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503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混乱之后的营地渐渐恢复了平静,朱棣命令将那些傀儡搬进帐篷内,以供仔细研究。

  帐内灯火通明,四人围坐于沙盘之旁,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具被击败的傀儡。

  朱棣冷眼审视着这些造型诡异的傀儡,他的第三只眼仿佛能看透这些失去生命的木偶。

  “果然是董仲舒的手笔,这老妖怪的手段真是越来越玄妙了。”

  朱元璋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索着对策:“既然有这些傀儡,那么董仲舒的弟子肯定还潜伏在附近。”

  “我们得立刻行动,找出他们,斩草除根。”

  徐达与常玉春立刻应声,两人神情严峻:“首辅大人,我们立刻出发。”

  三人默契地分开行动,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中,开始在营地周围展开搜索。

  夜深人静,微风吹拂过帐篷,带起一阵阵沙沙声响。

  在这样的夜晚,任何一丝异动都无法逃过三人敏锐的感知。

  终于,在营地的西北方向,朱棣的第三只眼捕捉到了一丝不和谐的波动。

  他做了个手势,徐达和常玉春会意,三人缓缓包抄过去。

  隐蔽在暗处的黑影见到大明军的三位高手向自己逼近,立即知道行踪已露,一声暗哨。

  突然从四面八方冲出数十名黑衣人,他们手持奇特的兵器,身法矫捷,显然都是董仲舒亲传的弟子。

  “大明狗贼,休想破坏我师傅的大计!”

  为首的黑衣人厉声喝道,他身形一闪,如同鬼魅般扑向朱棣。

  朱棣冷笑一声,手中三尖两刃刀光芒大盛,一道道刀气形成了一道道风雷壁垒,直接将对方的攻击挡开。

  徐达长枪一挥,点点枪芒化作流星雨,铺天盖地朝黑衣人袭去。

  常玉春则双掌推出,每一掌都带着滔天气势,击得黑衣人阵脚大乱。

  战斗迅速升级,整个营地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激战所震撼。

  黑衣人与大明的三位高手你来我往,斗得不可开交。

  朱棣每一次挥刀都集中了全身的力量,他的刀法不但凌厉,每一刀都充满了天子之威,仿佛能开天辟地。

  徐达的长枪如同穿梭时空的龙,每一次刺出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第506章 前线基地!

  常玉春的掌力如同翻江倒海,掌风中似乎藏着千军万马。

  黑衣人虽然数量众多,但在大明三位高手的绝世武功面前,逐渐露出了疲态。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夜战,朱棣与徐达、常玉春三人联手,终于将那些黑衣人一一制服。

  带着这些身手不凡的俘虏返回营地,朱棣眉头紧锁,这些黑衣人的来历必非寻常。

  朱元璋见子归,目光如炬,正待审问。

  但是就在他们准备开口之际,那些黑衣人却纷纷咬破舌尖,自尽身亡.

  他们的身体没入黑暗之中,只留下血迹证明了他们曾存在。

  朱元璋面色沉重,转而开始与朱棣、徐达和常玉春商议攻城之策。

  帐篷内灯火再次亮起,四人围坐在沙盘前,沙盘上标明了前往儒汉国都的必经之路——通天浦和灵霄堡。

  “通天浦地势险要,是儒汉国都的门户。”

  “而灵霄堡则坐拥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我们必须先拿下这两处要塞。”

  徐达的指尖滑过沙盘上的两座城池,眉头紧蹙。

  常玉春则建议道:“通天浦虽险,但我们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必可大振士气。”

  朱棣握紧拳头,点头称是:“常兄所言甚是,我大明铁骑,岂能惧他一城之难?明日破晓,便是我们攻城之时。”

  朱元璋深深看了一眼朱棣:“明日一早,我大明将士,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攻下通天浦!”

  随着商议结束,朱元璋下令召集人手,整个营地一片忙碌。

  铁甲声声,战马长嘶,士气如虹,大明的将士们准备向通天浦发起攻击。

  朱棣走出帐篷,仰望星空,心中默念:“通天浦,灵霄堡,你们是儒汉的屏障,也将是大明军威的见证。”

  “董仲舒,你的傀儡术固然高明,但我大明铁骑,终将践踏你儒汉的土地。”

  徐达和常玉春亦是各自检查武器,嘱咐手下士兵,准备战斗。

  他们知道,破晓时分的一战,关系到大明军队的士气,关系到这场征战儒汉的未来。

  夜色深沉,寂静中却饱含着紧张和期待。

  士兵们或沉默,或低语,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战火。

  天刚蒙蒙亮,朱棣与徐达按照朱元璋的命令,立刻召集了一支由精锐组成的先遣队,向着被称为儒汉的门户——通天浦进发。

  他们穿越峰回路转的山道,朱棣在队伍前方引路,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伏击。

  徐达则在队伍中传达指令,确保每个士兵都能迅速反应。

  沿途,朱棣不时派遣侦察兵前去侦查,确保行军路线的安全。

  这些侦察兵如同夜中的猫,悄无声息,敏捷而精准地探查着每一寸土地。

  终于,在一个清晨,大军到达通天浦附近。

  朱棣命令:“在这里安营扎寨,我们将用这里作为攻打通天浦的前线基地。”.

第507章 你觉得呢?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营地很快便搭建完成。

  帐篷、营火、战马,一切有条不紊。

  朱棣站在营地之中,望向通天浦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徐达走到朱棣的身边,低声说道:“四郎,通天浦乃是坚固之地,我们必须小心翼翼。”

  朱棣点头:“我知道,这里的地势对我们不利。”

  “但我们大明的士兵乃是天下无敌,只要策略得当,通天浦不过是过眼云烟。”

  营地中,常玉春负责组织侦查小队,精选了数名身手最为矫健的士兵.

  他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境,探查通天浦的防御和兵力分布。

  侦查小队在掩护下悄然离开营地,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薄雾之中。

  常玉春转身回到战帐,他的眉头紧锁:“侦查小队已经出发,我们很快便能掌握通天浦的实情。”

  朱棣、徐达与常玉春三人再次围坐在沙盘前,开始细致地商讨攻城的具体计划。

  朱棣首先开口:“通天浦防守森严,我们必须制定出一个既能迅速攻破城池,又能减少我军伤亡的计策。”六|四|六?|一|三|六|六|五|九|

  徐达提议:“我们可以先用小队骚扰敌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主力一举攻破城门。”

  常玉春则提出了另一种战术:“或许我们可以设伏,诱敌深入,再用机关之术,让敌人自乱阵脚。”

  朱棣点头:“两位的建议都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将计就计,用计策与武力相结合,让通天浦的守军措手不及。”

  商议良久,终于定下了详细的攻城方案。

  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信心。

  而此时,侦查小队已潜入通天浦外围,他们藏在阴影中,锐利的眼睛观察着城墙上的火光和守军的巡逻路线。

  侦查小队在通天浦外围观察了一段时间,隐于暗处,伺机行动。

  他们观察到城内巡逻的守军换岗的瞬间,趁夜色与守卫的疏漏之际,悄无声息地潜入城池。

  这些士兵身手不凡,仿佛夜中游魂,穿梭在城池的影子里,无一人察觉。

  在城内,他们分散行动,避开守军的巡逻路线,搜集关于城防、兵力分布和仓储情况的情报。

  他们如影鬼祟,动作矫捷而谨慎,确保不留下任何痕迹。

  探查完成后,侦查小队按原路返回,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确保不惊动敌人。

  城池的防御固然严密,但在大明的精锐侦查兵面前,也有破绽可寻。

  他们的返回同样是在深夜,星光下的营地安静而庄严。

  侦查小队的队长,一个身形矫健的士兵,立刻向朱棣他们汇报了所探查的情况。

  朱棣、徐达与常玉春再次聚集在营地的战帐中。

  队长跪在沙盘旁,详细汇报:“报告真君、徐将军和常先生,通天浦的城防确实严密。”

  “但是我们发现城北有一座小门夜间仅派几名士兵看守,是为突破口。”

  朱棣的目光如电,他立刻抓住了这一信息:“很好,我们可以用这个小门作为秘密行动的起点。徐将军,你觉得呢?”.

第508章 保持队形!

  徐达点头,声音低沉有力:“此计甚妙,我们可以派遣一支小队夜袭该门,造成内乱,大军随后紧跟其后,趁乱攻入。”

  常玉春也附和道:“就按照队长所说的情报行动,速战速决,以防敌军有备无患。”

  朱棣看向队长:“辛苦了,你的功劳我会记在心上。休息去吧。”

  待队长退下后,朱棣转向徐达与常玉春:“兄弟们,我们要走一步看三步。”

  “这通天浦只是第一关,灵霄堡还在后头,我们的行动必须快准狠。”

  徐达拍胸脯保证:“放心吧四郎,这次行动就包在我身上,我定不负你所托。”

  常玉春亦是斩钉截铁:“明日一战,必将通天浦拿下!”

  夜深了,但战帐中的灯火依旧明亮.

  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三人夜谈至深,细化每一处细节,确保每一步行动都精准无误。

  而在远处的儒汉学宫中,董仲舒仍旧沉浸在他的计划中,不知道大明军队已摸清了通天浦的虚实,准备开始行动了。

  当第一缕晨光划破天际,朱棣、徐达和常玉春已经集结了他们的部队。

  在微弱的晨曦中,这支精锐的队伍开始了他们的行动,目标直指通天浦。

  “记住,动作要快,声音要小,我们必须在敌人察觉之前取得胜利。”

  朱棣对着他的士兵们低声说道。

  徐达和常玉春各自带领着队伍,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行动。

  他们像两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

  士兵们穿过了薄雾,静如幽灵,越过地势险要的山道,接近城池。

  天边刚刚泛白,城墙上的守军还沉浸在未完全苏醒的迷糊之中。

  按照侦查小队提供的情报,一队精锐士兵在朱棣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城北的小门。

  他们利用了暗夜和守军的疲惫,迅速控制了守卫,轻松打开了城门。

  “进!”朱棣的一声低喝,如同夜枭的短促鸣叫,部队迅速涌入城池。

  此时,徐达和常玉春也分别带领着各自的队伍,从城池的其他两个方向发起攻击。

  制造混乱,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让朱棣的队伍能更加顺利地渗透进城。

  战斗很快就在城墙之上展开,大明军队凭借精湛的武艺和严密的计划,开始在城内外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

  通天浦的守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搅得手忙脚乱。

  他们还未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就看到无数大明士兵如狂风暴雨般涌入。

  “保持队形,切莫贪战!”

  朱棣在战斗中不断指挥,他身先士卒,每一次出手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徐达和常玉春各自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武艺,徐达的长枪如同穿云箭,每一枪都穿透敌人的防线;

  常玉春则如同狂风中的鹤,他的掌影遍布每一个角落,每一击都重重地打在敌人的要害之上。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