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6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自领三万人守城。

  探子报告说西夏有三十万兵,

  徐禧当然不信,

  反而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

  不管有没有三十万,

  反正西夏兵铺天盖地而来。

  徐禧竟率领三万宋兵主动出城作战,

  而且还不选择半渡而击,

  被打得狼狈逃进城内。

  接着水寨又被夺,

  只能挖井解渴。

  靠着打败仗剩下的残兵,

  徐禧这文官竟也坚守了二十天,

  而且丝毫没有被攻破城池的迹象。

  可想而知,汉人守城有多厉害,

  西夏的攻城能力又有多弱。

  至于此战结果嘛,

  十四天筑起的永乐新城,

  属于他娘的豆腐渣工程,

  夯土的时候明显没有夯实。

  一场大雨下来,

  城墙被泡软了,

  西夏兵居然用檑木把城墙撞倒...

  不但大宋守军全军覆没,

  附近那二十万役夫也或死或逃或被掳走。

  和南军司城,肯定不是豆腐渣!

  种师道对刘氏兄弟说,

  “汝二人可分兵,”

  “一人留守京玉关,”

  “一人随我在谷外设立营垒。”

  “层层堵截,不让西夏兵出得河谷。”

  于是,战场形势变成这幅样子——

  一条狭长的河谷,

  北边是六万多西夏兵,

  中间是两万多汉兵,

  南边是六万多西夏兵,

  还有一万汉兵堵在南方河谷之外.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设伏怎么办

  实在说不清楚,

  到底是谁包围了谁。

  不论如何,在李察哥的眼里,

  谷中汉兵已经死定了。

  想夺走和南军司城,

  没有那么容易!

  否则宋军早就夺走了,.

  哪还轮得到现在的明军?

  北边的甘肃军司部队,

  行军极为缓慢,

  害怕汉人藏兵沟谷设伏,

  几乎每遇到沟谷,

  都会提前派骑兵进去查看。

  小股部队他们不怕,

  而一旦有大股部队设伏,

  必然在沟谷之中留下痕迹。

  “两边都来人了,北边的敌人更近。”杨志说道。

  李彦仙说:“敌将谨慎,设伏难以奏效,”

  “稍有异状他们就停滞不前。”

  “干脆趁着南面之敌未至,”

  “主动出击杀败北面,杀得溃逃即可。”

  “再回过头来,全歼南面之敌!”

  李进义说:“城内也要留人驻守。”

  巩休拍着胸脯笑道:“俺已捞足军功,”

  “率部留下来守城就是,”

  “你们一个个也去赚点功劳。”

  杨志说道:“重炮给你留下,”

  “全部架设在城墙上,”

  “防止南面之敌急行军杀来。”

  “子母两城的缺口处,”

  “只是勉强修补好,”

  “那些红土根本就没夯实,”

  “你万万要小心敌军撞击城墙。”

  “如果敌人来得快,”

  “最多坚守一两日,”

  “大军就能回来。”

  “如果敌人来得慢,”

  “估计北边打完了他们都没到。”

  李彦仙说:“俺可分出骑兵,”

  “去阻缓南面之敌的行军速度。”

  “不必跟他们硬碰硬,袭扰即可。”

  “河谷中遇到再多敌骑,”

  “他们也无法展开。”

  “南边就拜托李将军了,”

  杨志说道,

  “至于北边,可分出五百骑随军,”

  “专用来乘胜追杀溃兵。”

  ...

  后世的天祝县和永登县,

  在两县交界的地方,

  其地形更加崎岖复杂,

  有大量突然收紧的狭窄河谷地带。

  甚至进入永登县二三十里,

  河谷也猛地收窄了好几处。

  这里随便找个地方,

  都极利于设置埋伏。

  因此甘肃军司的六万大军,

  始终小心得不能再小心,

  行军速度慢如龟爬。

  其先头部队,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

  到河谷两岸的沟谷和山头四处搜索。

  杨志选择阻击的地方,

  是最后一个狭窄处。

  河谷宽度,还不到900米!

  西侧山壁有突出部,

  朝着东南方斜向延伸。

  河水也顺着山势,

  朝东南方流去,

  将不到900米宽的河谷斜着一分为二。

  若非这里的耕地面积太小,

  选在附近筑城更加易守难攻。

  负责开路的西夏骑兵,

  很快侦察到明军动向,

  匆匆忙忙回去报信。

  “都统,汉兵没有设伏,”

  “而是在前方用运粮车隔断道路。”

  “那里的河谷极窄,”

  “宽度不足两里地,”

  “想要过去就得强攻汉兵大阵!”

  “敌军有多少兵力?”

  “不知。河谷的两侧山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