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哦,那你说说究竟为何?”
“陛下,老奴愚钝,一时间想不出来,还请陛下提点。”
“朕以为啊,此事紧要处还是落在了留都兵马的身上。”
“老奴不甚明了,斗胆请陛下解惑。”
“你这个奴才,想必是那马世龙见留都兵马精悍,一时起了争功的心思呗!”
“但依老奴之见,马世龙要是想争功为何不多派些兵马?只遣了区区四千兵马,据老奴所知,马世马龙眼下节制的兵马就有五六万之数。”
“哼,还不是害怕的,要是他派了四万兵马还攻遵化不下,又将如何交代?”
此时武英殿里只有朱由检、曹化淳、王承恩三人,王承恩现在还只有十九岁,从小就是朱由检的伴当,亲密是够亲密,但见识就稍显浅显了些,对于这些大事还插不上嘴。
“到底还是陛下睿智,老奴一时倒也没有想到这一节。”
虽然知道曹化淳这是有意奉承,但年纪轻轻就能懂的文臣、武将们的勾当,朱由检心里还是有些得意。
“那本兵为何不说?”
“陛下,本兵大人到底新任,而且以后还要节制诸将,依老奴猜测,本兵大人应该打的是成亦欣喜,败不足惜的心思,多少还是要给这些边将留些颜面。”
“那周玉绳呢,有这样的事情为何不早报知,难道还怕朕责罚于他不成?”
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曹化淳没有立即回答,稍微想了一下,也幸亏是他,要是别人恐怕立即就要吃挂落。
“回禀陛下,周大学士的忠心一向都是极好的,据老奴揣摩,此事周大学士不愿声张,想必是新近入阁,生怕别人以市恩的名头非议,如若不是担心出了乱子,老奴以为大学士提也不会提及此事。”
南直父老争相捐输,这话听听就好,据朱由检和曹化淳估计,要不是周延儒牵头,必定不会有什么“争相捐输”的事情发生。
朝廷如今经济艰难,这么多客兵云集京畿,张家湾的漕船又让建奴一把火烧毁了千余艘,如今京师的粮秣供应已经岌岌可危。
周延儒这件事做的其实让皇帝心里极为满意,户部、兵部每日朝会都要提及入援各军的粮饷支应,朱由检早就烦不胜烦。
要是各地入援的兵马都如留都兵马一般,朝廷不知道要省去多少钱粮,但这事却决然不能拿出来说,不然以后万一有事,哪里还有兵马愿意入京赴援?
曹化淳说的确实是事实,如今韩爌请辞,按照三请三拒的流程,马上就要完结,这个时候周延儒要是把策划捐输的事情张扬开来,那些同样有希望争首辅位置的大臣必定会跳出来指责。
况且曹化淳在被贬到信王府后,心境并无太大波动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家族开启东瀛贸易,这些年出息大增。
族里也从近支挑选了两人过继给他做了儿子,自家后继有人,家中又是豪富,他在信王府里做人、做事自然大气了许多,不曾想到天启皇帝突然驾崩,信王顿时变成了皇帝。
曹化淳心里还是很感激弗建李副将的,早前大家相互交通,在他心里以为,不过是因为他坐着司礼监秉笔的位置,那边想得些便给。
可他被贬斥以后,弗建那边的态度丝毫没变,依旧年节问候帖子、礼物不绝,而且他家族的买卖也被照顾的妥妥帖帖。
曾经有一度曹化淳自己都怀疑,弗建那边是不是对天启帝的突然驾崩有什么估算,但他也知道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年来,都是那边给自己问候、送礼,却从来没有提出过什么要求,大人物们都有这样的不安,不怕提要求,怕的就是一直不提要求。
这次弗建那边终于提要求了,但要求古怪的不像话,请大明内相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在需要的时候照应一下秦王朱樉,曹化淳也是哭笑不得,这算是什么要求?.
第232章 追击小队
昨天来带话的人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一句话,他还准备今天就派人去兵部打探一下这个朱樉到底是个什么人物,结果遵化大捷就这么来了。
曹化淳站在皇帝的左侧,瞥眼就能看到奏折,当然平常的奏章他是不用这么看的,因为呈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先过司礼监,除非少数密折,几乎没有司礼监看不到的奏章。
今天这样的是紧急事件,而且皇帝让站在后面也是要他同时阅读奏折的意思,在奏折上看到留都京营游击朱樉的名字时,他心里就是一突。
等听到梁廷栋把周延儒又扯了出来的时候,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公公心里就透亮了。
哪里是要他照应一个小小的游击?是请他在必要的时候照应一下文渊阁大学士周延儒!做这样的事情才符合曹公公的身份嘛。
曹公公这番话说的极为机巧,因为他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皇帝对周延儒做的事情是极为满意的,但对于周大学士没把这件事告诉他有些不快。
现在曹公公是在提醒皇帝,周大学士毕竟入阁才几个月,要是刻意声张此事就和很多大臣以及边将离心了。
感情就你周延儒有能耐,组织缙绅捐输军资,要是皇帝以后以你为标准要求大家都这么干,那还了得?
你苏州南直富豪遍地,要论起豪富来就连京师也是比不上的,但让其他各处的文武官员怎么办?
所以曹公公也是在劝解皇帝,这事有人做可以,但绝对不能拿出来说,不仅周延儒,就是皇帝说起此事也是要和文武离心的。
再有就是告诉皇帝,周大学士真的是忠心耿耿,因为担心小将胡来,妨害了朝廷的大局,已经不顾声望去兵部提醒了,这是为公事完全不计个人得失了,这样的好臣子皇帝你要珍惜!
“大伴说的在理,是朕曲解玉绳先生了。”
即使在另一个时空,后世对于朱由检的评价也是说他刚愎、苛责,但都认为他的智商绝对是够用的。
朱由检显然听懂了曹大伴的潜台词,自从前年开始,皇帝几次单独召对周延儒,对于周大学士的能力、见识一向都比较满意,这才使得周延儒一路平步青云,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侍郎跨进了内阁。
“陛下宽宥!但本兵大人还有一事不知为何没有禀报?”
“哦,还有事?大伴且说。”
“回陛下,本兵大人没说克复了遵化之后,留都兵马如何安置。”
“却是如此,不如现在遣内侍追上去问问?”
“老奴斗胆请陛下稍待!”
“这又是为何?”
“陛下,老奴猜测,那留都小将一战克复遵化,必然会向迁安、永平或滦州进兵,老奴以为本兵大人有些担心,担心约束不住那员那小将,但又不敢向陛下照实禀告,所以就含糊了过去。”
到了这时皇帝也不由笑了起来,毕竟一场难得的大胜,对于京畿、天下的民心士气也是一次振奋。
“这个梁廷栋,居然在朕面前耍了滑头。”
“陛下,本兵大人虽然耍了滑头,但后续的布置还是妥帖的。”
梁廷栋也明白,下面胜的越多他的功劳就越大,虽然还是担忧,但他也还是想看看留都这支劲旅到底能打到哪一步?
刚才的奏对里他已经说明,将调集顺义、昌平、通州等各处大军向永平、滦州逼近,以造成大明将全力收复四城的决心,让建奴不敢集合一处攻击留都及马、候联军。
而蓟镇兵马将全力向遵化集结,以防备建奴试图夺回遵化。
三月十六日日一大早,大明京师各处都张贴了告示,各主要街道上都有官差敲锣打鼓,向京师士民们宣告遵化大捷。
得知朝廷收复遵化并阵斩建奴牛录额真及蒙古千户,在惊恐中生活了五个多月的京师上下都沸腾了。
特别在兵部差役们扛着一面破烂且带着血迹的纛旗游街的时候,京师民众的欢庆声达到了高潮。
“抓到了,抓到了!”
在京师民众欢庆遵化大捷的同时,滦州城西城门下一队风尘仆仆的特战营战士象抬野猪一样,用一根大树枝抬着一个人。
“建奴正红旗固山额真汤古岱,老奴酋努尔哈赤的第四子!”
特战队员们边走进城门洞边大声的吆喝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抓到了大家伙似得。
汤古岱昨天下午在战场其实也算不上是逃脱的,因为在正红旗纛旗下的他早就被军官们锁定了,可因为大风以及扬尘,冲阵的时候火枪手们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等他的马匹被开花弹的爆炸声惊了之后,因为马好,单骑冲出扬尘的他受到了特殊待遇,本来已经瞄准他的火枪手没有得到射击的命令,眼睁睁的看着汤古岱跑了。
但既然已经被盯上,汤古岱岂能轻易被放走?一支七人的特战小队奉命出击,要求是抓活的。
汤古岱的坐骑的确是一等一的好马,特战小队的官兵们要不是人人双马可能还真的追不上他。
惊马狂奔了大约五六里地渐渐的平复了下来,在坐骑受惊狂奔的时候,“老司机”汤古岱很清楚,除非死命拉扯缰绳,马匹不可能停的下来。
但拉扯缰绳又会让马匹更加惊恐甚至暴怒,于是他就任由马匹向南狂奔而去,这一路上他不仅小心翼翼的轻轻抖动缰绳,给马匹轻微的指示,好尽量避开一些障碍。
一边在马上想着等马匹平复下来以后该怎么跑路,可马匹平复下来再次由他掌控之后,汤古岱惊恐的发现了身后的追击小队。
这一通追逐,连特战小队的官兵们也服气了,都说蒙古人的一等好马贵族用,二等好马百姓和士兵骑,三等好马才卖给盟友。
至于劣马,那是用来驼东西,杀了吃肉的家伙,连配种的资格都没有。
要不是靠着杂交的双马轮换骑乘,一般的马匹早就不知道被汤古岱的坐骑甩到哪里去了。
特战小队的马匹在追逐汤古岱之前还一直是休息状态,而那时汤古岱的马已经跑了一阵,就这样还是经过了大约三个小时,直到把汤古岱的马撵的吐了白沫.
第233章 擅自杀俘
这时候已经距离滦州城大约两百二十里了,这支小队里有两个精通女真话的战士,停下休息时经过审问,终于确定了汤古岱的身份。
官兵们惊喜之余却也有些遗憾,汤古岱的坐骑跑到脱力才停了下来,这样的马匹就算是废了。
要知道这匹马在受惊之后的表现太惊艳了,绝大多数马匹在受惊后,第一反应就是挣脱束缚逃跑,束缚包括骑手、缰绳、马鞍等等一切不属马匹身体部分的物件。
但这匹马却只是狂奔,而且短短五六里就重新平复了下来,要知道大多数惊马都是要跑到脱力为止,或者有人用手段把它逼停。
抓到汤古岱的消息在华夏军中传遍了之后,滦州城里先是欢声雷动,接着各营的军歌声又响了起来,歌声一阵高过一阵。
两个营绝大部分官兵都是辽东籍,当得知努尔哈赤的儿子被擒获时,那份喜悦简直无法抑制。
汤古岱是被当众斩首的,除了有任务需要执行的以外,正在休整的所有官兵都在滦州城内的校场里观刑。
一颗挂着金钱鼠尾的脑袋掉落在地上时,场中瞬时又响起震天的哭喊声。
滦州之战在汤古岱被斩首之后圆满结束,此战阵斩女真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擒获并处死正红旗固山额真,努尔哈赤四子汤古岱。
正黄旗固山额真纳穆泰以及库尔缠、高鸿中等逃往永平,此役还击杀女真、蒙古军兵总计两千七百余人,俘虏四百余人。
本来击杀是没有那么多的,很多轻伤甚至投降的鞑掳是可以俘虏的,但一团及金州二团的几个士兵在俘虏里居然遇到了他们以前的“主子”。
这下可真的忍不住,几个士兵顿时忘记了军律,拿起手里的刀枪就把几个建奴降兵干死了,他们这一动手又刺激到了其他跟建奴同样有深仇大恨的官兵。
最后要不是军法官及时赶到,滦州之战怕是连一个俘虏都没有,怎么处理杀俘的问题也让军法处十分为难,最后问题还是被交给了朱樉。
朱樉也有些为难,他既不愿意自己的官兵最终变成杀戮机器,但也不想放过建奴,本来这些俘虏是用来跟大明的武将、文官们拉关系的。
但一经了解才发现,这样处理俘虏十分不妥,俘虏里建奴的甲兵、无甲兵、阿哈、蒙古人俱全。
但据滦州幸存百姓的诉说,战阵之上,建奴的白、红巴牙喇无比凶残,而且建奴也不要受伤的俘虏,明军一旦受到妨碍行动的伤势基本就没了活路。
但要说抢劫、杀戮百姓,却是建奴的无甲兵、阿哈最为残暴,甲兵不止作战,平时也要受到建奴军律的约束。
他们参与的抢掠、杀戮多半都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但无甲和阿哈则不同,如果没有被安排上阵,或者是驻防的时候,这些人才是抢掠的主力。
无甲兵并不是没有盔甲、兵器,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被抽调当兵罢了,这些人因为不在军队序列,没有军功可以获得,纯粹就是为了抢掠而来。
在完成了牛录安排的辅助工作之作后,无甲兵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抢掠上,而他们的抢掠不仅只满足自己,还要给后金国、本旗、本牛录上缴一定数量的缴获。
为了得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只有拼命的抢劫,不然军功捞不着不说,出来一趟可能还会亏本。
而且这次死掉的建奴和鞑子很多,多到比李成梁之后大明边将们斩获的首级加起来还多。
不是说十几年来大明各地没有杀死这么多鞑掳,而是他们杀死的大部分鞑掳都没有办法变成斩获,因为总在输。
因此这些被华夏军俘虏的建奴、鞑子,有很大的可能会被大明的文武收为家丁、亲兵。
辽镇兵丁现在虽然还没有后来的“关宁铁骑”那么出名,但也隐隐算是大明第一精锐。
这其中除了因为兵卒多为失去家园的辽民,在辽镇还有大量因为部落倾轧而被迫出逃到来的蒙古人、女真人,因为在蒙古、后金,失败者只有一个下场,给胜利者做奴隶。
处理俘虏的问题朱樉还不想跟下属讨论,因为一旦讨论就会生出各种意见,比如会有要求严惩的,也会有心生怜悯的。
最总他决定,杀死异族俘虏的官兵自己去所在部队的军法机构登记,在这次京畿之战结束返回驻地后给予禁闭三天的处罚。
至于剩下的四百多俘虏……华夏陆军的长枪兵们,绝大多出除了补刀,几乎没有直接面对敌人的时候。
在燧发枪能够批量生产以后,他们多半可能转为火枪兵,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一个几乎完全没有机会直接杀敌的兵种,时间久了就会懈怠,朱樉决定长枪兵以后干脆也当做行刑兵使用。
就这样,两个团的官兵们得到消息,京畿之战中鞑掳将不再留活口,发现有滦州战役类似情况的官兵可以申请行刑,但没有得到许可前将不再允许擅自杀俘。
为了争抢行刑资格,六个营、连长几乎要打起来,因为两个团一共有六个长枪兵连共计九百三十六人,四百多俘虏意味着约五百名长枪兵捞不着机会。
最终,还是两个团长决定以后的行刑任务由长枪兵们轮流执行,这次没轮到的下次优先,这才平息了营连长们争执。
滦州是直隶州,永平是府,因此永平城要比滦州稍大一点,但也大的有限。
除了小贝勒们急于获得军功,其他三大贝勒都不赞成占据关内四城,原因很明显,这四城和后金都不接壤,等于在大明孤悬。
但黄台吉发动入寇之役的决定实在是太英明了,这次入寇大明给建奴带来的回报实在是太过丰厚。
以至于这次的收获,比老奴酋努尔哈赤从赫图阿拉起兵以来至今劫掠的总收益都还要多。
一时间黄台吉在八旗的威望空前高涨,之前的三大贝勒以及两百旗都不怎么把他这个大汗放在眼里.
第234章 不听调遣
这次之后,得了大把好处的八旗中下层和百姓却对黄台吉的好感至少提升了几倍。
两百旗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虽然对黄台吉仍然不怎么服气,但耐不住下面的旗丁却个个都对他感恩戴德。
就这样,本来对于驻守关内四城的问题,在建奴的高层里有很多反对意见,但因为黄台吉的威望高涨,这事依然就这么定了下来。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