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139章

作者:画凌烟

  顾雍却很理性,他继续问道:“陛下,新盐是何物?”

  孙权看了大司农刘基,刘基说道:“这是数月前的事,江陵的商人从江州购买了一批蜀盐回来。”

  “我大吴生产盐,还需要找益州买?”朱据疑惑道。

  “这事的确很奇怪,应该说那盐十分奇怪。”刘基说道,“只要你们吃了那盐,就吃不下之前的盐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第一次听这种说法。

  “你此话当真?”顾雍问道。

  孙权叹了口气,说道:“是子瑜亲自给朕写的奏疏提及的此事,陆伯言也证明了这件事,前几日还带了一些回建康,朕亲口尝试了。”

  说到这里,孙权皱起眉头,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朱据突然说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益州这几年,好商品层出不穷,先是纸,然后是青花瓷,现在又来了个新盐!”

  刘基的表情也忧愁起来:“本以为得到了造纸术,就能在这场贸易中胜过益州,现在看来,新的麻烦出现了。”

  “那为何江陵主簿会死在江州?”顾雍继续冷静地问道,“蜀人不会平白无故杀他。”

  孙权看著顾雍,突然说道:“因为益州希望买新盐,用蜀钱。”

  这下所有人都震惊到了。

  新盐的事,孙权还只是跟大司农刘基商议了,但刘基也不知道蜀钱一事。

  “这绝对不可能!”刘基第一个跳出来大声说道,“蜀钱是万恶不赦的恶钱!数年前,我们惨遭蜀钱迫害!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缓和了民间波动,现在益州那些无耻之徒,竟然又想拿他们的臭钱来荼毒我们!”

  “所以子瑜派主簿柳言去江州商谈?”

  “是的。”孙权点头道,“恰好李济安在江州!”

  “他在江州!”朱据一听到李衡的名字,立刻兴奋起来,“看来人就是他杀的!好伱个李济安!敢妄杀盟国官员!孔明来了都不敢!你怎么就敢!”

  不仅朱据反应很大,其他大臣反应也都很大。

  因为李衡现在已经是建康的名人。

  原因很简单,造纸术、青花瓷都是他弄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才二十三岁的李衡,已经是季汉少府、工部尚书、大理。

  少府和大理都位列九卿,工部尚书仅次于九卿。

  才二十三岁!

  这件事当时传到建康,吴国大臣们第一反应是:诸葛村夫疯了吗?

  “必然是他杀的无疑!”刘基说道,“此人极其狂妄,他上位后,镡承都死在了他的手中,听闻谯周、尹默这样拥戴刘玄德的老臣,也被他给拿下狱,没有活路了!”

  “他为何柳言?”顾雍继续冷静地问道,“难道他不知道益州现在要跟我们搞好关系才对吗?”

  “丞相,您看看邓伯苗刚才的态度便知道现在益州那群人狂妄到了什么程度了!”刘基说道,“这也正好验证了那句话,越是在虚弱的时候,越要表现得强势一些,但其实外强中乾!”

  说完后,刘基再次义正辞严地说道:“陛下!李济安妄杀我朝官员,视为宣战,臣肯定陛下立刻发兵十万,西进益州!”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道:“臣等肯定陛下发兵!”

  “不可!”顾雍道,“万一没能占领益州,我军与益州双双损失,曹魏必然会伺机南下!”

  朱据说道:“曹魏现在将主力仍在关中,与孔明对峙,他们绝对不敢从关中再调兵马,孔明非常人也,魏主没那个胆量!”

  这句话他倒是说对了。

  曹睿后期放荡无度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诸葛亮死了。

  最大的对手死了,曹睿就躺平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人不能活得太安逸,不然死之前会很快乐!

  孙权神色严肃起来,他说道:“以谁为主将?”

  刘基说道:“陛下,臣以为以全琮为主将最好。”

  “为何不是陆伯言亲自挂帅?”

  “陆伯言最好镇守武昌,防止曹魏。

  “那诸葛子瑜呢?”

  刘基又说道:“诸葛子瑜与诸葛孔明是兄弟,臣担心他因为个人私情而误了公事。”

  “其他人呢,都说说。”

  裴玄说道:“全琮确实合适。”

  孙权扫视一眼,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意义,著令全琮调大军西进,向益州讨要李济安!”

  建兴十四年的九月,孙吴做出了行动。

  这并不是巧合,严格来说,孙权并没有亲蜀派和仇蜀派。

  唯一的亲蜀派,可能是诸葛瑾,毕竟是诸葛亮的兄长,有家族情意。

  孙权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政客,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的机会。

  例如《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就有相关记载: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

  怎么翻译呢?

  正史上诸葛亮死了,孙权担心曹魏迫害益州,于是打算增加万人兵力去打算去白帝城。

  永安都督宗预就跑去江东质问孙权,孙权说:我们是一家人,你们怎么能在白帝城增兵呢?你们居然怀疑我的一片苦心!

  所以从史料来分析,孙权他就是个政客,而且是非常合格政客。

  九月下旬,全琮开始调度兵马。

  到了十月的时候,大量的战船已经沿江而上。

  十月中旬,武昌渡口的船只明显增多了数倍。

  季汉在武昌渡口的斥候急忙将情报往永安白帝城送。

  十月下旬,永安都督宗预收到情报后,急忙命人发往成都,往江州也发了一份。

  李衡接到情报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他拿著情报笑道:“孙权果然这鸟德行!”

  董宏急忙道:“西线胶著,孙权现在发兵,我们恐怕……”

  “大可不必担心!”李衡道,“江东鼠辈耳,新盐一事双方都没有谈妥,正好可以借这一场仗,让江东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

  “郎君是说,这仗和新盐有关?”

  “孙吴觉得自己吃亏了,桌上谈不拢,那就战场见!”

  此时大量的吴军战船已经越过江陵,抵达宜都郡西陵,在西陵的渡口云集,声势浩大。

  距离白帝城已经不远了。

  情报从江州走陆路到成都就很快了,一天之后,成都就接到了吴国发兵的消息。

  成都顿时炸开了锅。

  情报写得很清楚,李衡厮杀吴国官员,挑衅吴国,吴主孙权以众怒难平为由,发兵十万西来。

  

第190章 为吴军准备了一点小礼物

  建兴十四年,十一月初十,江州,天气晴朗,无风无云。

  李衡和江州都督李福抵达南府城中央的一处秘密宅院。

  李衡看了看周围,才跟著李福走进去。

  “郎君放心,这里守卫森严。”李福说道,“这几条街平时是不允许有人的。”

  李衡问道:“现在铁甲的产粮如何?”

  “上月从京师大学堂调来了十名学生,他们改良了铸铁工艺,说是什么覆土煅烧。”李福说道,“效果极好。”

  说到这里,李福还不忘夸赞一句:“郎君那京师大学堂确实很有用处。”

  这个时代的江州有两座城,一座是老城,位于江北。

  另一座是新城,位于两江之间,也就是南府城。

  南府城是李严提议修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孙吴。

  季汉对孙吴的防御前线是永安,也就是白帝城那一片,永安的后方就是江州。

  这两个地方形成战略纵深。

  自李衡设立京师大学堂后,便开始秘密在江州南府城城里军器监,以为战时之备。

  成都自然也有军器监,但若军器监集中在成都,运输会非常消耗时间和人力。

  对孙吴的战争路线以长江为主,在江州设立一个军器监是最适合的。

  等李衡跟著李福走进去后,里面传来打铁的声音。

  “郎君。”门口站著的是几个月不见的薛良,“这边请。”

  “新式铁甲铸造如何?”李衡问道。

  薛良说道:“已经铸造出了五十副,就在里面。”

  等走到最里面,那里的木架上架著十副玄色铁甲,看起来森冷而威严。

  李衡顿时激动起来。

  没错了,就是这种铁甲。

  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甲胄:步人甲!

  全身一共由一千多片铁甲片组成,重达六十几斤,全身武装。

  “来,给我换上试试。”李衡突然说道。

  “郎君,这可是很重的。”薛良道。

  “无妨,我试试。”

  李福笑道:“让郎君试试。”

  薛良这才解开一件,不多时,李衡便穿上了。

  这一穿上,顿时感觉走路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心中不由得想到,岳飞的军队真的披这种铁甲打仗的?

  这他妈的能打仗?

  看来训练过的强军和普通人区别的确很大啊!

  李衡强行走了一转,顿时感觉力气消耗了不少。

  他不由得担心起来,问李福:“李公,你觉得如何?”

  李福说道:“刀枪不入,只能以钝器破甲,钝器破甲却也难以精准杀死。

  李福心中也颇有几分震撼,若是汉军真的披这种铁甲上战场,曹魏只能出动传说中的虎豹骑。

  甚至虎豹骑的状态也比不过这种铁甲。

  “但是行动却大大减缓。”李福又感慨了一句,“而且能批这种铁甲的军士不多。”

  “所以是精锐才能披。”李衡走到木架前,拿起长戟,有些喘气地说道,“若是我们在夺荆州之战的时候,有五千这种铁甲军,则无忧矣!”

  李福哈哈笑道:“若真能做到,可快速北上去襄阳。”

  “恐怕很难,我们没有骑兵,无法对这种重甲军团做掩护,很容易被曹魏突袭,但孙权也没有骑兵,夺江陵问题不大,即便陆逊从武昌支持而来,我们能打防御战,最坏的情况是襄阳的魏军也参与进来,我们只要有这样一支精锐,就能在战场中稳如磐石!”

  说到这里,李衡开始脱甲胄。

  “对了,弩呢?”

  “在这里。”薛良走到角落的木架上,拿起一个弩。

  李衡说道:“我要看的不是这个,是床弩,我说的床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