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正是如此!”
朱棣加重了声调,眼中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与悲愤:“我父皇在时,何曾有过今日之局面?国之大政,皆出朝堂公议,何曾由一人独断专行?如今,军国大事,竟系于一道人喜怒。”
“长此以往,置陛下于何地?置我大明满朝文武于何地?”
他这番话,句句诛心,精准地戳中了在场几位士大夫心中最深的忧虑。
他们不满的,不仅仅是朱玄机的某一项政策,而是他这个人本身的存在,已经严重打破了传统的权力格局与儒家所信奉的政治伦理。
解缙放下茶杯,与黄子澄交换了一个眼色,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决然。
“王爷的意思是?”
“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规。”
朱棣缓缓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正气:“玄机真人功高盖世,本王亦心存敬佩。”
“但是,功是功,法是法。”
“若国师能潜心修道,为陛下与大明祈福,乃国家之幸事。”
“若以方外之身,过度干涉军国大政,则非法度所容。”
“本王以为,当有德高望重之臣,上书陛下,奏请国师,使其知进退,守本分。”
这便是朱棣的第一步棋。
他不出面,而是利用这些对玄机真人不满的保守派官员,从朝堂的礼法和道统上,向朱玄机发难。
即便不能一举撼动其地位,也要制造舆论,让年轻的皇帝朱允炆心中,埋下一根猜疑的刺。
“王爷高见。”
解缙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此事风险极大,但若有燕王在背后撑腰,倒也并非不可一试。
密谈一直持续到深夜.
第1742章 立刻收网!
当解缙等人离开燕王府时,一个松散却又极其危险的政治同盟,已然悄然形成。
然而,朱棣深知,仅凭朝堂上的笔杆子,是无法真正撼动朱玄机的。
朱玄机最大的依仗,除了皇帝的信任,便是他手中掌握的,那些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强大力量.
尤其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以及那些闻所未闻的强大火器。
送走了解缙等人,朱棣又召来了另一名心腹。
此人身形瘦削,貌不惊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僧袍,走在人群中,便会立刻被淹没。
他法号道衍,本是一名僧人,却深谙兵法权谋,是朱棣最为倚重的首席谋士。
“道衍,那件事,可以开始了。”
朱棣的脸上,再无方才的义愤填膺。
道衍双手合十,微微躬身。
“王爷是说,神威大炮?”
“不错。”
“玄机真人能屡出奇计,大破虎啸,所依仗者,无非两样。”
“一是奇袭黑石堡的新式火药,二是玉门关外那闻所未闻的开花炮弹。”
“本王听闻,他正在京郊的一处秘密工坊,研发一种更为强大的新式火器,名为神威大炮,据说一炮可糜烂数里,威力远胜我大明现有的任何火炮。”
“兵者,利器也。若此等神器,尽数掌握于他一人之手,则天下兵马,在他眼中,皆不过是土鸡瓦狗。”
“本王要想有所作为,必先得此利器。
你安插在锦衣卫中的那颗钉子,是时候动用了。”
道衍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
“王爷,锦衣卫大狱,龙潭虎穴,指挥使蒋瓛更是玄机真人的心腹走狗,此举风险极大。”
“富贵险中求。”
朱棣打断了他,声音冷得像冰:“告诉那个人,本王不要别的,只要神威大炮最核心的设计图纸。”
“事成之后,黄金千两,封妻荫子,本王绝不食言。”
……
这一切,自然没有逃过锦衣卫的眼睛。
或者说,这一切,本就在执棋者的预料之中。
真人府内,蒋瓛将一份写着绝密二字的卷宗,恭敬地放在了朱玄机的案头。
灯火之下,他的神情有些亢奋。
“真人,鱼儿,上钩了。”
朱玄机缓缓展开卷宗,上面用蝇头小楷,详细记录了燕王朱棣与解缙等人的夜会内容,以及他通过密探,试图窃取神威大炮图纸的指令。
“道衍,这个和尚,倒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朱玄机的目光,在那位谋士的名字上,多停留了片刻。
“真人,是否要立刻收网?”
蒋瓛的脸上带着一丝嗜血的杀气:“只要将燕王与朝臣私下结党、意图窃取军国机密的罪证呈上,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不。”
朱玄机摆了摆手,神情依旧云淡风轻:“现在收网,动静太大,只会逼得他狗急跳墙。”.
第1743章 图纸之事!
况且,他联络的那些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朝局稳定不利。”
“那,图纸之事?”
蒋瓛有些不解,也有些不甘。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轻声说道:.
“既然他想要,便给他。”
应天府,真人府深处。
夜色如墨,浸染了飞檐翘角,唯有朱玄机的静室,还亮着一豆孤灯。
灯火之下,并无书卷,也无丹炉,只有一具冰冷的神威大炮机括模型。
他从身后一处严丝合缝的暗格中,取出了另一份图纸。
纸张的质地、泛黄的边缘,甚至墨水的浓淡,都与那份真正的神威大炮设计图别无二致。
这份副本,耗费了他麾下最顶尖的摹绘高手整整一个月的心血。
朱玄机的手指,修长而稳定,轻轻拂过图纸。
按照这份图纸造出的大炮,或许也能咆哮,也能喷吐烈焰。
它的第一声怒吼,甚至可能与真品一样惊天动地。
但,仅此而已。
连续的发射,会像一双无形的手,撕裂那脆弱的炮膛。
届时,这尊所谓的神威大炮,将不再是攻城利器,而是一尊为自己人准备的、华丽的夺命棺材。
“将这份图纸,泄露给燕王府的内应。”
朱玄机将这份淬了毒的图纸,递给了侍立在阴影中的蒋瓛。
烛火下,蒋瓛那张常年没有表情的脸,也忍不住抽动了一下。
“让他的人,以为自己终于得手了。”
朱玄机补充道:“记住,戏要做足。”
“让他们的人,费些周折,流些血,付出些代价,才能拿到。”
“东西,得来太易,是会惹人怀疑的。”
“属下明白!”
蒋瓛心领神会,喉结上下滚动:“此计一成,不仅能让燕王耗费巨资,造出一堆会自己爆炸的废铁,更能以此为线,顺藤摸瓜,将他安插在锦衣卫和各大工坊中的眼线、内应,连根拔起!”
“我倒要看看……”
“凭着这份图纸,我的那位好皇叔,能造出个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来。”
他挥了挥手,示意蒋瓛退下。
静室之内,再次恢复了死寂。
一场围绕着图纸的无声谍战,在暗中悄然上演。
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和他麾下那位号称黑衣宰相的谋士道衍,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布局,从他们动念的那一刻起,便落入了朱玄机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
而朱棣,在几天后,通过一条折损了三名顶尖密探的秘密渠道,得到那份来之不易的图纸时,欣喜若狂。
他将自己反锁在密室中整整一日一夜,不眠不休地研究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天,当他走出密室时,双眼布满血丝,神情疲惫,但那眼底深处燃烧的火焰,却足以将整个北平府的夜空照亮。
他立刻将图纸的摹本,秘密送往自己在北方的封地。
命令最心腹的工匠,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他所有的私库资源,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仿造出这种毁天灭地的神器。
他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那张可以与朱玄机、与朝堂上那些文官分庭抗礼,甚至可以掀翻整个棋盘的王牌。
却不知,他正亲手为自己埋下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雷。
就在朱棣的美梦刚刚开始编织时,大明的朝堂之上,另一场风波,已然再起。
内阁首辅解缙,联络了都察院数十名御史言官,联名上奏。
洋洋洒洒数千言,引经据典,从汉时方士栾大,到唐时国师李泌,痛陈方士干政之弊,言辞恳切,矛头虽未明说,却字字句句,都指向了那位身居真人府,却权势滔天的玄机真人。
一时间,京师之内,暗流涌动。
针对朱玄机的攻蟸,从坊间流言,终于摆上了朝堂台面。
而朱玄机,对此仿佛一无所知。
他依旧每日在真人府内静坐修行,或是与朱元璋在宫中对弈品茗,似乎全然没有将那些言官的弹劾放在心上。
只有蒋瓛知道,国师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些朝堂纷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那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而它的第一个目标,并非朱棣,而是北方的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虎啸帝国。
天狼城,前烈亲王府。
这座曾经象征着虎啸帝国无上权势的府邸,如今成了决定一个帝国命运的谈判之地。
第1100章
最后一轮的磋商已经结束,巨大的厅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唯有窗外呼啸的寒风,卷着雪粉,拍打在窗棂上,为这历史性的一刻,奏响着悲凉的序曲。
大明使团的首席代表,一个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中年文官,将那份墨迹未干的盟约,缓缓推到了桌子中央。
羊皮卷轴上,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刀刻上去的,沉重得足以压垮一个民族的脊梁。
割让黑水河下游千里沃土,拆毁半数边境要塞,裁撤常备军二十万,每年向大明进贡牛羊十万、战马三万,并承诺出兵协助大明征讨西夏……
每一条,都是一根刺,深深扎进在场所有虎啸贵族的心里。
容若静静地坐在那里,他身前的茶水早已凉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他没有去看盟约的内容,那些条款,早已在他与大明使者无数次通宵达旦的拉锯中,一字一句,刻入了他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