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寡欢太叔
蓝玉拽过常升,看到伤口。一把撕开衣服,一道手腕长的刀伤,显现在眼前。
伤口不深,却还“咕噜咕噜”冒着血。
有些衣服,粘在伤口上。
蓝玉扯时,撕裂伤口,常升疼的龇牙咧嘴,“舅,您慢些。”
“别嚎了,老子被鞑子砍的时候,也没像你似的,鬼哭狼嚎的。去,取些冰水和金疮药来。”
常升倒吸一口气凉气,眼皮打着颤儿,“舅舅,外甥刚刚问您呢。这回,您待到什么时候再走。不如,就多待些日子,冰雪化了再走也成。”
南边的春,一路往北推。
在刚刚进城时,常升无意间瞥见一棵树上,开了一个花骨朵。
见着这个,常升喜上眉梢。
只要打了春,无论南北,战事都不将似此吃紧。只是,歇了近一个冬天的鞑子,也要开始蹦跶了。
蓝玉仔细瞧着伤口,有些心疼,回答的漫不经心,“装了粮就走。”
身边人,取来了冰水和金疮药。
蓝玉将毛巾浸湿,小心的擦拭伤口。
来回两三次,一盆冰水,就被染成了红色。再撒上金疮药,用嘴轻轻吹开。
“疼...疼...疼。”常升疼的乱叫。
蓝玉不理睬,拍一拍手,“咋,问这个干啥。是不是,三爷那儿有了什么吩咐。”
常升笑道,“三爷最近可没啥吩咐,许是皇爷的意思,三爷和咱们,保持着距离呢。想想也是,三爷近些年,和咱们走的太近了些。有些人呐,他就是眼红。”
说到这个,蓝玉又想起朱元璋与他说的那些。
“待咱们回了京,又要死不少人。”
常升一下子来了精神,贴近蓝玉的耳朵,“舅舅,您是不是得了啥消息。”
蓝玉赶紧摇头,“没啥消息,我乱猜的。你也别瞎想,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三爷怎么吩咐的,咱们就怎么做。不管他朝廷里怎么变,咱们跟着三爷,总是没错的。”
点了几十车粮,蓝玉就要再上路了。
拍一拍结实的麻袋,蓝玉咧嘴一笑,“嘿,他娘的,打了两个月的仗,还是这时候最踏实。有的吃了,就是没啥顾及。”
走上几里路,蓝玉翻身,坐在马背上。
从怀里,摸出一张常升偷偷塞给他的纸,只看了一眼,便揉成一团,塞进嘴里。再随手从旁边的树上,掏过一把雪,一并塞进嘴里,咽下去。
“副官!”
“下官在。”
蓝玉手指前头,“捕鱼儿海,咱们多久能到。”
副官略作思考,“快则七天,慢则十天。若是路上,再有下雪,咱们还得再慢些。”
蓝玉抿住嘴,“五天,不管快慢,咱们必须五天内到那儿。五天不到,脱古斯那老小子就要跑了。”
“永昌侯,五天是不是太赶了。”
看着蓝玉盯着他,副将咬咬牙,“下官知道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这便是灾
打了春,这天地间,也不比严冬时,好上多少。蔫儿了树叶,还有结了霜的谷子。无论从何处来看,都不像是要入了春的样子。
待在宫里,朱允熥也是看不到半点的生气。每时每刻,不在盼着,早点儿开春。
“殿下,皇爷来了。”王八荣小声的提醒。
朱允熥拍拍屁股,一下子站起来,“皇爷爷,您咋到这儿来了。差个人到孙儿这儿言语一声,孙儿到你那儿去便是了。您又何必,亲自跑这一趟。”
朱元璋扭动肩膀,咯吱咯吱的作响。
“再不动一动,咱这把老骨头,就快散架咯。窝在宫里一整个冬天,和那野兔一个样,要冬眠呢。”
细细去想,确实如此。
一整个冬天,朱元璋几乎都是窝在永安宫或是坤宁宫。除去初一的早上大朝会时,在奉天殿见了见大臣们。
这儿有一处池子,仔细去看,还能看到水面上的冰碴子。
这个冬天,连水里的鱼,都不愿意怎么动弹了。而岸上的人,更是有些难敌这酷寒的严冬。
“回收拾收拾,明儿跟咱一块儿去河南。总待在京城,你都不晓得外头的百姓,过得有多苦。咱要去看看河南今年的播种如何了,你也跟咱一块儿去吧。”
朱允熥手上动作有些僵住,不自觉的搓了搓手,“那朝廷里咋办。”
朱元璋挑眉说道,“有你爹呢,怕啥。让你爹在朝中,处理国事。正好的,让李善长帮帮他。至于你,跟咱出去见见世面。”
“有句话咋说的来着,读啥书,行啥路...”
朱允熥把话接下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古人说的,意思就是在书中看到的远不如自己亲眼得见的。”
(原话出自于明·董其昌,《两般秋雨庵随笔》。但最早说的是唐时杜牧,也有注解。)
朱元璋点头,“是这个理,再学就学傻了,不如和咱出去看看。”
一块儿随行的人不少,多半都是去年乙丑新科刚得中的学子们。还有就是朝廷六部,各自分管的侍郎们。随行护驾的,是曹国公李景隆与开国公常升。
早些时候,已有侍卫先行一步,早至驿站,沿途吩咐下去。
“开国公,你说皇爷为啥选在这个时候,出巡河南。要是放在以往,皇爷可不会就这么出宫。”
而常升心思,并不在此。
年前,蓝玉带兵出征了。临行前,常升也有相送。这一走,已近两月,一直无信。直到昨儿,才有从北边来的折子。
折子刚到,朱元璋便要出巡河南。
于是,常升摇头,“我不知,难不成皇爷心里头想的啥,曹国公你能猜出啦?”
李景隆笑道,“我哪能猜到皇爷的心思,只是听说,此次出巡,皇爷这是有意查一查河南的官。河南官场,怕是又要血流成河了。”
正说着,大狗从后头赶上来,“曹国公,皇爷请您过去。”
李景隆赶紧的调转马头,到了朱元璋的龙辇旁。恰好朱元璋听到声音,掀起帘子,“皇爷,您吩咐。”
朱元璋看一眼天,再伸出手,“是不是要又要下雨了。”
天上,阴云密布。与两边树林连在一起,颇为的压抑。走了不少的日子,算一算日头,也该到了河南的地界。
打这儿起,路边的田里,就是一片荒芜。
一眼看不到头的杂草,还有混在其中长不高的芦子。若不是刚刚那以一块河南地界的牌子,让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中原产粮大省。
“皇爷,刚刚过了陈州地界。”
朱元璋看着外面的一片萧条,几次都是欲言又止,“吩咐下去,走慢些,咱要好好看一看。”
祖孙二人,都扒着轿帘往外去看。
身着单薄的百姓,放下手中的锄头,立于干裂的土地里。眼巴巴的看着刚刚过去,那一辆异常华美的辇车。
他们见过最大的官,便是县里的县令。
除此之外,布政使换了谁,知府换了谁,皇帝又换了谁,似乎完全与他们无关。无论换了是谁,他们都是要为吃喝而发愁。
“大孙,跟咱下来走走。”
朱元璋叫住车队,下车步行。满眼之中,透着痛苦之色。
他曾也是百姓,也是吃不起饭,年年受灾的百姓。在朱元璋心中,他与这些百姓,感同身受。他太清楚,因为受灾,而吃不饱肚子的滋味。
走到一处田垄,朱元璋使劲用脚踩了踩。
硬邦邦,除了前几年留下的稻杆,几棵野草,就再也没了别的生气。尤其是一指宽的缝隙,更是触目惊心。
“大孙,你记着,这样便是灾。有了灾,百姓便活不下去。若是朝廷也不作为,那就甭怪老百姓造反谋生计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过往
田垄的尽头,几个百姓,站在自己世代生存的土地上。一整年的灾情,几乎未断。
先是黄河决堤,再是连日的旱情。
若非不得已,没有人愿意离开这个几代人生活过的地方。
老天爷不开眼,给了这个勤劳而淳朴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即便如此,人们也敬畏上天,不敢以凡人之躯,去抗天礼。
“老姐姐,咱是外乡来的。想着,到河南来,收些粮食。”
田垄上的妇人,木讷的看着朱元璋,一点一点的走近。直到挨着时,妇人才反应过来,本能的后退几步。
“你是外乡来的?”妇人又问一遍。
朱元璋笑着点头,“不错,咱是从凤阳过来的。家里头,粮不够了,就跑来河南,收些粮食。”
妇人也是点头,叹气道,“哪有粮食啊,我这都吃了快一个月的树叶了。若是有粮食,我那四岁的孙子,就也不能活活的饿死。”
说到孙子,妇人抹起了眼泪,“我儿,也是前些年给饿死了。老婆子我,命硬,挺到了现在。”
朱元璋明知故问,“官府呢,咋不管。”
妇人摇摇头,“管,可管不过来呀。那么大一块地方,哪能都管的住。就像那皇帝,管着天下人,还能管着你吃喝拉撒不成。”
河南承宣布政史陈新,自打上任之后,就多有建树。
若不是河南实在是离不开他,朱元璋很早就想把陈新,调到京城为官。如此的能吏,朱元璋自然是不想把他屈才在地方。
只是,河南灾情太重,以至于朝廷的赈灾粮到了,也是杯水车薪。
朱元璋笑了笑,“老姐姐,给你些银子,与你讨口水喝。”
妇人摇头,“我不要银子,你若是有种子,便给我些。今春种下去,挨到了秋天,也就能再熬过那个冬天。不然,老婆子我怕是真的熬不过去了。”
言语间,妇人抹起了眼泪,“再熬些日子,攒够了棺材钱,就把我儿子、孙子,一块儿给放进去。”
这些话,不禁让朱元璋想到了自个儿。他当时,不也正似这样。与刘地主哭诉,只为给自己饿死的爹娘,求得一口棺材。
朱元璋摆手,“给她吧。”
水没讨到,心情却是愈发的沉重。尤其是那双想要埋葬亲人的眼睛,让朱元璋有些无法释怀。
“大孙啊。”
朱允熥心中同样苦涩,河南如何,他全凭折子上所说的。凡是河南送过来的折子,大多要在户部给美饰几句。美饰了之后的折子,才可送到朱元璋的案头上。
也有不必美饰的,直接摆在朱元璋的案头。这种折子,一般是毛镶给递上来的。
“皇爷爷,朝廷实在是赈灾不利。”
朱元璋长长的叹气,“何止,这是咱的错啊。一味的打仗,想把鞑子给一窝子端了。到头来,自己的百姓受了灾,咱却无能为力。”
“你晓得,在文人的嘴里,咱这叫什么吗。”
朱允熥低着头,耳边听着朱元璋十分沉重的话,“孙儿不敢说。”
“有啥不敢说的,你说就是了。”
朱允熥倒吸一口凉气,“孙儿知道,到了他们的嘴里,就是皇爷爷您穷兵黩武,不能体恤民情。”
这句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儿里。
他呆呆的看着荒芜的田垄,还有永是阴云遮蔽的天。
李景隆跟在后头,一句话也不敢说。他几次冲常升使着眼色,而后者却装作没看到。
反倒是大狗,先走过来,“皇爷,陈新到了。”
朱元璋回头去看,正是气头上,“让他跪着!他虽无大错,但河南上上下下都烂透了。他是布政史,难逃其咎。咱是让他来治灾治官的,不是让他来当老好人的。”
田间地垄上,陈新穿着大明官服,笔挺挺的跪着。双眼直视前方,也不眨眼。
朱允熥动了动嘴唇,“皇爷爷,孙儿去看看。”
待朱允熥走近,陈新才高声说话,“臣,河南承宣布政史陈新,叩见吴王千岁。”
看着伏在地上的陈新,朱允熥动了恻隐之心。他蹲下来,将陈新扶起来,眼神示意朱元璋那边,“到皇爷爷那儿,说几句软话,认个罪,可千万不许顶嘴。”
上一篇: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下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