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赵洵知道一旦他们一走,楚丰年和宋良朋很可能被放出来。
所以他必须做好万全打算,决不能让二人有可乘之机逃脱掉。
“还是明允兄考虑的周到。只是一时间我们从哪里能筹措到这么多的粮食赈济百姓呢?”
旺财有些疑惑道。
赵洵微微一笑:“这就要靠你了啊。你们家不是号称粮通天下嘛,在大周各州县都有你们家粮铺分号,想必这贺州也不例外吧?”
旺财有些惊恐的往后退了一步道:“明允兄,你,你的意思是...”
“旺财,你就出出血吧。如今贺州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十分不乐观啊。”
赵洵叹声道:“百姓们没有住处,若是连饭都吃不饱,是真的会出问题的。”
“这...这事我得想想。”
旺财虽然很想帮助这些灾民,但事情一落到自己头上自然就要仔细想一想了。
赵洵也没有逼旺财,他知道这种事情确实很难做决定。
旺财帮那是情分,不帮那是本分。
赵洵也没有要上升到道德的制高点去逼迫旺财的意思。
一切全看旺财自己。
若是他愿意,自然最好。
若是旺财不愿意,赵洵也可以再去想其他的办法。
过了良久,旺财喟然长叹一声道:“罢了,就这样吧。我去找贺州分号说,叫他们先把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不过...”
旺财话锋一转道:“这粮食不能算我一人出的吧,就算我和明允兄一人一半可好,你的那份就从稿费里面扣除。”
“...”
赵洵一脸黑线。
卧槽,这个死胖子还真的是会算计啊。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厮竟然算计到了赵洵的头上。
赵洵本想要说点什么,可仔细一想,人家旺财说的也没有什么毛病啊。
既然赵洵决定要赈灾,那自然得以身作则。
旺财肯先拿出粮食来赈济百姓,已经很够意思了。
赵洵虽然觉得有些肉痛,还是点头答应道:“好,就这么办,先赈济百姓吧。我的那份就从稿费里慢慢扣。”
一想到接下来就要给旺财打白工很久,赵洵就觉得心脏一阵抽痛。
这得写多少篇聊斋故事才行啊...
没办法,为了百姓,为了灾民他只能做出一些自我牺牲了。
当地官员可以熟视无睹,赵洵却不行。
还是那句话,见到的不平之事他就会管。
...
...
第176章 宁州之危
赵洵一行人又在贺州待了几日。
确保刺史楚丰年、县令宋良朋被押解送往长安后,赵洵亲自主持了贺州灾后重建工作。
首先是搭建起来屋舍。
这个并不困难。
这个时代的建筑主体是木质结构,建造起来很迅速。
事实证明,只要官府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哪怕只是指导引领,老百姓们的效率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说白了老百姓们缺的只是一个主心骨。
偏偏楚丰年、宋良朋等僚连这点事情都不想做,当真是该死。
当然,赵洵知道仅靠他们是不行的。
他们迟早要离开贺州,所以必须得有人能够顶上来。
好在贺州的佐贰官别驾刘牧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之前只是被楚丰年压制,郁郁不得志。
在楚丰年被逮捕押解往长安后,刘牧之这个副官理所当然的顶上。
赵洵仔细观察了一两日,发现这个刘牧之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是个干大事的人。
他这才放心,决定启程继续南下。
一路行来,赵洵从北地至南方,感触最深的就是地方远不如朝廷听到的那么太平。
天灾人祸不断,老百姓们生活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
地方官不作为,只需要贿赂上官,就能得到上官的庇护。
朝廷中的大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帝自然觉得自己是千古一度,亲手缔造了治世太平。
赵洵发现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有限,他处置了一个楚丰年,还会有百十个楚丰年继续坑害百姓,作威作福,除了不干正事什么事情都干。
归根到底,还是要朝廷做出变革啊。
光靠所谓的巡查御史是不靠谱的。
这些时日来通过和这些御史朝夕相处,赵洵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受。
那就是这些御史根本就不关心民生疾苦。
他们发出的那些所谓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其实都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
所谓卖直卖惨得名声,求得是留名青史。
但实际上他们不会为百姓发声,因为这样既得罪人,获利又太低。
御史不怕得罪人,但是一定要有等价获得。
若是什么都得不到,御史肯定不会做这个冲锋的人。
赵洵恍然发现这个世界除了有修行者外,和历史上那些朝代没有什么不同。
继续乘着楼船南下,赵洵显然没有了刚出长安时候的好心情。
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哪怕是旺财讲的段子都无法让他一展笑颜。
江南沿海的情况怕是比这里更惨吧?
妖兽横行,以百姓为食。
地方官员便是想管也管不了。
区区凡人怎么可能和妖兽对抗?
这也是朝廷叫赵洵前往江南道的根本原因。
赵洵本身是修行者,但更重要的是赵洵背后有道门和书院的支持。
有了这两股势力加持协助,一般的妖兽根本不可能奈何的了他。
赵洵如今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了朝廷手中的一把刀,不管他个人愿不愿意,都会被朝廷用作斩乱麻的利刃。
只希望快些到江南沿海吧,赵洵直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
...
不知是赵洵的祈祷起了作用,还是钦差团的霉运已经散尽。
接下来的几日,楼船沿途行进十分顺利。
在经历了下船换乘马车,赶路一整日后赵洵一行人终于顺利的抵达了江南道沿海第一站--宁州。
宁州三面环海,是个半岛。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宁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港。
大周朝并不像前朝那样禁海,故而民间海贸十分发达。
宁州港本来也是十分繁华的。
可惜近来肆虐的妖兽经常伤人吃人,导致船队不敢出海,商队都绕着走。
宁州一时间变得冷清了许多。
宁州刺史万言早早率领大小官员出城迎接。
赵洵率钦差团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州衙之中。
不待万刺史多说,赵洵便抢先问道:“万刺史,本钦差听说整个江南道沿海最近都受困于妖兽,沿岸百姓被这畜生袭扰的不胜其烦。宁州的情况如何?”
赵洵不问还好,这么一问万言却是哇的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下把赵洵弄懵了。
这万刺史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是受到过正经官僚系统培训的,不至于这么脆弱吧?
“钦差大人有所不知啊,这妖兽肆虐沿海,宁州乃是重灾区。原本半年前宁州港还是一片繁荣景象,可这短短半年过去,却是萧条如斯啊。下官无能,已经用尽一切办法,可就是无法捉住这妖兽。若是您再不来,下官就想要自尽以谢罪了。”
赵洵见他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不似作假,便沉声追问道:“这么说来,这妖兽绝非人力所能敌了。”
“不错,钦差大人,据说这妖兽乃是和魔宗之人达成了某种协议,这才会大举袭扰我大周沿海啊。”
万刺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
魔宗?
赵洵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眉头不禁一皱。
他本就对魔宗没有好感,黄州之战的时候更是和魔宗一个三品根基的大魔头死战。
这家伙仗着魔宗功法强势晋升二品,甚至想要突破一品。
虽然他能够持续在二品境界的时间有限,但毕竟也是二品,赵洵他们是合力才将其击杀。
如今又听到了魔宗二字,赵洵本能的感到警惕。
魔宗之人为何会跟妖兽达成协议?
在赵洵的认知中,魔宗应该是和北方蛮族联系更密切啊。
至于妖兽,南蛮有一支,再就是隐藏在大海深处的畜生。
按理说魔宗中人和妖兽不可能有任何联系,不管是南蛮的那一支还是隐藏在大海中的那些,这是从地理条件上决定的。
要说东越国和妖兽有联系,都比魔宗中人靠谱。
赵洵觉得要么是万刺史在胡扯,要么是里面真的隐藏什么大的阴谋。
赵洵更加倾向于后者。
毕竟这个万刺史看起来还是很正派的。
赵洵尝试用观心术去进入他的识海,但是不能成功。
这证明万刺史至少是得民心,得气运加持的。
“把你知道的一切仔细跟本官说来。”
赵洵毫不犹豫的下令道。
...
...
第177章 绝品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