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149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罗广看向没有说话的万真,询问他的想法。

  万真则是问了一句:“杨渠帅也是大方渠帅,他人呢?”

  “杨名贵已向贫道告病,说身体有恙,需要调养一段时间。”罗广道。

  “既然如此,青州得需要有人统帅,属下也同意陈墨为帅。”万真道。

  罗广手指轻轻敲打了下桌子,旋即说道:“如此,那贫道就拟令陈墨接任宋牛的小方渠帅之职。”

  ……

  十一月二十八日,陈墨带着百余骑,以及所有战马,赶往平庭县。

  从天水镇撤出后,他带着军队撤回到了泉阳县,在泉阳县驻扎了下来,他们还在虞州境内,加之陈墨隐藏了行踪,也不算临阵脱逃。

  且让耿松甫从平庭县运来了冬衣,发放给了八营。

  眼见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上面还没有回信,所以陈墨就自作主张的带着百余名神勇卫,先回平庭县看看。

  将孙孟、刘泽、绍金能、苏武等人留在泉阳县看守。

  ……

  平庭县城。

  “师傅,给我来个糖人。”

  易诗言穿着一身厚实的青色棉衣,棉衣的下摆和裙裳一样,肩上披着狐裘,对面前的摊贩说道。

  易诗言已经嫁为人妾了,不是未出阁的少女,所以即便再外抛头露面,也没什么。

  “嫂嫂,你要吗?”易诗言偏头看了眼身旁的韩安娘。

  韩安娘和易诗言一样,穿着一身厚实的棉衣,由于易诗言的身材过于娇小,而韩安娘身段丰腴,即便是穿着厚实,也能看出其如葫芦般的身段儿,加之打扮成熟稳重,两人站起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母女呢。

  韩安娘摇了摇头:“我不吃,外面天冷,叔叔来信,近两天应该就会回来,我们还是抓紧采办一些年货回去吧。”

  “嗯。”

  易诗言付了糖人的钱,两人迈步前往了“福泽楼”。

  所谓的福泽楼,就是从福泽村迁到县城的杂货铺。

  在耿松甫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杂货铺变成了楼,所以干脆起名为福泽楼。

  福泽楼中,一楼是卖杂物百货的。

  二楼是卖衣服、胭脂。

  三楼则是高端店了,香水、细盐、肉干等都可以在三楼购买到。

  四楼则是吃饭的地方。

  而想要在福泽楼里开店,就得向福泽楼的所有者,缴纳租金和押金。

  福泽楼外,有许多小贩围着福泽楼售卖物品。

  如今的福泽楼,显然已经成了平庭县城的商业中心。

第210章 走向富饶

  二人采购了一大堆的年货,这些大包小包的自然不用她们拿,随行的护卫会帮拿。

  平庭县此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七万之巨,十分的庞大,且受丰州战乱波及,青州越来越多人来到了平庭县,但平庭县的人口已经接近饱和了,城池内已经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发展,于是耿松甫把这些逃难来的人转移到了清亭县。

  目前清亭县处于全力发展中,在搭建、修缮民房或商铺,采取的方法,依旧是以工代赈,一片欣欣向荣。

  两女走在街道上,来到了一处较为安静的巷口,可以听到巷子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在耿松甫的主导下,县城里办了县学,当然,不是免费的,但学费比较便宜,最主要的是,包分配。

  县学的学业有一到三年供学子挑选。

  一年制的学业,主要的就是扫盲,收得是县城里的一些孩子。

  三年制的学业,有老师会教专业的技术。

  比如耿松甫会请大夫、木匠、打铁师傅来县学当老师,教学子各方面的知识。

  所以报三年制的,一般是成年人,学费也相对应更贵一些。

  不过目前是初试行,招的人数不多。

  “都快过年了,县学怎么还没放假?”韩安娘疑惑的问道,村学中旬的时候就放假了。

  “好像是耿县丞前几天布了功课,没有完成的,要到明天才能放假。”易诗言说道:“耿县丞对县学里的学子可是赋予厚望的。”

  韩安娘点了点头。

  两人的车驾停在城门口,路过衙门的时候,两女忽然看到一个绝美的女子迎面走来。

  女子穿着一身桃红色的袄裙,云髻堆起,浮翠流丹,那张柔润、丰美的脸蛋儿明艳彤彤,好似一株国色天香的牡丹。

  身后披着一件白色的大氅,美眸莹润如水,身形纤细而曼妙,款步而来,比易诗言还要大家闺秀,雍容雅步之间,一举一动都沁显千金小姐的优雅和从容。

  女子看到易诗言,明显的一愣,跟在后头的春红等人,忙走上前来,对着易诗言施了一礼,恭声道:“夫人。”

  韩安娘不怎么到县城来,也从未去过衙门,春红不认识,所以也就只是简单的施了一礼,没有说话。

  “易夫人。”夏芷晴施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

  “你是?”易诗言灵动的大眼睛中带着疑惑。

  “妾身夏芷晴。”夏芷晴道。

  “是你?!”韩安娘一惊。

  “这位娘子认识妾身?”夏芷晴看向韩安娘。

  “听叔叔提过。”韩安娘打量了夏芷晴一眼,微微蹙了蹙眉,随后在夏芷晴疑惑的目光下,拉着易诗言离开了。

  ……

  “嫂嫂,你认识她。”回山寨的路上,马车里,易诗言询问韩安娘道。

  韩安娘点了点头:“叔叔之前跟我提过,说自己收了两个暖床的婢女,是一对双生子,其中一人就叫夏芷晴。”

  “暖床婢女?”易诗言眸光闪烁,虽然她涉世不深,但对于暖床婢女要做的事,还是比较明白的。

  “夫君都没有跟我说过这事。”易诗言幽幽道。

  感受到易诗言的小幽怨,韩安娘当即抓着她的小手,握在手里温柔的轻抚,道:“叔叔也没跟我细讲,只是提过一嘴。当时我也没上心,没想到她居然这么...漂亮。”

  与易诗言的灵动可爱,惹人喜欢不一样。

  夏芷晴太漂亮了,加上那股优雅从容的气质,难免会让别的女人心生敌意,有所不喜。

  加之夏芷晴暖床婢女的身份,现在却打扮的比易诗言还要贵气,有种“以下犯上”的冲突。

  “确实好美...”这一点,就连易诗言也不得不承认,披上那身白色的大氅,好似雪仙子一般,不过夏芷晴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于是一路上,易诗言都在想这件事。

  吃完午饭,韩安娘教易诗言包饺子,易诗言弄得双手和脸上都是面粉,包的饺子却是千奇百怪。

  突然,易诗言唰的一下站起身来,手中的面皮一下子掉到了馅碗里,道:“我记起来了。”

  “你记起什么来了?”韩安娘被易诗言这一惊一乍的吓了一跳。

  “青州知府夏良卿的大女儿就叫夏芷晴,还是青州第一才女,我学过她谱的曲子——霓裳吟。”易诗言道:“而且我听说,夏芷晴和其妹妹就是双生子。”

  “知府千金?”闻言,韩安娘不由得一震,抬手掩嘴,尽显小女人态。

  在她的眼里,县太爷就是了不得大官了,更别提知府了。

  怪不得美得和仙子一样。

  也不知是不是身份的缘故,知道自己比较不上,韩安娘心里的那股敌意忽然没有了。

  反而心里有一些高兴,是为陈墨感到高兴。

  连知府千金,都得做叔叔的暖床婢女哩。

  这么一想,韩安娘心情都好了不少,道:“小鹿,那年夜饭,把她和她妹妹叫来一起吃怎么样?小灵也一块过来。”

  在她看来,小灵作为小鹿的贴身侍女,将来很可能也会被叔叔收入房中,那也算是一家人。

  “啊。”小鹿一惊,旋即轻声道:“嫂嫂就已经接纳她了吗?”

  “以后都是要一起相处的,早点认识也好。”韩安娘道。

  “好啊,不过要不要和夫君商量一下?反正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易诗言道。

  “嗯,是得跟叔叔聊聊。”

  ……

  时间进入十二月份,气温再度骤降,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感觉被去年都还要冷一些。

  十二月二日,陈墨抵达了平庭县境内。

  见时辰还早,陈墨让韩武带着两骑先回福泽村报信,他则带着夏芷凝他们,直奔县城而去。

  去县城的路上,陈墨看到了多个岗哨,每个岗哨有十到二十名神武卫士卒值守。

  看到陈墨,每一个士卒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

  城外,张河带着神勇卫巡逻。

  城外有许多民房,原先只是陈墨为了安置难民搭建的难民营,后来随着县城的发展,城内人口的饱和,依旧有许多人想成为平庭县人,所以自顾自的在城外搭起了房子。

  为了方便管理,耿松甫在城外划出了一里地,允许村民们自建房。

  在耿松甫的计划中,若是资金允许的话,还打算围着城外的这些民房,再修一圈外城。

  张河在外巡视着,他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上个月还纳了一个小妾,还是王家女,即便是庶出,未亡人,要换以前,也是他高攀不上的。

  张河也知道,人家之所以能看上去自己,还是因为自己跟陈墨的关系。

  前几天,经大夫诊断,小妾还怀上了。

  张河只觉得自己的人生好似圆满了一样。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远处疾驰而来。

  张河看到马上的人这么着急,不由询问了一句:“福生,发生什么事了,这么急?”

  “县长他们回来了,我得去衙门告诉耿县丞。”张福生道。

  “墨哥回来了。”

  张河面露激动,旋即对巡逻的士兵道:“你们接着巡视。”

  说完,张河独自跑回兵营,叫神勇卫出城迎接。

  ……

  县衙后院厢房中。

  夏芷晴仅穿着单薄的罗杉躺在床榻上,衣襟的布扣解开了两颗,露出锁骨下半抹雪腻和肚兜的边角,如月蛾眉轻锁,脸颊挂了些许细汗,身子软绵绵的,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

  她脸颊通红,赶紧拿过一旁的手帕,擦拭着黏哒哒的手指,心底下意识的生出懊悔。

  她居然又做这种羞人的事了。

  她撑起身子,披上一旁的大氅,下床给自己倒了杯茶水,捧着抿了一口。

  就在这时,房门敲响了起来,春红的声音响起:“大娘子,县长回来了,耿县丞已经带着赵主薄出城迎接去了。”

  闻言,夏芷晴手中茶杯当的一声掉在地上,茶水溅了起来。

  春红听到动静,以为出什么事了,想要推门进来,却被夏芷晴叫住:“我...我知道了,你别进来,我...在更衣。”

  说完,便有些惊慌的收拾起了有些杂乱的床榻,把头上碧玉簪取了下来,连同连续戴了两个多月的珍珠项链,一同放回梳妆台的抽屉里。

  之后才开始穿衣化妆。

  做完这一切后,夏芷晴拍着胸脯,有种做完坏事的紧张感。

  ……

  此时,陈墨和耿松甫在城外把手言欢,旁边是赵道先、张河、陆远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