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萧峰:开局速通杏子林 第126章

作者:望长川

  众人心中都有些纳闷,不少人都甚至开口嘀咕了起来。

  “萧远山?”

  “他不是一直在训练珊军么?从不问外事,怎地现在过来朝堂了?”

  “萧远山此人我倒是清楚,他虽武功高强,善于练兵,但毕竟非统兵大将,能有何破敌妙策?”

  “怕是病急乱投医,前来哗众取宠吧?”

  “他那儿子又是何人?却从未听闻有何本事……”

  群臣议论纷纷,大多面露怀疑与不屑。

  萧远山在辽国地位特殊,凭借萧氏后族身份和高绝武功官复原职,但主要职责是训练珊军这支兼具禁卫与机动性质的精锐,与前线征伐的大将并非同一体系,平时在朝堂上也较为低调。

  此刻突然出现,还带着个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声称有破敌之策,在众人看来,实在难以信服。

  然而,对于已然陷入绝境的萧观音来说,这却像是一根突然出现的救命稻草,无论多么纤细,也忍不住想要抓住。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纷乱思绪,此刻任何一点可能的希望,她都不能放过。

  萧观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期盼:“速速宣萧爱卿父子觐见!”

  在满朝文武或怀疑、或好奇、或冷漠的目光注视下,两道魁梧挺拔的身影,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踏入了这气氛凝重的崇德殿。

  当先一人,正是众人熟悉的萧远山。

  虽年过半百,但身形依旧雄壮如狮,目光开阖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

  而当他稍稍侧身,露出身后紧随的那人时,整个大殿,包括龙椅上的萧观音和耶律浚,都不由得呼吸一窒!

  那是一个更为年轻的男子,年纪不过三十上下,身材高大竟比萧远山还要挺拔半分,古铜色的面容棱角分明,剑眉斜飞入鬓,一双眸子亮如寒星,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便如岳峙渊渟,仿佛这满殿的慌乱与绝望,都与他无关,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稳与强大自信,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

  更让众人心惊的是,这年轻人的容貌,与萧远山竟有七八分相似。

  只是一个正值巅峰,一个已染风霜,任谁都能一眼看出,这必是父子无疑!

  “臣,珊军总教头萧远山,参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草民萧峰,参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父子二人躬身行礼,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在这死气沉沉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萧观音的目光,尤其是落在了乔峰身上,心中莫名的一动。

  这年轻人,给她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那是一种远超其年龄的沉稳与深不可测。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英雄气。

  虽然说英雄气这个东西比较虚无缥缈,但没有办法,乔峰在那里一站就有一种莫名的英雄气,这是难以言说的一种感觉,甚至让心中非常绝望的萧观音都莫名生出了几分信心。

  “萧爱卿平身。”

  萧观音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方才侍卫通传,爱卿言有破敌之策?如今国难当头,叛军逼近,爱卿有何良策,但讲无妨。”

  她的目光带着最后的希冀,紧紧盯着萧远山,余光却不由自主地扫向那位气度非凡的乔峰。

  满朝文武的目光也齐刷刷地聚焦在萧氏父子身上,都想听听,这看似走投无路之下出现的救星,究竟能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话来。

  是真正的能力挽狂澜,还是仅仅是一场临死前的闹剧?

  多数的人都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之中,萧远山虽然是一个有才能,武功很高的人,但是面对这样的绝境情况,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搞不好也是和皇太叔耶律重元他们偷偷联系好了,故意来劝降的。

  而他们还不能直接说劝降,所以才说有所谓的破敌之策,只是说好听一点而已。

  就像刚刚萧革一样,说是能分忧,实际上就是让投降而已。

  很多投降派心中想的都是,这萧远山怕不是自己人吧?都是来投降的,也要做一个带投大哥。

第245章 群起而攻之

  “萧爱卿!你方才言有破敌之策,可是当真?如今国势危如累卵,叛军旦夕可至,爱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若能解此倒悬之危,本宫与太子,定不负卿!”

  萧观音的双手不自觉的紧握凤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目光中满是恳切与期待。

  然而,还没等萧远山或乔峰开口,一个尖锐而充满讥讽的声音便如同冷水般泼了过来:

  “皇后娘娘!切莫病急乱投医啊!”

  出声的正是礼部侍郎萧革。

  他方才几乎已经说服了皇后,眼看头功在望,岂容这半路杀出的萧远山搅局?

  他快步出列,先是鄙夷的扫了萧远山一眼,随即面向萧观音,语气恳切却字字带刺:

  “娘娘!萧总教头忠心可嘉,臣等感同身受,然破敌之策,非同小可!萧总教头职责在于训导珊军,精研的是小队搏杀、护卫警戒之术。

  于这大军团对阵、庙堂决胜千里之外,恐怕并非其所长吧?臣等从未听闻萧远山参与过军国大策的制定,亦无统兵征战之履历。

  此刻贸然言及破敌,臣恐怕是纸上谈兵,徒乱人意,空耗这宝贵的应对时机啊!”

  他刻意在宝贵的应对时机上加重了语气,暗示投降才是唯一出路。

  “萧侍郎所言极是!”

  立刻有同党出声附和,是兵部郎中耶律斜轸,他一脸忧国忧民的模样,开口道:“行军打仗,岂是儿戏?需通晓兵法,明辨形势,更需有实战经验!

  萧远山久离朝堂,对如今敌我态势、兵力部署、粮草辎重,又能了解多少?空口白牙一句破敌之策,岂能轻信?

  若依其谬策,致使战局溃败,届时天下倾覆,悔之晚矣!娘娘三思!”

  又一人接口,语气更加轻蔑,目标直指乔峰,乃是御史中丞张俭,他素以尖刻闻名:“耶律郎中所言极是,萧总教头身边这位……嗯,萧峰是吧?

  恕臣等孤陋寡闻,从未听闻萧总教头有子嗣在世,萧总教头失踪三十余载,如今突然带回一个儿子……呵呵。”

  他冷笑两声,意味深长的拖长了语调:“这所谓的儿子来历不明,身份可疑!如今宋国和西夏对我大辽虎视眈眈,难保不会派遣细作,趁机混入,扰乱我朝堂.

  若是误导娘娘与殿下,行那釜底抽薪之计,岂不麻烦?此等来历不明之人所言,如何能信?

  依臣之见,应立即将此二人逐出殿去,严加审查,以免惑乱圣听,贻误军国大事!”

  这指控恶毒至极,直接将乔峰打成了敌国奸细。

  “张大人所言甚是!”

  “来历不明,其心必异!”

  “娘娘,万不可被虚言所误啊!”

  投降派们纷纷鼓噪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殿内顿时一片喧嚣。

  他们之所以如此急不可耐、不遗余力地抨击萧远山父子,原因并非他们真的笃信萧远山无策或乔峰是奸细,而是出于一种极其卑劣而现实的算计。

  在这些投降派看来,萧远山和他们一样,都是看清了形势,知道抵抗无望,前来劝降的。

  只不过,萧远山可能想用一种更委婉、或者更能彰显其价值的方式,比如先假意献策,再无奈的指出不可为,最后顺势劝降,来博取耶律重元这位新主子的欢心。

  可是,这怎么行?!

  说服皇后和太子投降,这份拥立新君的头功,必须是他们的!

  这份功劳意味着在新朝的地位,权力和财富!

  如此的好事,岂能被这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萧远山抢了去?

  更何况还带了个来历不明的儿子,更显得形迹可疑。

  必须趁其立足未稳,将他们的献策扼杀在摇篮里,彻底断绝皇后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逼她立刻做出投降的决定!

  于是,各种质疑嘲讽和污蔑之词,如同毒箭般从四面八方射向萧氏父子。

  萧观音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之火,被这兜头的冷水和恶毒的指控泼得摇曳欲灭。

  她看着底下那些面目可憎、步步紧逼的臣子,又看看站在那里,面对千夫所指却依旧面色平静、甚至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嘲讽的萧远山和乔峰,心中乱成一团麻。

  她既害怕萧革等人所言成真,空欢喜一场,甚至引狼入室。

  又隐隐觉得,这萧氏父子,尤其是那个叫萧峰的年轻人,那双眼眸中的沉静与自信,不像是个信口开河或者包藏祸心之辈。

  耶律浚更是被这激烈的争吵吓得缩成一团,小脸埋得更深,身体微微发抖。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攻讦,萧远山胸膛起伏,虎目之中已有怒意凝聚。

  他性子刚烈,几乎就要按捺不住出声呵斥,甚至都想要出手伤人了。

  可就在这时,他却感觉儿子轻轻碰了一下他的手臂。

  只见乔峰上前半步,目光平静的扫过那些跳得最欢的投降派大臣。

  他久为丐帮帮主,以手腕压服天下武林,人人尊敬,一身武功通天彻地,无人不服,那股气质,自然和朝堂这些尸位素餐之辈完全不同。

  更有压迫感,也更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杀意。

  乔峰的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仿佛能穿透人心的深邃与淡漠。

  凡是被他目光扫过的人,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喧闹的声音不由得低了几分。

  乔峰并未直接反驳那些污蔑,而是转向龙椅上的萧观音,拱了拱手,声音沉稳如山岳,清晰的压过了殿内残余的嘈杂: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草民父子今日冒死觐见,所献之策,非是空谈,更非惑乱之言。

  草民虽江湖布衣,亦知忠义二字,更知覆巢之下无完卵之理,岂肯和一些宵小之辈一般,乱言投降之事情?至于草民身份……”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笃定:“此事待破敌之后,自有分明,如今叛军压境,时间紧迫,与其在此听信某些人摇唇鼓舌、动摇军心、行那卖主求荣之实。

  不若听听如何能让我大辽转危为安,让那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鲁古父子,授首于上京城下!”

  他话语中的卖主求荣四字,如同无形的巴掌,狠狠扇在了萧革等人的脸上,让他们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而那句让耶律重元、耶律涅鲁古父子授首于上京城下,更是石破天惊,带着一股冲天的豪气与不容置疑的自信,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也让萧观音原本黯淡的眼神,骤然亮起!

第246章 凶悍出手!

  乔峰那番掷地有声、豪气干云的话语,如同在死水般的朝堂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萧观音皇后原本被投降派打压得近乎绝望的心,此刻竟因这陌生年轻人的自信与气势,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火苗。

  她看着乔峰那挺拔的身姿和毫无畏惧的眼神,心中莫名的生出一股喜爱和信任。

  如此英雄气概之人,断然不会是那些只知摇尾乞怜、卖主求荣的宵小之辈!

  或许…或许他们真的有能力挽狂澜之策?

  她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目光紧紧锁定在乔峰身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然而,这番毫不留情的斥责,尤其是卖主求荣这四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以萧革为首的主降派大臣们最敏感的神经上。

  他们瞬间炸开了锅,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个个气得面红耳赤,浑身发抖。

  “无知小辈!狂妄!放肆!”

  礼部侍郎萧革第一个跳了出来,手指颤抖的指着乔峰,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变得尖利刺耳:“你一个来历不明的草莽匹夫,安敢在此大放厥词,污蔑朝廷重臣?!

  我等一片公忠体国之心,天地可鉴!劝谏娘娘与殿下顺应天命,乃是为了保全大辽社稷,避免黎民涂炭!岂容你在此信口雌黄,污言秽语?!”

  他绝口不承认投降,只说是顺应天命和保全社稷,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那叫一个冠冕堂皇。

  兵部郎中耶律斜轸也厉声喝道:“萧峰!你父子二人身份不明,行踪诡秘,如今又在此危言耸听,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娘娘,殿下!此二人定是宋国或西夏派来的奸细,意图搅乱我大辽,好让外敌有机可乘!臣请旨,立刻将此二人拿下,严刑拷问,以正国法!”

  他再次恶毒的将奸细细作的帽子扣上。

  御史中丞张俭更是气得胡子乱颤,他身为言官,何曾受过一个草民如此当面辱骂讽刺?

  他嘶声道:“反了!反了!真是反了!萧远山!你看看你教出来的好儿子!竟敢在崇德殿上,当着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面,如此侮辱朝廷命官!

  此等狂徒,与叛贼何异?!娘娘,若再不处置此二人,国法何在?朝廷威严何在?!

  臣恳请娘娘,立刻下旨,将这萧峰拖出去斩首示众!将萧远山革职查办!如此方能震慑宵小,稳定人心,方能显出娘娘与皇太叔议和的诚意啊!”

  他到最后,竟又将处置萧峰父子与向耶律重元议和联系了起来,言语间已带上了明显的威胁意味。

  “对!将此狂徒拿下!”

  “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萧远山纵子行凶,包藏祸心,也应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