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778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那就大军直攻升龙府,”

  “蛮兵跟进荡平越人村寨。”

  “黄信,你部负责监视蛮兵,”

  “防止他们劫掠、杀害越朝境内汉人。”

  “不会说汉话的都按照越人处理,”

  “老弱交给蛮兵处理,”

  “丁壮全部打上奴印,押送回国。”

  “会汉话的愿意回国的,”

  “朝廷会在广西安置他们。”

  “不愿意回国的,”

  “全数迁往富良江三角洲。”

  “我要在富良江入海口附近修建一座汉人城池。”

  “是。”

  李俊道:“水军船只虽然无法南下,”

  “但水手可以随军南下,”

  “帮助大军过富良江。”

  大军要渡富良江,

  无非就是从越人手中抢船,

  如果船只不够的话,

  就是伐木为排,

  在飞船的保护下,

  渡江难度并不大。

  不过如果没有水军的话,

  马步军渡江还是要费一些周折的。

  水军这次南下,

  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水军的战船可以纵横江河湖泊,

  但是却不能进入海洋,

  即使在近海航行都有倾覆的危险。

  因此水军多数时间都在沿着内陆江河南下,

  偶尔才会从近海走一段。

  从广西进入珠母海(北部湾)直达富良江口,

  这一条水路水军却是走不了。

  赵渊点头道:“好,”

  “那就由刘梦龙率一千精锐水军随军南下,”

  “其余水军组建海军吧。”

  “李俊、童威、童猛驻广州,”

  “组建南海水师。”

  “张横、张顺驻杭州,”

  “组建东海水师。”

  “阮氏兄弟驻登州,”

  “组建北海水师。”

  “南海、北海编制三万人,”

  “东海两万人,”

  “你们先招揽军士,”

  “我随后会让福建路为你们打造战船。”

  “刘梦龙任水军都统,”

  “统率内河所有水军。”

  宋朝的造船业很发达,

  很多船厂都能造几千料的海船,

  少数船厂甚至能做万料海船(六百多吨)。

  此时的海船船头小,

  船身扁宽,

  利于破浪前行.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出海的船

  船底为尖形,

  吃水深,抵抗海浪的能力强.

  船舱采用了密封隔舱(水密舱),

  大幅提高了海船的安全性。

  东南各路都有船厂,

  但是最好的船还是福建路造的福船。

  水军九名将领都是大喜,

  所有人可以说都成了万夫长了。

  海军可以纵横大海,

  刘梦龙虽然无法出海,

  但是统率内河所有水军,

  无论哪里作乱,

  他都可以建功。

  众人商议定,

  次日大军就从邕州开拔。

  果然在蛮兵的拖累下,

  原本四日的路程,

  大军走了五日,

  才到的门州。

  不过大军开拔两日后,

  花荣部骑兵就率先突入了越李朝,

  直奔富良江。

  大军到的门州时,

  门州的越兵已经弃城而逃了。

  越李朝人口不过一百多万,

  李乾德带了十万兵马侵略广西,

  已经把国内兵马抽调一空。

  门州越兵不过几百人,

  看到数千骑兵绕过门州南下后,

  也知道李乾德大军败北了,

  虽然不知具体情形,

  但也知道门州这边,

  要面临梁国大军攻击了,

  光是骑兵就有数千,

  步军显然更多。

  因此门州兵马直接逃了,

  城中越人也纷纷往南而逃。

  花荣部过了门州后,

  只用了一天半就到的富良江北岸,

  也抢到了一些船只,

  但是升龙府的水军出动后,

  花荣也就放弃了渡江的打算,

  而是派兵沿江巡逻,

  防止北岸越人南逃,

  同时扫灭了北岸几个村寨,

  抢到了骑兵营地和粮草。

  升龙府中,

  自从大梁骑兵出现在富良江北岸就愁云密布。

  不少城中越人收拾了细软就往南逃去了,

  城中官员也劝监国的崇贤侯带梁王南避,

  崇贤侯就是梁王李阳焕的亲生父亲,

  也是李乾德之弟。

  不过崇贤侯却是否决了官员避难的建议,

  而是关闭城门,

  让城中所有男丁全部上城守卫。

  升龙府城头,

  一队队临时被征召的越人来回巡视着。

  崇贤侯站在城头向北眺望着,

  期盼着李乾德带兵回来,

  挽救越李朝。

  否则靠着这些临时征召的壮丁,

  绝对无法抵挡大梁兵马。

  大梁骑兵南下,

  所有人都知道李乾德一定是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