了种种方法,医院跑了个遍,医生也咨询了无数,可生孩子这事儿,始终没见好转。甘凝姐,你说,我是不是真的没法生育呢?”话语间,透露出她内心的焦虑与无助。
甘凝见状,心中同样焦急万分,她轻轻拍了拍娄晓娥的手背,语气坚定而温暖:“晓娥,别急,我恰好认识一位妇产科界的顶尖专家,此人在该领域享有盛誉,医术高超。你若愿意,我即刻带你去拜访她,让她给你仔细瞧瞧……”
娄晓娥一听,眼中顿时闪烁起喜悦的光芒,她激动地确认道:“甘凝姐,您说的是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太感谢您了!”言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带着笑意滑落,她仿佛瞬间被一股温暖的力量所包围,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种。
女人们围坐于温热的炕上,欢声笑语中品尝着佳肴,享受着冬日的温馨时光。
而男人们,则聚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火炉旁热气腾腾的火锅咕嘟作响,他们举杯对饮,谈笑风生,外界的严寒似乎与他们隔绝,只留下室内的暖意与兄弟间的情谊,在这冬夜里愈发浓厚。
刘之野的耳朵敏锐异常,即便是甘凝与娄晓娥间那细若蚊蚋的私语,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心中微动,他随即向身旁的大茂使了个眼色,“大茂,走,陪我去外面透透气,放放水去。”
许大茂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未多加追问,他利索地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随后紧跟刘之野的步伐,踏出了家门。
两人步出房间,刘之野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轻轻递给许大茂,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来,大茂,尝尝这个,可是首长特供的烟,就这么一盒宝贝,刚才人多,没舍得拿出来分享。”
许大茂赶紧接了过来,眉开眼笑地道:“哎呦喂!那我可得好好尝这烟什么味儿,长这么大,还是头会抽这么高级的玩意儿呢!”
他并非因烟而喜,实则是为刘之野那番对他独有的态度所动容。“瞧见了么,瞧见了么,在刘哥的心里,我许大茂才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风雪交加中,两人不约而同地点燃了手中的烟,烟雾缭绕间,刘之野率先开口:“大茂,上次那事,多亏有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一直想找个机会,亲口对你说声谢谢,却总没腾出空来。”
许大茂闻言,连忙摆手笑道:“刘哥,您这么说可就见外了。咱俩什么关系,您就是我亲大哥,为您分忧解难,不是老弟我该做的嘛。”他的话语中满是诚恳,仿佛为能替刘之野解围而感到无比荣幸。
刘之野的这句感谢,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照进了许大茂的心田,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满足。
仿佛连周遭的寒雪都被这份情谊所融化,浑身的疲惫也随之消散。
刘之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轻对他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仿佛心中正盘算着什么。
稍顷,他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记得你上次造访我家时,我家老爷子曾为你把过脉,得出的结论是病源竟源自你自身。这病症,说实在的,颇为棘手,治疗起来恐非易事。”
许大茂吓了一跳,立马变脸道:“哥,你甭吓唬我,我这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刘之野严肃地点点头道:“素问·上古天真论》言: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石室秘录·伤寒相舌秘法·论子嗣》中讲述:肾精寒冷、肾阳虚衰、肾精亏少、痰湿阻滞、阴虚火旺、肝郁气滞等“六病”;叶天士云“求子之法,不越乎男养精,女养血两大关键”;张景岳强调:“凡男女胎孕所由,总在气血。”
许大茂听闻此言,一脸茫然,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一样,眼中满是不解之色,他干脆利落地说道:“刘哥,您这番高深莫测的话,我愣是一个字也没听懂。您就直截了当告诉我,接下来我该咋整吧!”
刘之野笑着道:“肾为生育之本,男子之生育能力的大小当责之于肾精的强弱及天癸的盈亏……治疗男性不育症当从肾为先导,同时兼顾肝、气、血的全面情况,全面论治……”
“倘若肾气虚衰,肾精不足,肾阳火衰,房事不节,精血、肾阳受损,则肾精虚损,任督二脉不通,致精室失养,难使女方受孕……”
“所以,大茂你要先禁欲,今后不能再外面胡搞了。再配合医生药物,以及针灸治疗,你还有痊愈的希望,否则,恐有肾衰竭之忧。”
许大茂闻言,嘴角勉强扯出一丝讪笑,连忙解释道:“刘哥,您听我说,外面那些风言风语,真不是那么回事,我许大茂对天发誓,绝对没胡来,您得信我。”
他边说边偷偷瞄向刘之野,只见对方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那笑容里似乎藏着千言万语,让他心里直打鼓。许大茂的话语渐渐弱了下去,最终只能无奈地闭上嘴,心里明白,在刘之野面前,任何狡辩都是徒劳。
“哎,哥哥圣明,什么事都瞒不过您的法眼,我知错了,今后绝对不会再犯……”
刘之野对许大茂的脾性了如指掌,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警告的意味,直接了当地说:“命可是你自己的,若再继续放纵下去,恐怕连神仙也回天乏术!”
许大茂脸色惨白,他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不敢了,不敢了,我一定会牢记您的话。”
第384章 都想飞上枝头
刘之野与许大茂在外头的交谈,成了屋内众人无从窥探的秘密。
众人只觉地他俩这泡尿有些长,左盼右等,却迟迟不见二人归来的身影,平添了几分对门外未知对话的好奇与遐想。
“大茂,是不是喝多了,这掉茅坑里去了吧?”傻柱一边调侃,一边用他那沾满油渍的胳膊勾住了许大茂的肩膀,两人间的对话透着股子诙谐。
“我去你的傻柱,你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来来来,罚酒一杯,算是给你个小教训。”许大茂笑骂道,与傻柱插科打诨,边说边举起酒杯,两人间的嬉笑怒骂,瞬间将周围人的视线从别处拉回,重新聚焦在了这热闹非凡的宴席之上,气氛再次被点燃,男人们的笑声与碰杯声交织成一片。
刘之野微笑着旁观着众人的玩闹,思绪忽地飘向了后院那位聋老太太,不禁开口询问:“柱子,饭菜给后院的老太太送去了吗?”他的话语中透着关切,却未加入他们的嬉笑打闹,保持着一份老大的沉稳。
如今,他的身份地位让周遭之人多了几分敬畏,即便是玩笑话也显得小心翼翼,氛围因此添了几分拘谨。
“哥,我早送过去了,老太太吃的还挺香。嘴里不断地说,还是刘家小子回来地好,每次她都能跟着沾光吃好吃的,哈哈哈……”
聋老太太坐在炕沿上,手里托着一大海碗冒尖的肉跟海鲜,吃得那是津津有味。
老太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边吃边念叨:“还是这刘家小子贴心,一回来,我这老东西就有口福喽,呵呵呵……”
“哎,真是好孩子,他也不容易,这次回来,我感觉他整个人都瘦了不小,公家的这碗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啊……”
“柱子,奶奶是老了,但是心里跟明镜似的,刘家那后生,心地纯良,品行端正,且才华横溢,未来定能大展鸿图。你需紧随其步伐,共赴前程……”
傻柱故意逗趣,嘴角挂着几分戏谑,却佯装委屈地说:“哎,老太太您这心偏得,我这天天围着您转,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没见您这么上心。
刘哥这才露面几遭,您就宝贝得跟啥似的,也不瞧瞧,我才是您亲孙子呢,这待遇……”他的话语里带着几分撒娇,几分不满,却也透着对老太太的亲近与依赖。
聋老太太慈爱地轻拍傻柱的背脊,笑道:“你,在胡言乱语什么呢!在奶奶心里头,大孙子自然是最亲的。
你可是奶奶的心头肉,只是我这把老骨头老了,是没几年好活喽,也不知道还能……!”
傻柱一听这话,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奶奶,您这话我爱听。咱们正乐呵着呢,别扯这些。
您老身子骨硬朗着呢,还能再享几十年的福。等将来何秋成家立业,有了小娃娃,还得指望您帮忙照看呢!”
聋老太太一听这话,笑得眼角都湿润了,她轻轻抚过傻柱的脸庞,慈爱地说:“傻孩子,奶奶哪还能再活几十年,那还不成老怪物了?”见傻柱面露不悦,她连忙改口,语气中带着欣慰:“好好好,奶奶就努力活着,等何秋那孩子长大了……柱子啊,这是咱们祖孙俩的缘分,奶奶定会倍加珍惜。”
…………
回想起聋老太太刚才那满脸幸福的模样,傻柱的心头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嘴角也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刘之野瞧着傻柱,话正说到一半,对方却莫名地咧开了嘴,笑得有些憨态可掬,不禁疑惑地打断道:“柱子,你这是乐呵啥呢?话说回来,聋老太太最近身体咋样?还硬朗不?”
“啊,哦哦哦,哥,您甭担心她,老太太能吃能睡,还能再活好多年呢!”傻柱笑着道。
刘之野点点头,傻柱的话不假,原著这老太太可是活到了九十年代初。
原著里的聋老太太是一位睿智的长者,虽然出场次数不多,却对情节推动有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傻柱的感情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没有聋老太太,娄晓娥被许大茂扫地出门后,也不会继续留在四合院,更不会和傻柱有什么交集,当然,两人的爱情也无从谈起,秦淮茹又不能给傻柱生儿育女,傻柱很有可能因此而绝后。
原著里的聋老太太,号称全院最聪明的女性。
在这喧嚣的院落里,聋老太太是唯一对傻柱真心实意好的人。她的智慧如同繁星,照亮了傻柱的人生道路。
在她的指引下,傻柱与娄小娥共度了一夜良宵,那份情感虽短暂,却足以让傻柱不再孤单。在聋老太太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更是将自己的房子留给了傻柱,那份深情厚意,犹如亲奶奶般无私。
傻柱遇见聋老太太,是命运中最美好的安排。聋老太太在人生的暮年,能遇到傻柱这样善良孝顺的晚辈,也是她莫大的福气。
然而,聋老太太对秦淮如的态度,却始终让人费解。
在这部剧中,秦淮如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花。
聋老太太始终对她持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距离感,直到傻柱别无选择,她才勉强同意傻柱与秦淮如走到一起。
究其原因,或许可以从两人的条件和情感中窥见一二。
娄小娥虽然遭遇了婚姻的变故,但她心地善良,家境优渥,与傻柱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她的心中却对傻柱充满了感激和爱慕。
而秦淮如则不同,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磨难,这使得她在面对感情时更加现实和功利。
她可以为了生存而随意让其他男人占便宜,这样的行为在聋老太太眼中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至于对傻柱的感情,娄小娥无疑是深厚的。
她在最困难的时刻遇到了傻柱,那份感激和爱意让她在离开之际仍选择与傻柱共度良宵,并为他生下了唯一的血脉。
而秦淮如对傻柱的感情则显得复杂许多,她既需要傻柱的照顾,又无法完全放下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情感,自然难以得到聋老太太的认可。
或许,正是这些原因让聋老太太对秦淮如始终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而傻柱与秦淮如的最终走到一起,也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无奈选择罢了。
在秦淮如的眼中,傻柱似乎只是一个用来养家的工具人。无论是她的孩子们的成长,还是他们的未来规划,傻柱似乎总是被排在了最后。这种对傻柱的利用,可以说是到了极致。
而聋老太太作为四合院中最精明的人,她早就看出了秦淮如对傻柱的真实态度。
因此,她拼尽全力阻止两人在一起,生怕傻柱受到更深的伤害。事实证明,聋老太太的眼光确实独到,她的判断也无比准确。
转业穿越归来的刘之野,带着一股超脱时代的思想气息,与周遭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