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达摩传人 第1章

作者:壹壹的宝

天龙八部:达摩传人

作者:壹壹的宝

简介:【武侠】【穿越】【萧峰】【少林寺】【九阳神功】【兄弟情】【重生】

【内容简介】

穿越乔峰之兄,开局少林潜修,直接满级出关。

七十二绝技融会贯通,武道之巅舍我其谁?

弟弟的悲剧,由我来改写;江湖的风云,由我来主宰。

——本书是守护与牺牲的悲歌,非碾压无敌的爽文,九阳神功也不是参考新版由九阴真经改编而来。剧情不按原著走!不喜慎入。

第1章 乔氏兄弟

  少室山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湿润的空气里沁着草木清香。

  乔天盘腿坐在门槛上,目光穿过薄雾,落在院中那个正扎马步的小小身影上。

  那孩子约莫六七岁,浓眉大眼,稚气未脱的眉宇间已隐隐透出日后的豪迈轮廓。他下盘极稳,额间渗出细汗,身形却如松般纹丝不动,眼神专注而执拗。

  那是他弟弟,乔峰。

  ——亦是日后那个名动天下、却终究血染雁门关的丐帮帮主,萧峰。

  乔天低头,看向自己这双因常年暗自锻炼而比同龄人粗砺些的手掌。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乔三槐夫妇之子,已有七年。从最初的震骇茫然,到如今的清醒焦虑,他始终被一种无力感攫住。

  他内里装着一个来自异世的魂灵,更可怕的是,他知晓自己弟弟未来所有的风涌雷动、悲欢离合。聚贤庄血战、雁门关外断箭自尽……那些曾只存于纸上的情节,如今成了悬在他心头的利刃。

  “天儿,峰儿,吃饭了!”母亲温蔼的呼唤从屋内传来。

  乔峰闻声收势,拿袖子抹了把汗,几步奔到乔天面前,咧嘴一笑,齿白眸亮:“哥,吃饭!娘蒸了馍!”

  他眼中是全然的天真与信任,尚不知自己身负何等身世,更不知命运对他开了多大的玩笑。

  乔天沉默起身,如往常一般,伸手替他拍去裤脚沾带的草屑尘土。

  这动作他做了千百遍,像是一桩无言的誓约,微末,却已是他眼下唯一可及的守护。

  饭桌简陋,糙米粥、蒸馍、一碟咸菜。乔三槐寡言,只将最大的馍掰作两半,分递两人。

  “多吃,长力气。”

  乔峰接过,道谢,吃得虎虎生风。

  乔天却食不知味,目光不时落向身旁的弟弟。

  他清楚,不久之后,玄苦大师便会看中弟弟的根骨,暗中授艺。弟弟的命运也将从这里开始转变。

  他该怎么办?

  凭穿越者先知,他一个七岁的孩童又能做些什么?

  吐露真相?且不说稚子之言有谁肯信,若贸然捅破,只怕反招灾祸。

  以后携家远遁?待几年后萧远山得知弟弟在这户农家,又岂容他们逃离?

  每一条路,似都通向绝处。空有提前的预知,却困于弱小的躯壳与这武力争雄的世道。明知山崩在前,却无力回天——这窒息感几乎将他吞噬。

  “哥,你咋不吃?”乔峰已迅速吃完自己那份,眼巴巴望着乔天手中几乎未动的馍。

  乔天蓦地回神,撞上弟弟清澈而担忧的目光。那眼里是毫无保留的信赖。

  刹那间,胸中的焦虑竟被烫融了一角。

  这不是书中的角色,是他从小朝夕相伴的弟弟。

  他忽然攥紧掌心,仿佛下定决心不再迟疑和迷茫。

  ——既我来此世间,既我为他兄长。

  ——此命,我非逆不可!

  他将自己另一个馍塞进乔峰手里,语气静而沉:“你吃,哥吃一个就饱了。”

  说罢跃下长凳,朝院外走去。

  “哥,你去哪儿?”

  乔天未回头,声不高,却字字如钉,掷地有声。

  他走至院角,在那副自制的石锁木杠前,再度锤炼起这具仍稚嫩的身躯。

  架势尚拙,力道仍微。

  可他眼中,已凝起不屈的决意。

  前路难,近乎不可为。

  然,他别无退路。

  既天意遣我为兄,则这滔天洪流——

第2章 惟愿青灯古佛,求大师成全

  少室山下的日子,清贫却也安稳,如山中溪流般静静流淌。乔天只觉日复一日,眼底的忧色,却是愈发显得急切而深重。

  他依旧每日看乔峰扎马、练拳,听父亲乔三槐砍柴归来的脚步声,闻母亲灶间飘出的粗粮香气。这一切平凡而温暖的日常,成了他拼尽一切也要守护的净土。

  乔峰天性豁达,虽察觉哥哥近来更加沉默,练功也愈发刻苦,但孩童心性,很快便被山间趣事吸引。他尤其喜欢缠着乔天。

  “哥,你看我这招‘黑虎掏心’使得对不对?”小乔峰有模有样地比划着那种泛大街的粗浅招式,虎虎生风却破绽百出。

  乔天放下手中练指力的石锁,仔细端详片刻,走上前,并未多言,只伸手托了托他的肘,又点了点他微颤的膝盖。

  乔峰一愣,随即恍然,依言调整姿势,果然下盘稳了许多,发力也顺畅了。他眼睛一亮,咧嘴笑道:“哥,你真厉害!你不练招式,却比我还懂!”

  乔天只淡淡摇头,递过一碗清水。他靠的,不过是比他真实年龄大了几十岁,算是歪打正着。

  午后,兄弟俩常上山砍柴或采摘野果。乔峰身手敏捷,如猿猴般窜高爬低,总能找到最甜的野莓、最肥的木耳。每每有所收获,他总是迫不及待塞给乔天。

  “哥,这个甜,你吃!”他摊开掌心,几颗红得发紫的莓果衬得小手越发黝黑,笑容却比阳光更灿烂。

  乔天看着那几颗被捏得微微变形的果子,又望望弟弟期待的眼神,默默接过,放入口中。酸甜的汁液在唇齿间漫开,一路甜入心底。这是他在这个世界,尝到的最真实的滋味。

  乔三槐夫妇对这两个兄弟,甚是宠溺。乔三槐话少,常坐在门槛旁喝几口清酒,看乔峰随着哥哥嬉闹,憨厚的脸上便浮起知足的笑。乔母则更细腻,总将洗净的粗布衣裳叠得整整齐齐,省下的细粮悄悄多分给两个孩子,夜里借着油灯,缝补他们玩闹时刮破的衣角。

  油灯昏黄,将一家四口的影子投在土墙上,温暖而庞大。乔天有时会望着那影子出神——这就是家。是他穿越时空意外获得的至宝,也是他决心用一切去守护的家人。

  然而,该来的终究会来。

  这日,兄弟二人在山林边缘拾捡干柴。忽闻林深处传来一阵沉稳脚步声,不疾不徐,却隐含一股令人心定的力量。

  乔天心头猛地一紧,骤然抬头。

  只见一位灰衣老僧缓步而出。他面容清癯,目光澄澈而深邃,似能洞穿人心,却又带着悲悯众生的温和。他手捻佛珠,步法间自含章法,显然身负上乘武功。

  正是少林高僧,玄苦大师。

  乔峰也瞧见了老僧,孩童心性使他停下动作,睁大眼好奇打量,却并无惧色。

  玄苦目光扫过两个孩子,在乔峰身上略作停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看出这孩童根骨极佳,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更难得眼神清澈,正气内含。

  他的目光随即落向旁边的乔天,却见这稍长的少年正定定望着自己,眼神中——有敬畏,更有深藏的挣扎……

  玄苦心中微奇,合十道:“阿弥陀佛,两位小施主,贫僧有礼了。”

  乔峰学样回礼:“大师好!”

  乔天却仍站着,身体微微绷紧。

  玄苦微微一笑,看向乔峰,温言道:“小施主,贫僧见你资质非凡,可愿为少林俗家弟子随贫僧习武强身,将来亦可护佑一方?”

  乔峰眼睛霎时亮了,他天生好武,虽不明所以,却觉这老和尚令人信服。他下意识看向乔天,似想征求哥哥的意思。

  乔三槐夫妇闻声从屋内走出,见是少林高僧,顿时恭敬起来。听闻大师有意收乔峰为徒,又是俗家弟子,亦是又惊又喜。少林在百姓心中地位尊崇,着实是天大的机缘。

  “大师,这……这真是峰儿的造化!”乔三槐搓着手,激动得语无伦次。乔母也连连点头,眼中漾起泪光。

  所有人都以为,幸运眷顾了乔峰。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乔天,动了。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猛地踏前一步,径直走到玄苦面前——

  “噗通”一声,双膝重重跪在尘埃里!

  “天儿!”乔三槐夫妇失声惊呼。

  乔峰也呆住了,愣愣望着哥哥。

  乔天抬起头,目光直直迎向玄苦微讶的眼睛,声音清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甚至有一丝轻颤——

  “大师!求大师慈悲,收弟子入少林”

  一语既出,万籁俱寂。

  乔三槐先反应过来,急忙上前想拉他起来:“天儿!你胡说些甚么!快起来!你怎么能出家?”

  乔母也慌了,眼泪霎时滚落:“天儿,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中了邪?我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你为何突然要出家?”

  乔峰跑过来拉住乔天胳膊:“哥,你去少林了,谁陪我练功?谁陪我摘果子?我不要你走!”

  面对家人的惊慌、泪水与挽留,乔天心如刀绞,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可他明白,这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机会!唯有进入少林,他才能更快获得力量,才能……为弟弟、为这个家,在未来多一份自保之力!

  他无法解释,不能言明。只能无视父母的泪眼,再次向玄苦叩首,额头触及冰冷地面:

  “大师,弟子想参悟佛法,渡己……渡人!求大师成全!”他说出自己都觉得荒谬的理由,只盼能打动高僧。

  玄苦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跪在眼前的少年。他看出这少年心志之坚,远超同龄,方才之语不似戏言。

  收一个是收,收两个也是收。此子心性看似冷清,却内蕴炽热,或许真是佛门有缘人?

  在一片哀恳与寂静中,玄苦缓缓开口,声如静水,却带着定音之力:

  “阿弥陀佛。小施主,你可知皈依佛门,意味着什么?”

  乔天抬起头,目光沉如磐石:“弟子知道。”

  玄苦凝视他片刻,终是缓缓颔首:“既如此,我便带你回寺。至于能否真正剃度,还需看你日后修行与佛缘。”

  “谢大师!”乔天再度叩首,心中巨石落地,却砸得胸口生疼——他听见身后母亲压抑的哭声、父亲沉重的叹息,还有弟弟茫然无措的抽噎。

  他知道,自己亲手撕碎了这份融融暖意。

  但他不后悔。

  为守护这温暖,他甘愿先一步踏入寒夜。

第3章 入少林

  玄苦大师注视着少年,随后目光先是掠过一旁神情焦灼的乔三槐夫妇,又扫过紧抓哥哥衣袖、眼眶通红的乔峰,微微颔首,示意他们不必惊慌。

  随后,他沉稳的视线落回乔天身上,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不再像是商量,更像是在陈述既定的安排:

  “阿弥陀佛。你既有此心,老衲便引你入寺。”

  话音落下,乔三槐夫妇脸上更添了几分复杂。

  玄苦大师继续开口,语气转为肃然:“然,寺有寺规。你入少林,并非作为老衲亲传弟子,仅是寺中一名普通杂役僧。往后须严守清规,洒扫庭院、担水劈柴、诵经礼佛,皆是分内之责,须勤勉尽心,不可懈怠。你可能做到?”

  这已不是试探,而是明确了他的身份与必须遵守的戒律。

  乔天毫不犹豫,斩钉截铁道:“弟子能做到!谢大师成全!”

  玄苦微微颔首,继而安排后续诸事。他的话既是对乔天的交代,亦是对乔三槐夫妇的宽慰:“你既入寺修行,俗世亲缘也当时时顾念。寺中会代为照拂你父母家人,保你成年之前,他们生活无虞,你可安心。”

  接着,他看向乔峰,语气温和却不容商量:“至于峰儿,根骨上佳,心性纯净,老衲已决意收为俗家弟子,传其武艺,教其为人。他仍可居家生活,每日上山修文习武便是。”

  这几乎是眼下最周全的安排——既遂了乔天进入少林的心愿,又使乔峰能得名师指点,更安顿了父母生计。乔天心绪翻涌,再度叩首:“谢大师恩德!乔天永世不忘!”

  玄苦这才伸手虚扶:“起来吧。去与家人话别,明日清晨,山门开启之时,你自行前来知客僧处报到即可。”

  说罢,玄苦不再多言,向乔三槐夫妇合十一礼,又轻抚了抚乔峰的头顶,便转身缓步离去。他的身影渐次隐入林间晨雾,仿佛从未出现。

  大师一走,院中的气氛并未轻松。乔母一把搂住乔天,泪又落了下来:“天儿,何苦去受那份罪……留在家里不好么?”

  乔三槐重重一叹,蹲下身,粗糙的手掌拍了拍乔天的肩:“到了寺里……要好生听话,别逞强,若实在熬不住……就回家来。”这朴实的汉子说不出漂亮话,千般担忧万般不舍,都敛在眼底。

  乔峰则紧紧抱住乔天的腰,仰起小脸,满是不解与难过:“哥,你为什么非要去寺里干活?跟我一起在家不好吗?我不想和你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