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现在还是07年,即便是美国,技术也还不算成熟。
哪像后世,动不动几千台电脑的渲染工厂,各种特效也都变成了固定的模板。
现在100台电脑的渲染工厂,已经是大手笔了。
“那么先生们,你们这么辛苦,能否让我看一眼你们的劳动成果,我想,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对吗?”
听到张辰的话,刚才还面色凄苦的众人全都展颜露出笑容:“张,你猜的没错,我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特效绝对对得起你花的钱,也对得去我们的付出的辛苦……”
随着话音落下,电脑上开始播放他们做出来的特效片段。
正是程龙接到前妻一家,然后在洛杉矶逃命的那一幕。
地震之下,路面翘起。
程龙驾驶着林肯在杂乱中寻找生路,然后面前的高楼倒塌,玻璃幕墙破碎,程龙驾驶汽车撞破玻璃幕墙从大厦里穿过。
张辰一连看了五遍,每一遍都看的非常仔细。
大楼坍塌时,破碎的玻璃,露出的钢筋,石头的跌落,汽车的碰撞,各种各样的细节太多了。
这些细节,任何一方面做的不够逼真,就会把质感做成游戏质感。
而工业光魔这些家伙们,显然做的非常好。
“满意,我非常满意,伙计们,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
张辰不吝赞美,越是接触特效,才越知道这时候做特效有多难。
每一帧的画面都是用人和时间磨出来的。
从工业光魔出来后,张辰又去了一趟立方体。
很多事情都等着他做决定。
“《暮光之城》我想的定档明年的暑期档~”
张辰惊讶:“和那些大片公然竞争?”
“对,就是和他们正面竞争,我有信心《暮光之城》可以杀出重围。”戴安显得信心满满。
暑期档一般都是大公司的自留地,这时候学生放假了,看电影的人多。
但观影人数多,竞争也激烈。
好莱坞六大的大项目一般都选择这个时候上映。
戴安敢正面硬钢,看来是真的对《暮光之城》充满了信心啊。
“可以。”
张辰选择相信戴安。
“此外,这部电影,我想我们公司独立发行~”
张辰不置可否:“详细说说~”
“有我们之前几部作品的良好口碑,我相信这次美国本土的开画数量可以谈到3000家往上……”
这个发行规模已经可以了。
好莱坞六大也不过如此。
一般而言,只有成功的续作电影,开画数量才会达到恐怖的4000家,其余的,3000家已经算是很大规模,并且承担不小风险的发行了。
“那海外呢?”
好莱坞为什么只有六大?
梦工厂那么厉害,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七大?
因为人家手里掌握着完整的生产和发行资源。
一些好的独立电影公司,靠着自身的影响力,在北美可以做到与六大不相伯仲,但说到海外就不行了。
六大在海外有固定的当地发行商或者发行分公司,还掌握政策等一系列其他的东西,这些都不是独立电影公司可以搞定的。
“海外我是这么想的,依旧我们自己搞,不和六大合作,他们的费用太贵了。”
六大的渠道是广,但收费也高。
而且没有谈判的余地,因为具备这种能力的就那几家公司,你找谁都得挨宰。
“《暮光之城》小说已经在 50多个国家出版,销量超 1.2亿册,为电影奠定了‘自带流量’的优势,降低了海外市场的认知成本。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找各个国家当地的发行商谈合作,针对区域市场特点做出最合适的合作与宣传方案。
比如韩国市场不喜欢暗黑风格,那我们就主打宣传‘校园纯爱+超自然元素’,符合当地 K-pop粉丝的审美偏好。
北美与主要海外市场比如英国和澳大利亚,就同步上映或准同步上映(时差不超过 7天),避免盗版剧透;
在非英语市场比如如印度或土耳其,就延迟 2-4周上映,预留本地化配音和宣传时间,并请当地明星配合宣传;
在保守市场,如中东、东南亚等,弱化‘吸血鬼’的暗黑元素,侧重‘纯爱’叙事,海报和预告片突出男女主的颜值与情感张力;
在日本推出‘动漫联动海报’,吸引二次元群体。
欧洲市场,我们可以与当地头部发行商合作,如英国的华纳兄弟国际,法国的UGC Distribution,德国的康斯坦丁影业,他们都有成熟的院线网络和本土化营销经验。”
戴安的一席话让张辰刮目相看,这绝对是背后做过调查的,而不是拍脑袋想的。
俗话收,不打无准备的仗。
既然戴安已经做好了准备,张辰没理由退缩。
“都交给你,你全权做主~”
第519章 让《色戒》去死
自主发行有好处,不需要接受六大的盘剥,还能发展自己的国际发行网络,这点很重要。
但坏处也不少,衍生品开发等方面独立电影公司和六大天差地别,这方面的收入可能还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
可以预见,票房收入必然是《暮光之城》项目的大头,如果《暮光》扑了,公司再没有其他收回成本的渠道。
但可能失败吗?
不可能的。
《暮光》可是金矿,少数没有被六大注意到的金矿。
靠着《暮光》,顶峰娱乐活得风生水起。
主要还是六大太能坑钱了,如果真的交给他们来开发,那还不是人家要多少就得给多少。
而《暮光》因为小说的缘故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知名度,所以戴安才觉得还不如自己亲自来做。
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值得。
“对了,你叫我来的时候,说有好事要发生,是什么事?”
“哈哈,Boss,我们之前开发了一部剧集叫《绯闻女孩》你还记得吧?”
这事张辰有印象,但印象不深。
当时他在忙着《2012》的筹备,戴安说他想开发《绯闻女孩》,张辰就让他自己随便搞。
戴安真的搞了,并且女主依旧是布莱克·莱福丽。
张辰点点头:“好消息是关于这部戏的?让我猜猜,已经拍完了?”
戴安瞬间变脸:“Boss,你真是对我们公司太不关心了……”
“哈哈,呵呵,那不是有你吗,你管理公司,我一百个放心~”
这一刻,张辰感觉对方才是老板。
戴安却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我们只做了试播的六集,CW电视台试播了,收视率非常好,他们决定正式与我们签约,购买全部第一季,一共18集……”
“哦,太好了,你总能带来惊喜,恭喜你~”张辰送上拥抱。
“不是恭喜我,是恭喜我们,我亲爱的Boss……”
戴安微笑着拥抱,接着继续说道:“CW电视台的客户定位群体是16-35岁的青少年,和我们作品的契合度非常高,不仅《绯闻女孩》,之后的《吸血鬼日记》我也想放到他们电视台播出,当然,那要等《暮色》成功之后……”
戴安对这一切显然早有打算,虽然这些剧集都是张辰提议买的,但买回来之后,戴安仔细研究之后,愈发觉得有市场。
尤其是《吸血鬼日记》,她有必胜的信心。
《吸血鬼日记》从小说角度并不成功,但不要紧,《暮光之城》火了之后,《吸血鬼日记》一定可以吃到题材的红利。
张辰更不会有丝毫怀疑,这部剧可是整整拍了11季呢,比《绯闻女孩》更长寿。
第二天的签约仪式,张辰见到了CW电视台的道恩·奥斯特罗夫。
他曾是UPN台主席,在 CW电视台成立后接任主席,负责领导电视台的整体运营和发展方向,这次的《绯闻女孩》就是他力主引进的。
一同出席的还有首席运营官约翰·马塔。
现在这年月流行的都是制播分离,立方体负责制作,CW电视台负责播出。
《绯闻女孩》的制作成本大概是每集250万左右,因为说的是纽约上东区的富人生活,所以有时候会超支到300万,但不会再多了。
CW电视台买了前六集试播,试播的效果非常好,收视率达到了2.2。
2.2已经不错了,CW不是四大台,也做不到像他们那么高的覆盖率。
福克斯电视台签下《越狱》的时候,规定收视率如果达不到4,就会停播或砍掉。
但那是因为人家是福克斯。
CW只是定位青少年的电视台,能有2.2的收视率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双方签字,握手,合影。
美国影视行业发达,合约里约定的非常细。
合约规定,《绯闻女孩》第一季,CW会为每集支付210万美元的版权费,首轮播放权归CW所有,全球版权则归立方体所有。
这样的模式是很常见的。
电视台支付的版权费可以覆盖制片成本的80%,剩下的制片方可以通过预售版权的方式获得,足以回收成本,可能还有的赚。
之后的重播,多媒体版权则是制片方的纯利润。
可别小看这方面,《老友记》的制片方就靠着《老友记》获得了总计10亿美元的利润。
而电视台这边,独享广告收入,一般也能赚一些,再加上扩大会员数量这些隐形好处,最终是双赢的结果。
当然,合约也规定了,如果剧集的收视率低于2,则CW有权停播或砍掉剧集,相反,如果超过4,则额外为每集再增加50万美元的版权费。
美剧为什么边拍边播,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条款。
一旦收视率低迷,制片方马上就会进行对应的修改,主打一个观众喜欢什么我们就拍什么。
可惜,国内没法这样干,因为有一个东西叫电影电视审查制度。
……
11月1日,《色戒》上映。
李胺可是国际大导,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最近又刚刚拿了威尼斯金熊。
电影还未上映就具备超高的热度,可谓叠满了buff。
据说当初《色戒》选演员的时候,一堆影视公司老板,经纪人使尽了浑身解数想往里面塞人,华语圈叫得上名号的女演员几乎试镜了个遍,但最终却被汤小姐拿下……
事实证明,大导演真的具备号召力。
胺女郎的知名度甚至还在谋女郎之上,《色戒》被钦点的汤小姐一举成名,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女明星。
真的是一脱成名,性价比高的离谱。
虽然汤小姐为此和男朋友分手了,但得到的更多。
直接成就金身!
听说广告身价从五万直接涨到了两百万,和赵燕子她们一个等级。
逼格也起来了,金狮奖电影女主角。
‘四旦双冰’也变成了‘四旦双冰舒汤圆’。
真可谓一飞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