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萧峰:开局速通杏子林 第123章

作者:望长川

  生死关头,他骨子里那股契丹人的凶悍也被激发了出来!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竟不退反进,猛地抽出腰间装饰华贵的御用长刀,也不管什么招式,运足力气,朝着那女真头领胯下战马的前腿狠狠砍去!

  这一下若是砍实,战马必废!

  女真头领没料到这看似养尊处优的辽国贵族临死反扑如此狠辣,吓了一跳,急忙猛拽缰绳!

  那战马通灵,前蹄骤然扬起,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断腿的一刀。

  女真头领惊出一身冷汗,随即大怒,不等马匹前蹄落地,借着腰力回身就是一刀,势大力沉,直劈耶律洪基面门!

  耶律洪基慌忙举刀格挡。

  一声巨响传出!

  耶律洪基本就腿上有伤,下盘不稳,如何挡得住这含怒一击?

  他只觉一股巨力涌来,虎口迸裂,长刀脱手飞出,整个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被震得向后倒飞出去,再次重重摔在地上!

  他猛的喷出一口鲜血,只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架,眼前发黑,连手指都动弹不得,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哈哈哈!还敢反抗?看你还能往哪儿跑!”

  女真头领得意大笑,跳下马来,大步走向瘫软在地的耶律洪基,准备将这个价值连城的猎物捆缚起来。

  就在他弯腰伸手,即将触碰到耶律洪基衣领的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极其细微,却快得超越声音的破空厉啸,从侧面茂密的草丛中暴射而出!

  这一箭,蕴含了乔峰精纯无比的神照经内力,去势之疾,角度之刁,远超之前任何一箭!

  目标,直指耶律洪基毫无防护的咽喉!

  那女真头领只觉得眼角余光似乎捕捉到一丝模糊的黑影,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

  箭矢精准无比地穿透了耶律洪基的脖颈,锋利的箭簇从另一侧带着一蓬血雨钻出!

  耶律洪基身体猛地一僵,双眼瞬间瞪得滚圆,充满了极致的惊恐痛苦以及难以置信的茫然。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有汩汩的鲜血涌出。

  随即,他头一歪,眼中的神采迅速黯淡下去,气息戛然而止。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就此毙命!

第239章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那女真头领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转而变成了惊愕,随即是滔天的怒火!

  “啊!哪个混账东西放箭?!是谁杀了他!?”

  他猛的跳起身,环顾四周,气得哇哇暴跳,用女真语疯狂咆哮。

  一个活着的辽国大贵族,能换来无数粮食、盐铁、布匹,甚至土地!

  一个死了的,不仅价值完全清零,还可能彻底激怒辽国,引来疯狂的报复!

  这简直是坏了大事!

  然而,战场上此刻已基本平静下来。

  不到百人的契丹护卫队全军覆没,横尸遍地。

  女真战士们面面相觑,看着暴怒的头领,没人敢承认,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射出了那致命一箭。

  方才乱战之中,箭矢横飞,为了杀敌,谁管得了那么多?

  或许是自己,或许是同伴,某支流矢巧合的射中了那辽国大官的脖子……

  这种可能性太大了。

  此刻承认,岂不是自认坏了部族的好事,要承受头领的怒火?

  于是,在一片沉默和茫然中,这口袭杀辽帝的黑锅,便被女真部族迷迷糊糊的背了下来。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真正的黄雀,一直就隐匿在侧,冷静地的操控着这一切,并最终用一支来自暗处的利箭,为耶律洪基的统治画上了句号,也为辽国乃至整个天下的未来,掀开了充满变数的新篇章。

  乔峰缓缓放下手中的弓,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对着身旁的萧远山微微颔首。

  萧远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和决然。

  耶律洪基已死,接下来,便是应对上京必然发生的叛乱,以及如何在这乱局中,为萧家,为峰儿,谋取那至高无上的权柄了。

  “爹,目的已达到,此地不宜久留。”

  乔峰迅速退回萧远山身边,声音低沉而果断:“女真人很快会清扫战场,若被他们发现我们的踪迹,横生枝节反而不美。”

  萧远山重重点头,他同样清楚,此刻他们就像是隐藏在阴影中的猎手,一击得手后,最重要的便是悄然退去,不留痕迹。

  他打了个手势,那二十名心腹立刻会意,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的开始后撤,动作迅捷而整齐,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一行人借着茂密林木的掩护,迅速远离了那片弥漫着血腥味的杀戮场。

  他们甚至没有回头多看一眼那具代表着辽国最高权力的尸体。

  耶律洪基的死,对于乔峰和萧远山而言,并非复仇的快意,而仅仅是一个必要步骤的完成,是撬动天下大局的一根关键杠杆。

  回程的路上,气氛明显轻松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警惕。

  萧远山看向身旁策马并行的儿子,眼中充满了复杂难明的意味,有对儿子手段果决的赞赏,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的凝重。

  “峰儿,耶律洪基一死,辽国这天,怕是要塌了。”萧远山沉声道。

  乔峰目光直视前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天塌下来,正好由我们撑起来。

  乱局方显英雄本色,浑水才好摸鱼,爹,我们在上京的准备,至关重要。”

  萧远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放心,珊军这边,为父经营多年,不敢说铁板一块,但核心力量牢牢握在手中,只待时机一到,便可成为定鼎之力!”

  他们一路快马加鞭,毫不耽搁,原本需要数日的路程,被他们硬生生缩短。

  仅仅在离开上京不到半个月后,这一行人便风尘仆仆地再次回到了辽国都城。

  回到萧府,阿朱段誉和阿紫见他们平安归来,都松了口气。

  乔峰并未多言细节,只告知事情已了,耶律洪基必死无疑。

  阿朱聪慧,不再多问,只是细心为夫君准备热水洗尘。

  段誉隐隐猜到大哥此行所谋甚大,但他性子豁达,既然乔峰不说,他也不探究,也毫不关心。

  阿紫倒是好奇得抓耳挠腮,却被阿朱用眼神制止了。

  萧远山更是片刻未歇,直接返回了珊军大营。

  他离开这半月,对外只宣称是儿子远道而来,在家中陪伴享天伦之乐。

  以他在军中的威望和萧家的地位,根本无人质疑,甚至无人敢多问一句。

  他回归后,立刻如同往常一样,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和军务之中,仿佛一切都未发生,只是暗中对军队的掌控更为严密,一些关键位置的将领也接到了隐晦的指令,开始进行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准备。

  乔峰则稳坐萧府,如同蛰伏的猛虎,静待风起。

  他每日里或是与阿朱抚琴谈心,或是与段誉谈天说地,指点阿紫修行,看似闲适,实则心神时刻关注着外界的风吹草动。

  他很清楚,耶律洪基及其百名亲卫全军覆没的消息,绝不可能一直被掩盖。

  那留守行营的数千辽军,久等皇帝不归,必然会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搜寻。

  当他们找到那片狼藉的战场,发现皇帝和亲卫们的尸体,并与附近的女真部落发生冲突、逼问出有大官被流箭射死的消息后,巨大的恐慌和难以置信的噩耗,将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上京。

  而这,正是乔峰等待的时机。

  “现在,我们只需等待就行了。”

  乔峰对萧远山分析道“”“耶律洪基一死,国不可一日无君,他那年幼的儿子耶律浚便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但楚王耶律涅鲁古和南院大王耶律乙辛,绝不会坐视皇位平稳过渡,他们等待已久的机会,来了。”

  萧远山眼中精光闪烁:“不错!一旦叛乱的消息与耶律洪基的死讯几乎同时传回,上京必将大乱!

  届时,谁手中握有最强的兵力,谁能迅速平定叛乱,拥立新君,谁就能掌控朝局!”

  “正是如此。”

  乔峰点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爹您,以及您掌控的珊军,成为那只定鼎乾坤的力量,以勤王护驾、平定叛乱之名,行掌控大局之实。

  届时,扶持耶律延禧这个年幼的傀儡皇帝,这大辽的权柄,便能通过他,稳稳落入我们手中。”

  这是一盘大棋,每一步都需计算精准。耶律洪基的死,是点燃火药桶的引信。

  楚王等人的叛乱,是清除其他竞争对手的利刃。

  而乔峰和萧远山,则要扮演那个最后出场、收拾残局、摘取最大果实的忠臣与救世主。

  目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让萧远山将珊军这把刀磨得更锋利些。

  因为接下来的平叛过程,很可能需要经历几场硬仗,才能真正立威,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也让那幼小的皇帝和他身边可能存在的保皇派,不得不彻底依赖萧远山的力量。

第240章 消息传回

  “爹,珊军的训练不能松懈,尤其是实战演练和快速反应。”

  乔峰郑重叮嘱:“我们要确保,当乱局来临之时,我们的拳头是最硬的,出手是最快的!”

  萧远山重重一拍胸膛:“峰儿放心!为父明白!这珊军,便是我们父子在这大辽立足,乃至撬动天下的根基!绝不会出任何纰漏!”

  父子二人相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萧府之内,看似平静,却已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只待那来自北方边境的惊天噩耗,如同丧钟般,敲响在上京临潢府的上空。

  ......

  平静的日子,如同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终究被打破了。

  就在乔峰与萧远山返回上京约莫半个月后,一骑浑身浴血、盔歪甲斜的契丹传令兵,如同从地狱中挣扎而出,疯了一般冲入上京临潢府的城门。

  他手中高举着一枚代表着最高紧急军情的赤羽令箭,嘶哑的喉咙几乎喊不出完整的句子,只能反复嚎叫着:

  “陛下……陛下……女真……女真……”

  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水,瞬间炸开了锅!

  起初是难以置信的窃窃私语,随即是恐慌的尖叫,最终汇成了席卷全城的巨大喧嚣与混乱!

  经过多方拼凑和后续赶回的溃兵证实,一个石破天惊、足以颠覆辽国社稷的噩耗,终于清晰的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皇帝耶律洪基,在女真部落地界狩猎时,遭遇大批女真伏兵,随行百名精锐亲卫全军覆没,陛下本人亦不幸罹难,据说是被乱箭射杀!

  “陛下驾崩了!”

  “女真人杀了陛下!”

  “这怎么可能?!”

  “陛下!我滴个陛下哎!”

  上京城内,无论是王公贵族、文武百官,还是普通军士、贩夫走卒,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变震得头晕目眩。

  耶律洪基或许并非什么明君雄主,但他毕竟是辽国的皇帝,是维系这个庞大帝国稳定的象征。

  他的突然死亡,而且是死于一直被视作臣属的女真人之手,带来的不仅仅是悲伤,更多的是巨大的权力真空和前所未有的屈辱与恐慌!

  皇宫之内,最先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来的是萧皇后撕心裂肺的痛哭和年幼太子耶律浚茫然的哭泣。

  悲伤过后,便是刻骨的恐惧和紧迫感。

  萧皇后并非无能之辈,她深知,皇帝的突然驾崩,对于他们孤儿寡母意味着什么。

  她立刻下令封锁宫禁,加强守卫,同时火速召见萧氏一族的族老、耶律家的皇族,以及倾向于皇室的后族成员和部分忠诚将领,试图稳住基本盘,为儿子耶律浚登基做准备。

  灵堂尚未设好,权力的博弈已然在缟素之下悄然展开。

  然而,暗流早已汹涌澎湃。

  几乎在噩耗确认的同时,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府邸,虽也挂起了白幡,但往来的心腹谋士、军中将领却骤然增多,气氛诡异而紧张。

  王府内,耶律涅鲁古挥退左右,对着几名心腹将领,脸上已难以抑制兴奋之色:“好!死得好!耶律洪基这个昏君,死在了女真野人手里,真是天助我也!太子年幼,萧后一介女流,这江山,合该由有德者居之啊!”

  他本就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如今机会从天而降,岂能错过?

  他暗中加快了与军中旧部、以及一些对萧后和外戚势力不满的贵族的联络,刀剑出鞘的铿锵声仿佛已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