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007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每天专门负责用水晶磨透镜。

  磨得不太好的,

  用来做军用望远镜。

  磨得极为精细的,

  用来做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

  手工打磨的水晶显微镜片,

  只有极少数能够看清植物细胞。

  赵渊的本意当然是搞农业研究,

  比如用秋水仙碱泡种子,

  诱发其多倍体变异,

  这个就可用显微镜观察情况。

  现在,却是扔给医学院一副,

  让他们搞医学研究去。

  赵渊亲自演示操作,让出位子说,

  “爱卿且来看看。”

  皇帝刚才坐过的地方,

  杨介坐下去还有点惶恐,

  不过很快就心无旁骛,

  因为一个新奇的微观世界正呈现在他眼前。

  观察好一阵,

  杨介抬头看向皇帝,

  浑浊的双眼绽放光彩,

  “官家,这些是水滴里的东西?”

  赵渊微笑颔首:“宫中沟渠里的水。”

  杨介震惊道:“一滴水中竟也有活物!”

  赵渊笑道:“你们医家却要好生观虫。”

  “譬如西南蛮荒之地,”

  “那里多杀人瘴气,”

  “但常年喝烧过的水,”

  “就能够有效防备瘴气。”

  “是否瘴气的病原在水中呢?”

  “又或者,其他一些病,”

  “也是因为喝了脏水。”

  杨介正色道:“此言有理,”

  “医家当细细观之。”

  赵渊道:“此物就赐给医学院了,”

  “制造之法,也教给你们。”

  “若有兴趣和财力,你们可自己做来私用。”.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还怕你造反不成

  “多谢陛下恩赐!”

  杨介大喜.

  赵渊这皇帝做得,

  是真枯燥乏味,

  每天处理公务,

  外加接见大臣,

  就要花将近十个小时。

  也就节假日,

  还有自己的时间。

  翌日又是旬休,

  赵渊前往西郊,

  巡查自己的菜园子。

  旧宋东京城外的经济作物区划没变,

  西郊依旧广种蔬菜和花卉,

  赵渊划了一大片无主土地,

  用来作为自己的试验田。

  皇家园林金明池,

  延长向百姓开放的时间,

  皇室反而不怎么来这里玩。

  金明池南边的琼林苑,

  成了劝农司的办公之地。

  琼林苑内部的花草树木,

  全都变成劝农官的实验对象。

  他们去西郊的试验田也近,

  溜达不了几步便到了。

  “官家来了,官家来了!”

  赵桓正蹲在茄子地里,

  听老师讲解新奇知识。

  他加入的这个课题组,

  是培育多倍体茄子良种。

  老师扔了本书给他,

  里面有基础理论知识,

  赵桓看得津津有味,

  这玩意儿能让他逃避现实烦恼。

  遇到看不懂的内容,

  就去请教老师,

  老师也不藏着掖着,

  给他讲解得非常详细。

  “先生,官家来了,”

  “咱们不过去接驾吗?”赵桓问道。

  老师的年龄也不大,

  三十岁左右而已,语气平淡道,

  “急个什么?”

  “这块地离得远,”

  “等官家巡视过来,”

  “起码还要两三刻钟。”

  “伱且记住,在劝农司溜须拍马没用,”

  “想要讨得官家欢心,”

  “必须老老实实做出成果。”

  “咱们若能搞出茄子良种,”

  “并且达到可以推广的地步,”

  “官家必定不吝赏赐与夸赞。”

  “是!”

  赵桓很喜欢这里,

  因为没人歧视他,

  顶多对他前朝皇帝的身份感到好奇。

  以前住的地方才难熬呢,

  那些被安置的流民,

  不但经常恶语相向,

  有时甚至往他身上吐痰。

  赵桓不时回头眺望,

  终于能远远看到影子,

  一堆人围着的多半是皇帝。

  只见皇帝换了好几块地,

  即将来到他们这边时,

  却突然改变方向往东走,

  估计今天是不会过来了。

  赵桓有些失望,

  也有些庆幸,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新皇帝。

  说心里没有怨恨是假的,

  但也只是怨恨而已,

  赵桓还真不怎么怀念旧时生活。

  做了十多年梁王,

  每日提心吊胆,

  活得战战兢兢,

  有时做梦都梦见赵楷带兵来杀他。

  接着又被强行披上黄袍,

  皇帝宝座都还没坐热,

  金兵和反贼已经杀到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