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海商们则更喜欢贩售几十倍、几百倍的香料、象牙什么的,
根本没人愿意贩售粮食。
而且江南的粮食都足以供应天下了,
岭南再盛产粮食的话,
只会让天下粮价大跌,
到时谁也不愿种田。
而且岭南运费高,.
先天上便竞争不过江南粮食。
如果不是宋朝和平百年北方人口增长快,
江南的粮食大量运往北方,
广东的粮食都没有销路。
赵渊还想着从越李朝弄一些粮食运回中原,
解决今年因为旱蝗而偏紧的粮食问题,
没想到完全就是不靠谱的想法,
甚至连自己大军的粮草都需要自己解决。
虽然从广东运送粮草让大军的后勤压力减少了许多,
但从广东往广西运粮也要十几日。
赵渊皱眉道:“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李俊道:“还有一万石。”
大军粮草都是水军顺着郁水运送的,
有水军运送粮草,
大军也才得以快速推进。
赵渊看了看地图,
“从邕州过门州直达升龙府,”
“路程在八百里左右,”
“中间只有门州一处城池,”
“半个月时间应该能打到升龙府外了。”
越国以前都是寨子,
并没城池,
直到越李朝才开始修建城池,
但也只是在边境和升龙府修建了城池。
大军南下正是岭南少雨的季节,
加上今年诸路都闹旱灾,
大军一路南下很少遇到雨天。
赵渊并不想赌旱情何时结束,
一旦下起连绵的雨来,
军中即使不产生瘟疫,
水土不服的将士也会大量增加。
李珙也听出梁王的意思,想了想,
“富良江下游都是平原,”
“种植的水稻也较多,”
“升龙府的粮食就是靠富良江下游平原供应。”
“如果快速推进的话,”
“或许能抢到一些粮食,”
“但是越李朝人口比不得我中原,”
“想要抢到十几万人的粮草,”
“恐怕还是办不到的。”
赵渊一路南下留了五部镇守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此时麾下还有五部兵马,
但是一路把水土不服的将士都就地留下调养。
四部兵马也不过四万人左右,
加上李珙的一万广东兵,
不过三十六峒蛮兵有近十万人,
南征越李朝的兵马却是有十五万人。
许贯忠一直没有说话,
总觉得疏忽了什么,
突然拍手道,
“越人要在邕州死守,”
“邕州必然有粮草,”
“我们何不在城中搜寻粮草。”
赵渊闻言,
也是双眼一亮,
“对,越人从广西劫掠的粮食一定都运到邕州来了。”
“明日全军在邕州城中寻找粮食。”
在几百只大象冲撞下,
邕州城被夷为平地,
还着了几处火头,
只是大象把许多房屋都撞倒,
也阻止了火势的蔓延,
并没让大火把全城烧了。
大军射杀了城中的象群已经入夜,
只是灭了城中火头,
抓了一些幸存的越兵,
并没来得及仔细搜寻城中。
赵渊笑道:“那就先散了吧,”
“等明日看能寻到多少粮草再决定如何用兵。”
一宿无话,
次日大军便在城中开始寻找粮食,
很快便从城中寻出了十多万石粮食。
赵渊当即召集众将商议进兵路线。
李俊道:“水军只能沿着左水到达边境,”
“到了边境,水军就无法运送粮草了。”
李珙道:“粮草可以用牛车运送,”
“广西不缺牛,”
“每年都会有商人从广西大量贩牛到江南牟利,”
“我们可以征用左水沿岸和边境部落的水牛运粮。”
赵渊点头道:“好,”
“那就先用水军运粮到边境,”
“然后再用牛车。”
花荣道:“越李朝境内没有城池关隘,”
“打破门州后,”
“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
“骑兵可以先行一步,”
“阻止富良江北岸的越人渡江,”
“甚至可以抢夺船只,”
“突袭南岸的升龙府。”
赵渊点头道:“我要让越人绝迹。”.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升龙府
让他们逃过江的话,.
追捕起来又要费许多事情。
你部首要任务就是拦截越人渡江,
如果可以渡江的话,
阻断越人退路就好,
骑兵强攻升龙府浪费了。
北方草原才是你们的用武之地。”
“是。”
花荣闻言,
也就断了抢功的心思。
许贯忠道:“我朝大军每日可以行军六十里,”
“但是蛮兵恐怕跟不上我军的行军速度,”
“而且背后留着越人的村寨也是一个隐患。”
李珙道:“李乾德率领的十万兵马全军覆灭,”
“越李朝境内已经没有多少兵马。”
“我军五万兵马足以打下升龙府了,”
“可以让蛮兵跟在大军后面,”
“荡平富春江北岸所有村寨,”
“也搜救被掳去的汉人,”
“同时捕捉越人。”
赵渊点头道:“好,”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