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504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鱼养起来了,环湖公园也园建得差不多了,水生又看上了这块宝地,多次向朱樉申请之后,总算如愿以偿,以原来的砖窑为基础,将造船研究所给搬了过来。

  周地的造船坊已经搬到了义鹊,只不过那边主要还是生产中心,批量化生产的产业链相对集中一点。

  技术研发创新仍然集中在洛邑城中,不论是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还是顶级技术人员的资源,优势都相当明显。

  除此之外,水生还是有那么一点私心的,洛邑毕竟王城,各种公共资源都远胜其他几座新城,不论面子和里子,都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

  自造船研究所搬过来后,这还是朱樉第一次亲自到访,一进大门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鲁颁风”。

  相比于洛邑的其他诸子,鲁颁就要显得更“俗”一点,比较喜欢追求高贵、华丽的贵族风。

  在他主管的国家建设组织会里,专门开辟了一个宽大的展厅,不惜自掏腰包订制了大量玻璃展柜,将任何与自己沾点边的成果模型放入其中。

  上行下效,班门的弟子们自然也染上了这样的“恶习”。

  所以水生造船研究所,进门便是一道长长的船模展厅,不管是正在洛邑各水系航行的船只,还是只停留在概念中的研发型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其精致的等比模型。

  朱樉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参观船模展的时候,小时候他也算是个业余爱好者之一。男孩子嘛,又有多少会不喜欢各类汽车、火车、飞机、坦克、舰船之类的模型玩具.

第1295章 听之任之

  特别是那种可在水中遥控航行的船模,并不是一般孩子玩得起的。

  朱樉自己儿时的愿望清单里,这一项便一直都没能实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在公园的人工湖里玩得不亦乐乎。

  现在倒是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不要说模型,就算真的家伙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可却已经没有那样的闲情逸致了。

  参观还不到一半,正在追忆自己童年时光的朱樉便被闻讯匆匆赶来的水生打断了:“师祖,您怎么来了。”

  现在的水生也“阔”起来,晋升子爵,身兼国府交通运输部副部正、造船坊坊正、造船研究所所正,拥有多项船只专利,算是正式踏入周地的上流阶层了。

  比起朱樉一副家常装的扮相,水生的穿戴就要正式得多:穿的是洛邑最新的高端绸衫缎裤、腰间锦带玉坠、头上薄纱高冠、脚踏擦得锃亮的小牛皮鞋,手里还握着一把水墨纸扇。

  这身行头算下来差不多要抵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了,正符合班门“只买贵”的风格。

  “最近在忙什么?”朱樉显得非常随意,看了一眼水生后,继续自己的参观之行,只是不再像之前那样细细观摩,稍稍加快了一点速度。

  除了泰山之外,班门弟子在私下场合都喜欢称朱樉为师祖,以显示两者间非比寻常的亲密关系。

  初时听到这些年纪自己还大的人叫自己师祖,朱樉还是颇不适应的,毕竟在匠艺一途,班门的很多人都高过他不知多少,可在他们的坚持之下,他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水生紧随在朱樉身后半步,讨好地道:“就在前面,喏,钢骨重楼舫,根据师祖的建议而改进,下个月就可开始试制,明年开春下水试航。”

  朱樉顺着水生所指看去,一艘双体楼船的模型映入眼帘。

  所谓双体船就是将两船并列连接,以增加船只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这并非什么突破性的创新,而是本来就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的一种船只类型,史记中便有“舫船载卒”的记载。

  由于造船材料和技术的限制,这个时候其实很难造出真正的大型船只。

  小型船只又比较容易摇晃,为了让贵族们安全舒适地乘船游玩,聪明的工匠们便创造出由两船拼接而成的舫来。

  如此一来,不仅稳定性有了保障,可用面积也大大提升,足可承载装饰华美的重楼高阁,以彰显君王贵族的高贵身份。

  吴王夫差的坐舟“余皇”便是这样一艘多体楼船,造船业比较发达的楚、齐、越也建有类似的船只。

  双体船的优点非常明显,但为了获取稳定性,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那就是速度相比之下非常缓慢。

  用来泛舟湖上游玩还没什么,可要用来打仗就完全成为拖累了,一旦战事处于下风,根本就没有逃走的可能。

  历史上夫差的余皇巨舰先是被渼洲俘获过一次,再造出来的又在吴齐琅玡海战中成为U国的战利品,没有任何可称道的战绩可言。

  正因如此,各种双体船主要还是用来载人、运货之用,极少用来做为战船使用。

  除此之外,这个时候的双体船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那就是寿命一般都非常短。如果用作风平浪静的水域做游船倒还没什么。

  可一旦驶入大江大河,甚至无风三尺浪的海面,好的能用两三年,差点的几乎就是一次性用品了。

  要知道单体船的左右舷都会有浮力的差异,双体船的左右两个船体受到的浮力就更不相同了。

  所以在连接桥处就会产生应力和力矩,卯榫结构稳定性尚可,但毕竟是用木制的材料,不断的拉扯之下,很容易就会扭曲变形甚至解体。

  所以早期为了耐用性,水生所建造的大多是单体船,直到钢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后,他才把目光盯上了双体船上。

  一旦解决了结构强度的问题,牺牲一点速度来追求平稳便显得非常划算了。

  稍稍询问了一下相关技术细节后,朱樉才发现周地造船及相关基础理论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其中还有一份郑果的功劳。自上次与其谈及过浮力概念后,郑果多次造访造船坊,进行了大量的浮力测试,不仅已经总结出相对完善的浮力理论。

  甚至还得到了不同物品的比重和密度的初步概念。

  在目前的基础理论支撑下,造出“铁甲舰”已经没有多少障碍了,郑果甚至和水生一起搞过一艘钢筋水泥船,以此来验证所得的浮力理论。

  只不过木制船的技术相对成熟,又不缺木材,验证过后便丢在一旁,仅在水生的诸多战果之中留下一个模型而已。

  水生研究的钢骨重楼舫也还是木船,只不过其骨架及连接的结构大量采用钢材,以此来增加其稳固和安全。

  计划中的第一艘船设计载客量便达到了三百,满载排水量为六十吨,可胜任往来巩、洛、伊三地的日常运输任务。

  要是放在以前,朱樉肯定会为这样的“大船”赞赏不已,可他现在有了一座紧临大海的岛,这样的“小船”就有点入不了眼了。

  又问了几句造船坊目前的情况后,朱樉略有期待地道:“若放开手脚去造,你能造出多大的船呢?”

  “师祖就算想要艘余皇,我也造得出来。”水生信心满满地道:“以我们周地目前的水平,吴楚那些船也算不了什么。”

  余皇到底有多大,朱樉并没有见识过,渼洲的巨舟当时也无暇去参观,心里并没有对应的概念:“具体点。”

  水生顿时明白过来,转而是周地的标准来回答:“一百吨的船现在就能造出来,不过很容易搁浅,若是换在大江边上,再大不敢说,五百吨应该不成问题。”

  朱樉记得哥伦布横过大西洋的船也才一百多吨,五百吨,应该是足够了吧。

  当然,这还只是在理论上,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行,稍稍畅想一番后,他终于转到了正题上:“现在就有个造大船的机会,你愿意去吗?”.

第1296章 早就一口回绝了

  水生也是个聪明人,瞬间便想明了其中的关结,神情也变得犹豫起来:“师祖……是想让我去邶殿吗?”

  洛邑的条件根本就不允许造大船,朱樉的语意显然有周地之外的意思,能够造大船的自然就只有新接手的晏婴封地邶殿了。

  随着周地与外界交流的展开,“外派”也成为诸多周人的选择之一。

  一般来说,外派出去的人在待遇和职级上都会有一定的提升,但综合来看,和留在周地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所以愿意被派去的,往往都是那些不得志或欲效仿周云之类跨步提升者,大多数人还是更加青睐留在周地的。

  不论从哪方面看,水生都没有什么外派的动力,若不是因为朱樉亲口问他,早就一口回绝了。

  “不是邶殿,是我们的地方。”察言观色,朱樉心里也有些犯难起来,他只想到水生是最合适的人选,却还没想过人家愿不愿意这么回事。

  简单的讲了下临海的情况后,他又补充道:“这消息还没对外公布,你也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若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

  水生欲言又止,好一会儿后才略带着些期望道:“由我来做县正?”

  “倒不是不可以。”虽然有点脱离朱樉的预期,但只要水生愿意去,朱樉倒不介意给他顶官帽戴戴,只要配上一支优秀的十部佐队伍,让他做县正又有何妨。

  况且以水生现在的级别来说,也只是升了一级而已。

  又提出限期召回、保留目前各种权益等要求并得到朱樉认可之后,水生终于下定决心:“好吧,既然是师祖之命,水生哪有不从之理,一定把临海给你管得好好的。”

  稍稍调整了一下原本想好的人选后,朱樉叮嘱道:“你的主要任务还是造船,造海船并验证航行。

  除此之外,我还会安排专门的人手,配合你,记录海况、气候等等,总有一天,我们要扬帆出海,抵达更遥远的彼岸。”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夏国的造船及相关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却缺乏探索海洋的动力,以至于让西方抢占了先进,甚至由此导致百年国耻。

  虽然还没有想好相应的种种,朱樉却决定先落下这一子,期盼着在自己的影响下,会有大平洋甚至各大洋,成为夏国内海的那么一天。

  就在朱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水生配备好一个优秀辅助团队之际,数千里外的辽东郡正沉浸在第一次丰收狂喜之中。

  此时中原各地大多已经完成了秋收,江淮之间第二季的庄稼都已经长势旺盛,而此时还紧扼着辽河入海口的辽东郡,此前播撒的各种农作物才刚刚开始进入成熟期。

  收获期足足迟了一个月,可这份等待却是值得的。

  燕国的势力范围其实早就已经涉及东北平原的南端。当年孤竹国被U国所灭,领土尽被燕国纳入囊中。

  并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郡进行管理,其中的辽西和辽东两郡便因分别位于辽河东西两岸而得名。

  只不过燕国本身拥有的土地,就已经不太适合以周历指导农业生产了。

  出碣石道往东的气候差异更大,所以更没有作为其发展重心,仅维持了一定的兵事存在,作为防范东胡侵掠的前哨基地。

  辽东、辽西两郡加起来也不过几千户数,大多还集中于辽东郡,负责从山中开采夏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岫岩玉的矿工及进行粗加工的工匠。

  农业生产差不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渔猎采集反而是最主要的食物来物源。

  被朱樉说动的苏钦其实也没能完全说服燕公姬职,第一批开发力量仅仅是不到一万户的刑徒及欠下粮赋无力偿还的民众。

  一直到了三月份,从周地发来的第一批工具及技术人员抵达后,才又从燕赵边境迁入两万户。

  饶是如此,所获得的成果仍然超乎想像。

  不再根据以黄河中下游物候变化为标准的节气,转而是周地温度测量技术为监控手段。

  一直等到温度稳定在十五度以上才开始播撒的第一批种子,在这片黑土地上长势出人意料的好。

  苏钦亲自坐镇辽东郡,组织民众挖渠排干低洼的沼泽、伐木割草清空平坦的原野。

  在最佳的播种窗口期开垦出近百万亩土地,以粗放种植的方式分别种上稻、麦、粟、稷等主流农作物。

  肥沃的黑土地没有辜负他们的付出,即便后期持续开荒而并没有投入多少管理,种下去的这批粮食也取得了不俗的收成,有接近半数甚至还要超过易水南岸的上田。

  听到这一喜讯,姬职坐不住了,亲自赶往辽东郡,一来图个眼见为实,二来则是趁机嘉奖苏钦等一众负责东垦的官员,以弥补自己之前对此项计划的轻视。

  农业发展的窘况自立国以来便一直制约燕国发展壮大,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所带来的改变简直难以想像。即使将其当作燕国当前最为优先的国策,也毫不为过。

  姬职一行抵达之时,辽东郡的秋收工作已近尾声,天气正迅速转凉,按往年的经验来看,极有可能在入冬之前便会降下第一场雪,其后便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漫长而严寒的冬季。

  在辽河岸边迎接姬职的苏钦一脸兴奋:“君上,再过三天全部粮食都将收割完毕,刚好可以在下雪前完成晾晒入库。

  初步估计,满足五十万人一年所需不成问题,若明年再迁入三万户,国府甚至不用征调粮食进行补充。”

  虽然事前就已经得到了相关的消息,可亲耳听到苏钦所说,姬职仍然禁不住为之动容。

  整个燕国也才一百五十万人口冒点头,辽东郡目前三万户,考虑到其家庭组成结构,也就十万人多点,收获竟然如此之大。

  若是再顾及这些荒地大多是第一批移民开垦出来的,也就只占了三分之一的力量,明年若是放手大干,产出的粮食岂不是就已经能够满足整个燕国所需了?.

第1297章 更为直观的认识

  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不能这样进行简单地进行加减计算,但依靠东垦计划来解决燕国的粮食困局,却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

  沿途听着被邀请同车而行的苏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大半年来的种种,姬职的心情愈发舒畅起来,及至参观完了城中几个塞得满满的大型粮仓后,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嘉奖。

  立此大功,苏钦被封为辽东君,食邑五千户,同时还授予其开府治事之权,全权主持燕国的东垦大计并兼领国政。

  自经历过子之之乱艰难复国之后,姬职虽卑身厚币招纳贤士,但在授予臣下实权方面一直都比较慎重。

  此刻不仅实封,还将开府治事之权授予苏钦,在此时燕国已经属于极为难得的荣誉和信任。

  自苏钦之下,一众官吏也皆有封赏,全城皆喜。宴请群臣之后,姬职单独召见了苏钦,向他询问后续开发计划。

  经过这一段历练之后,苏钦也不再是那个只能逞口舌之利的纵横之士,全程见证这片荒原变成良田的过程,让他对强国之本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面对满心期待的姬职,苏钦并不急于回答其问题:“君上之厚爱,臣感激不尽。然,恳请君上将实封改为虚封,并以此为例,不再实行封之赏。”

  燕国此时的体制,几乎与立国之初没有多少差别,君权难以完全控制整个国家,这也导致此次东垦计划只能小规模进行的主要原因。

  一旦东垦大获成功的消息传出之后,国中的大小贵族必然闻风而动,苏钦想要借此撬动整个燕国全面革新的计划也将胎死腹中。

  苏钦自知姬职不可能下定决心,像秦、韩那样收回贵族特权,甚至连齐魏那样约束限制也疑虑重重。

  要破旧立新,阻力最小的方法便只能在这片新土地上“另起炉灶”,搞一个燕国版的一个国家,两个制度,方有一丝实现的可能。

  姬职显然没想到苏钦竟会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原本满脸的喜色顿时削减了不少。

  不仅是苏钦,诸如乐毅、邹衍等人也曾委婉地提出过这方面的建议。

  虽然深度有所区别,可中原各国的强大皆有加强集权的影子,对有识之士来说,这已经是强国的必要选择之一,亦是各家各派的共识所在。

  姬职也不是看不到这一点,可庶子出身的他能够登上君位,全靠大小贵族的拥戴。

  当初亦许下与众权贵共享燕国之誓,现在转过手来去限制他最大的支持者,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

  见姬职犹疑难决,苏钦伏身而拜:“君上,臣并非是要打压国中诸贵,富之贵之可矣,然强国之变必须尽可能凝聚人力物力,天下大势如此,迟则晚矣。”

  “相国所言甚是,不过兹事体大,且容寡人再想想,如何?”姬职不敢直视苏钦的眼睛,还想拖延。

  苏钦却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时机,哪肯放过:“请君上当机立断。

  值此中原各国局势紧张之际,正是我燕国励新图强的天赐良机。天赐不取反受其咎,一旦齐、赵腾出手来,岂能坐视燕国壮大,到时就悔之晚矣。”

  “这……可相国肩负东垦大计,国中无人主持,贸然行之恐生乱也。”这也是姬职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情,他经历过那段混乱不堪的岁月,再也不堪承受这样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