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155章

作者:寡欢太叔

禁海或开海,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论是当初的蒙元旧臣,还是本就是海贼出身的方国珍。他们失利之后,残部退守海外诸岛。

十多年来,他们占岛为王,以劫掠过往商船为生。

但也有其中不少,妄图复国。不得不说,这对大明朝的统治,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也是朱元璋下旨禁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禁海这么多年,文官们头再铁,也不敢去提开海的事。

“臣死罪。”李景隆突然的跪下,心头“砰砰”乱跳。不知多久,他都没见过朱元璋如此凝重的表情了。

朱元璋缓过神,语气平淡,“你起来说话吧,咱给你这个旨意,让章封放人。吴王见过张连虎之后,让吴王过来见咱。”

李景隆偷偷看一眼朱元璋,“臣知道了。”

待李景隆退出去,朱元璋沉吟片刻,“传旨,赏刑部侍郎章封,秉承国法,朕心甚慰。加为大理寺右卿,明日上任。”

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花花的银子

从坤宁宫出来时,正要缓一口气时。边上,刚刚还在门口站着的太监,如同一只死狗,被人从台阶下拖走。

李景隆脸色苍白,扶着柱子往回走。

有了旨意,章封也不再为难。开了锁,让李景隆先进去。一路之间,李景隆也没摆什么好脸色。

张连虎,坐在干草堆上,眼睛巴巴的盯着外头。听见脚步声,他连忙站起来,抱住牢柱,盯着声音传出的地方。直至见了李景隆,张连虎顿时嚎哭起来,“曹国公,您救救小的吧。”

李景隆深深皱眉,让人把牢门打开,“叫啥叫,老子他娘的还没死呢。跟他娘的嚎丧似的,晦气。”

“来人,把他脚镣子给去了。见吴王的,带着这玩意儿不好。”

去了脚镣子,李景隆半蹲在地上,一根手指头指着张连虎,“待会儿,我带你出去见吴王。他是皇爷的亲孙子,保不齐往后大明朝都是他的。”

“该说些啥,不该说些啥,你自己心里有点数。说错了话,吴王震怒。你这死罪,可就没人敢救你了。”

张连虎感恩戴德,起身拜了又拜,“小的知道了,谢曹国公不杀之恩。”

“小的在城西,买了一处宅子。宅子里,不少的金银,曹国公您要用,就拿去用。只是小的家里,有一妻一妾,还有俩闺女。小的那闺女,大的才四岁,小的还在吃奶,都离不得娘。曹国公您把金银拿去,妻妾给小的留下吧。”

李景隆大怒,“他娘的,老子惦记你媳妇、闺女做什么。你的金银,你自己留着。你自己媳妇、闺女,也自己看着。老子没那闲工夫,替别人管媳妇。”

两人一齐到了永安宫门口,李景隆不放心,又叮嘱一句,“别忘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甭说。”

李景隆慢慢推开门,谄媚的一笑,“吴王,人到了。您是现在就见呢,还是让他在外头候着,待会再见呢。”

朱允熥点头说道,“让他现在进来吧。”

进门的汉子,肤色黝黑。许是常年在海上的缘故,皮肤干裂。双手双臂,尽是裂开的口子。眼睛不大,却总能让人觉得,这人精明的很。

“小的...”

李景隆一瞪眼,把张连虎已经说出口的话,硬生生的咽了回去,“那...那...那是草民...”

“你是大明朝的百姓?可给自个儿脸上贴金,还草民呢。”

看一眼朱允熥,张连虎顿时有了主意,“臣参见吴王千岁!”

“你乱叫什么!”李景隆跳了起来,怒视张连虎,“乱说话,剁了你的嘴巴。不知尊卑的东西!”

张连虎抱住头,“曹国公,吴王召见我,那必定是有要用到我的地方。那往后,我可不就是吴王可用的一介家臣了。”

朱允熥笑道,“哪来的那么多歪理。”

“起来吧,听曹国公说,你是崖山之后,不得已才做了海盗的营生。浙江两海往来一百里,就没有你不知道的。和孤说说,海上的事。”

说到大海,张连虎来了精神,“殿下,臣在的那个岛,叫做龙凤岛,是当年方国珍起的名字。”

方国珍自立为国,有一年号,便是龙凤。

还各处命名,有龙凤城,龙凤山,也有这座龙凤岛。

“龙凤岛在最中央,前后商船,往来不断。多是占城、爪哇去的高丽、倭国。自然,也有咱们大明朝的,只是不多。占城、爪哇送往高丽、倭国的商船,有半船的都是白银。”

“高丽多与中原交好,蒙元时,就有不少的瓷瓶、瓷碗,或是绢布、丝绸、茶叶,送去高丽。高丽用这些,与南洋各国,换取白银...”

朱允熥抬手打断,“你说那船里都是什么?白银?”

张连虎重重的点头,“就是白银,南洋诸国,只凭大明赏的那些瓷器、茶叶、丝绸,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们就用白银,去和高丽买。他们多有银矿,因此并不缺银子。”

旁边的李景隆,搓动双手,“殿下,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朱允熥沉住气,“你继续说,说完了高丽,再说倭国。”

“倭国自己过得并不舒坦,舒坦的是那些倭寇。所谓倭寇,倭国称为流民。但一多半,都是倭国的那些天皇们,养的家奴。”

“倭寇在海上劫掠商船,给他们的天皇以作国用。他们说倭寇他们管不着,那是骗您呢,殿下。”

朱允熥心中冒火,“天皇,好一个天皇。皇爷爷都不敢自比于天,于天于地,甚是恭敬。就这个弹丸小国,夜郎自大,还冒出这么多个天皇,简直可笑。”

得了李景隆刚刚的提醒,朱允熥对那一船的银子,也心动不已。

如今大明建国没多久,国力虽然强盛,却远未及顶峰。国强而民不富,这就是现在的大明朝。

朱允熥舔一舔嘴唇,“你俩跟着孤,去见皇爷爷。”

李景隆小声提醒,“殿下,皇爷对此事,恐有些不悦。您见了皇爷,还是小心说说话。”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书科秘卷

一进中书科房,扑面而来书尘的味道。若不是久待在这里,寻常人是十分不习惯的。

毛镶也轻轻的咳嗽两声,一只手左右慢慢的扇动,“从元年起,一年不漏,给老子查个清楚。任何人,就算是已经死了,这都得把人给老子扒出来!”

偌大一个中书科房,只有一个顶窗,透着光亮。

站在顶窗底下,毛镶莫名的紧张。

“爷,咱们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毛镶斜眼看过去,抬起右手,在说话的那人脸颊上轻轻拍了两下,声音嘶哑且低沉,“单单凭你这句话,就能让你一家子,都给死绝了。记得,只要皇爷开口,把大明朝整个儿翻过来,咱们也不准有一句废话。”

“若是多嘴,就去干言官,别在锦衣卫待着。老子再跟你说这一次,锦衣卫是天子亲兵。天子让咱们干啥,咱们就得干啥!”

说完,毛镶垂下眼帘,静静的站在顶窗之下。让仅有不多的光亮,照在他的身上。

毛镶比任何人都要知道,这究竟是不是小题大做。即便没有丝毫的证据,但毛镶也清楚,他只能去照办。

深宫之中,那位老皇帝,虽然年近花甲,却依然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

十七年了,那位老皇帝的直觉,从来都没有错过。毛镶深吸一口凉气,他心中的恐惧,到了极点。

如果,真的是小题大做了。

那锦衣卫,也要推出几个替死鬼。但怕就怕在,老皇帝的这一次直觉,又准了。那这样的后果就是,大明朝再会出一次胡惟庸案、空印案之后的大案。

飞鱼服们,动作都很快。

在中书科房,查阅宫中秘典,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几乎每年,他们都要来这个地方,查阅一番。

“爷,有东西。”副指挥使宋忠抱着一摞秘卷过来。

毛镶猛的睁开眼睛,双目之中,布满血丝。那一瞬间的惊恐,充斥着毛镶的眼睛。

“念!”

“十一年十二月冬,太子嫔御女,诣太医院取药。所煎之药,皆入至太子妃寝。药碗熨手,太子妃无取,坠于地。”

毛镶静静的听完,眉毛拧作一团,“这种小事,怎么也记在这里头。”

宋忠跟着点头,“下官也觉得蹊跷,倒不是太子妃打翻药碗。而是这事儿,咱们却不知道。要么是有旨意,不准外传,要么是有人刻意隐瞒。”

看着秘卷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毛镶冷笑道,“隐瞒?他瞒得住嘛。这秘卷,怕是被改了。”

话说出了口,可毛镶的注意力,完全在“太子嫔御女,诣太医院取药”这句话上。

“爷。”

“念!”

“十四年三月丁亥,太子建廷议,以为体不平。帝命谨身太监黄狗儿,至太医院取药。太子嫔亲尝,御女再送至奉天殿,与太子服。”

这是建国时,就有的规矩。

皇帝、太子用药,需熬制两份。一份由嫔妃试服,另一份由熬药太监或宫女试服。

嫔妃试服的那一碗,待药温可入口时,再送去给皇帝或者太子用服。

“十五年二月十四,太子咳不止。太子嫔使近者,取药于太医院。依制试服,次子炆亲送景仁宫,奉太子左右。”

毛镶慢慢的放下手中的秘卷,忽的开口问道,“太子嫔身边那个宫女,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叫静儿。她原是太子嫔身边侍女,随嫁入宫中。皇后几次夸赞静儿聪明伶俐,眼中有事。二殿下出生时,司礼监选派的奶妈,不合太子嫔意。从那时起,便有这个静儿,做了二殿下奶妈.. ”

毛镶抬起手,怒道,“她也没来的身孕,哪有的奶水?如何做的奶妈!”

宋忠解释道,“大人,您忘了,咱们与您说过。只是,在报与皇爷事,恰好皇后在身边。皇后说了,女子的事,不准咱们过问。”

话刚入耳,毛镶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一时之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想起来了,你不必说了。我再问你,这个静儿,现在在哪。”

“大人,太子嫔被贬去毓庆宫,静儿被分到了太子妃身边。”

话音刚落,毛镶瞬间起身,“这几年,太子体弱,多有不适。太医院的药,都是这个静儿拿给太子妃。然后,太子妃试了之后,再送去太子那儿的吧。”

宋忠点头,“不错,太子妃有了身子之后,就没再有人试药了。”

听到这里,毛镶抬脚就走。

邦硬的官靴,在空寂无声的中书科房,踩出规律的脚步声。越靠近门口,脚步就越是急促。

在中书科院门时,毛镶停住脚步,转头吩咐宋忠,“你去把咱们想的,报去给吴王。我先去拿了静儿,如何发落,凭皇爷旨意。”

“大人,为何报给吴王。”

毛镶有些不耐烦,凑在宋忠耳边,“皇爷旨意,吴王代行太子事。之前,咱们查出东西来,都是皇爷、太子两头报。如今,吴王代行太子事,就不把吴王,放在眼里了?”

眼看着宋忠走远,毛镶冷冷的下令,“几个人,去太医院,拿了李恪。其余人,跟我去坤宁宫。”

坤宁宫为后宫之首,自从太子妃常氏有了身子,就一直住在这里。平日里,常氏与马皇后说说话,日子过得倒也快得很。

毛镶站在坤宁宫门口,微微欠着身子,“玉儿大姑姑,烦请您通报一下,下官公务在身。”

玉儿问道,“毛大人什么公务,要到坤宁宫拿人。”

毛镶笑了笑,拿出朱元璋的旨意,“下官不敢惊扰娘娘,只是旨意在身,下官不敢不遵。”

有了旨意,玉儿也不再拦着,让出一条道来,“进去轻着些,惊扰了贵人,你吃罪不起。”

毛镶脚步很轻,动作却很快。

几步进了坤宁宫,“臣毛镶,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太子妃。”

行了礼,毛镶起身,看到站在常氏身边的玉儿,“皇爷有旨,锦衣卫彻查太子身子有恙一事。”

在马皇后面前,毛镶不敢动粗。

静儿动了动嘴巴,神情坦然,跟在毛镶身后,出了坤宁宫。

从头至尾,马皇后就好似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直到毛镶走出去,马皇后才慢慢开口,“到这个地方拿人,俺们心里头都不舒服。”

“再怎么说,这也是俺们女眷的寝宫。但我教你,不管你有多大的怨气,都不准说一句话。让他把人抓走,是非怎样,私底下去和皇帝说。在大臣们面前,你必须无条件站在皇帝这一边。”

常氏点点头,“媳妇记住了。”

马皇后笑了笑,转头去问,“玉儿,咋回事。抓人,怎么抓到我坤宁宫了。”

玉儿行一个万福,“回娘娘,这些日子,太子身子不适。陛下觉得,这与宫里人有关。于是,陛下给锦衣卫旨意,让他们彻查宫闱。”

“来之前,毛镶刚从中书科出来,许是查出什么东西来了。不然,毛镶怎么也不敢到这儿拿人。”

马皇后的神情,肉眼可见的变的阴冷,“若真的牵扯到太子,那她就真的该死!”

第一百九十三章 诏狱

诏狱,这是让所有人胆寒的地方。

没有人,可以从这里活着出去。当初,口口声声坚称自己无罪的胡惟庸。进了诏狱只半日,就全部的招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