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492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至于嵩县的绩效分配,周允根本就不屑于参与,将仅剩的劳动力全部用来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依靠打工挣来的“外汇”和周地的系列福利政策,不仅没有陷入困境,财政状况反而逐步开始有了盈余。

  这一番操作下来,原本准备看笑话的四个乡正都傻眼了,还能这么搞?心存观望的黎返也终明白过来,自己依靠的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眼见周允带着一群老弱病残日子开始过得风生水起,这可把黎返等人给愁坏了。

  自从决定接受朱樉提出的安置计划后,解读周地的种种便成为北黎“高层”的重中之重,所以他们也清楚,周允并没有“作弊”,其所采用的那些招数,同样也适用于他们。

  可要想效仿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这就意味着要把人“交出去”,这无疑会极大的内部事务。

  特别是在人事任命上,完全由黎返说了算,哪怕是周允等辅佐人员,去留也在其一念之间。

  可这并不能令黎返及其追随者完全放下戒备,在维持“独立”为自己预备一条后路和彻底融入周地之间左右摇摆。

  就在黎返等人纠结不已之际,又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发生了,连持续近两个月的学术争鸣大战也为之戛然而止。

  U国败了,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惨败!

  若论华历元年天下最引人关注的事,无疑便是便瓦剌国以倾国之力北伐U国了。

  有着前年歼灭渼洲主力并一度占领郢都的骄人战绩,天下已经没有谁敢视吴为蛮夷小国了。几

  乎是从两国各自在国内集结兵力开始,列国便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渠道,严密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哪怕一点一滴的消息也不予放过.

第1261章 万劫不复之境

  这一战,必将深度影响着天下的格局变化。

  在吴楚之战前,渼洲不论疆域还是人口都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国,五大强国联手攻伐之下也只略居下风而已,甚至因顾忌其报复而不得不见好就收。

  可小小的瓦剌国,竟然差点就把渼洲给灭了。事实上若夫差能够完全听从孙巫的建议,渼洲恐怕真的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虽然最终保住了小命,仍然痛失淮南淮北大片土地,还被大明朝趁火打劫拿下商於和汉水上游千里之地。

  一战就把一个超级大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虽然因后期的种种失误,仅仅只能摘掉其头上的超级二字,可天下还有谁敢小瞧瓦剌国?

  在这么一个“超级大瓜”面前,新历法正式启用、普荆对韩赵秦的“勒索”、周韩外交纷争等等事件全都得靠边站。

  只不过在赚足的天下人的注意力后,吴齐之战却变得有些“乏味”起来。

  传统霸主U国对瓦剌国的挑战相当重视,吴军还没有出国,大司马田穰苴便已坐镇彭城。

  接纳整顿从五都挑选而来的技击之士;齐王也没闲着,令世子田辟疆留守邻姿,自己则出西都莒城,与田穰苴遥相响应。

  有别于天下各国,U国目前采用的是“都县制”,除中都邻姿外,还有平陆、阿、即墨和莒四都,合称五都。这倒并不是说U国有五座都城,而是类似于后世的五大战区。

  当年姜子牙带着周王室授予的征伐之权受封U国,并不是让他可以随意讨伐其他诸侯国,而是有意让U国持续打击东夷诸部,以为周室的东方屏障。

  据说周之所以能够顺利代商而立,并不完全是因为纣王昏庸无道,而是其在位期间以倾国之力持续十年讨伐东夷,周趁其国中空虚才终于一击得手。

  不论传闻是否属实,天下共主的商纣王也要发动全国的力量去讨伐东夷,其实力也就可见一斑了。

  为了完成朱樉的重托,U国建立之初便开始有了都县制的雏形,赋予边疆地区足够的兵力大权,让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动周边力量,发动对东夷的进攻和防御。

  每个都就是一战区,可以不用得到君主的许可,便有调动队伍发起战争的权力。

  其后田氏代齐仍然继承了这一制度,只不过这时的东夷已经被灭的差不多了,五大战区的征伐对象也变成了同为周室分封的诸侯小国。

  正因为其特殊作用,除了中都邻姿外,其他四都也会随着形势的改变而变换,这也导致后世对五都到底花落谁家而争论不休。

  一旦调动五都之兵,那便意味着U国要发起灭国之战了,而且是五大战区尽出的大战。

  齐王坐镇莒城,也意味着齐军攻伐的方向,同时也有御敌于长城之外,不让战火波及到其核心腹地之意。

  相比于U国的全国总动员,完成集结后的吴军却让各国大失所望。

  孙巫的三万先锋渡过淮水之后,便开始深沟高垒,驻足不前;与其策应的伍子胥三万吴军也拖拖拉拉,停在淮水南岸一点也没渡河的意思。

  夫差的五万大军更是留在广陵连城都不出,据说夫差自己隔三差五还丢下队伍返回吴都王宫,沉迷于酒色之中。

  当着准备看大戏的各国,吴齐两军就这么隔着数百里对峙,连场像样的隔空骂战也没有献上。

  所以当梦孜在洛邑与诸子混战掀起第一次学术世界大战之际,立即成功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很多人都在猜想,面对严阵以待的U国,瓦剌国多半是怂了,说不定已经在暗中遣使乞和了,否则为什么连U国也没有什么动作呢?

  U国之所以不动,完全出于田穰苴的大力主张。

  出身于田氏庶出旁支,田穰苴能够出任主管U国军事的大司马之职,完全是凭着其过人的才能。

  一向自视甚高的晏婴也要称赞其“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在后世更被列入武庙十哲之一。

  同为兵事大家,田穰苴自然对孙巫的成名之战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其战术战法和吴军的优劣之处也了然于胸。

  所以他极力向齐王建议,不要因敌而动,而是要沉住气坐待时机之变。

  在田穰苴看来,孙巫最大的特色就是善打“运动战”,通过营造各种形势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让其在运动中露出破绽,并毫不自觉地扩大弱点,一待时机成熟便难道孙巫的“毒手”。

  而且吴军大多属于轻兵,善于野战而不利攻坚,只要先固守待敌,以坚固的防御消磨其意志,待吴军兵疲力竭后,自然就可以手到擒来了。

  齐王对田穰苴还是相当信任的,认可了他这种战术,所以在两三个月的对峙中,并没有丝毫干涉,将前线指挥权放手交托。

  就在观众们开始无聊得要打瞌睡,转而围观诸子论战之际,战况突然有了变化。

  五千吴军秘密走海路,突然在琅琊登陆,还打出了孙巫的旗号,这下子齐王就无法淡定了。

  作为东夷的核心发祥地,琅琊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北接在这个时代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穆陵关,是U国核心腹地重要的门户之一。

  往西南一百五十周里便是U国南都莒城,也是渼洲强盛之际两国主要争夺区。

  其实此前瓦剌国与U国便在此发生过一场,夏国历史中有文字记录以来的第一场海战,而且还是以U国大胜而告终。

  U国三面临海,海战方面的经验比善长内河作战的瓦剌国还是要强上不少的,只不过孙巫这一次却避开了U国水师的巡逻范围。

  只以登陆为目的,并不作海战打算,令U国水师毫无用武之地。

  齐王是在两天后才得到孙巫登陆的消息,考虑到吴军轻兵完全可以做到日行百里,也就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在莒城,他立即慌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田因齐也算得上一代明君,虽然继位的头几年沉溺于酒色歌舞.

第1262章 构不成多少威胁

  但在其幡然悔悟之后,U国在其治下国势蒸蒸日上,更通过桂陵、马陵之战歼灭普荆主力,将其从霸主之位拉下马来,让U国一度风光无限。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仅限于“明”而已。听得进劝谏,懂得了事理,知道哪些人该重用,哪些人该惩处,相比于很多君主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可他却有一个极大的弱点,不善决断。他能够看清事情的利弊,却无法果断做出取舍,所以在他任内空有一众贤臣良将。

  稷下学宫亦正处于人才汇聚的巅峰之际,可U国却没有进行过一项重大改变,白白错过了变法的最佳窗口期。

  正因如此,他心里非常清楚,五千吴军对拥有三十万大军的莒城构不成多少威胁,最佳的应对策略当然是稳守莒城等待四方勤王之兵。

  可万一呢?

  对手可是孙巫啊!渼洲四十万主力大军先后在柏举和竟陵被其击溃,数百年未遭战火的郢都在其兵锋之下不战而下,那可是渼洲的都城,从各方面来看都比U国的南都要强得多。

  他不是没把握守住莒城,而是没有绝对的把握。

  这就非常要命了。他现在终于能够体会楚王当年为什么要不战而逃了,身为王,绝不能身陷敌手,否则还有何颜面可谈。

  他可以放任田穰苴与吴军对峙而不动,那是因为他远在大后方,离前线隔着几百里,背后还靠U国长城,自然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理智分析。

  不过现在嘛,换成他位于前线了,哪里还能安然入睡。

  一夜无眠之后,齐王终于做出了决断:派人向彭城紧急传讯后,在两万精锐的护送下,沿沂水而上,转入赢邑去“督战”。

  赢邑原本是齐鲁前线,长勺之战发生在那里,齐王的如意算盘是:让莒城大军拖住吴军,若是打胜了,他可以很快就回来主持大局。

  若是打败了,通过徐关也能迅速返回邻姿,齐长城足以挡住吴军的步伐,让田穰苴可以有时间回援。

  齐王的这一决定顿时令原本平静的战局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他的临阵脱逃令莒城顿时陷入混乱之中,不仅无力组织力量去围堵吴军,甚至连严密监视其动向都做不到;

  这五千吴军似乎早就料到齐王的决定,根本不碰重兵云集的莒城,通过其偶尔暴露的行踪,竟然显示出其正追在齐王的屁股后面。

  这下子齐王就更着急了,不断派人催促田穰苴回兵勤王,甚至还下令周边各城邑主动出击,寻找吴军的踪迹,以将其歼灭。

  等田穰苴收到消息后,局势已经陷入糜烂之状,不由仰天长叹。即使他明知这是孙巫的诡计,却没有任何可行的应对之策,总不能坐视不理吧,只好依令率兵北上勤王。

  不愧是孙巫,瞅准最为致命的要害,仅凭五千吴军便将五十万齐军和数十城邑守军给调动起来。

  这边田穰苴刚刚出发,淮水一线的吴军立即拔营而出,紧紧地咬在齐军主力的后面,同样打出了孙巫的旗号。

  一时间,U国境内竟然出现了两个孙巫,一个对齐王紧追不舍,一个则对田穰苴若即若离,战局顿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最终,孙巫又一次得逞了。当田穰苴带着大军进入一片名为艾陵的丘陵地带后,神出鬼没的吴军竟然在此设好了埋伏,利用复杂的地形四面出击,早已被拖疲的天下劲旅又哪能抵挡。

  惨败!

  这一战,U国最精锐的二十万技击之士损失过半,若非领军的是田穰苴,甚至极有可能全军覆灭。

  消息传出,世人无不为之震憾,天下格局又要为之变色了。

  不过这都及不上刚刚收到消息不久的朱樉,因为计冉终于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一名重要的客人。

  揖手行礼之时,朱樉的手是颤抖的。

  打死他都没想到,计冉火中取的“栗”竟然会是从一个巅峰又攀上另一个巅峰的兵圣孙巫。

  自己这便宜师兄到底是怎么说服孙巫的呢?

  朱樉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不好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只好拼命将其按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正常一点:“孙巫子大驾光临洛邑,华之幸也。”

  这已经算得上是二人第二次见面了,上一次还是生死之敌,现在却已经站在同一条阵线了。

  嗯,现在恐怕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像孙巫这样放在哪一国都炙手可热的人物,自己能不能将其留下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孙巫倒显得极为平淡,简单地回礼:“樉子。”

  或许是关心则乱吧,这让朱樉有点不知所措,招呼孙巫落座之际,不由频频望向计冉。

  后者终于与他眼神相汇之后,却击掌而叹:“哎呀,该去见老师了。师弟,长卿就交给你了,好好招待。”

  话一说完,就这么不负责任地走了,果然不愧是计冉,对朱樉满是求助的眼神完全视若未睹。

  此时的朱樉已经见识过不少子级人物的风采,连梦孜来到洛邑他都能心能平气和地“晾”着他,任由诸子与其斗得不可开交,耐心等待会面的时机出现。

  放眼天下,尚未见过并能够让他怦然心动的子已经不多了,孙巫绝对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子的份量实在是太重了,其留下的《孙子兵法》是为数不多风糜海内外的夏国传统经典著作。

  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仍然绽放着耀眼的光辉,受整个人类社会的尊崇敬仰。

  且不论后世的影响力,只着眼于当下这个战国乱世,几乎可以打败任何强大对手的孙巫,其份量也远不是备受各国冷落的儒家、道家、墨家、农家诸子可堪比拟的。

  计冉到底跟他说了什么?自己又该如何打动对方?朱樉就好像拿到一份超出自己认识范围的试卷一样,内心一点也不争气地紧张起来。

  他现在终于明白杨竹当初所说的话了,不管计冉火中取的是什么栗,那绝对是周地目前最为短缺的。听的时候他还有点不明白,可当孙巫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终于恍然大悟.

第1263章 技击之士

  周地发展最缺的还不是目前最为困扰他的人才,而是安全!

  没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一切都将是空谈,也才有明明是亚加达违背约定,他却不得不小心应对,力求不过份激怒犯错者,而是要保留其颜面,提供可以接受的台阶而下。

  更不要说面对U国、普荆这样的霸主大国,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委屈求全,接受不平等的条件来换取一时之安。

  这就像后世一样,即使打赢了全世界都难以置信的战争,还是要不惜一切拥有核平的力量,这才能真正拥有安稳发展的底气。

  毫无疑问,孙巫便是他的一面“核保护伞”,只要他一天还留在周地,任何一国想要威胁以武力,恐怕都得好生思量思量能不能承受其反击的力量。

  一切的前提是,自己能够留下这个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兵家至圣。

  干系大大,朱樉的发挥便显得有些“失常”了,沉吟半晌都有点找不到话头,只能借着端茶倒水掩饰自己的紧张。

  好一会儿后才揖手为贺:“艾陵大捷,孙巫子名震天下,实在令人仰慕之极。”

  这话其实说得有点不合时宜,且不说U国还是“盟国”,反观瓦剌国敌意还要更大一些,哪有祝贺自己的“敌人”打败自己的“盟友”之理。

  更不要说孙巫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洛邑,很明显已经“背叛”了瓦剌国。

  孙巫浅尝了一口新茶,再没有当初白马山遭遇时那般咄咄逼人。

  一副风清云淡地神情:“次兵之胜,何足挂齿。”

  这也太谦虚了。虽然歼灭的人数不及柏举和竟陵之战,可其影响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U国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而且还是在其五十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直击其最精锐的技击之士。

  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把话谈下去,朱樉干脆豁出去了,本来自己就不擅长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绕来绕去实在太痛苦了,干脆真言相问:“孙巫子可愿留在周地,助吾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