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245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第493章 去占地盘

  当然,夏国联盟还要分一点,真的就是一点,一成而已。

  七月的《徐霞客游记特刊》一出,不仅联盟实控地区的缙绅沸腾了,现在还属于大明地方的缙绅们也沸腾了。

  还占个毛线的田地啊?能够从税赋里分钱,侵占土地、开办商铺、工坊还有个啥意义?

  让人家来做这些,自家就收收税他不香吗?

  《特刊》一出,夏国大地的儒家缙绅们欢天喜地!

  要信银度教?信信信,不就是佛家嘛!反正也就是礼仪那套东西,平常也都礼佛吃斋的,何况银度教还没那些麻烦。

  再退一步说了,等咱们做了刹帝利,就不能改一改他天竺的礼仪?

  不会说天竺话,你当咱们儒家学子寒窗苦读是假的?

  再说了,等咱们做了刹帝利,教治下子民们学习华语,儒家经义难道不行?

  天竺天气酷热,且瘴戾横生!

  什么酷热不酷热的,岭南当年不也瘴戾横生,咱们先祖还不是耐着劳苦去打下了。

  只要能分钱,不是,只要能发扬我儒家学说,什么苦咱儒生吃不了?

  不要说了,天竺,不,银度咱们儒生去定了,谁挡谁死!

  从八月开始,长江以南的临海城市就热闹了起来,各处码头都有各色人等在询问去银度事情。

  其中去到广冬的缙绅最多,毕竟福周现在算是“匪巢”,万一生出什么事端来就不好了。

  缙绅们的算盘也打的很精妙,除了个别,大部分来的是庶支、旁家,虽然《特刊》上说的激昂,但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还要先派人去探一探。

  夏国联盟的要求也很奇特,凡是去往银度的必须成立公司,不论什么庶支、旁家,凡是主事人必须持有股份。

  虽然这个规定让缙绅们有些郁闷,但那些被当做先遣人员的庶支、旁家主事人却欢心不已。

  要是按照大明的做派,派他们不过是拿银子办事的掌柜罢了,如果银度那边真和《特刊》里说的一样。

  那么这些先去的主事们将来也还是主家的棋子罢了,等嫡支派了人来,家业也还是他们的,庶支、旁家不过分写汤水。

  可有股份就不同了,在银度的收益他们也要拿一份,而且夏国联盟规定,主事人的股份不得低于两成。

  和以前庶支、旁家要看主家脸色不同,只要在银度好好经营,那么以后自家在银度也算自成一脉了。

  征税啊,世袭啊,老天爷啊!

  城邦的刹帝利不敢想,那是联盟豪贵和主家们的地方,但就算是个镇子、村子的刹帝利也很妙不是?

  说起来那就是自家的地盘,田产、店铺、工坊那都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世代都是!

  嗯,等站稳了跟脚,到时候还要和婆罗门再比划比划,不掌刀兵的人分那么多钱干什么?

  不过,那是后话,就不信咱儒家的经义比不上你银度教的典籍!

  要论礼仪,嗯,你们全是弟弟。

  缙绅问题就这么解决了,无非利益嘛,十七世纪的地球上有的是!

  缙绅问题解决了,大明就好解决了。

  先是西北,凡是夏国军所到之处,各处府县都是象征性的摆个样子就开城门了。

  大明的军将们也听说了银度的事情,他们原本就不想打,现在军将们还可以带着亲兵、家丁们直接去银度,联盟给兵甲让他们去占地盘。

  急啊,你夏国联盟的烂规矩,不是联盟领地的缙绅不让去银度呀!

  南直、湖广、寺钏、云贵的缙绅们更着急了,你夏国联盟倒是赶紧来打好吗?

  我们儒家也是要面子的好吧,你来都不来,让我们主动投降,这不符合儒家经义里的说法。

  但是很快,N京的一位勋贵就刷新了他们的下限。

  忻城伯赵之龙率全族向夏国联盟投降了,为此还公开一段多年前的N京城迷案。

  早年间他的管家从阳周卖了一名歌姬,这名女子美貌异常,得到了赵之龙的宠爱,并收做了小妾。

  当年朱樉在N京城外遇刺就是赵之龙指使的,作为N京协同外守备的他,动用床弩就能够解释了。

  只不过他当年要杀的人不是朱樉,而是意外和朱樉、常胤绪同车的于芫,而赵之龙的宠妾名叫李冰兰。

  朱樉在福周称王之后,赵之龙就彻底慌了神,原本在大明天下,他行刺于芫波及朱樉的事情还能遮掩。

  就算被捅破了也是私人恩怨,他毕竟是大明世袭的伯爵,朱樉纵然威势再大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可现在不同了,眼见着当年的副将如今就要做皇帝的模样,行刺皇帝还差点成功,这样的罪责他实在是不敢担。

  李冰兰在他手里就成了烫手山芋,杀又不敢杀,毕竟她还是于芫长子的母亲。

  以前于芫在联盟位高权重和他赵之龙也没什么关系,可眼见夏国联盟就要一统天下了,这样的于芫就不是他能招惹的了。

  想想行刺除了破坏了一辆马车,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为了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性命,赵之龙心一横,干脆来了招敢为天下先,主动投降。

  收到消息的朱樉也很吃惊,毕竟当年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可赵之龙这手却做得非常妙,对于联盟来说,能不打当然最好不打,部队就那么多,要是大明地方能主动投降再好不过。

  受到小冰河期的影响,天下的贫苦百姓太多,为了求活,遁入山林做了土匪的百姓也不少。

  山陕的部队如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剿匪上,这些抢掠习惯的土匪们不用武力手段是没法解决的。

  而湖广和寺钏的山林众多,那里的土匪比起山陕来说只多不少,联盟一时间确实腾不出兵力去占领。

  可赵之龙这么一做,云贵总督林兆鼎立即就跟着也宣告归顺了。

  本来林兆鼎就在寻找机会归顺了,但到底还要顾忌些名声,候十路是武将,投降建奴的总兵也不少。

  但文臣归顺的还没有,忻城伯赵之龙的投降则开了先河。

  按照儒家礼议,皇族是第一等,勋戚是第二等,然后才是文官、武将.

第494章 截然不同

  现在连第二等贵族都站出来投降了,林兆鼎归顺也就不算什么事了。

  接着湖广、寺钏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府县的官员以及武将主动宣告归顺夏国联盟的。

  湖广还好,毕竟郑芝龙经营多年,手里的兵力和人力相对还能应付,但寺钏就麻烦一些。

  这时候,杉西的王栋也不得不派出兵力、人手去接收、稳定归顺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缙绅急啊,没有联盟机构开出的凭证他们的家族就去不了银度做刹帝利。

  晚去一天,损失的可都是钱财!

  南直隶的归顺被朱樉暂时按住了,毕竟不能让北直隶彻底乱套,还要通过运河保证北直隶的供应。

  七月间,张佑的部队已经开始大规模向辽东调动,联盟决定今年开始解决建奴问题。

  要等把建奴和古蒙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再回头来解决但的京师。

  崇祯五年七月,大明锦州总兵祖大寿的府邸来了客人,来客比较特殊,既是老熟人,但身份却已经截然不同。

  陈大昭多年来顶着董贤舅兄的名头在旅顺在辽东好生快活,他也没什么向上的心思,虽然一直挂着团长的衔职,可旅顺的一团已然成了二线守备部队。

  也是因为董贤的原因,这些年辽东的买卖几乎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小买卖不论,但船厂、煤铁、木材、毛皮等大宗交易里他都有份。

  原本还是个精悍的水师军将,近十年来已经胖的成了个球,出门在外任谁看到也想不出这是个军将。

  这次来锦州也是谈生意的,不过不是买卖什么物事,也可以算作劝降,因为联盟兵力实在吃紧。

  这次联盟对建奴的进攻将要分三路进行,主帅是董贤,副帅钟斌。

  在运河经营多年,虽说名义上是内河水军,但地处交通要道,每年经过的流民就是海量。

  这些年来其实钟斌反而成了练兵司令,在骆马湖、洪泽湖和太湖等大泽里建立基地,把流民里的不少青壮都遍练成了士兵。

  等了好些年,没轮到打山栋、诃萳,终于等到了打建奴。

  内河军团被调动了十二个团近三万人,钟斌的任务很明确,从辽河口突破,一路沿着辽河急进,一直要打到安乐洲、铁岭卫为止。

  中路则由董贤和张佑为主,主力是运河军团的十的五个团,东掳则由齐元生带着辽东军团从岫岩出发,直扑建奴的老巢新宾、赫图阿拉。

  三路部队总共约十一万官兵,打败建奴是绰绰有余了,可联盟的意图不只是打败或者驱逐建奴,而是要尽可能多的把他们包在辽东。

  西路钟斌部的目标不是歼敌,小队人马逃窜谁也没办法,可大队兵马移动必须要顺着河流,这是常识。

  现在建奴占据的地盘里,辽河和松花江是他们境内最主要的两条大河,顺着这两条河流,他们能够向西北东三个方向逃跑,而内河军团的主要任务是堵住建奴向西向北逃窜的通道。

  东面是不用担心的,就算辽东军团不进行封堵,建奴也不敢往朝鲜逃窜。

  三路大军各自行动,但战略构想是把建奴大部驱赶、围堵在铁岭一带歼灭。

  歼灭建奴大部,联盟的官兵信心十足,这是没什么含糊的事情,如今入辽的部队已经全员装备了燧发枪,连火炮都有不少遂发了。

  部队进攻的兵力是有了,可驱逐了建奴以后,这些地盘的防御部队却大大不足。

  为了尽可能多消灭的建奴,三路大军就不能分兵,不然占一个地方,留一支部队守备,那十一万部队就成了撒芝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盟把主意打到辽镇头上。

  山海关离得太远,而且位置太过敏感,虽然走海运也方便,但现在策反了山海关,北直隶就彻底乱了。

只有驻扎在锦州和宁远的两支兵马最为合适,而且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

  锦州总兵祖大寿,那也能算得上是联盟的“老朋友”了。就是分润了遵永大捷的军功,他才升任锦州总兵。

  而宁远副将叫做祖大弼,正是祖总兵的堂弟。

  去年的大凌河之战,虽然城池被建奴照例“拆迁”,但祖大寿的兵马却没有象另一个时空里那么凄惨。

  另一个时空里,他几乎是只身逃回了锦州,这一次因为夏国辽东军团在侧后的威胁。

  建奴在把大凌河城围困到弹尽粮绝之后放了祖大寿一条生路,让他带着一部分兵马突围回了锦州。

  把大凌河城拆迁了以后,黄台吉也没有去锦州继续招降祖大寿,因此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儿女们也没有被逼投降建奴。

  辽右也好,张佑也罢,对于祖大寿来说只是个传说,听说他们很强,但也没有亲眼见过。

  可虽然是传说,但有两个事实一直都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

  滦河西岸的战场他也是亲自去看过的,即使吴金当年已经把战场打扫过了,但河岸边遍地的建奴尸身祖大寿却是亲见的。

  而且丐州距离耀州不到百里,距离海州也只有两百余里地,可依着建奴的残暴性子,几年来都不敢去动一动丐州。

  虽然辽镇上下都流传着辽右董贤通贼的谣言,但祖大寿却是不信的,作为常年和建奴对阵第一线的统兵大将,他又何尝没有跟建奴暗通曲款?

  不是要投降,而是跟建奴乞求平安,请建奴不要来攻打,即使来打,也假装意思意思就得了,反正辽东是收不回来的,咱认了。

  可这么多年来,建奴可有丝毫手软?该来的还不是照样来,哪一次也没见下手轻了。

  **总兵朱樉称王的消息祖大寿也不是不知道,蓟辽总督曹文衡曹大人也聚集众将议过此事。

  说是建奴已经退兵,朝廷和兵部命令辽镇派精兵去山栋平乱。

  辽镇众将在军议时个个面面相觑,山栋那是谁在那里?董贤,谁想去打董贤,谁又敢去打董贤?

  好在巡抚曹大人知机,说是建奴狡诈,辽镇万万不可轻动,因此他准备不尊兵部的调兵令.

第495章 依然稳如泰山

  曹大人本来督师蓟辽就不久,可就这一个举动,立即就获得了辽镇军将的拥戴。

  祖家从李成梁时代就是辽镇重将,后来朝廷为了削弱李家在辽东的影响,不仅从九边调来世家军门,还大力扶持辽镇偏将。

  他祖家才在辽镇真正的发达了起来,现在辽镇大将里,除了他祖大寿,还有堂弟祖大弼、祖大乐,舅子吴襄,外甥吴三桂。

  所以才有他在德胜门外惊逃,宁锦一线屡败,但朝廷上下都不敢拿他怎么样。

  陈大昭提出的要求很简单,降不降朱樉的夏国联盟不要紧,但请他出兵帮着协同守备从建奴手里夺回的地盘。

  祖大寿很清楚这几乎就是通牒,什么协同不协同的,一旦去了还能走不成?

  再说那是辽东啊!虽然自己是宁远人,可手下部众大多的家乡在那里,外甥吴三桂的家乡可也被建奴占着的。

  祖大寿没敢自己做决定,赶紧派人去宁远、山海关,他要把吴襄、祖大乐都喊来大家一起合计合计。

  博海湾沿海大多是滩涂,除了尚京、金州等有数几个港口,大多都不适合大船停靠。

  陈大昭是坐船来锦州的,听祖大寿说要召集亲族议事,干脆建议他坐船一起去宁远。

  驻守宁远的除了堂弟祖大弼,还有外甥吴三桂,他的妹夫吴襄也在那里,因为去年在大凌河之战中率先逃跑,原辽东团练总兵被朝廷夺了总兵的衔职。

  祖家作为大明关外的屏障,即使祖大寿公然从京师的战场上逃跑都没有受到惩处,即使大凌河城依然被黄台吉“拆迁”了,但祖家在大明依然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