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3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赵渊笑容更甚:“常服可随意。”

  “是宽是窄,你们自己选。”

  秦桧立即退下,心头颇为激动,知道自己这马屁拍准了。

  他打算回家之后,立即让裁缝改常服。

  改得越干练越好,改得越精神越好,皇帝看了肯定喜欢.

第三千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郡县图

  没有哪个大臣是傻子,见皇帝变得笑容满面,他们都知道这位新君想干啥.

  今日故意乱穿朝服,无非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震慑群臣,提醒官员已经换皇帝了;

  二是为了树立新风,以后别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做事干练的官员更得皇帝赞赏。

  “陛下圣明!”

  一大群官员齐声呼喊,这些人都想着回家改衣服。

  赵渊说道:“散朝吧,各自办公去。秦桧跟我来。”

  诸多大臣看向秦桧,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秦桧脚步轻快,仿佛踩在云端,一路朝着别的官员拱手,然后追随皇帝离开大殿。

  赵渊跨上御辇:“坐上来。”

  “谢官家。”秦桧激动得身体轻微发抖,小心翼翼踏上御辇,正襟危坐在皇帝对面。

  赵渊说道:“你的上疏,我已经看了。”

  “怎么突然想到要测绘舆图?”

  秦桧回答:“臣在熟悉全国官道、水利时,发现前宋的《天下郡县图》,其中有些绘制得不甚准确。”

  中国古代的地图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比例尺的,跟现代地图大同小异,而且精度非常高。

  现代人若是初见,估计会误以为是卫星测绘的地图。

  这种地图,只在中央朝廷收藏,高品级官员才能看到。

  一种是无比例尺的,山川城池都要画进去。

  这种地图地方官府和民间都可以使用。

  从哪儿走到哪儿,相距多少里,全都标注好了,主要用于出远门。

  宋代的《天下郡县图》,出自沈括之手,比例为九十万分之一。

  包括两张全国总图(大小各一张),还有十八张地区分图。

  总图长4米,宽3米多。

  沈括绘制这些地图,耗时长达十二年。

  中途两次遭到贬谪,其中一次还是编管安置,甚至遭到妻子的侮辱虐待。

  在家庭事业皆遭挫折的情况下,沈括坚持把《天下郡县图》编完。

  被特许进京献给皇帝,获赐绢布百匹,允许他在秀州自由活动,但依旧不准离开秀州境内。

  秦桧说沈括制图有些不准确,那多半是被编管禁足的原因。

  赵渊问道:“这些地图在哪里?”

  秦桧说道:“臣借去工部了,暂时还未归还。”

  “去工部!”赵渊对司机喊道。

  皇帝亲临工部,官员纷纷前来拜见。

  由于赵渊一路坐马车,有些工部官员,甚至还在散朝回来的半路上。

  秦桧表情严肃,心中却是得意。

  工部有一大半官员,都是阁臣赵佺的心腹,秦桧的个人威望涨得不快。

  今天秦桧把皇帝带来,工部官员必然更信服他。

  几个官员搭着凳子站立,小心翼翼把那副全图打开。

  三四米长宽的地图,而且是精确测绘,带给赵渊极大的视觉冲击。

  赵渊对此还真不懂,问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

  秦桧说道:“西晋之时,有大儒裴秀,创‘制图六体’之法。一曰分率(比例尺),二曰准望(方位),三曰道里(距离),四曰高下(高程),五曰方邪(坡度),六曰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地图距离换算)。”

  “绘图之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的边长代表里数。”

  “需要派人实地测绘,通常使用指南车。”

  “指南车不仅指出方位,车轮转动还能计算里程。”

  “若是需要翻山越岭,则用别的方法计算。”

  赵渊赞道:“好办法。”

  秦桧见皇帝喜欢,连忙又说:“秘阁还有一副唐代的《海内华夷图》,万邦皆在图中。”

  “立即带我去!”赵渊大喜。

  于是秦桧又踏上御辇,带着皇帝去秘阁。

  北宋的国家藏书,主要在崇文院。

  东廊为昭文馆书库,南廊为集贤院书库,西廊为史馆四库。

  官员们平时查找典籍资料,便是跑来这里搜寻。

  此外,还有秘阁,属于国家藏书的特藏书库。

  官员想进秘阁看书,必须获得皇帝批准。

  赵渊走进秘阁藏书楼,地面、门窗倒是打扫得很干净。

  但他走到偏僻角落,伸出手指在书架一抹,指尖却沾满了灰尘。

  赵渊也不惩罚谁,只随口说道:“秘阁要好生维护。”

  秦桧指着一個大书架:“《海内华夷图》便在上面。”

  “臣查找地图时,在崇文院找到一副《禹迹图》,是赵佶继位之初刊刻的。”

  “还注明《禹迹图》只截取了唐代《海内华夷图》的一部分,臣来秘阁寻找果然找到了。”.

第三千三百七十六章 天才沈括

  “取下来,小心打开。”赵渊说道。

  这次是几个侍卫动手分批抬走.

  按照编号依次在地面铺开,很快拼接成一幅超大地图。

  赵渊差点一声“卧槽”脱口而出。

  拼接出的完整地图,大约有100平方米。

  北及草原,南至交趾,东到朝鲜半岛,向西囊括中亚。

  一百多个大小国家,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

  可惜,这幅地图是唐德宗时期绘制的,许多域外疆土采用盛唐时的绘制。

  估计当时有所缺失,资料并不健全,中亚地区很多地方相对模糊,只大概注明是某某国家。

  赵渊让侍卫抬来带着轮子的木梯,这玩意儿平时用于取书。

  他爬到木梯最顶端坐好,俯视地面那一百平米的巨幅地图,静静端详之下居然眼眶湿润。

  除了没有经纬线,就是一副“现代亚洲(局部)精确测绘地图”啊。

  良久,赵渊说道:“去请阁部院寺重臣。”

  内阁和通政院官员来得最快,因为他们距离最近。

  进入秘阁,必须获得皇帝的批准,谁没事儿来这里溜达啊?

  而且地图还藏在角落里,又画得无比巨大必须拼接。

  就连秦桧发现之后,都只打开了其中一两副。

  有一个算一个,在场所有官员,都是第一次看到它。

  萧楚老泪纵横,喃喃自语:“此盛唐耶?”

  大臣们全都把目光投向地图,各自从自己的家乡为起点,朝着周边地图探寻延伸。

  最后聚焦于西域,那是众人都感到好奇的神秘所在。

  赵渊见众人正看得起劲,干脆转身走进秘阁溜达。

  三馆秘阁为一体,都在崇文院中。

  三馆分别设于东南西三面,秘阁则为崇文院的中堂。

  秘阁虽然只是两层建筑,但修得极为宽阔高大。

  仅最初收藏的书画作品,就包含以下作者:王羲之、王献之、庾亮、萧子云、李世民、李隆基、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怀素、怀仁、顾恺之、韩干、薛稷、戴崧、李赞华、黄筌……

  赵光义不定期举行观书会,向大臣分享自己的藏品,甚至还把外国使者叫来,以此展示大宋的文治之功。

  后来的北宋皇帝,沿袭了这种做法,并修建属于自己的藏书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等等。

  宋真宗时期,秘阁被一把火烧光。

  书籍图册都有副本,因此还能找回。但名人书画全都被烧了,只有少量转存于龙图阁和太清楼的幸免于难。

  外面那副拼接而成的盛唐超大地图,肯定不是原版,多半属于副本。

  赵渊随便抽出一本书,翻开扉页就知道是副本。

  因为宋代的官方手抄本,特点非常明显。

  赵渊招手叫来随侍太监:“传令诸藏书阁官吏,搜寻一下跟地图有关的收藏。”

  “一旦找到,立即搬来此地,然后再送去太清楼。”

  太清楼在皇宫后苑,相当于皇帝的私人藏书楼。

  皇帝有令,鸡飞狗跳。

  不仅三馆秘阁行动起来龙图阁、天章阁等也在忙活。

  其实不难寻找,收藏肯定分门别类,直接去地图有关的区域即可。

  陆陆续续有舆图送来,其中包括二十多块木板。

  这些木板,雕刻着大宋北方边疆地形图。

  山峰高耸,河流蜿蜒,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高矮大小还都不一样。

  大宋3D边疆图!

  赵渊沉默注视片刻,问道:“从哪儿找来的?”

  一个年轻官员上前:“皆藏于显谟阁,由前宋大臣沈括督刻。”

  这些3D地图,同样出自沈括之手。

  沈括还是一位地理学家,他认为雁荡山的深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又通过观察太行山的化石,断定上古时代这里属于海滨。

  而整个华北平原,都是河水冲积泥沙而形成。

  再观察延州的植物化石,推断上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更湿润。

  赵渊说:“可在各处藏书阁,搜集整理沈括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