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183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呀,当不起大王的称谓,小人叫做李显明,早年进过两年私塾,学问没学到,也就将就识得几个字,算不得进学的。”

  被两个参谋左右搀扶着起身,李显明显然有些惊慌,但还是颤抖的回答了吴金的问题。

  “你儿子呢,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可识字?”

  “小的娃叫朱樉声,十八岁了,是额偷偷的教着认了几百个字,唉,认字有啥用咧?”汉子说着就叹了口气。

  朱樉声过去就跟几个鞑子叽里呱啦的一通说道,不一会就走了回来,膝盖一软就要跪下去,被跟着他过来的士兵一把给扶住。

  “站着说话,不要跪,大家都是华夏苗裔,除了天地祖宗,其他都不该跪。”

  也不管这些明人听得听不懂,吴金这么说了一句就示意朱樉声说话。

  “大……大王,那几个……那几个鞑子说是原来土默特部的族人,他们和现在住在归化城的蒙古……鞑子大汗有大仇,愿意带大王的……兵马去剿杀鞑子大汗的族人。”

  十九岁的“中年”汉子结结巴巴的说了交涉结果。

  “能信吗?”吴金是不大相信的,转头问了李显明一句。

“大王,能信咧,大王不知道,鞑子杀起自己人来狠着咧,比杀咱们明人还狠。”小老头非常肯定的回答。

  “这是什么说法?”

  “大王,鞑子为了抢人丁抢草场经常打咧,败了就给胜利的部族做奴隶,这几个都是奴隶兵咧,家人要么被杀掉,要么就在给现在鞑子大汗的族人做奴隶,只有立下大功才能成为鞑子普通百姓。”

  吴金到底在金州多年,听起来倒像是那么回事,建奴那边好像也是这样的。

  “老哥,让你儿子跟着我们怎么样,不会亏待他的,你们呆在这里也是朝不保夕,让他跟我们走怎么样?保证给你老李家传宗接代。”

  看看被俘的明人里跟本就没几个女人,就是几个老妇,十几个孩子也分不出男女。

  吴金想想没有的能翻译的人也不行,本来就打算去岱海周边抢一把的,况且俘虏的蒙古人他都准备带走。

  这么些日子以来,官兵们对于养于马早就感到苦不堪言,本来就不太熟悉马性,晚上还要喂料,万余马匹的喂养实在个大问题。

  带走蒙古人,让他们帮着养马,这是吴金早就想好的事情,在塞外还需要严防蒙古人逃跑,可一旦进了边墙,这些蒙古鞑子要是敢跑?他们的人头可是个个都值三十两银子的。

  蒙古人不擅杀能劳作的丁口是真的,可要说给他们女人让他们繁衍那就不可能了,现在鞑子首领的大帐里还有几十个明、蒙女子,那都是给鞑子军将们享受的。

  “谢谢大王,谢谢大王!”

  吴金说的其他话语估计李显明不怎么听得进去,可一说到传宗接代就憋不住了,天大地大,有后最大。

  这些在塞外的明人活命问题不大,但想要成家几乎无望,适龄女子被鞑子带走,他们只能劳作到死,可就算这样,比起活都活不下去的大明,他们也能忍受,毕竟活着就有希望。

  “大王,我家的娃也会说鞑子话,请大王也带走成吗?”

  李显明的话才说完,就有几个人跟着跪了下去大喊着,那些本来紧紧揽着自家孩子的人也跟着跪下了。

  “起来,都起来,只要你们愿意,想走的都可以跟着走。”

  最终六百多明人里面有一百一十二人愿意跟着汕西一团进入大明,经过交谈吴金才知道。

  整个漠南蒙古有大批从山陕北直隶等地逃出来的大明人,在漠南蒙古,这些人被安置在了离边墙比较进且适合耕种的地方,只有被掳掠来的人才在归化城以及更北的地方耕种。

  工具、种子什么是没有的,但在漠南耕种鞑子会发牛,并且纳粮并不算多,鞑子这边也没有斗或者称之类的物件,收税的兵马就丢一只皮袋,装满了就算完事。

  按照土城这些明人的说法,鞑子也不论每户开垦了多少田地,反正就交一口袋粮。

  他们在这边倒是不怎么惧怕鞑子,但就是怕他们打仗,自家的部落胜了还好,要是败了,家里的存粮大半会被新占了这里的部落抢走。

  偏偏土城地区几乎是漠南强大部族都想争夺的地方,这些年来要不是蒙古部族之间互相争夺这里,他们的日子过得要比在大明好得多。

  华夏军的官兵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都感到惊讶无比,之前都听说漠南苦寒,被鞑掳掠到这里来的人个个都凄惨无比,但这时亲耳听到了这些话简直不敢相信。

  原来没有女人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部落之间争夺草场,据李显明说,他来塞外这十一年间,在土城游牧的部落就换了有五次,每有新占据土城的部落就要抢劫一次。

  女人是早就没了的,但至少经历了五次劫掠的这些明人却没有被饿死的,他们瘦弱、苍老主要是因为这一带草场控制权频繁变换使得他们无法聚集财产罢了.

第325章 劫掠活动

  在漠南耕种,除了部落争斗,最大的敌人还是严寒,但和大明不同,土地几乎都在皇族、缙绅的控制之下,即使想上山砍柴都要交税,象汕西这样几乎遍地煤炭的地方,不交税也不允许私挖。

  可在漠南,只要还有力气,地下的煤随便挖,山里柴随便打!今年他们看着贫瘠,也是因为虎蹲兔去年才占据了这里,把他们才积蓄起来的粮食抢光了,这一整个冬天饿出来的。

  平常他们也没有徭役,就是在土城有兵马驻扎的时候给鞑子照料牛马,而土城也只在四月到九月间有兵马驻扎,只要交完了粮食,从十月到来年的四月根本连管理他们的人都没有。

  他们还说,大明修筑边墙,除了有防备鞑掳的意思,更重要的竟然是为了防止墙内的百姓向外逃窜!

  听到这些情况,华夏军的官兵也不由感慨,这些人确实有不回大明的理由。

  在这里,鞑子需要这些逃来的明人耕种粮食,打骂凌辱什么的自然难免,但从他们的话里却发现,除此之外实在也谈不上有多苛责,和在大明比起来确实天壤之别。

  情况了解完毕,时间也还早,汕西一团的官兵们又准备出发了,要去岱海周边“打草谷”,想想近两百年来,大明只有被鞑掳打草谷的份,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只留了两个连在土城驻防,因为还不是太敢相信这些已经在塞外久住的明人,除了必须的工作,这些人还是被集中看押着,还有百多名鞑子俘虏。

  其余官兵全都分成三支队伍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展开,开始了愉快的劫掠活动。

  为了实施“打草谷”计划,一团来的时候远远的避开了岱海周围,此时不过上午十点不到,蓝天白云之下,远远的就看见一朵朵的灰乎乎的蒙古包和移动的牛羊。

  一个华夏营的官兵总计六百一十二人,因为骑兵被派去保护运银子的车队了,此时在马上的其实都是骑马步兵。

  这边看到了蒙古包,蒙古人也看到了这支队伍。

  负责岱海南部的是汕西一团一营,因为南部的水草总是最为丰茂,这里主要是索诺木部族的骑兵家人在放牧。

  蒙古人一样是按照抽丁的方式招兵的,每户人家依据丁口的多少,按比例抽丁当兵,剩下的男丁则在家里放牧、照顾家人。

  呜呜的牛角号声很快就响彻了草原,华夏军缓缓的催马向着蒙古包的方向进发,蒙古人在急忙聚集,还有些人开始赶着牲口向远处移动。

  两三千索诺木部不可能在一地放牧,岱海南部不过三四百人,这个时候不象后世,一家人能够放牧几千上万只牛羊,一家不过百十头牲畜,家里人口多的也不过几百头牲畜。

  不是放牧照应不过来,而是打不够足够牲畜过冬的草料,刚才在土城里明人也说了,除了粮食,他们每家秋天还要交几困牧草。

  三四百人就算一半男丁也不过就只有百五、两百男丁,蒙古男丁号称放下刀枪就是牧民,拿上兵器就是战士,兵器不兵器先不说,至少成年男性个个身上都背着弓箭。

  看到华夏军的阵势,即使人数少也不得不上来,因为他们出来游牧是全家全出动,如果男丁逃跑,全家就都要被俘。

  此时的鞑子们也不敢丢下放牧的牲口的逃跑,一旦他们放弃牲口、财产,那不论去到那个部落都只有做奴隶一条路走,没有财产能够贡献给部族首领的人只能做奴隶。

  也在缓缓接近的鞑子们纷纷从背上拿下弓弩,抽出弓箭虚握着催马前进,这样远的距离就纵马奔驰是不可能的,草原上就是这样,远远就能互相发现,但接阵则需要好久。

  对于比己方多的人马,鞑子也不得不上,因为身后就是自己的家人、财产。

  在双方距离大约五百米的时候,华夏军下了马,虽然甲胄齐全,但到底是步兵,还没有狂妄到和在马背上长大的鞑子冲阵的地步。

  看见华夏军下马结阵,对面的鞑子阵势先是微微一缓,接着就听到有人开始怪叫了起来。

  接着就看见有人边叫边在马镫上站了起来,左手拿着弓带着缰绳,持箭矢的右手在头顶上挥舞,开始只是几个人这么挥舞,不几下所有的鞑子都开始怪叫挥舞起来,马匹也稍稍走快了一点。

  约两百五十米的时候,鞑子们开始催马小跑,而一营的三个连则排成了品字形阵型,三个连彼此的距离拉了有四五十米远,中间是被牵着的马匹。

  鞑子的战法华夏军早都研究过,他们其实没有明确的战法,就是一招,轻骑突击。

  特别对阵步兵时,他们先远远做出一副要破阵的架势,如果步兵队形在八十米左右的距离依然严整,那他们会立即变阵,因为八十米就进入了强弓的射程。

  他们变阵也没有什么规律,但大多是全体向左,或者分开两队,这么短的距离上,如果在大批弓箭手,想要改变射击方向可没有骑兵变阵快。

  当然也只有鞑子这样控马已经象本能一样的民族才能做到随意变阵。

  变阵的鞑子骑兵在接近步兵地方三四十米的时候则先射一轮箭矢,步兵如果乱了,他们就直接冲阵,如果阵型不乱,那就再来一轮。

  没有强力的骑兵或者其他什么好办法保护两翼,或者步兵没有优良的甲胄能抵挡鞑子软弓射来的箭矢,那么一支步兵队伍即使再坚韧,也没法顶住鞑子轻骑这样的战法。

  草原上地势平坦,既利于骑兵作战,也利于步兵展开,双方接近到约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鞑子们开始加速,一营的军官们则停住了队伍。

  此时在正面,鞑子骑兵的数量是多余华夏军的一个连的,而且因为排成了三排,正面也只有四十多米,左右还有巨大的空挡。

  看到这样对面骑兵这样的阵型,鞑子们有兴奋的怪叫了起来,几声之后就抽出刀子咬在嘴里,把箭矢搭在了弓弦上.

第326章 受打击

  可鞑子的兴奋刚刚开始就遭到了打击,一百二十米就进入了华夏火枪的有效射程,每次三十六支火枪,分成三轮,一下就把鞑子打蒙了。

  这些鞑子用的是雁翅阵冲阵的,因为一个连的展开距离小,两三百的鞑子把队伍分成了前后两个队伍,中间间隔这四五十米远。

  完全没有想到在这样的距离上受到打击,鞑子也真是马术了得,也看不见有人招呼,前排没有受到打击的鞑子顿时分成左右两队避开了中间受打击的一面。

  鞑子的骑术是非常优秀的,可他们错估了华夏火枪射程造成的后果却是极为严重的。

  因为即使他们想要斜掠过一营的阵型也还是在火枪的打击范围之内。

  接着位于左右两翼的两个连的火枪也打响了,也是鞑子的轻骑阵型比较稀疏,经过这样的打击之后,第一队一百多人大约有三分之一被打落马下。

  鞑子的后队见到对阵的兵马用的居然是火枪,速度稍稍一顿之后,顿时又怪叫了起来,因为他们几乎都有和明军交战的经验,以为火枪发射一回以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击发。

  可华夏火枪不同,经过长年训练的火枪兵们快的九秒就能完成装填,慢的也只要十二秒,等他们冲到可以射箭的距离上时,第一轮完成射击的排,正好可以发射第二轮。

  距离太近了,也就四五十米,第一轮发射完后立即蹲下,第二排、第三排射击……

  因为距离近,一排几乎把正面范围内的鞑子一扫而空,等第二、第三排发射的时候已经需要斜向射击。

  这样的打击其实很容易被坚韧的敌军破阵的,因为距离太近,可鞑子显然没有见过这个阵势,马匹也被这样近距离的爆响和火光吓了一下。

  还活着的鞑子第一个想法不是冲阵,而是赶紧拨马离开这里,离开就只有向左右拉开,他们两边没有受到打击的骑士完全没想到如果继续冲击,就能冲一下左右两边的连队。

  看着明晃晃的刺刀阵,鞑子们跑了。

  进过这一次的火枪打击,预计打死了超过一百鞑子,这时候骑马步兵们也不再担心鞑子冲阵了,在军官的命令下迅速的骑上了战马。

  七天之后,三支“打草谷”的部队都回来了,成果是非常丰厚的。

  一共俘虏了一千余人,缴获了两万余头马牛羊,但是阵亡了二十一人,重伤三十四人,其中有至少十七人注定残疾,还有十几人不确定。

  全火绳枪部队在面对骑兵时的弱点被展现了出来,说起来也是之前的一场场大胜让华夏军的官兵们过于自信。

  东路的二营在面对鞑子冲阵时采用了和南路一样的应对方法,但不幸的是这边的鞑子抱着死战的决心,面对刺刀阵发起了决死冲锋。

  阵亡的官兵大多是被马匹生生撞死或踩踏而死的,残疾或者可能残疾的也是这样的原因。

  这次的鞑子冲阵时还有几人使用了铁骨朵,这种兵器虽然不能打破甲胄,但重击也造成了几名士兵的伤亡。

  虽然是参谋们的集体决定,但吴金还是非常自责,毕竟全火枪化的决定是他下的,这次战斗也成了华夏军成立以来自身死伤比例最大的一次。

  汕西一团从上至下都低估了骑兵分散多重冲击的速度和威力,因为没有火炮阻滞,掷弹兵根本来不及投掷掌中雷就被骑兵一头撞了进来。

  也幸好对手完全是一群没有甲胄的骑兵,单单四十几名骑兵冲进刺刀阵就造成了这样的伤亡,一个连几乎被打垮。

  悲伤只能留在心里,一团的官兵们在做了深刻的总结的后,又开始了征程。

  也没法不深刻,其实一营和三营的官兵们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只不过不论实战还是联盟发来的战报里,迄今为止华夏军还没有遇到决死冲锋的队伍。

  联盟联军队的对手在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几乎都崩溃了,但这次因为轻敌,使得对阵骑兵最有力的武器—臼炮和长枪根本就没有带。

  看着地上摆放着的二十一具遗体,汕西军团一团的军官们大半都难过的掉了眼泪,都是二十出头的汉子,可华夏军的第一场惨胜却是由他们创造的。

  汕西一团是由原金州团改编而来,是联盟最早成立的一批正规陆军部队之一,一起共同训练生活了将近五年,受命进驻汕西的消息传来时官兵们无不欢欣鼓舞。

  明军是什么鬼样子他们在京畿看的一清二楚,官兵们都知道,作为第三支进驻大明腹地的联盟部队,他们就是种子部队,只要不牺牲,大半官兵都将走上更高的职位。

  可现在却因为他们的轻敌,让原本几十个大有前途的战友在漠南的草原就从此失去了机会,甚至还丢掉了性命!

  二营三连的连长阵亡了,在敌人冲上来时他拿着上了刺刀的火枪站在了第一排,三连的两个排长也阵亡了,还有一个重伤,危急关头要不是一连紧急救援,被冲破了阵型的三连有可能全军覆灭。

  面对这样惨痛的伤亡,看着几乎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官兵们,在哀悼仪式上吴金几次想说话,却哽咽着没有说出来。

  从蔡海主的船上奇迹般生还以后,生活一直顺利的象是做梦,简直到了瞪谁谁死的地步。

  自已从一个大字不识的保镖护院变成了一方大将,大明畏之如虎的建奴在他手上也不堪一击,这些经历让他难免有些飘飘然了。

  虽然朱樉只要到了部队,都会要求大家要谨慎小心,不要去想什么出奇制胜,就要打呆仗打阵战,就要依靠火力优势把敌人打崩溃打散架。

  就要依靠甲坚兵利,一步步让敌人彻底绝望,但现在,一团却抛掉了自己的优势和敌人打了一次懵战,而且教训来的这么迅速、深刻。

  努力平复好几次心情,吴金才终于控制住哽咽。

  “战友们,大家都是好样的,这次伤亡惨重的主要责任在我,是我被近来的胜利蒙蔽,轻敌了,责任将由我承担,我也会向军政部自请处分。”.

第327章 习俗

  伸手止住想要发言的军官,他继续说了下去。

  “这是一次耻辱,是汕西军团在场全体军官的耻辱,正因为我们轻敌的决策造成这么多兄弟死伤,当然最大的责任还是在我。

  现在我想请大家今后一定要记住,不论什么时候,轻敌都是战场上最可怕的敌人,今天躺在地上的兄弟和还在屋子里哀嚎的兄弟们就是见证。

  我想,咱们汕西军团每次举行全体军官会议时都请先回忆一下岱海惨败,以后每一个加入汕西军团的官兵,他的主官都有必要告诉他这次岱海惨败的缘由。

  接下来我们很快就将进入大明汕西的腹地,未来也会遇到可能比这次还要难以应付的困难,但是我请兄弟们永远记住咱们在岱海边遇到的失败,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吴金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悲痛,缓缓把在场的官兵们环视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