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519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陕西六路其实宋朝可以完全掌控的也就是永兴军、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五路。”

  “熙河路原是青唐羌控制,”

  “虽然熙宁年间,王韶便攻占了熙、岷、洮几州,”

  “但是夺取青唐城却不过十几年。”

  “因此熙河路许多地方还被许多番人部落控制着,”

  “宋朝能控制的也就是州城。”

  “西夏不用费力出兵攻打熙河路各州,”

  “只要挑拨周边部落,便能让熙河路大乱。”

  “尤其还有个吐蕃王子益麻党征活着,”

  “此人便是青唐羌的王子,”

  “青唐羌被灭不过十余载,”

  “在吐蕃各部落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若是此人趁机起事,”

  “恐怕西夏都讨不了好。”

  “当初青唐羌占据湟水流域,”

  “靠着丝绸之路十分兴旺,”

  “一度可以影响宋朝和西夏战略平衡。”

  赵渊惊奇道:“这样说来,”

  “恐怕这益麻党征不会放过复国的机会。”

  任谅点头道:“恐怕是这样,”

  “不过益麻党征复国也比让西夏夺取了河湟地区要好。”

  “任公说的是,比肥了西夏强。任公继续。”

  “再说其他五路,宋仁宗时,”

  “把陕西分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

  “说是为了加强防备,其实也不无防备武将之意。”

  “毕竟陕西屯兵数十万,”

  “宋朝最忌讳武将兵权过大,分成四路,宋朝也放心一些。”

  “不过四路互不救应的事情也多有发生,”

  “此事恐怕还是弊大于利。”

  “这四路的部落便多是当年吐蕃化的汉人,”

  “这些年也基本都恢复了汉人的生活。”

  “不过少数真正的番人部落仍然是桀骜不驯,”

  “尤其靠近西夏的地方更是时有部落叛逃西夏。”

  “下官当年做陕西转运副使时,”

  “番人李讹哆便曾带一万多人叛逃。”

  赵渊道:“他们叛逃恐怕还是宋朝的问题吧?”

  任谅点头道:“梁王说的是。”

  “多半是因为朝廷赋税繁重,他们生活无以为继,”

  “或者是边吏欺辱番人部落,导致他们叛逃。”

  “再有便是国防策略的问题了,”

  “为了抵御西夏入侵,宋朝大肆修建堡寨。”

  “修建堡寨需要大量木材,”

  “而番人多觉得山木都有灵,”

  “不少番人对大肆砍伐山林都有不满。”

  “加上还有一些边吏私自雇人大量砍伐树木,”

  “结木为排,贩到内地牟利。”

  “前些年便有番人杀伐木匠叛乱。”

  “还有一些部落则是因为盐井的问题,”

  “很多番人部落都有盐井,”

  “但是宋朝盐是管制的。”

  “那些部落被迫献出盐井,心中自然不满。”

  这也算信仰不同吧,

  汉人或许还嘲笑番人愚昧,

  树木怎么会有灵。

  赵渊想了想,道:“朝廷赋税的问题好解决,”

  “如今我大梁免去所有苛捐杂税,只剩商税,”

  “百姓负担很轻。”

  “修建堡寨是兵事方面,”

  “我可以做主停下来。”

  “不过盐井的问题涉及朝廷财政,还要朝廷讨论。”

  任谅点头道:“朝廷恐怕也不同意把盐井交给番人,”

  “西北的戎盐品质也很好,”

  “有一些甚至不差于青盐。”

  “盐利便是在宋朝也是赋税大头,”

  “最多时一年高达四千万贯,”

  “往常也在两三千万贯。”

  “如今朝廷免了苛捐杂税,”

  “这盐利就更重要了。”.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改革盐法

  赵渊瞠目结舌的道:“盐有这般暴利?”

  任谅点头道:“朝廷控制盐的售卖,”

  “收盐不过每斤几文,”.

  “卖给商人却是几十文,”

  “百姓又都少不了吃盐,”

  “利润自然很大。”

  任谅道:“天下食盐不过就是池盐、海盐、井盐、矿盐,”

  “宋朝时以池盐和海盐为主,”

  “海盐产于东南沿海。”

  “如今大梁境内恐怕也只有京东有少量海盐。”

  “中原池盐主产地解池,”

  “如今也在田虎手里。”

  “朝廷可以控制的产盐地很少,”

  “西北的盐井也就愈发重要了。”

  赵渊点头道:“任公说的是,”

  “看来这盐井还真不能放弃。”

  “不过我朝免去所有苛捐杂税,”

  “应该也足以让这些番人安定下来了。”

  任谅道:“鄜延四路的番人现在多以耕种为生,”

  “宋朝时便分了土地,”

  “免去农税和苛捐杂税,”

  “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熙河路的番人还是以畜牧为主,”

  “宋朝以前也很少能向他们收到税,”

  “因此对他们来说赋税就无关紧要了。”

  赵渊原本以为来西北只是和西夏人作战,

  没想到宋朝都已控制陕西这么多年,

  还是有这许多问题。

  看来移民才是征服的最好办法啊,

  让汉人成为所有地方的主流,

  番人成为少数部分,

  应该也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最好是再让汉人和番人杂居,

  以汉人庞大的基数,融合番人。

  不过这些事情都得以后慢慢做,

  当务之急是打退西夏,

  保持稳定。

  想要最快的融合番人,

  就得解散他们的部落。

  不论何时做这个事情,

  恐怕都要引起反弹。

  只有中原一统,

  他才能腾出手来对付不听话的番人。

  任谅喝了口茶,

  “说了其他五路,”

  “就剩永兴军了。”

  “永兴军算是情况最好的一路吧,”

  “而且前面有鄜延路和环庆路挡着,”

  “永兴军也没有经历过战火。”

  “加上宋朝重视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