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400章

作者:每天三问吃什么

  包括但不限于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仁义道德、法家的……额,遵纪守法。

  倒不是到法家这里就拉了胯了,实在是普通人真没什么好跟法家学的。

  最低也得是个小吏,才能用到法家的理念吧?

  再不然就得是违逆律法的时候了。

  正常人想炫耀自己,可以说自己仁爱、说自己兼爱,也没谁脑子抽了喝醉酒吹牛说自己遵纪守法吧?

  哪怕是真得调查一下了。

  说白了,承平帝的意思就是以此书,来指点夏朝子民们一些个人行为和道德上的目标。

  墨、儒、法三家的理念这本书上也有记载,算是一碗水端平,起码在承平帝在位时期,承平帝通过自己和商的共同努力,将法家拉到了跟墨家、儒家一个档次的存在。

  如今也算是实至名归,未曾辜负承平帝的期待。

  “哈。”

  听着商的讲述,顾担轻轻笑了起来。

  这些帝王啊,奢华享受或许可以抗拒,寻常诱惑也能够一笑而过。

  但对于青史留名、万古流芳这种事情,几乎没有一丝抵抗可言,准确的说,应当是做梦都想。

  他可还记得,当年在天下学宫,商登台质疑荀轲的礼与法之理念时,四周的儒生群情激奋,甚至要拔剑砍了商。

  唯有台上的荀轲和承平帝没有气愤。

  荀轲不气愤,那是他有自己的修养,也笃定自己的眼光和能力。

  承平帝不气愤,是因为他又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大才。

  他继位之后,发掘出来的大才。

  众所周知,臣子干的坏事儿那是臣子的问题,但臣子干的好事儿,定是有皇帝的授意。

  这就叫帝王之道。

  在他手中成长起来的惊世大才,最少也得有三分功劳算在他的身上。

  法家能够崛起,甚至如今深深的影响到了夏朝,也确实离不开承平帝的坚定支持。

  如今法家甚至压制了墨家乃至儒家,已是相当了不得的成就。

  当然,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法家本就是专攻上层,是自上而下的理念,自己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这一点与墨家和儒家都有着根本的不同。

  法家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在庙堂上混,越厉害位置也就越高,墨者和儒生怎么跟朝廷的鹰犬碰一碰呢?

  碰赢了没什么太大的好处,只算唇舌之辩,碰输了那可就铁定进去了。

  “前面那些东西,其实说起来没什么值得在意的,无非只是劝人向善之言语,也不见得是金玉良言。仅仅如此的话,所谓《诰书》也只是一本普通的书而已,不值一提。”

  嘴上说着不值一提,商的腰杆却是挺得笔直,就差把我骄傲几个字写在自己的脸上了。

  “真正重要的东西,其实是最后那一部分,关于法令的部分。里面有的不止是普通百姓的罪责,亦有官员的罪状、惩治之法。”

  商引导着毛驴,跟在那头顶《诰书》之人的身后不远处,缓缓说道:“除此之外,若有贪污枉法,朝廷不查者,民众可头顶诰书,擒束官员,敲锣打鼓送往皇都治罪。

  沿途官员非但不得阻拦,还必须提供食宿。”

  顾担眉头微挑。

  好家伙!

  以民擒官,缘由在此!

  难怪有这么多人围观,甚至有身着甲胄的士卒跟随,却未曾上前阻拦。

  因为那一本《诰书》代表着的是法家的权威,也代表着皇权的许可。

  “不过,从羽州去皇都,有点太远了吧?”

  顾担挑刺道。

  对普通人来说,这可是一段相当不短的路了。

  就算一路上好吃好喝,都难保不出现任何的意外。

  “哈哈,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所以民众可以将所束官员押到更高一级的官员那里审理,再由那位官员通报皇都。

  若民众仍旧不服,亦可头顶诰书,再去皇都申诉。”

  商诉说道:“自《诰书》成型以来,夏朝百姓家家户户,定有存放。至今头顶《诰书》前往皇都告发、检举官员者三十一例。

  其中证据确凿,明正典刑者二十六例。

  其余五例之中,三例为个人争斗;两例为民众误判,误判者以状告之罪责加倍返还,以示其威。”

  奖惩有度。

  敢拿《诰书》当令箭者,没有十成的把握,最好先想一想自己的九族。

  此事成了,除掉一位贪官污吏,但没有额外的奖赏,不予鼓励,但可以做。

  但若不成,九族都要被狠狠问候一下了。

  这虽不是绝对的公平,却也殊为不易,给了底层民众一个合理合法反抗的机会。

  至于在路上偷偷干掉头顶《诰书》的百姓……

  那最好先弄死所有目击者,其次保证不被其他人调查、揭发。

  否则九族的在天之灵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生出此等孽畜。

  大街上的百姓越聚越多。

  看热闹正是人之天性,更何况是这种‘下犯上’的热闹,不看就是亏。

  没有等待太长的时间,有一人乘骑着快马直奔而来。

  人未至,声先闻。

  “吾乃羽州布政使,你有何等冤屈,他有何等罪责,自可尽数道来!

  本官治下子民,尽可听闻,无有隐瞒。本官也必会派人仔细核查,若不能明断,必禀告当今圣上,以正视听!”

  骏马都尚且没有站稳,羽州布政使就身形矫健的从马上翻身而下,胸膛急速的起伏着。

  亲娘哟,正在办公,突然听到手下人汇报有人头顶《诰书》,擒拿了一位官员。

  给他的仕途当即就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平地惊雷。

  这事儿要处理不好,以后的前途就别想了,不降职受罚就算成功。

  “禀告大人!此人三年前大灾之时,吞没朝廷赈灾粮草,导致翠岩村百户人家,今仅余十户不到!”

  那握紧绳索的百姓双目通红,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泪流满面的说道:“若非他喝醉了酒,提及此事,我们还一直被他蒙骗!还请大人,为翠岩村那活生生饿死的人家做主!”

  三年前。

  大灾。

  此言一出,可谓是群情激奋。

  就连商,脸色一下子也冷了起来。

  当年他就说过,夏朝是不缺粮食的。

  难的是如何将粮食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运粮其间的损耗暂且不提,粮食到了发放之人的手里,真能足额发放,不中途吞没么?

  这谁也不敢保证。

  大灾之下,道路难行不说,说不定还有余震、劫匪……意外着实太多了,越远的地方越是如此,偏偏朝廷也人手折损严重。

  如果定下死线,根本没人能做。

  可一旦给了‘辗转腾挪’,便宜行事的机会,就注定了会滋生腐败。

  在一声声叱骂之中,那被绳索捆住的官员低下头来,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咬牙硬撑的话,先不说能不能经的住调查,真闹到上面去,会有宗师出马。

  到了那时,想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件事其实也并不复杂。

  无非是运粮的时候,利欲熏心之下,偷偷克扣了一部分粮食,卖给了富商。

  理由自然是推给天灾人祸。

  再加上少的那部分又不算多,灾难那几年处处缺人手,倒是未曾露馅。

  直到醉酒之后被正主听到。

  他克扣的那部分粮食的确不算多。

  不过是翠岩村几十户人家的命而已。

  大贪都算不上。

  可对恰恰缺了那部分粮食的人而言,就是万劫不复。

  而当年买下他粮食的富商——正是他们喝了两碗绿豆粥的范先生家,儒商之首!

  一不小心,这件事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大案。

  甚至直接重创儒家。

  羽州布政使丝毫不敢大意。

  就连顾担和商,也暂时留了下来。

  他们并没有去找羽州布政使,而是默默旁观,要看看这件事会如何发展,又会怎么处理。

  乃至能否给出让他们满意的答案——在他们远离夏朝的权利中心,不再作为夏朝的支撑者之后。

  但事情很快就已经有了眉目。

  解决速度出乎意料的快。

  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这件事便已经水落石出。

  当年购买那批粮食的人,确实是儒商之首,范先生的孙子。

  但他买粮食,是为了救济灾民。

  也并未哄抬粮价,借此牟利。

  至于是不是真的也很简单,只要查一查账本,问一问当时的人,范先生家的那批商队里有没有高价售卖过粮食,乃至拿出存粮的支出和消耗即可。

  最终证明,范先生家儒商之首的位置还坐得住。

  他的孙子买粮食真是为了救济灾民,买来之后当即就已施粥。

  如果真要说唯一的错,大概就是未曾仔细调查粮食的来历。

  可救人心切,也确实是买粮施粥,正是大灾之际,又哪有那么多的功夫去打探呢?连朝廷都有些自顾不暇,分身乏术。

  不可能不出现任何纰漏。

  那个时候随便编一个身份,还有谁真去查证不成?

  更何况买粮也并非范先生家的孙子亲自买,而是叮嘱手底下的掌柜,多多收粮,救济灾民,花钱救人这种事情,再行苛责,实数太过。

  所以对于儒商之首,范先生家的孙子,羽州布政使决定不予追究。

  真正的源头,自然是胆敢将朝廷赈灾之粮拿去贩卖的罪魁祸首。

  既认罪认罚,人证物证俱有,自是杀无赦!

  这件事的处理,顾担还算满意。

  只是该死的人死了,因为缺粮活生生饿死的翠岩村几十户人家,也无法复生。

  毕竟律法,再怎么正义和高效,也必定是慢人一步。

  刑罚便是迟到的正义,迟到的正义并非等同于无。

  那是留给活人看的。

  如果说墨家、儒家是在事情发生前,教导百姓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那法家最大的作用,则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再告诉百姓如何如何,做了又会如何如何。

  要维持一个庞大王朝的运转,这些皆是缺一不可。

  这件事不算皆大欢喜,甚至可以说让人心中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