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讲故事的Lazy
“哦。”林仁杰点点头,没了下文,车里再次沉默下来。
虽然林双溪回答得很轻松,但林仁杰大概能猜到,一定是父母担心她在国外执行任务太危险,所以动用关系将她调了回来。
就像是当初他们由于担心自己的儿子,把他从京城下放到更“清闲”的中海分部一样。
想到这里,林仁杰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他其实明白,父母是想把一碗水端平的,但由于传统老旧的重男轻女思想,从小时候起,总会在某些不经意的方面表现出对自己的偏颇,相对应的则是对姐姐的冷落。
当然,父母并不是那种真正的老古板,他们对姐姐也是很好的,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对自己的儿女都是一样好的。
只是总会有一些难以避免的“不经意”。
而就是这种“不经意”,使他和林双溪的淡漠从那时就开始了,这种淡漠一直持续到二人都成年了,即使知道当初父母并未真的区别对待,也知道这只是不成熟的想法作祟,但彼此见面时依旧会感到尴尬。
小时候不懂事,自己还曾为此沾沾自喜过,而林双溪则变得愈发独立。
成年后,自己服从家里的安排,入伍、从军、加入九处、成为京城总部的干员。
但在自己经历了一次差点丢掉性命的任务后,父母就开始计划着将自己调到安全的后勤工作岗位上去。
自己当然是不同意的,并且九处的职位调动也并不是父母随便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直到同在九处的姐姐主动要求调职,前往国外执行潜伏任务。
这件事给父母在关于自己的调职问题上打开了突破口。
他们以自己还未留下子嗣为由,动用关系将自己调往中海分部。
他们话里的意思是,林家的女儿已经在为九处拼命了,九处总不能要求林家的儿子也每天生活在危险中。
所以他才成了中海九处分部行动一组的组长,也是两个行动小组中唯一一个非觉醒者。
当然并不是说中海分部不行,只是和纪律严明的总部氛围对比起来,中海分部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也难怪那些组员们私底下都把分部称作养老院。
但这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分部不像总部,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国内外的事情,每时每刻所有人都绷着神经。而且分部的觉醒者在加入九处之前都只是普通人,就算被吸纳后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但在纪律性上肯定是没法和常年训练的士兵比的。
“王老爷子的上一任保姆退休了,这个职位不能缺人,所以爸妈向易老大推荐了我。”
林双溪突然开口,打断了林仁杰的胡思乱想。
林仁杰愣了一下,他本以为经过刚才那番尴尬的对话,他们短暂的交流就宣告结束了,没想到林双溪居然会再次挑起话茬。
“嗯,挺好的。”心里虽然微微惊讶,但林仁杰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林双溪也面无表情地点头:“嗯,王老爷子身份特殊,这份工作比我在国外的工作更加重要。”
林仁杰这次没有接茬,虽然他明白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说起来,这份工作其实就是给一个老人家当保姆,肯定是枯燥、乏味、消磨精神的,也远比不上她原先在国外的工作自由,虽然足够安全了,但林仁杰知道,以林双溪的性格,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如果这次调职是因为组织正常的工作调动还好,林双溪可以毫无怨言地服从安排。可问题是归根结底,这其实是父母动用了关系将她弄回来的。
之前林双溪知道父母担心林仁杰的安全,所以主动提出调往国外,给父母争取到了机会;但这次父母却没有征得她的同意就把她又调回来当“保姆”。
也许父母是为了自己女儿的安全着想,但他们却忘了考虑林双溪的感受。
林仁杰怕刺激到林双溪,所以没有接话,但林双溪却继续说了:“你这次回京城,有时间了就回家看看爸妈。”
林仁杰一愣:“好的。”
林双溪顿了顿,又说道:“爸妈总念叨你。”
林仁杰又是一愣:“念叨我什么?”
林双溪淡淡瞥了他一眼:“妈说:‘仁杰都33了还不结婚,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把他调去中海,想给他安排相亲都没条件,他自己也不知道长点心。’”
话音刚落,林仁杰还未接话,后排呼呼大睡的王九命却突然一下坐起来,他扒着副驾驶的椅背,把脑袋凑过来:“点心?什么点心?”
林仁杰:“……”
林双溪像是早就习惯了:“梦里什么都有。”
王九命狐疑地看向林仁杰,发现他手里确实没拿吃的才又坐了回去。
他咂摸了一下嘴:“想吃草莓蛋糕。”
林双溪不带感情地说道:“糖分摄入过多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你要是想吃甜的等回去我给你拿颗冰糖抿着。”
王九命翻了个白眼,打了个哈欠后靠着窗户不说话了。
林双溪却又说道:“别睡了,马上到了。”
“我还没瞎。”王九命没好气道。
第186章 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林双溪将车缓缓停稳,小声提醒道。
林仁杰先一步下车,然后来到后排替王九命打开车门。
由于没有睡好的缘故,王九命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倦色。
“您小心。”林仁杰伸手把王九命搀扶下来。
林双溪也从车后面绕了过来,二人一左一右,像是押送犯人一样把王九命护着往里走。
林仁杰脑海里还在想着刚才的对话,当自己远在中海时,父母也会偶尔打电话过来问候,但在电话里却从来不曾提起之前那些抱怨。
想来也是因为父母知道自己心中其实是不满的,就像他们没有考虑林双溪的感受就把她调回国一样,自己被“下放”到中海时,他们也不曾问过自己的意见。
不论是他,还是林双溪,亦或是父母,大家其实都明白这一切的出发点是没有私心的“好意”,可不知为何却造就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还记得我那大孙子么?”王九命突然开口,打断了林仁杰的思绪。
林双溪疑惑地看向林仁杰。
林仁杰愣了一下,他低头看向王九命,发现王九命也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他这才确定王九命这番话是对自己说的,于是点头道:“记得。”
王九命笑道:“你觉得他怎么样?”
林仁杰迟疑片刻,用沉默当做了回答。
其实在他眼里,王利川就是个只知道逍遥玩乐的二代,实在没什么好评价的。
王九命像是看懂了他的意思,却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表情,王九命指着林仁杰笑道:“至少有一点他比你强多了。”
“嗯?”林仁杰不解。
“我那孙儿,虽然算不上多懂事,但至少活得通透。”王九命摇头轻笑,“他从小到大都被我安排着活着,但他不解了会梗着脖子质疑我,生气了还会骂我,向来直言不讳,到现在他还一直‘那老头那老头’的叫我。”
“这本就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而不是什么事都闷在心里,还觉得这是沉稳和有城府的表现。要知道,把事藏在心里,能想明白了才叫有城府,要是装心里却想不明白,那叫闷葫芦。”
王九命若有所指地看着林仁杰。
林仁杰若有所思,正要点头,不料王九命突然又接了一句。
“哦,我忘了,你都33了,不算年轻了。”
林仁杰:“……”
他一口气憋在肚子里差点没哽住。
这时三人终于走到了目的地——策略部研究室。
已经提前收到消息的易安邦早早等在了门口,见到王九命后主动迎了上来。
“王老。”易安邦依旧是那副严肃的表情,“辛苦了,这么晚还让你过来。”
“理解。”王九命摆摆手,“这么急把我从中海召回,是因为那件事吧。”
易安邦点头道:“没错。”
四人一前一后走进研究室,长长的研究桌前,检测生命体征的诊疗椅已经准备好了。
王九命看了眼易安邦:“那件事已经有眉目了?”
易安邦郑重地点头:“不仅仅是有眉目,严格来说,我们已经找到觉醒者增幅现象出现的原因了。”
“哦?”王九命诧异地扬了扬眉毛,他主动走到椅子上坐下,旁边负责辅助的研究员们开始往他身上安装贴片和线路。
“详细说说。”王九命一边配合着脱掉上衣,一边问道。
易安邦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然后才开口道:“一开始我们想从生物科学的层面去寻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但一直未果。”
“研究院认为,想要从生物科学层面找到原因的前提是,我们起码要对觉醒者和天赋的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但以目前的科技手段,我们还远远不够。”
“得到这个结论后,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其他方面去探究觉醒者增幅事件的原因。”
王九命默默点头,再次发问:“那最终是在哪个方面找到的原因?”
易安邦沉声开口:“历史。”
王九命愣住:“历史?”
“没错。”易安邦的表情又严肃了几分,“从觉醒者增幅现象这个既定的结果出发,研究员进行逆向推断,得出了一个最符合事实的结论。”
“觉醒者增幅现象在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王九命眉头一皱:“何解?”
易安邦深吸一口气:“研究院目前的结论是,觉醒者增幅现象是一个周期性的事件,每隔1500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并且它的影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而每次发生这种现象,必然会有一个集中爆发区域,然后由集中爆发区域向全世界进行辐射——也就是说,集中爆发区域的觉醒者增幅数量会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区域。”
“而研究院查阅各方面典籍后,已经可以确定的是,第一次觉醒者增幅最早可追溯到4500年前。”
“4500年前……”王九命紧皱着眉,喃喃念着这个数字。
“单说年份你可能不方便理解,但我说一个历史事件你就明白了。”易安邦抿了抿嘴唇,缓缓吐字。
“涿鹿之战。”
王九命猛地抬头。
角落里的林仁杰也震惊地睁大了双眼,他喃喃自语:“开什么玩笑……黄帝打蚩尤?!”
林双溪反而更快冷静下来,她深吸一口气后,小声对林仁杰说道:“你把那些神话人物代入成觉醒者就不难理解了。”
易安邦没有理会他们的惊讶,毕竟他第一次听到这个结论时也比他们好不了多少,他继续说道:“而第二次觉醒者增幅现象发生在3000年前,与第一次正好相隔1500年。”
“3000年前……”林仁杰默默在心里算着那是什么时期。
林双溪又一次比他先反应过来,她微微咬牙,沉声道。
“是商周交替……封神。”
王九命也很快算了出来,但他很快也意识到了问题:“等等,这不对,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还算能对上,那第三次怎么说?1500年前并没有类似的大事件发生。”
易安邦默默摇头:“第三次是1500年前,那时大夏处在南北朝时期,确实没有这种大规模事件发生过的记载。”
“但是你忘了我刚刚说的另一件事,觉醒者增幅现象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而集中爆发区域则是随机的。第一次涿鹿之战的发生地点由于太过久远已经无法考证,第二次封神之战是在大夏,而第三次则是在……”
易安邦停顿片刻后才开口。
“那时候,西方……”
王九命深吸一口气,此时他已经明白了。
“中世纪……宗教兴起。”
第187章 王九命:我想亲眼看看
“再往后,第四次,也就是现在。”
易安邦继续说道:“研究院分析了这种现象的规律,最终推断出它在觉醒者增幅波动的数值上必然有着固定的峰值,就像是涨潮和落潮,觉醒者的数量不会一直增幅下去,当达到某个峰值顶点时,觉醒者的数量又会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只不过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峰值,我们还并不清楚,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十上百年。”
“根据这种规律,研究院决定将这种觉醒者增幅现象命名为‘天赋潮汐’。”
说完后,易安邦再次沉默下来,他看着王九命,目光中难掩疲惫。
王九命懂他,虽然现在对觉醒者增幅现象有了答案,但同样也预示着,这注定是一场人力所无法阻止的巨大变革,甚至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动荡。
王九命思忖了一会儿,问道:“情况已经严峻到难以控制的地步了么?”
易安邦叹气道:“国内还好,但最大的问题来自境外,毕竟国情不一样,国外很多地方根本做不到将这类消息完全封锁,随着这种传闻逐渐增多,消息迟早也会传进国内。”
易安邦摇了摇头:“捂盖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捂得了一时,捂不了一世。上面已经在思考该怎么用一种相对柔和的方式来向民众公开,不管国外怎么闹腾,但咱们大夏绝对不能乱。”
说到这里,易安邦有些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吧。”王九命微笑着,神情洒脱,“需要我怎么做?”
易安邦深深凝望着王九命,长出一口气后,他认真说道:“就像我刚刚说的,每次天赋潮汐发生时,世界上必然会有一个集中爆发区域,我们需要找出这个地方,这关系到九处后续的战略安排……所以不能等了。”
“这就是九处这么急着把你召回的原因。”
王九命露出恍然神色,他正欲开口,却又被易安邦抬手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