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5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没领兵的时候,

  做文官也有声有色,

  在江陵开辟数千亩良田,

  还治理了荆南沼泽水患。

  白天收到西夏兵出现的消息,

  刘氏兄弟加紧防备,

  夜里着甲睡在城头。

  刘锡带兵守东面城墙,

  刘锜带兵守南面城墙——其他两面是黄河。

  “点火!”

  城头上的火盆、火把,

  一个个被点燃,

  瞬间把夜色照得大亮。

  刘锜望着影影幢幢的西夏兵,

  弯弓搭箭,

  朝着一个黑影射去,

  影子很快中箭倒地.....又爬起来。

  弓箭手们也在攒射,

  但效果不佳。

  这些步跋子虽未穿重甲,

  防箭却也绰绰有余,

  中箭之后往往伤而不死。

  没有护城河,

  步跋子很快接近城墙,

  木梯搭在并不高的土城墙上。

  守城士兵举着推杆,

  没有抓钩的简易木梯,

  很容易被推杆给推倒。

  与此同时,落石和滚木也开始伺候,

  只那些金汁还没烧滚烫。

  黑暗之中,总有些漏网之鱼。

  陆续有些步跋子登城,

  立即遭到守军围攻。

  刘锡、刘锜手持长枪,

  兄弟二人都武艺精湛,

  登城敌军还未站稳就乱枪戳死。

  城外开始吹号,

  西夏将领下令撤退。

  他们本就是来奇袭的,

  奇袭失败立即遁走,

  转而渡河进入河谷,

  一路急行军去杀杨志后背。

  京玉关的守军,

  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因为大宋的守城部队向来很垃圾。

  守城时极为勇猛,

  出城之后瞬间变怂,

  敢夜里追出去的极为少见。

  刘氏兄弟当然不会追,

  他们拢共就三千兵,

  鬼知道外头来了多少敌人,

  而且说不定还设置伏兵诱他们出城呢。

  “兄长,遣三百人带着干粮过河,”

  “进入喀罗川河谷沿途放哨,”

  “遇到敌人就躲到山里,”

  刘锜举着火把寻到刘锡,

  “这些步跋子,极有可能入谷去。”

  刘锡笑道:“他们入谷就是送死,”

  “杨将军一直等着呢,”

  “不过俺可以让他们死得更快些。”

  .....

  西夏援军,

  不止李察哥一路,

  甘肃军司那边来得更快。

  “甘肃”一词,便源自西夏的“甘肃军司”,”

  “是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的合称。

  先是西凉(武威)知府丁仲仪接到求援信,

  立即把和南军司副都统叫来。

  两人开始不顾一切聚兵,

  把能够征召的士兵全招来。

  振武城(古骨龙城)就是他们主动放弃的,

  把防线收缩至仁多泉城,

  以此减少军粮运输消耗,

  并减轻西线的防守压力。

  与此同时,他们又发信向甘肃军司求援。

  甘肃军司的都统是齐王李仁义,

  副都统叫做破丑马乞。

  还有一个叫张瑜的甘州刺史,

  兼任甘肃军司的监军使。

  “破丑”和之前的“野利”,

  皆为党项八部姓氏。

  在李察哥抵达会州时,

  甘州、肃州、凉州就完成聚兵,

  总兵力达到六万人——若给足时间和粮食让他们征召,

  把汉人、羌人、吐蕃各族都叫来,

  三州能够拉出十多万兵力。

  但这六万西夏军,

  战斗力着实堪忧。

  宋夏交战十多年,

  西夏的和南军司、甘肃军司损失惨重。

  仅仁多泉城,

  就被刘法给屠过两次,

  直接屠了数千老兵,

  连开城投降的西夏兵也不放过.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夜袭吗?

  而在会州、鄜州等地作战,

  也经常抽调这边的士兵过去。

  大量人口损失,

  只能抓捕汉民来补充。

  眼下这六万多兵,

  有三分之一都是汉人,.

  还有大量羌人部落士兵。

  党项兵也整体呈现年轻化,

  十五岁到二十五岁居多,

  年过三十的老兵还不足五千人。

  全军行至济桑(古浪),

  便停滞不前。

  一来等待粮草运至,

  二来害怕中埋伏,

  他们想等李察哥抵达战场。

  几匹快马奔来,

  那是李察哥的信使。

  李仁义拆阅信件之后,

  随手递给破丑马乞,

  “晋王大军直插西关堡,”

  “威胁逼迫汉军回援,”

  “咱们这里也可以动身了。”

  监军张瑜说道:“我担忧两件事情。”

  “第一,和南军司快两个月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