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想了想,朱樉觉得自己也没必要藏着掖着,淡然道:“无他,学绝道丧,当为往圣继绝学!”
回想起当时自己为拜师老聃所说的话,随着这些字从嘴里吐出,他心中竟然闪过一丝别样的东西,似乎自己苦苦寻找的东西终于出现了,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
计冉闻言呆了呆,看着朱樉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半晌他才叹气道:“好吧,我承认你确实比我会哄老师。不过仅仅是这点,并不能让我彻底心服。”
朱樉微微一笑,脸上浮出一丝奇怪的神色,再度吐出一句:“为来者奠宏基。”
计冉终于动容,竟一改之前那种嘻笑自然之色,恭敬地向朱樉一揖:“朱樉志向高远,我不如你远矣。”
朱樉却并没有为计冉的前倨后恭所动,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却思潮翻涌。
来到这个时代快两年了,他一直觉得自己背负着某种使命般的目标,但却总是不明究竟。除了埋头解决自己的温饱和周地的温饱,他几乎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甚至会感到一种极度的空虚,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令人窒息的感觉。
凭着自己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基础,他确实可以靠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他所向往的吗?
这或许只是他最初时的目标,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即便不提他完成后土任务的考虑,他仍然有着自我实现的需求。
冥冥之中的命运让他来到了这个诸子云集、名家倍出的时代,他绝对不是来求温饱安稳的,他必须做点什么,让这股思想大暴发的热潮持续下去。
席卷整个文明,席卷整个历史,让这些先贤的智慧结晶和心血不用因历史往复循环的倾轧而消亡褪色,而是不断迸发出绚丽的光芒,照亮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这一刻,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值得自己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这种拔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充斥全身,让他忘了自己的所在,忘了将要面对的重重困难,忘了之前的种种绝望与迷茫。
老聃的声音似乎从天际传来,直入人心:“十年,你说的那些我都教给你,想学什么我都教你!”
计冉也呆住了,不断变换的眼神显示着他激烈的内心斗争。
他是一个绝对不愿意受一丝束缚的人,更是一个老子道家思想极为出色的继承者。不要说出仕为官,就是让他当一国之君也对他没有丝毫诱惑力。
可是现在自己渴求三十年的东西突然这么出现了,真的让他很难拒绝,虽然他其实一直都和老聃保持着实质的师徒关系,一个名份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更多的时候,他坚持让老聃承认这份关系,成为了他的一份羁绊,可以让他有借口偶尔回来看一看,不至于完全沉迷于山水之间.
第612章 开市的收益
咬了咬牙,计冉愤愤地道:“干了!山河江湖,且等我十年!”说罢一把搂过朱樉,压着嗓子说:“我算是服了,你小子这碗迷魂汤实在太厉害了,我看老师的道心都要保不住了。”
本以为会和计冉来个竟夜长谈,哪知道达成心愿之后,计冉便立即赶朱樉走,说是要独自睡在老聃檐下追忆往惜。
第二天朱樉起了个大早,想要陪着计冉尽快了解周地的具体情况,却没成想扑了个空。一问老聃才知道,人家早就出门了。
想着这些名人高士总有自己的风格,朱樉也不再坚持,匆匆赶回国府商场,继续和书珂核算国府商城第一次开市的收益。
书珂等人昨晚已连夜进行了计算,朱樉仔细检查并纠正了其中的部分错漏之后,精确的数字终于出炉。
开市一日,近万人涌进了国府商城,运来兑换的粮食超过一万二千石,再加上其他苎麻之类的物资,共从政务中心兑换一百七十万文周币。
从国府各商铺的帐册统计来看,销售额达到一百万文,除了书店外,几乎所有店铺的存货都已经被抢购一空。
看到这个结果,朱樉既欣慰又略有些遗憾,占地最宽的书店如此冷清,怪不得之前自己想要靠卖书赚钱碰了一鼻子灰。
转念一想,现在又何必太过着急呢,知识的市场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这不是卖掉几十套《农书》么,说明百姓还是有需求嘛。
各种商品的订价经过朱樉仔细核算,除去各种成本成后,只保留了一成的利润,也就是说一天之内,国府就获得了十万文的纯利。
目前各坊人手不足,并不能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所以朱樉定的是十日一市,只要以后每次都能保持这样的规模,一年下来除开各项开支,国府仍然有数百万文的收入。
这个数字并不大,并不能凸显朱樉以工业为支柱的构想,不过这毕竟才刚刚开始,再说产量上去之后,外面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利润必然会越来越大。
按朱樉所设计的货币体系,一万文才相当于一金,眼前这点收益即使全部用来还债,也不知要多少年,可相比于之前周室的状况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了。
只要打开国际市场,再加上因民众越来越富裕的国内市场,那点债务还用得着发愁吗?
书珂却被这个数字惊呆了,从小到大,他何曾接触过这样大的数量。
高式子有事不在,泰杉少了些约束,见国府又多了这么大笔收入,立即大叫着要增加自己的薪俸。正吵闹时,又有一群人闯进了国府商城。
经过昨天的那一闹,众人都如惊弓之鸟,纷纷拿出今天才从府库里翻出来的陈旧兵器。待看清来人之时,却发现虚惊一场:来的并不是周公的甲士,而是几个族老和村民。
他们是来告状的,一听描述朱樉便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师兄计冉闯祸了。
几名族老义愤填膺,指责计冉骚扰村民,还调戏妇女,要求朱樉将其逮捕处罚。
调戏妇女?
朱樉闻言大惊,连续追问了三四次,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计冉一早在城里闲逛,哪里有人扎堆就往哪里钻,逢人就问上两句。
不过他的问题都很奇怪,比如:“你去过哪些地方玩?”“邙山有哪些小道、美景?”“你的亲族分布在哪些地方,多久来往一次?”
这些倒还没什么,最令村民无法忍受的是,他居然跑去问村中的妇女:“你家男人什么时候回家,多久跟你亲热一回?”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民风还算开放,却也没开放到这个地步,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已经被村民抓住打了个半死押送来此了。
朱樉已经体会过自己这个师兄的不正经了,却没想到还能干出这种“不问正事问房事”的荒唐事来。
不过盛名之下无虚士,况且还是老聃推荐的人物,朱樉虽然一时想不明白,但相信他这些看似奇怪的问题,一定有其道理。
当下安抚好一众族老,并一再确定此人真的是自己委派调查民情的,希望可以尽量配合,若实在出格,不予理会便是。
族老们将信将疑的回去了,留下朱樉在那里哭笑不得。
说起来,计冉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历史上其实是有争议的。
因为夏国文明讲究的是信史,而关于计冉有史可查的唯有与勾践的那次对话,其后便再无其踪影。
而其他记录计冉的篇章,大多极富神化色彩,并不为人所采信,所以很多人怀疑计冉这个人其实是范黎杜撰出来,用来抬高自己身份的,后世流传那些计冉的著作也属伪造。
不过朱樉却知道信史的陋俗,如果没有与君王产生交集,一个人再有才华,想被记录下来都非常困难。
拥有思想学说著作的人还好一些,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机会了。
比如后世都知道军械制造标准化是明军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到底是谁首创发起并行之全国的,这种引领技术革命般的人物却连留下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与计冉相识还不到一日,但朱樉却对其有着相当明晰的印象,他的才华自己还没能看到,不过以其所表现出来的性情,实在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而历史上许多这样类似的人物,往往都不会留下痕迹,甚至多被误解而命运多难。这样的人,却没有一个会是平庸之辈。
刚送走村民,朱樉还没感慨多久,苏利回来了。
本来按约定,虽然两边路途不同,但苏岱和苏利是同时返周的,可昨天的约期已过,苏利才姗姗来迟。
朱樉直接在底楼政务中心接待了他,几个月不见,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脸上竟然多了一份沉稳与风霜,之前的稚气全然不见。
一番交谈之后,总算知道了他回来迟了的原因。
相比与苏岱的一帆风顺,苏利的遭遇可就坎坷多了。
他的目的地是U国的稷下学宫,这座天下间汇集了最多名士学者之地.
第613章 偏见
本来设想是很美好的,学术最兴盛之地,那些名士学子们又享受着U国提供的丰厚待遇。
据说孟子在U国时就享受了卿的待遇,年俸是十万钟,一钟是十石,那就是一百万石的粟米!
这是什么概念,在朱樉掌权之前,整个周地的产量还不够支付孟子一个人的薪俸,U国之富可见一斑。
能够进入稷下学宫,即使享受的是最低阶的待遇,那也是富得流油,所以之前书珂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进入稷下学宫,过上有钱又有闲的生活。
照理说,和这样的人做生意,特别是卖纸,本来该是一桩轻松而又暴利的易事。
可惜吕布威因为自己是姜氏后裔的原因,对现在的U国其实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稷下学宫更带着固有的偏见。
稷下学宫的人确实个个都不缺钱,确实都是些饱学之人。但这些有钱又有闲的饱学之人,却并没有多少能被U国所用,所以他们日常消遣的唯一方式便论战。
除了十日一次的大辩论,这些人还一日几小论,三日一大论,几乎无时不在为各自的学说和主张与人争辩。
稷下学宫是什么地方,仅是能被称“子”的便有数十人,再加上各自还有不少出色的弟子,那简直就是个学术深渊。
年少的苏利一掉进去,就立即陷入无法自拔的地步。
你说这纸是仓颉所用,好,拿出凭证来,有何典何故?你说一本空白纸册要卖一金?定价依据何在?你来自周地?来,我们好好聊聊周礼……
苏利在稷下学宫混了一个多月,不仅没卖出一张纸,还被灌进的诸多学说理论搞得头昏脑涨,这也有理,那也可行,只差没忘记自己是谁了。
若不是后面出现了转机,不要说卖纸,他自己被卖了也不自知。
这个转机便是燕相苏钦出使U国。
尚京割地退了魏齐之兵后,全力进攻燕国。苏钦刚刚成为燕相,正准备励精图治强盛国力,没想到好不容易趁尚京灭中山国的机会。
联合了魏齐来削弱自己这个强邻,盟约上的墨还没干呢,转身就被魏齐给卖了。
燕国此时虽有名将乐毅、秦开、粟腹,可是新军尚未开始训练,面对赵雍亲自坐阵,廉颇、赵奢左右进击的尚京精锐大军。
哪里能抵抗得住,更何况尚京手里还有望远镜这样的利器相辅。
燕军节节败退,转眼就被拿下了二十座城池,那可不是周地所谓的城池可以比的,每一座的人口财货都要胜过此时的洛邑。
更不要说这些城池大多位于华北平原,是燕国重要的产粮基地。虽然邹衍已经在为燕国制定合适的历法,可那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失去这二十座城池,燕国立即就坠入三流国家的窘境。
无奈之下,虽然深恨得了好处就背弃盟约的魏齐两国,但却不得不屈身相求,否则单靠燕国的力量,顶多一两年内就会步中山国的后尘了。
见过齐侯之后,作为纵横名士,苏钦当然少不了去见识一下这座天下闻名的学宫,没想到一进学宫就撞见了灰头土脸的苏利。
比起少不经事的苏利,苏钦的辩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连续十日,苏钦不仅完胜数十场小论战,就连其中一场学宫大辩论也技压群学。如此苏钦固然名传天下,苏利也跟着沾光,把纸卖得风生水起,获利竟然比苏岱还高出五百金。
本来苏钦还要转道去魏,正好与苏岱同行可以顺路回家看看老父。
不过尚京却主动与燕媾和,燕国已经到了亡国前夕,见尚京条件并不苛刻,等不及与苏钦商量,便答应了尚京的媾和条件,割了十城给尚京换取尚京退兵。
苏钦闻讯只得紧急返回燕国,主持国政大局。这一来耽搁了些时日,苏利一路疾驰,仍然比约定晚了一天。
十年间,齐并宋鲁,魏夺河西,韩灭郑,赵灭中山,都需要时间消化自己获取的领土。
其他各国也在变法图强,以图保住国家社稷,苏钦判断天下会有十年左右的平静期,行前嘱托苏利好好修学,静待一展之时。
对于周地,在听过苏利转述的变化之后,他却没有多言,但却隐晦地表达了并不希望苏氏子弟在周出仕之意。
听到这里,朱樉也只能摇头苦笑,苏岱之前已经拒绝了出仕之请,看苏利的样子,经过稷下学宫的教训,也是要立志苦学了。
虽然他现在确实需要一些对外交往的人才,但太过心急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安抚好苏岱之后,吕布威派人赶回的马车也抵达洛邑,车里不仅载了两千金,甚至还有五百爰金。
手里有了接近九千金,朱樉的第二级钱币的铸造便再不能等了。
只要能找到银矿,那他设想中的四级货币体系便可建立,虽然自己手里除了铁稍充足一点,其他都相当缺乏,但现在也只能先搭上架子,日后再慢慢补充了。
收拾行装准备出发之时,高式子脸沉如水地回来了。
东周公和西周公根本不见他,让他吃了个闭门羹。对于这两个大债主,朱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带着高式子一起去了铸币坊。
至于这两位周公,铸完这批钱币,先还点债减轻压力,再来慢慢研究对策了。
有了之前炼钢的经验,精练铜的方法摸索并没有多少困难。
朱樉在已经成熟的青铜冶炼基础上,又加入了一定量的磷,得到了硬度更高的磷青铜,这种磷青铜甚至可以用来制作弹簧。
之前设计马车的时候,朱樉就苦于没有制作弹簧的合适材料,所以只能以大量的独轮车作为替代运输工具。现在有了磷青铜,性能更优良的四轮马车改进计划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只不过他手里的铜现在还太少,连铸币的要求也难以满足,用来制作弹簧就太过奢侈了。
这个时代的一金大概也就250克,将手里的所有金饼去芜存精之后只有2吨多一点的铜锭,再加入不到一成比例的锡、磷,最终炼成可以用来制作铜币的磷青铜板原料2.2吨左右.
第614章 产业作坊
在综合考虑过多种方案之后,制出的铜币一枚重约20克,币面价值为一千文,并第一次采用了人像币,入选的当然就是当今天子姬研了。
七天之后,第一块磷青铜板被放上了冲压机。
想着即将有面值达到一亿文的铜币从铸币坊源源不断地流出,朱樉在一旁口水都快要流出来。
为了让自己的铜币更具价值,甚至为列国所接受,这批铜币不论成色和份量都很足,综合算起来能够收到的铸币税不过百分之五。
不过这已经很可观了。
在水力充足的情况下,这一亿铜币从冶炼到冲压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国府却可以因此进账五百万文,比国府商城的利润还要可观。
当然,国府商城才刚刚起步,一旦发展起来,产生的利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哐当!”水力冲压机的轰鸣声中,计冉骑着马缓缓行来。
计冉随手抓起一把刚刚制成的铜币,好奇地打量着:“这人是谁?我好像没见过啊。把人头印在钱币上,你果然总会想出些稀奇古怪的点子。
边缘为什么不弄光滑点,搞这么多齿纹实在太麻烦了。好,不要你教我,我明白了,这是防止别人削减份量,果然有点门道。”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