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滚石、滚木省着用,”
“先倒金汁下去,”
“再煮就要煮干了!”
“推杆!”
一锅锅金汁淋下,
正在攻城的撞令郎,
惨叫着倒在地上乱滚。
亦有攻城飞梯被推翻,
梯上之敌摔倒回去。
第一拨攻势很快被打退,
李察哥立即组织第二拨,
依旧是让汉人撞令郎做炮灰。
连续两日皆如此,
撞令郎部队死伤过千。
三十里外的种师道,
并没有发兵来救,
因为他手里兵不多。
一旦分兵救援,
河对岸的西夏兵,
极有可能趁机攻打西关堡。
而京玉关这里,
刘锡、刘锜兄弟,
拥有本部士兵三千,
另有数百原来的旧宋驻军。
还有许多关城附近的百姓,
也撤到关内保命,
正好拉来一起守城。
妇孺可以搬运物资,
青壮帮忙投下木石滚油。
李察哥已经疯了,
攻城第三日烈度更大,
当天就死伤七百多撞令郎,
而且攻城时夹杂着一些擒生军。
“殿下,河谷里有大量汉人骑兵,”
“只有出动铁鹞子才能冲过去!”
派去河谷打探消息的侦察骑兵,
灰溜溜跑回来报信.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分兵
李察哥一边攻打京玉关,
一边派出轻骑打探消息。
他现在很想知道,
和南军司城到底怎样了。
可李彦仙率领骑兵遮蔽战场,
前方通道就那一条河谷,.
西夏侦察骑兵实在难以靠近。
仔细思索之后,李察哥说道,
“出动一千铁鹞子,”
“若遇危险立即撤退!”
一千铁鹞子,
三千西夏轻骑,
就这么一头扎进河谷之中。
随即又有信使前来,
那是甘肃军司发来的,
他们已经从济桑(古浪)出发。
换算一下行军路线和时间,
差不多就要快到和南军司城了。
李察哥看完信件大喜,
现在的情况是:
杨志大军在河谷中段,
李察哥率领六万多兵,
堵在河谷的南方入口处。
而甘肃军司的六万多兵,
从河谷的北边正杀过去。
南北两支西夏军队,
加起来接近十三万人,
已经把杨志大军给两头堵死。
若是和南军司城还没丢,
就更是中心开花。
即便丢了,也能夺回来!
望着丝毫未损的京玉关,
李察哥不想再浪费时间,
下令全军进入河谷地带,
就连跟种师道对峙的军队也转移过来。
不要粮道?
不要退路?
呵呵,喀罗川河谷就是粮道和退路。
十三万人南北夹击,
几万明军哪里挡得住?
杀了那些明军,
李察哥的退兵路线就打通了。
谨慎起见,李察哥甚至留下一万兵,
在河谷的入口处设立营垒,
防备种师道、刘锡、刘锜带兵杀他屁股。
得知李察哥率兵进入河谷,
种师道立即带兵过来汇合,
还把金城关和兰州守军也调来,
河谷外的总兵力超过一万人。
刘锜担忧道:“西夏主将敢放弃这里,”
“全军一股脑钻进去,”
“恐怕河谷北边也有西夏兵。”
“杨将军以寡敌众,”
“而且还被南北夹击,”
“不会出什么状况吧?”
种师道非常有信心,微笑道,
“俺也研究过火器,”
“归正之后,更是多有观摩。”
“以和南军司城的地形,”
“我军有千余神机营,”
“数十门各类火炮,守城自保绰绰有余。”
“敌军不说十万,便有百万亦不怕,”
“人数再多也不可能同时攻城。”
在守城方面,
宋将出身的种师道,
根本不把西夏人放在眼里。
却说几十年前,
当时正逢西夏内乱,
宋神宗感觉时机来临,
出兵五路伐夏,
战果颇丰,拓地二千里。
又命令徐禧和种锷调兵遣将、囤积粮草,
等第二年就一举把西夏给灭掉。
宋军在永乐筑城,
调集民夫二十万,
十四天就把永乐新城筑好。
此城让西夏如鲠在喉,
梁太后倾全国之兵反击,
对外号称有三十万大军。
徐禧害怕种锷、沈括抢了自己功劳,
把两人给远远调走,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