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247章

作者:寡欢太叔

“你是个能吏,这是皇爷爷说的。只是,河南如此,你也有责任。”

顿了顿,朱允熥叹气,“去吧,别犟。皇爷爷认你的能力,可不认你的脾性。”

陈新感激的拜下,“臣谢吴王。”

看着陈新走远,朱允熥也跟着站起来,“李景隆。”

“臣在。”

“把户部、兵部发往漠北的粮食,留下三成,送来河南,全都如常发下去,让他们贪,你全程盯着就行。贪得一粒粮食的,全都把名字记下来,报与孤。这次,孤要看着他们贪。”

第二百六十八章 例

陈州距离开封,只百里。这儿,也是河南一省,最宽的一条官道。足够着两辆马车,并车而过。

李景隆坐在马上,立于陈州与开封之间的官道岔口。

浓雾之中,他只能看到官道上的几个人影。还有就是,依稀可辨的运粮车。

“吴王的手谕过去了没,这都多少天了,就算是爬,也该从京城爬来了。户部这帮玩意儿,怪不得皇爷如此厌了他们!”

手下站在高处,眼巴巴的盯着东南的方向,“爷,他们会不会忤逆吴王的意思。”

李景隆冷笑道,“他们可敢?天底下的人谁不知道,皇爷最疼孙子。现在皇爷是手把手教着,就和当初的太子一个样。吴王的手谕,那和圣旨大差不差了。”

几日之前,朱允熥亲写了一份手谕,着人送去京城。

其中内容,只是让户部、兵部,将原本运往漠北的粮食,分出三成来,送去河南。先是不解,而朱允熥说道:这些粮食,可多出十倍百倍。

至此,李景隆一下子便明白了朱允熥是要做什么。

李景隆等的心急,踩一下脚蹬子,“走了,回去了,爷我不伺候了。天天搁这儿等着,户部、兵部,真的都是不当人的时候。”

恰好转身时,随从惊呼道,“爷,粮车到了!”

雾虽然浓,但那一面旗子,却是清晰可见。尤其是上面的龙纹图案,足以震慑各路劫匪。

李景隆嘴里骂了几句,拍马过去。

“这是多少?”

运粮的户部小官,递上去一块木牌子,笑嘻嘻的,“曹国公,您请过目。如今朝廷尚有余粮十三万九千担。给永昌侯那儿送去了六万担,给燕王与高丽侯那儿,送去了六万担。按着吴王的手谕,从这两边之中,各抽出一万担来...”

声音逐渐放小,“主要是兵部的唐大人,担心永昌侯那儿打仗,粮食不够。”

李景隆点点头,自言自语,“不妨事,多少送些来就成了。这玩意儿又不是吃的,随便装个多少都成。”

解开其中几个,确认无误之后,李景隆招一招手,“倒了,装沙子!”

一块儿跟来的随从,冲远处打几个手势。马上就有侍卫过来,解开印有户部公章的口袋,将其中的大米装进新的口袋里。

再将运来的沙子,倒进户部的口袋里。

“别都给倒沙子,留着几袋,上中下各放上几个,里头装着米。快些装,动作麻利些。坏了吴王的好事,回去都得挨板子,”

李景隆有些着急,时不时的去看天上只剩一个光影的太阳。

“好日子,雾大,别人也看不着,这儿是在干啥。”李景隆忽然笑了,“用几袋沙子,来给河南赈灾,吴王可真是敢想。”

几袋的粮,装车完毕。

李景隆挨个的用手拍一拍,满意的点头。拽着那个户部运粮小官,“走,跟我一块儿过去。”

沿着这条官道,临晚前,就能到了开封府。

自赵宋之后,开封便不再复当年汴梁的风光。尤其是百姓,更是少了近七成。

门外的“开封府”三个牌子,还是宋时宁宗留下的。而那时的赵宋朝廷,正偷安于杭州府。

有些掉漆的牌子下,开封府知府夏义带着开封府的一众官员,在这儿等着。

晚上雾渐散时,他们才看到李景隆正悠哉悠哉的往这边走。坐下的那匹马,还停下去吃草。不到百里的路,走了将近一天。

“下官开封府知府夏义,见过曹国公。”

夏义带头走过去,一脸的媚笑,“曹国公亲临开封府,真是令开封府蓬荜生辉啊。下官素来景仰曹国公,您能文善武,打的鞑靼那叫一个痛快。”

李景隆也跟着笑,“夏大人过奖了,不过我还是得告诉你,我打的是兀良哈而非鞑靼。”

霎时,夏义脸上笑容僵住,只得尴尬的做着请的姿势,“曹国公,您城里请。”

李景隆笑道,“夏大人,咱们就这么进去了?按照惯例,可是不是应该先把该做的事都给做了。 ”

说这话时,李景隆有意无意的两根手指,在空气中搓动。

夏义一怔,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来,塞到李景隆的手心里,“曹国公,瞧您说的。这公是公,私是私。您久不来河南,下官怎么着,也不能让您空着手回去呀。”

李景隆掂量了几下,眼睛一眯,“夏大人,我说的是按例检查户部文书,您说的又是什么呢。”

朝廷的规矩,当赈灾粮到了一地以后。

该有当地的主政官,检查户部你文书,并在文书上,盖上自己的公章,以示收到了赈灾粮。

夏义一拍脑袋,“嗐,我这记性,您且稍等,下官马上回来。”

第二百六十九章 沙子变粮食

开封府西角边上,有一座王府。这儿,曾是赵宋时的端王府。因其肃穆典雅,又无僭越的地方。因此,从蒙元时起,端王府就成了开封知府的住处。

“您请。”夏义还在把李景隆往家里请。

临过门槛时,夏义回头看一眼粮车,大声吩咐,“来啊,把这些粮食清点一下,再全都送到义库去,严加看守。没有布政史陈大人的意思,任何人不得进出。”

说完回头时,见李景隆正看着他,夏义赶紧解释,“下官说的是开封府里的官员,并非是曹国公您。”

李景隆笑了笑,“夏大人,涉及灾民了,可得一视同仁。”

“朝廷的律法就是律法,任何人都不得逾越。没布政使司的意思,就连太子,都不得过去的。”

两人进屋喝茶,打开杯子,杯中只有一片百合。

李景隆晃动茶杯,不由得问道,“这是什么叶子,看着倒是十分有趣。夏大人,平日里就喝这样的茶?”

“曹国公,这是百合。河南灾情伊始,下官便是每日茶不思饭不想...”

李景隆抬手打断,他实在是没有兴趣,去听夏义说这些官腔。好听的,谁都会说。如果夏义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那至少是开封府,不应该是如此的萧条。

在刚进城时,曾经的赵宋旧都,如今有几处已经是断壁残垣。

而这座端王府,在断壁残垣之中,显得格外显眼。

“大人,粮食已经清点完了。一共是一万五千担,其中税粮是一万担。其余的五千担,都没有税粮的盖章。”

还不等夏义说话,李景隆就先一步起身,“走,去看看。”

到了院中,几车的粮车,都停在这里。那堆叠在一起,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粮食”,正由户部跟来的官员,再一袋一袋搬上去。

李景隆走到其中一袋旁边,解开口子。

失去了束缚,袋中的米,跟着洒落在地上。李景隆十分不经心的,从袋中捧出一抔米,低头闻了闻,不禁夸赞道,“好米,不愧是一直放在宫里的米。”

看完了米,李景隆才站起来,“把这袋子给系上吧。”

有人问道,“曹国公、夏大人,这洒在地上的,也能做小半碗饭呢...”

李景隆十分不屑,“不去管了,抓紧的装车。要是有怠慢了,杀无赦。咱们得快着些,别给夏大人添乱。”

几车的米,很快就给装好。

李景隆又解开其中的一袋米,把手给伸进去。另一只手,抓起一把土或是沙子,也给塞进袋子里。

做完这些,李景隆直接吩咐,“这两袋,给装好了,运到我府上去。”

夏义有些迟疑,他看一眼李景隆再看一眼粮车,“曹国公,如此一做,万一朝廷追查下来,那可如何是好。还有就是,您漏掉的那小半碗。这些米,也足够灾民们吃上两三天了。”

李景隆不禁的摇头,“灾民的性命,还算是性命吗。”

反问一句,李景隆又开始给自己装车。很快的,李景隆自己带来的三辆车,全都装满。他又回头去看夏义,淡淡的笑着,“怎么,夏大人也装点?”

夏义连忙的摇头,“下官不敢。”

李景隆抓住夏义的手腕,“有何不敢,咱们不吃饱了,如何能赈灾。没了咱们,灾民们岂不是乱套了。他们乱了,朝廷又当如何。”

“所以,夏大人,您说这几车粮,您该不该拿一车回家自己用呢。”

说话时,李景隆手里晃动着夏义刚刚在城外时,送他的一个锦盒,似乎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已经是不干净了,这个时候反倒成了为国为民的清官了。”

“夏大人,您就说吧。如今这个世道,清官能待的长久吗。”

夏义心里咯噔一下,“下官不敢,只是今儿曹国公您在这儿,下官怎么敢先动手呢,自然是您先。您去挑,挑剩下来的,下官再去挑。”

几十车的粮食,李景隆运走了三车,夏义也给自己装了三车。

在夏义的眼中,灾民的性命,那自然不是命。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府中出来,李景隆啐了一口,“呸,狗东西。真他娘的是什么钱,你也敢送,什么粮你也敢收。河南都已经是饿殍千里了,你还有心思在府中过你的太平日子。”

“把这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全都如实的去报给吴王。咱们呐,就好好的回去,等着夏义拿走的那三车沙子,变成灾民们的口粮吧。”

第二百七十章 早

开封有座行宫,这是当年赵宋徽宗皇帝时,赏赐给蔡京的一座府邸。而不久之后,徽宗传位钦宗。金人南下,汴京城破,而蔡京举家南逃。

这座御赐的府邸,便也是一天也没住过。

而这次,这座府邸,也成了朱元璋在河南的行宫。曾有河南官员上奏,在开封南郊,为朱元璋重新修建一座行宫。

提出者,被朱元璋连降三级,并不准再有人提。

薄窗外头,朱元璋静静的看着外头打拳踢脚的朱允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小子,哪儿学的这一套。”

看着朱允熥,朱元璋是越看越喜欢。双手撑在桌面上,注视着朱允熥的一举一动。

左右的太监也不住嘴的夸赞,“吴王殿下,英姿飒爽,奴婢们见了,也是佩服的很呢。在京城时,逢人就有人夸吴王。奴婢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大孙还要他们来夸?自己的一泡马尿还没憋住呢,管得住别人?”

拍马屁拍错了地方,太监赶紧跪在地上,不敢再说话。

瞧着心烦,朱元璋踢了一脚,“去,吩咐人准备早膳去。随便来些饼子、馒头啥的,咱加一碗米粥就行了。给吴王加俩鸡蛋,多来几个馒头。”

太监领命去了,朱元璋也推开门,到了院子里。

“练久了,腿脚酸痛,就甭练了。大明朝,又用不着你上战场打仗去。这一大早的,可是练了不短的时候了。”

朱允熥停下动作,跑到门边,“皇爷爷,您啥时候起的。”

朱元璋笑道,“你啥时候开始练的,咱就啥时候醒的。这人老了,不中用了。就连睡觉,也睡得不踏实。一丁点的动静,人就得醒。”

这已经是朱元璋不止一次的抱怨自己睡觉浅了,在京城时,哪怕马皇后翻一个身,朱元璋也会被惊醒。

许是精神的紧绷,又或者是旁的什么。

总之就是,怎么也睡不踏实。晚上睡得迟,早上醒的早。白天,还十分有精神。

朱允熥一愣,“是孙儿吵醒皇爷爷的?”

“不不不。”朱元璋连连的摆手,“那帮伺候的奴才们,不尽心,与你没啥关系。”

绕开话题,朱元璋坐在石凳上。

“用早膳了没。”

河南与京畿不同,京畿连日的阴雨。而到了河南,除大雾外,就尽是晴好。

而这样的天气,延续已经近一年了。这一年的时间里,河南几乎是滴雨未落。百姓多次祈求老天爷,得降甘霖。

朱允熥坐在朱元璋对面,目光时不时的往外头瞟,心不在焉的答道,“没吃呢,孙儿等您一块儿吃。”

太监端来开封府预备好的早膳:两碗米粥,两块烧饼,四个馒头,一个鸡蛋,还有一碟麻油咸菜。

这些东西,看似平平无奇,可开封府实在是用了“心”。

大白馒头上,那不知用何物雕出的龙纹,就十分的显眼。就连咸菜,也是一根一根的摆好了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