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朱棣迈步而入,坐下后便直接了当地说:“请父亲告知战情,我愿为先锋,领军直取儒汉边境。”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将刚刚商议的计划详细地告诉了朱棣。
朱棣听后,立刻请缨,他的第三只眼仿佛能看透战争的迷雾,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
“好!”
朱元璋重拍桌子,声音如同晨钟暮鼓,“棣儿志在必得,此次若能破敌,定能震慑四方。”
召集人手的号角很快响彻营地,战士们被一一点名,整装待发。
铠甲的光泽在篝火之下映出坚毅的光辉,战马嘶鸣,震动了寂静的夜空。
朱棣站在众人前,三尖两刃刀在手,神情冷峻:“诸位,此去或生或死,但为大明,死而无憾!”
部队整装完毕,朱棣骑上大黄,带领着这支精锐部队朝着儒汉边境进发.
第502章 预防反扑!
他们行进在月下,如同一道流星划过长空,速度之快,几乎让人看不见他们的踪影。
贾云飞,儒汉皇朝的将军,感受到了前方传来的波动,立即命令召集人马.
他知道大明军队的攻势如同疾风骤雨,必须立刻反应。
两军在边境相遇,战鼓隆隆,战旗猎猎。
大明军队的冲锋如同猛虎下山,儒汉军队迎风布阵,箭如雨下,双方战得难解难分。
朱棣举刀直指长空,大声吼道:“儒汉狗贼,敢与大明军对垒,纳命来!”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四野响应。
贾云飞拔剑相迎,他知道眼前这位是大明的四郎显圣真君。
但他也有着不屈的军魂,大喝:“朱棣,我儒汉土地上,岂容你放肆!”
刀剑交鸣,真气激荡。
两人在战场上杀出一片天地,朱棣的三尖两刃刀带着雷霆之力,贾云飞的剑法如同流水,却也蕴含着破岩之势。
战斗持续着,无数勇士倒在沙场,但双方都毫不退让。
铁蹄踏破黎明前的宁静,大黄在战场上如同狂风骤雨般驰骋,每一步踏出都伴随着敌人惊恐的叫喊。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与贾云飞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两人的身影在战场上快速闪动,交织成一道道炫目的光影。
朱棣的三尖两刃刀在空中舞动出密集的刀网。
而贾云飞的剑法则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每一剑都精准地击向朱棣的破绽。
而朱棣不愧是有着真君之称,他的第三只眼仿佛能够洞察一切,寻找到了贾云飞的弱点。
在一个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机会,一刀猛然刺破了贾云飞的防御。
“贾云飞,你败了!”
朱棣高喝一声,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贾云飞面露不甘,但终是无力回天,被朱棣一刀刺中要害,身体犹如断线风筝坠落。
?
此时,大黄也在朱棣的带领下,成为了大明军的利箭,深入敌阵。
其威势如同天狗吞日,无数儒汉士兵在它的冲击下溃不成军。
朱棣趁势高呼:“兄弟们,随我杀!”
他如同一道疾风,带领着部队直冲敌阵深处。
大明的战士们如同潮水一般涌入儒汉的防线,战斗一触即发。
儒汉士兵虽然勇猛,但在大明军队的铁蹄下,防线如同薄纸般被轻易撕裂。
朱棣挥刀直指,如同雷霆之怒,无数儒汉士兵在他的刀光下倒下。
朱棣率领的军队如同黑夜中的惊雷,势不可挡地冲进了儒汉的边境防布。
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大明的龙旗很快就插在了儒汉的边境上,标志着边境的暂时占领。
而此时,大营中,朱元璋正与徐达、常玉春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
徐达眉头紧锁,沉声说道:“首辅大人,此战虽胜,但儒汉的董仲舒乃是狡猾之辈,必有后手。”
常玉春也接着说道:“是啊,我们必须加固防线,预防他们的反扑。”.
第503章 今夜休息!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们说得对,此战之后,我们要更加小心。”
“董仲舒虽然阴险,但我们大明有着最强的武力和智谋。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
在夜幕的掩护下,朱棣立即派出快马,携带着边境战事的捷报,疾驰向大明营地.
使者穿梭在夜色中,星辰与月光为他们指引着归途。
朱元璋在收到消息的那一刻,脸上浮现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对徐达和常玉春说:“棣儿已经占领边境,是时候我们全力以赴,一举将儒汉纳入版图。”
徐达与常玉春立刻领命,召集起大明的勇士,他们如同急流般汇聚,朝着边境奔去。
与此同时,儒汉的皇帝在听到边境失守的消息时,脸色煞白.
他的心中惊慌失措,整个人仿佛被寒冰覆盖,他匆忙下朝,前往儒汉学宫寻求董仲舒的指点。
而此时董仲舒早已知晓这一切。
他坐在学宫的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那是儒汉皇朝的国宝,凝聚了整个王朝的气运。
皇帝急匆匆地进入书房,语气中满是恐惧与求助:“学宫大师,边境已失,我们该如何是好?”
董仲舒抬眼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淡漠:“陛下,这点小事亦能惊慌?大明而已,不过是稍有威胁的蝼蚁。”
皇帝的心中更是发寒,董仲舒的态度让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但他还是低声说:“大师,边境不守,民心恐将动摇,望您指点迷津。”
董仲舒轻轻放下玉佩,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时空:“陛下不必担心,大明虽强,但入我儒汉者,但未必能活。”
“你只需安坐龙椅,余下之事,交于我便是。”
皇帝听到这般话,虽然心中不安,却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只得退了出去,留下董仲舒一人在书房中沉思。
董仲舒闭目凝神,他的心中早有计策。
与大明的战事,不仅仅是军力的较量,更是智谋与策略的较量。
他的生命历经数百年,见过的风云变幻比这皇帝所经历的要多得多。
大明的版图正在逐渐扩大,但董仲舒的心中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而此时随着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消逝,大明军队的营地逐渐安静下来。
朱元璋与他的部队终于到达了儒汉边境,与朱棣以及他的先锋部队汇合。
两股浩荡的气息融为一体,如同两条大河汇成了一条更为壮阔的江流。
营帐中,朱元璋、朱棣、徐达和常玉春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
他们的目光犀利地扫过每一个城池,每一条路线,试图找到攻占儒汉的最佳途径。
“父亲,前方有两座城池必须先行攻破,方可直达儒汉皇宫。”
朱棣指着沙盘上的两个标识,眼中闪烁着战争的火焰。
朱元璋沉吟着,他的目光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指引着方向。
“今夜休息,明日拂晓即整军出发,我们要在不惊动儒汉的情况下,迅速攻下这两城。”.
第504章 一击毙命!
……
徐达和常玉春领命。
“首辅大人,我们定不负您所托。”
夜深了,大明军队的营地中只留下了守夜人的篝火和低沉的对话声.
士兵们进入了梦乡,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储备力量。
但是在这沉静的夜里,儒汉学宫中,董仲舒的弟子们正在按照师傅的命令,携带着炼制精良的傀儡,向大明军队的营地悄然接近。
这些傀儡是董仲舒倾尽心血炼制的杀手锏,每一个都有着强大的力量和坚硬的防御,是普通士兵难以对付的存在。
傀儡师们穿梭在黑夜中,如同幽灵一般无声无息。
他们的双眼在夜色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每一步都踏得异常轻盈,仿佛连大地都没有感受到他们的重量。
而此时,朱元璋和他的将领们依然在营帐中讨论着明日的行动计划。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一切按计划进行,儒汉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屈服于大明的铁蹄之下。”
朱棣握紧了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父亲,不论儒汉有何诡计,我等必将其粉碎。”
就在这时,营帐外忽然传来一连串混杂着恐慌和痛苦的哀嚎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朱元璋的眉头紧皱,朱棣、徐达和常玉春迅速抓起武器,向声音来源之处冲去。
朱棣的身影如同闪电般在夜色中穿梭,他的第三只眼在漆黑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锁定着那些祸源的位置。
当他们冲出营帐,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胆战。
只见几个黑袍人正手持奇异的兵器,冷酷无情地屠杀着大明的士兵。
朱棣大喝一声,率先冲上前去,徐达和常玉春紧随其后。
“谁胆敢袭击大明营地,找死!”
朱棣挥动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一道刀光如雷霆破空,直斩向最近的黑袍人。
然而,令他们震惊的是,刀光竟然无法将之斩断,仅仅是在其身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那黑袍人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没有任何生气的脸——这不是人,是傀儡!
“该死,这是董仲舒的傀儡术!”
徐达认出了这些黑袍人的真面目,怒声道。
朱棣眯起眼睛,冷冷地评估着眼前的对手:“看来董仲舒这老妖怪下了血本,居然派出这等玩意来刺杀。”
常玉春一边战斗一边分析:“这傀儡的防御极强,我们要找到它的核心,或许可以一击毙命。”
激战中,三人各展其能,朱棣的刀法更是凌厉,每一刀都带着风雷之声。
但傀儡的身体异常坚硬,就算是他的三尖两刃刀也难以穿透其内核。
徐达手中的长枪舞动如龙,他的先天功力在枪尖凝聚成一点,一枪刺出,空气中都似乎被刺穿了一个洞。
常玉春的掌法疾如风,他的内力在掌风中呼啸,不时击中傀儡的关节,试图找到能够让这些傀儡失灵的关键部位.
第505章 雷霆万钧之势!
四周的大明士兵也迅速反应过来,纷纷围攻那些黑袍傀儡。
然而,傀儡的战斗力异常恐怖,一个个都如同不知疲倦的战士,冷酷无情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
朱棣在与傀儡的交锋中寻找着破绽,他突然发现这些傀儡的背后有一个类似于阵法的标记。
他大声喝道:“瞄准它们的背后!那里有阵法标记,应该是它们的弱点!”
三人闻言,几乎是同时改变战术,专门攻击那些傀儡的背部标记.
果然,在集中火力的打击下,一个个傀儡开始动作迟缓,最终瘫倒在地,不再起身。
战斗还在继续,大明士兵在朱棣、徐达和常玉春的带领下,逐渐压制了这突如其来的黑袍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