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全州城的百姓一时间朝州衙蜂拥而去。
原本被他们唾弃的地方此时此刻成了香饽饽。
赵洵对于秩序是很看重的,尤其是在这种赊粥的环节。
一旦发生拥挤踩踏,后果不堪设想。
有的时候老百姓为了那么一口吃的,会做出许多疯狂的事情。
这无可厚非,因为一切是出于求生的本能。
要怪只能怪这个贺州刺史无耻至极,自己跑的比谁都快,舍弃下了一州百姓。
书院的几位师兄也热情的参与到了赊粥环节。
只不过他们做的更多的是靠真气来划分区块,维持百姓们的排队秩序。
这种时候单纯靠自觉是不可能的,金吾卫一共也就百十来号人,分散下来也控制不了几万人。
修行者的优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以真气为结节划分界限,对于一般的凡人来说是绝不可能冲破这个界限的。
赵洵感激的冲几位师兄拱了拱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路行来,书院的师兄们帮助他实在是太多。
至于恩师吴全义,则是选择在城中随便走走。
对此赵洵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是长辈,又不是朝廷官员,赵洵没理由要求恩师去做任何事。
恩师帮他是情分,不帮他是本分。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一下问题。
“明允,你瞧那边。”
贾兴文冲着街道一角指了指,沉声道。
赵洵顺着方向望去,只见浩浩荡荡一群人正朝着州衙的方向行来。
好家伙,这声势真可谓之浩大。
赵洵盲猜了一波,应该是贺州城的父母官带着一干官吏回来了。
赵洵立刻恢复了威严无比的状态。
无论如何他打定主意好好教训一番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不计百姓死活的刺史。
却说约莫几十息的工夫后,贺州刺史楚丰年带着青山县县令宋良朋等一干官员来到了赵洵面前。
那楚丰年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却是行足了礼数。
一干贺州官员也是有样学样。
赵洵却是不发一言。
他有心教训这厮,自然是要尽可能的晾着他。
楚丰年将头埋在地上,看不到钦差赵洵的表情,见赵洵迟迟未让他起身也不说话,楚丰年心中十分忐忑。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工夫,赵洵冷哼一声道:“本官奉天子旨意下江南查案,所经过之地,官员们皆是出城相迎。却不知贺州刺史如此大的官威,竟然连朝廷钦差也不放在眼里。”
赵洵知道如果他一上来就拿楚丰年对百姓置之不顾来说事的话,楚丰年很可能转移话题或者避重就轻。
但如果赵洵拿他怠慢钦差来说事的话,楚丰年是无论如何也洗脱不了的。
楚丰年作为刺史,慢待钦差。
这件事可大可小。
若是赵洵本身不追究,自然可以一笔带过。
但若是赵洵追究的话,那就可以上升为楚丰年无视朝廷,无视天子。
他便是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现在赵洵越发觉得显隆帝这张虎皮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是在面对这些官员的时候。
“钦差大人恕罪,钦差大人恕罪啊。下官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慢待钦差大人啊。此事事出有因,且容下官慢慢道来。”
这一切自然都在赵洵的预料之内,不过他却不打算让楚丰年这么轻易的起来。
“那你就跪着说吧。”
“这...”
楚丰年没想到赵洵如此不按照套路出牌,整个人都傻掉了。
“怎么不服?”
赵洵质问道。
“不敢,下官不敢...”
楚丰年确实不服,但不服能怎么样?不还得憋着?
难不成他不服就能对着赵洵一通输出?
至于青山县县令宋良朋则是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保持着五体投地的姿势。
反正天塌下来,有楚刺史顶着。
只要有楚刺史在,他就不用担心担责任的问题。
“前不久贺州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地震,州城建筑损毁严重,百姓们的衣食住行都面临诸多问题。下官身为贺州父母官,是忧心忡忡,茶饭不思啊。”
楚丰年来之前早已经打好了腹稿,此刻便如同滔滔江水倾泻而出。
“思来想去,下官觉得吃是最重要的。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只有解决了吃的问题,其他问题才有谈论的必要。”
楚丰年顿了一顿,见赵洵仍然没有发表意见,叹声道:“州城中的粮食之前水灾的时候已经见了底,所以下官只好再去邻近县城想办法。恰好青山县县令宋良朋说青山县城中应该还有一些存粮,下官便星夜驰去。”
“哦?”
赵洵见楚丰年写起了小作文讲起了故事,心中直是又气又笑。
拜托啊老哥,你编故事的时候能不能动一动脑子,这逻辑都不能自洽好不?
“所以,楚刺史你在青山县县衙一待就是半月?粮食可筹集妥当了?”
赵洵的一番发问直切要害。
青山县本就隶属于贺州城。
县城距离州城最多一日就可抵达,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日内楚丰年就可以带着粮食和人返回州城。
可楚丰年在青山县待了小半个月,当赵洵是傻子吗。
来之前楚丰年急的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自然没有仔细考虑这些细节。
如今被赵洵问起,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这...”
见楚丰年犹豫不决,县令宋良朋只能咬着牙道:“刺史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您就不要再把责任往自己肩上抗了。都是那些青山县的乡绅一毛不拔,是一点粮食都不愿意拿出来赈济百姓啊。”
...
...
第175章 干得漂亮
县令宋良朋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刺史楚丰年自然是醒悟了过来。
他连忙接上话头道:“对啊,宋县令说的不错。钦差大人,都是那些土豪劣绅无耻至极,他们不肯拿粮食出来赈济百姓,仅靠青山县衙中的存粮是绝对不够的啊。下官磨破了嘴皮子,也无法劝他们拿出粮食来。下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论起推卸责任和哭穷,楚丰年绝对是有一手的。
之前他只是一时懵掉了,恢复状态之后立即开始了表演。
加上县令宋良朋在一旁帮腔,还真有几分蛊惑人心的意味。
“啧啧,本钦差差点就信了。”
赵洵不屑的冷笑一声随即开始施展观心术。
他先是进入了县令宋良朋的识海,之后又观了楚丰年的心。
事实证明不是赵洵的观心术道行不行,是因为黄州刺史赵骞的魔心屏蔽了观心术。
对上凡人,赵洵的观心术依然可以奏效。
当然,在对楚丰年施展观心术的时候,赵洵还是感受到一丝阻力的。
因为刺史毕竟是四品官,有朝廷气运加持。
可因为楚丰年不守规矩,把气运败掉了大半,赵洵这才有机会进入他的识海之中一看究竟。
如果楚丰年一直刚正守直,除了袁天罡这样的老神棍,一般修行者真的无法一窥他的心门。
换句话说,是楚丰年自己作死,怪不了别人。
“钦差大人,您,您...”
楚丰年和宋良朋人都傻了。
他们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赵洵是个修行者。
堂堂钦差怎么可能是修行者呢?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这不合理啊。
当然赵洵不会给他们解释,而是大手一挥道:“把他们带走,关押起来。”
如今州衙已经坍圮,大牢自然无法继续使用。
赵洵决定将他们关押在州衙后的一处破庙里。
还别说,这破庙是残破了一些,但庙宇的主体结构并没有出现破损,反倒是州衙官署是豆腐渣工程,地震这么一震就全塌陷了。
当然了,所幸的是这个时代的建筑多是木质结构,层数也不高。不然一场大地震,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赵洵之所以没有立即斩杀二人,是因为大周有一整套完整的律法体系。
赵洵虽然是钦差,也不能胡乱杀人。
先斩后奏这种事情一般是在戏文里才看的见的,真实情况下很难发生。
除非确定对方就是威胁极大的魔宗中人,不然赵洵也不会妄下杀手。
到时候痛快是痛快了,文官们可要集体开喷。
他们早就看赵洵这个红得发紫的新人不顺眼,只是一只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进行攻击罢了。
若是赵洵自己给了机会,他们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再加上显隆帝这个无耻至极的狗皇帝,很可能顺势打压赵洵一番。
到时赵洵出了力却吃了暗亏。
何苦呢。
倒不如先把这楚丰年和宋良朋关押起来,交由律法处置。
反正以他们的罪行,保底也是会流放边关的。
“钦差大人饶命。我们冤枉啊。”
“钦差大人明鉴,我们是冤枉的...”
二人见赵洵要动真格的,纷纷扯着脖子喊了起来。
赵洵懒得听他们聒噪,一挥手,金吾卫便像是拖死狗一样把二人拖走了。
“冤枉?你们若是冤枉的,本官就把这个赵字倒着写!”
“明允兄,我们现在怎么办?”
旺财有些为难道:“如今这贪官虽说被下狱了,可却没有一个能顶上来的。若是我们走了,这里的百姓还是很危险啊。”
“先在这里待几日吧,至少先筹集足够的粮食赈济百姓再说。对了,你差人弄一艘小船,把这两个贪官押解回长安,听候朝廷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