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8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两人心情沉重,

  再无刚来东京时的从容。

  赵渊说道:“来来往往谈判太浪费时间,”

  “你们可以回兰州去,”

  “随时跟西夏国主书信来往。”

  “我也会派和谈使者至兰州,”

  “全权代表大明朝廷。”

  李仁礼愈发肯定西夏大败,小心翼翼问道,

  “请问大明国的议和要求。”

  赵渊说道:“我也不强人所难,”

  “石堡寨、藏底河城归西夏,”

  “其余所占之地皆还给大明。”

  石堡寨和藏底河城,

  皆为战略要塞。

  它们是西夏进攻横山地区的跳板,

  也是大宋从横山杀出去的拦路虎。

  整个宋徽宗时期,

  宋夏交战的主战场,

  便是在这一带反复胶着。

  就拿藏底河城来说,

  属于一座新城,

  是西夏在赵渊考中进士那年修筑的。

  短短三年时间,宋军就攻破此城五次,

  西夏损兵折将夺回来五次。

  如果不允许西夏保留石堡寨和臧底河城,

  这次议和估计就别想谈了,

  西夏是怎么也不肯答应的。

  不仅仅有军事原因,

  还有经济原因。

  在崎岖难行的山区,

  有五条路线可以行军,

  前去攻打西夏的盐州,

  因此常说大宋五路伐夏。

  而石堡寨和藏底河城,

  可以阻住大半通道,

  确保西夏盐州的安全。

  盐州当然是产盐的,

  那是西夏的财政命脉之一!

  李仁礼问道:“殿下可是要将两国边界,”

  “恢复到最后一次夏宋议和之时?”

  “不错。”赵渊点头。

  李仁礼道:“那和南军司城、古骨龙城就该归还我大夏。”

  赵渊笑容灿烂,反问道,

  “你觉得可能吗?”

  李仁礼说:“大夏归还了土地,”

  “大明也该归还城池。”

  赵渊问道:“西夏为何愿意归还土地?”

  李仁礼无法回答。

  赵渊自问自答说:“西夏归还土地,”

  “是因为大明天兵打赢了。”

  “大明不用归还城池,”

  “也是因为大明天兵打赢了。”

  “你们可以给西夏国主写信,”

  “如果不服,可以不用和谈。”

  “我大明天兵,很快就能武力夺回会州。”

  “明年兵分两路,”

  “一路顺着黄河直取西夏国都,”

  “一路攻取凉州、甘州、肃州,”

  “西夏也不用再归还横山了!”

  曹昌庸突然厉声发言,

  “陛下尽可发兵来取,”

  “我大夏儿郎定然死战不休!”

  “好!”

  赵渊猛拍桌子,

  “伱们可以回国了,”

  “到时候发兵来见!”

  李仁礼连忙说:“大可不必!”

  “请问陛下,之前说的兄弟之邦可还作数?”

  “当然作数。”

  赵渊转怒为笑。

  李仁礼说道:“请陛下给些时间,”

  “我等立即就给国主写信。”

  二人垂头丧气,

  结伴离开大元帅府。

  曹昌庸猜测道:“明国皇帝气焰如此嚣张,”

  “恐怕晋王真的吃了大败。”

  李仁礼说:“做生意还要讨价还价,”

  “或许能够多保留几座寨堡。”

  横山地区遍地寨堡,

  而且每隔四五里,

  就有一座烽火台,

  多保住几座寨堡还是可以的。

  但有一个前提,

  即明军无法继续取得胜利。

  就在两人觐见赵渊时,

  杨志已经再次发兵,

  这是种师道离开兰州前的最后一次谋划。

  杨志现在已经不缺粮了,

  西夏在和南军司屯有军粮,

  李察哥、李仁义也带着许多粮草,

  这三处粮草全部被杨志给缴获.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前线有人投降了

  从兰州到会州(靖远),

  这一段黄河虽多山峡,

  但也是可以艰难行军的。

  大宋在这段黄河的南岸,

  沿途筑有龙沟堡、通泉堡、清水河寨等等。

  这些寨堡,去年悉数被西夏给夺走,

  杨志必须一路打过去。

  整个兰州、湟州、熙州、河州的商船,

  都被杨志给强行征调。

  大小船只总数上千艘,.

  载着士兵、民夫和辎重,

  浩浩荡荡杀向会州去。

  抵达龙沟堡时,

  火炮拖到岸边,

  只轰了几炮而已,

  堡内的西夏守军就逃跑了。

  拢共也就几百守军,

  西夏刚刚大败,

  此地距离兰州又近,

  将士皆无誓死抵抗之心。

  更前方的通泉堡,

  更是远远望见大明船队,

  堡内守军便坐船逃往会州。

  就算要守,他们也是退守会州城,

  不愿几百人窝在小城堡里跟明军对抗。

  会州守将得知消息,

  紧急给李乾顺写信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