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104章

作者:寡欢太叔

常森收好笔,试着去问,“那就这么给京城送去了。”

蓝玉点头又摇头,“先给燕王送去,他瞧一眼,再送去京城。燕王若是问起来,你就告诉他,说是太子和三爷的意思,凡事一块儿合计合计。”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个头,得咱来开

春雨,从天上,落到琉璃瓦上。再滴在瓦罐里,竟也能成了一缕佳音。

自然而成的曲子,似是悦耳,却也杂乱。不同的人用耳朵去听,也总能听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徐允恭独自一人,在宫门之中,那一阵一阵的“佳音”,在他听来,就好像是胡乱的拨弦。不仅嘈杂,还让人更加的烦躁。

雨水,打湿了徐允恭的头发,又顺着脸颊往下流。

脸上的痒意,然后徐允恭根本不敢去抓。整个人,跪在雨地里,如同黑色的雕像。甚至于喘气,徐允恭都只能慢慢的吸入呼出。

“公公!”

看到永安宫的门打开,再关上。仅仅一瞬间的光亮,却如同是给了徐允恭最大的希望。

“公公,如何,皇爷肯见我了吗。”

太监无奈的摇摇头,“徐大人,您请回吧。皇爷说了,他今儿谁都能见,就是不见您,不见徐家的人。”

徐允恭全身一怔,垂下脑袋,又猛的抬起,“烦请公公,再去通报一声。就说,魏国公长子,万死叩请觐见皇爷,望皇爷给一个恩典。”

“唉,您这是何必呢。”太监叹一口气,“罢了,念您平日里待我不薄,我便再帮您跑一回。”

这一次,徐允恭同样的充满了期待。

但很快,他的期待,就如同落在地上的雨水一样,化为虚无。徐允恭听到了很清楚的声音,从永安宫里传出来。

“咱说了,咱不见!祸害了咱儿子,又要来祸害咱!”

一句话,让徐允恭心灰意冷。

太监狼狈的从永安宫里再出来,见到徐允恭的颓然,“大人,要不您去求求太子。”

永安宫,殿中升起白色雾气来。

马皇后掀开炉子的盖子,把白气往自己这边扑棱着。

旁边,朱元璋搓着手,急不可耐的站起来,“嘿,妹子,这可真香啊。快快快,盛一碗给咱尝尝。”

“自个儿手呢?”

马皇后轻骂了一句,还是拿起旁边的碗,给朱元璋盛上,“重八,允恭这孩子,又犯了什么事了。我瞧着,这孩子挺老实的呀。怎么到了你这儿,就成了十恶不赦了。”

朱元璋一小口一小口的把燕窝送进嘴里,烫的龇牙咧嘴。

“没啥事,他老实巴交的,又通晓是非情理,能犯啥事。就他那个性格,就算是有人想挑他的毛病,都挑不出来。”

“那你把人家晾在外头,理都不理。看看外面的雨,可越下越大了。”马皇后不停的扭头,看向外面,“重八,给他一个恩典,让他回去吧。有啥事,咱们明儿再说不成嘛。”

朱元璋摇摇头,“不成,这回让他回去了,咱可就前功尽弃了。”

马皇后于心不忍,执意起身,要让徐允恭回去。刚走到门口时,就听到朱元璋的声音。

“妹子。咱说的话,可是圣旨。”

马皇后站住脚,回过头,脸上有些愠怒,“那臣妾要是抗旨呢。”

朱元璋从榻子上跳下来,脸上带着怒意。他冷冷的看着马皇后,一步一步走过来。

两人对视,皆是一言不发。

片刻的功夫,反倒是朱元璋先笑了,“你看你,这说的叫啥话,这不是商量着来嘛。”

朱元璋笑呵呵的把马皇后扶到一边,另一只手,在空气中胡乱比划。

“妹子,你猜在宫里散布谣言的,到底是谁。猜准了,咱就依你,让徐允恭今儿先回去。猜不准,就得听咱的。”

马皇后斜着脑袋,微微的思考之后,“徐家老三(徐增寿)?”

朱元璋摇摇头,“妹子,你猜错了,这回可得听咱的了。让他跪着,你不准劝,旁人也不准劝。”

摆一摆手,两边退去,只留下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个人。

这对开国夫妻,就这么在永安宫里走动,恩爱如往常,“妹子,咱和你明说了吧。散布谣言,压根没这回事。从头到尾,都是咱让毛镶去干的。”

马皇后的表情,逐渐变得错愕。朱元璋也不去管,继续说着。

“徐家老三(徐增寿)啊,和老四亲近的很。徐达他闺女,嫁给了老四,他儿子,又和老四是发小。这一层在这儿,你说咱能不提防提防?”

“那以前咋不见你提防呢?”马皇后反问一句。

当时,她是有意将徐氏也嫁给朱标的。只不过,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反对。而后来,徐增寿和朱棣同学一门,也是朱元璋给安排的。

可如今,两都是朱元璋安排的事情,却让朱元璋开始忌惮起来。

“咱那时候,没孙子啊。”

一句话,点醒了马皇后。她也开始不说话,表情逐渐变得古怪。

“不光是徐达家,咱要的是满朝文武,都对标儿和咱大孙,死心塌地的。咱老了,还不知道,自个儿能过多少年。过了今儿,明儿还不知道咋样呢。”

“再加上老四,心里傲气的很。标儿心软,大孙性急。从现在起,大孙就开始有意的提防老四了。这日后,等到了他即位,对老四还不更加的忌惮。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咱们孙子,能搞出一个削藩来。”

朱元璋喝了一口凉茶,继续说着,“到那个时候,死犟死犟的老四,还不得和咱大孙闹起来。咱不趁着现在,打磨打磨老四的心性,难不成真看着他们打起来?”

马皇后盯着一处发呆,“那不能,可这事儿,你咋不让标儿去做呢。”

朱元璋摇一摇头,“标儿心软,斩草不能除根。而且,标儿从小就护着老四。咱现在不压一压,心里头总觉得要出事。”

说到这儿,朱元璋不由得叹气,“不光是老四,还有老二、老三,他们手底下有兵,就不能再有太多的人了。咱得把他们手底下的人抽过来,”

“这个恶人,还是得让咱来做。要保着标儿之后的皇帝坐稳了位置,又得让咱们大明朝的藩王能够一直存续下去。所以啊,这个头,还真得是咱来开。”

第一百四十章 掌长灯

雨水渐密,夜幕渐黑。除了宫墙上的灯笼,完全看不着丝毫的光亮。例外的是,在永安宫前的广场上,亮着一盏昏黄的灯。

从白昼明亮初到夜幕将至时,徐允恭已经不知道,自个儿在这儿,跪了多久。

平日里,素得徐家恩惠的太监,用一根满是木屑的长杆,立在徐允恭的身边。长杆顶部、中部,各是一盏灯笼。仅仅这一小片的光亮,才能勉强的照亮徐允恭疲惫不堪的脸。

“大人,您跪了一天了,吃些东西吧。”

徐允恭摇了摇头,两条腿早就僵硬了。膝盖与地面接触的地方,似乎已经在渗出殷殷的血迹。

永安宫里头,马皇后透过窗户,看着心疼。再回头见着朱元璋,正若无其事的吃着自己的东西。马皇后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你非得折腾人家。”

朱元璋表现得不置可否,“他家暗地里,和老四勾在一起的时候,咋就不想着自个儿能有今天。”

虽然听了朱元璋的解释,马皇后也没有了开始的坚持。治国,毕竟是男人的事。她一个妇道人家,帮着皇帝,管理好后宫就行了。

只是,马皇后最担心的,还是徐达的病。

“天德咋办,他人都躺在床上动弹不了了。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天德恐怕是受不住。你再气着他,气出个好歹来。”

朱元璋却是笑了,“妹子,你信不,他这一家子,最不慌的就是徐达。这个老狐狸,奸的很。咱心里头想的是啥,他总能猜出来。跟在咱身边那么多年,你以为他白跟的。”

“这朝廷里,满朝文武,这么多人,有几个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不简单的,肚子里的东西,藏的多着哩。”

马皇后一愣,无奈的笑一笑,“算了,我不管了。任凭你们,随便去折腾吧。”

旁边,玉儿掌来一盏灯。

在听着朱元璋和马皇后正说话时,玉儿很自然的站在屏风后头,背过身。直到里面没了声音,才掌着灯过去,“娘娘,您该回宫了。外头下雨,路湿地滑的,又到了晚上,走路不好走。”

马皇后扭头去看朱元璋,朱元璋动一动眼睛,“看咱干啥,时辰到了,回去便是了。”

马皇后幽幽的说了一句,“你可有日子没到我那儿去了,当初说恨不得根都生在我床上。现在可好了,做了皇帝,嫔妃也多了,我那儿你是一点也不去了。”

朱元璋涨红了脸,“玉儿在呢,你说这干啥。再说了,咱没去你那儿,可也没去旁人那儿。你别给咱,乱扣帽子。”

说笑间,毛镶从外头进来,先是侧在一边,“见过玉儿大姑姑了。”

无论是谁,在玉儿面前,都得恭恭敬敬的,毛镶也不例外。进来时,见到玉儿,就恭敬的站在旁边。

玉儿笑着点一点头,“娘娘,毛大人都来了,咱们是该回去了。”

马皇后伸出手,让玉儿把自己扶起来,“罢了,这儿不是咱们该待的地方。回坤宁宫去,继续伺候那些花花草草去。”

两人走了,毛镶才开口说话,“皇爷,吴王下学了。”

朱元璋也从刚刚的尴尬中,缓过神来。他挑开帘子,见着还跪在雨地里,一动也不动的徐允恭。

微微的眯起眼睛,朱元璋缓缓的开口,“让尚食,做些吃的送过去,就说是吴王的意思。还有,让吴王到永安宫来,把徐允恭带走。从头到尾,不准提咱一句。徐家如何,杀几个,留几个。或是都杀,或是都留,咱不过问。只一个,要让徐允恭知道,是谁把他从这儿带走,是谁能定他家的生死。”

毛镶深吸一口气,平时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可几个国公,毛镶还是不敢去招惹。

而且,朱元璋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给徐家免罪了。至于怎么罚,那就要看太子朱标的意思。

“臣知道了。”

毛镶边在心里头盘算,一边悄然往后退,直到退到门槛处,才停住脚,“皇爷,臣这就去了。”

朱元璋又加了一句,“徐增寿,不准再去北平。从今日起,徐增寿未经旨意,不得离京。至于徐家大小子,就冲他今儿在永安宫外,跪了整整一天,咱恕他无罪吧。”

说完,朱元璋长出一口气,闭上双眼。

这些年,他似乎累了许多。

一些自己从未预想过的事情,都发生了。以前自己觉得,自己的儿子们,一定能团结起来,一起拱卫大明。

而现在,种种的端倪,都在告诉朱元璋,自己分封儿子们,是会留下隐患的。

直到现在,朱元璋也不愿意去承认,自己哪里是做错了。他始终觉得,政策不错,错的是执行者。即便当初杀胡惟庸,也只是迫不得已。

看着毛镶走远的背影,朱元璋两眼无神,嘴里喃喃自语,“咱,做错了吗。”

良久,朱元璋两眼放出精光,咬牙切齿起来,“咱没错,咱苦一辈子了,费劲巴拉的打下天下,建立大明朝,封自个儿的儿子,做个王怎么了。整个天下都是大明朝的,咱只要对得起百姓,那便是没错!”

几句话,说的朱元璋自己都笑了起来。

走到窗边,看一眼奉天殿的方向,还有雨幕里朱允熥小小的身影,“甭管咱错还是没错,咱留下来的,就得是最好的大明朝。”

“那些史官,怎么编排咱无所谓。但咱儿子、咱孙子,各比各的好,可不能让他们胡说,让后世给说瘪了。”

背过身,朱元璋走向自己的床边,“儿孙好是好,就是没几个活泛心眼子。不然,也不得咱这么折腾的。”

毛镶站在门外,直到估摸着,朱允熥快到永安宫隔院时,他才和手下吩咐。

“去,寻到吴王,告诉他,徐允恭在这儿跪一天了。啥也不吃,啥也不喝,就这么跪着。”

“要告诉吴王,这是皇爷吩咐的吗?”

毛镶怔神,“说吧,老子还想,多活几天呢。”

第一百四十一章 恩威并施

每次下学之后,朱允熥都是从后门进的永安宫。这么做,只是为了避开时不时在永安宫做廷议的那些大臣们。

见着这些大臣,朱允熥着实有些头疼,却又不得不听他们之乎者也。

今天却是个例外,被人一直引着,直到引至了前门。刚刚转过了弯,就能看到,跪在雨地里,一动不动的徐允恭,还有扶着长灯的太监。

“那是谁?”

从背影,朱允熥看不出这是谁。即便有些眼熟,却也不敢随便的认。

随行的太监,早早的得了毛镶的信儿。一路上,他甚至有些着急,巴不得朱允熥早点到这个地方,早点问。

“回吴王千岁,那是魏国公家的长子。”

“徐允恭?怎么跪在这儿了,还下着雨呢。又不是夏天,还真不怕自个儿受了风寒。即便是练武的,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啊。”

朱允熥刚刚迈出一小步,就又缩了回来,“走,先去永安宫。”

“殿下去永安宫做什么?”

朱允熥一下子来了脾气,“孤去永安宫做什么,还要通报你不成!赵二喜手底下,都是些什么不懂规矩的废物!怪不得,皇爷爷厌了你们呢。”

太监连忙解释,“殿下恕罪,奴婢知错了。这是锦衣卫的毛大人,传来的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