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臊眉耷目
刘备敢直接称汉中王,孙权敢吗?他不敢。
孙权那个吴王还都是曹丕敕封的。
在被敕封为吴王之前,孙权碍于手底下的政治官署系统已经无法使用,没法让他的割据势力完成内部构建,于是只能另辟蹊巧,给自己整了个“至尊”的称号,用来滥竽充数。
听着“至尊”这两个字,好像挺霸气的,但在当时属于狗屁不通,纯是赶鸭子上架硬给自己封的。
至尊这两个字在古代,都是用以给皇帝的专指形容。
《荀子正论》中言,天子者埶位至尊。
可见孙权这人是有多不要脸!
而刘俭现在所做的事情,一则是为了巩固自身势力,二则也是为了超脱于汉室朝廷之外,不受汉室朝廷的桎梏。
回头有一天,他若是真能进京,他就不必像是董卓一样,一边进京之后受到朝廷公卿大臣们的攻击,一边还要利用这些人来运转这个国家。
越早作筹谋,就越可以在最后关键的时刻,用于无缝取代。
而且相比于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和孙权,刘俭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任抚远大将军来建立一个幕府机构,比他们三个人都要来的名正言顺。
这首先第一点,现在的刘俭是绝对不能称王的,至少现在还不行。
在这个年头,除了那些有家族继承权的诸侯王外,刘俭若是直接称王,那就基本跟篡逆无异,既然不能称王,那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建立幕府机构。
而总揽对外族的事务,称抚远大将军,对刘俭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理由。
这个理由,你就是拿到天下任何地方说事,也没有人能说出一个不字儿来。
因为他实打实的就是汉朝政府现在确实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而刘俭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其二,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上被朝廷授予抚远大将军,并建立幕府体系,对刘俭而言是非常合适的时机。
相比于历史上曹操称魏王、刘备称汉中王,孙权称至尊的那几个时间段来看,现在的朝廷还是非常颇有威望的,不像是历史上的刘协时期,属于纯傀儡政权。
天子刘辩和何太后在董卓的辅佐下,依然对地方有指挥权,现在的朝廷算是稳固的。
曹操成为王的时候,天下人皆知,刘协属于曹操的傀儡。
所以天下世人,只要是反对曹操政治势力的,都可以口诛笔伐借此来攻击曹操。
但刘俭在这个时间段上,可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甚至可以说,他在某些事情上还有求于朝廷的。
在这个时间段,被朝廷授予建立幕府的权柄,是最为名正言顺,也是看着最为守规矩,同时也是让天下人说不出他任何毛病的时候。
所以,刘俭今天跟董卓绕来绕去,其根本的目地就是在这里。
给商贸协会要官是噱头,要并州是障眼法,这个抚远大将军,才是他这一次跟董卓谈判的根本目地。
而很显然,董卓并没有刘俭想的那么深远。
也不怪董卓没有想到那一层,这个幕府体系的建立,是作为一名穿越者,对后来历史上所发生诸多事件的审评之后,所做的总结。
董卓不知晓未来,他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当然就不会明白刘俭的用意。
于是,接下来,董卓和刘俭开始在细节上举行具体的磋商。
最终,双方达成了共识。
首先,刘俭自然是要来了他抚远大将军的名位,请朝廷名正言顺的允许他根据北境边塞的实际情况,设立以抚远大将军府为中枢的任免官职的权力。
同时,刘俭还要来了一个“北境守护”的头衔,用来向全国人民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责任。
也就是说,这名代替汉朝总领一切北境诸事以及对外国诸事的抚远大将军,可以根据对外的需要,临时设立各种各样的官位与岗位,并由他抚远大将军府直属。
虽然有“临时”两个字,但对刘俭来说,这两个字儿形同虚设,根本没有意义。
设立了就是设立了,什么算临时?
五年是临时,十年是临时,三十年也是临时。
而作为回报,刘俭则需要给董卓河北商贸协会总收入近三年来的总额的三成营收。
这个数额非常巨大。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商贾的钱都是流通性的,商人不会将钱攒在库里。
这三年营收的钱,其实在中间有些已经被花出去了,甚至是被刘俭用来置办新的产业以及扩军。
现金刘俭可能还凑不出这么多,不过好在他可以用物资来冲抵。
物资就物资吧,给董卓就是了。
对河北而言,目下各种物资非常充足,真就是不缺。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刘俭的行为是冤大头,花这么多钱只是为了买朝廷的一份敕封和一份任命。
但是,这在刘俭看来,意义非常巨大。
因为这份任命代表着他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训练一支类似“朝廷百官”的队伍。
从今往后,只要是不出河北这个圈儿,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北疆皇帝”。
而他手下的人,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不出河北这个圈儿,那就是跟朝中的文武百官没有两样。
他手下的人,从此以后,目光将会变得更加长远,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高。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军,也都会从国家级的角度去做了。
而且这些人的政治利益也将会因此和自己深刻绑定。
就算是河北今后为了新政而清丈全境的田亩,这些人也不会对刘俭产生过大的反对。
当然,清丈田亩要是彻底清除反对声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把反对和反叛。利用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控制到最低。
随后,刘俭又与董卓商讨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为了打消董卓对他争取抚远大将军这件事的疑虑,刘俭将主要的目标放在了对并州治理权的渴望上。
对于刘俭来说,并州这件事是障眼法,抚远大将军是他的真实目的。
但是,为了瞒骗董卓,刘俭现在的表现是让董卓觉得抚远大将军是自己的障眼法,而并州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其实以董卓的角度而言,并州作为刘俭的第一目地确实没有错,至于什么劳神子抚远大将军,还有那抚远大将军能够临时设立什么官职,在董卓看来通通都是扯淡。
不是朝廷正式敕封的官职,终归不会长久的。
刘德然这次可是亏损大了。
在答应了刘俭抚远大将军的事情之后,刘俭借机提出,希望董卓能够将并州交给自己整治。
但董卓自以为聪明,他就是不上当。
不论刘俭对董卓说什么,董卓对于这件事暂时就是不松口。
按道理来说,董卓适才已经答应了刘俭,并州让他主持……为什么突然之间又变卦了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看到了从刘俭身上有更多的利益可循。
先把这个抚远大将军以及大将军设立官吏的权利给刘俭,让他尝到一点甜头。
并州的管理权,回头可让刘俭拿出更多的利益来换。
这就是董卓打的小九九。
但是董卓如此表现,也在刘俭的计划之中。
只要董卓还愿意拿并州吊着自己,那就说明抚远大将军的事儿绝对黄不了,只要这件事董卓不出尔反尔,那刘俭就无所谓了。
总之,刘俭需要在面上保持住他对并州无限的热忱。
两个人,心中各自藏了八百个心眼。
且他们都各自以为自胜一筹。
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错的
最终见董卓不愿意答应,刘俭也只能是装作一脸无奈的样子。
“相国,此事的利弊,我已经对您仔细的陈述过了,还请相互认真考虑,不要因一时的计较而延误了新政大事。”
刘俭越是这样说,董卓就越以为他抓到了刘俭的命根儿上。
看来这并州确实是刘俭真正的目地!
刘德然,老夫若是不用并州从你身上榨出更多的利益,如何又对得起那些被你打败杀死的西凉军士?
“德然啊,毕竟是一州之事,事关重大,老夫可不能随意松口啊,这些事儿都得回去跟陛下还有太后商议一下才行。”
火候已经差不多到了,若是再继续的加大火力,那就未免太过露骨,弄巧成拙了,容易让董卓瞧出了破绽。
“唉,也罢,那就请相国回京之后,好好的向陛下陈明此事,事关我大汉朝未来的发展,还请陛下和相国不要因为一时的短视之间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决定。”
董卓只是大笑,并未继续多言。
一转眼,两个人已经商讨了很长的时间了。
而双方要从对方身上所谋取的东西,基本上也已经到位了。
接下来两个人就是闲聊了。
董卓仰头看了看天色。
只见适才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雪花儿,如今已经变得愈发大了,虽然尚不能称之为鹅毛大雪,但却俨然已经能够给人一种深冬的寂冷之感。
“好雪!”刘俭开口赞叹道。
“德然啊!你我今日有幸在此相会,似你我这般的身份,今后若是想再见上一面,怕也是极难了。”
“你我今日洛水一会,虽然初见之时,彼此之间并不愉悦,但是如今一番畅谈,倒也是各自了却了几桩心事。”
“值此佳时,你我何不痛饮一番?”
“毕竟这个天下,能配和老夫平等对酌而饮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说实话,跟董卓喝酒这种事儿,刘俭没有什么兴趣。
他的大营里还有一堆事儿等着他办呢。
但是,董卓毕竟是雒阳城中最重要的人物,他那一举一动,也事关着刘俭在河北日后的政治方向,今日借着这个机会,与董卓多谈一谈,或许会有什么收获也说不定。
不要小瞧和高层人物喝酒谈话,或许每一次都会让你有不小的收获。
“相国既然是盛情相邀,那刘俭自然不好拒绝,只是刘俭行军,一般皆有禁酒令,我军中无酒,恐怕是不能随相国痛饮了。”
言下之意,就是请董卓出酒买单。
董卓脸色不太好看,他这次来雒阳,那是千里奔袭,谁千里奔袭,还得带着几坛子水酒?
但是董卓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刘俭此番来也是千里奔袭。
董卓没带酒,刘俭就能带酒了吗?
“罢了,喝茶吧!”
董卓愁眉苦脸的嘀咕道。
他却忘记了适才刘俭刚刚跟他说过,喝茶比喝酒要对身体好得多。
“德然,今天老夫想跟你说几句实话。”
刘俭闻言没吭声。
你嘴里有实话吗?
“其实刚刚认识你的时候,老夫觉得你这个人还是蛮令人欣赏的,那时候老夫真是非常喜欢你。”
刘俭“嗯”了一声,他估计董卓接下来还是会有后续的反转的。
“只是自从你到了冀州为牧之后,老夫反倒是愈发的讨厌你了。”
刘俭知道董卓现在说的是实话。
也不怪董卓现在讨厌自己,自己与西凉兵几番交手,导致对方损兵折将,别的不说,光是牛辅就被自己生擒过三次。
最近的一次就是李傕和郭汜的战败,郭汜还被不知名的人物给射没了脚趾头。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刘俭并不觉得这事儿怪自己。
他只是顺应时势而为。
“相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修仙:从心动大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