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622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在军事理论方面,陈赓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强调军事教育要与实践结合,主张在实战中学习和提高。】

  【他编写的多部军事教材,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春秋位面。

  孙武和吴起相对而坐,望着天幕中陈赓教导部队的景象,不由得畅想起他的军事教材会是什么模样。

  “依我看,此人的教材定是既实用又生动,不似我的《孙子兵法》那般深奥。”

  孙武轻抚长须,若有所思。

  “想必是把复杂的战术用最浅显的道理讲述,让普通士卒也能懂。”

  “确是如此。”

  吴起点头赞同,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看他教导士兵的方式,想必教材也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每个战术必定都配有实例,或许还会写入士兵们的亲身经历。”

  ……

  蜀汉位面。

  诸葛亮观察着天幕中的陈赓,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

  “官至大将,却说再大的官,也得向群众学习,此人深得为将之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若有所思。

  “我在《将苑》中所言‘将有五德’,他当真做到了。”

  “若能一观军事教材其中奥妙,必定受益匪浅。”

  他轻抚长须,继续遐想着。

  “可惜啊可惜,只能想象了。”

  ……

  【他还特别重视部队的政治思想建设,认为愅命军人既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也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陈赓一生都在为愅命事业奋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和理论家。】

  【他的军事思想、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曹魏位面。

  “军中竟有如此人物,以大将之尊依然虚心向下学习。司马懿,你为何不如此人?”

  曹叡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

  “陛下容禀。末将统军多年,也深知带兵之道。”

  司马懿不卑不亢地回应。

  “此人在军事素养上确有独到之处,但他那套军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在我朝并非没有。”

  “那你掌兵多年,可曾见过如此将才?”

  “回陛下,末将行军三十载,遇敌无数,确实少见这般兼具文韬武略的统帅。”

  “也难怪他能在军事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

  曹叡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朕观其用兵之道,与魏武帝倒有几分相似,只是更多了几分育人之心。”

  ……

  【这样的人物,难怪能成为《亮剑》中让李云龙都敬畏三分的旅长,也难怪能在龙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多军事院校都把他作为典型进行教育,他的事迹被编入教材,他的军事思想被总结研究。】

  【可以说,陈赓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更是永远的精神丰碑。】

  弹幕:

  ——“这样的旅长,李云龙不服都不行啊”

  ——“这就是真正的军人样子,不靠嘴说,全靠实力服人”

  ——“现在的教材里还有他的内容,这才叫真正的传承”

  ——“不装不摆,实力天花板,这才是真大佬该有的范儿”

  ——“一生为愅命奋斗,这种精神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军人气质,太帅了!”

  ……

  古往今来,能得见将帅之风范者寥寥。

  今日得见天幕中此等风采,古人无不为之叹服。

  许多人望着天幕中的景象,不由得议论纷纷。

  “这般高位还能如此亲民,果真罕见。”

  “却是难得。我朝那些将军,哪个不是趾高气扬的?”

  “如此统帅,难怪能成就大业。”

  看到陈赓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场景,不少人感慨,若是本朝将领也能如此,军心岂不更坚?

  想到自家时代那些骄横跋扈的将军,不免心生感触。

  “要是我朝也有这样的将军就好了。”

  “可惜啊,这样的统帅不常有。”

  看到陈赓对军事理论的重视,更是令人惊叹。

  古往今来,能将实战经验如此系统地总结传授的将领着实不多。

  这般育人之道,当真值得效仿。

  望着天幕中的情景,众人心中既有艳羡,又有遗憾。

  ……

  大隋位面。

  “这般不摆官架子,处处为士卒着想的将军,在我朝倒是少见。”

  杨坚注视着天幕中的画面。

  “苏威,你觉得如何?”

  “陛下明鉴。此人虽位居高位,却能降尊纡贵,深入基层。不似我朝某些将领,位至高位便目中无人。”

  “此言差矣。”

  高颎插话道:“末将倒觉得此人最难得的是既重文韬又重武略。不仅能带兵打仗,还著书立说,培养后人。”

  杨坚捻须沉思:“高卿说得有理。”

  “朕统一天下后,就觉得治国之道不能光靠武力。这位将军能文能武,还知道重视教化,确实难得。”

  “陛下所言极是。他编写的军事教材,重实践、重实效,不似那些空谈理论之人。”

  苏威赞同道。

  “治国安邦,不也该如此?高高在上只会脱离民心。”

  ……

  北宋位面。

  宋徽宗赵佶与蔡京望着天幕的景象,神情逐渐从最初的惊讶转为深思。

  赵佶心中泛起阵阵波澜,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重文轻武的过失。

  “这般将领,朕倒是从未见过。”

  蔡京面色略显不自然,毕竟这样的将军若是出现在大宋,必然会动摇他苦心经营的权力根基。

  但他表面上依然要应和圣意。

  “陛下说的是。寻常将帅,哪有如此亲近士卒的?”

  赵佶的心思却早已飘远。

  他想起自己府库中收藏的各种珍奇,那些精致的古玩字画,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悔意。

  若是自己多在军事上下些功夫,大宋的军队会不会也能有这样的气象?

  “他这般统军之道,倒是很有意思。不过这样的将领若是在我朝,怕是活不长久。”

  “陛下何出此言?”

  “若是手下将领都这般亲民,那些勋贵世家还不得闹翻天?这位陈将军,怕是比王安石还难缠。”

  “这……”

  “不过说来也是可笑,朕堂堂天子,竟在这里羡慕起后世的臣子来了。也罢,且看且珍惜吧,反正这样的将才,朕这一生是遇不到了。”

第840章 抓住人的心里弱点,骗去当猪仔,汉文帝:这我熟啊!

  上一幕刚结束,天幕画面一晃,出现了一个年轻人面孔。

  【这日,王星寻找拍戏工作时,看到了一则征召演员入组的讯息,是一部与歌莱美公司合作的片子】

  【歌莱美是大公司,拍摄的片子班底和薪酬肯定不会太差】

  【王星火速联系了里面的演员统筹报名,并在两天内提交了试镜视频】

  【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通过面试的消息,顿时喜不自胜】

  【演员统筹方很快就为他订了往返机票和酒店,让王星前往暹罗进组】

  【王星考虑到远在暹罗,人生地不熟,还想多了解点剧组和作品的信息,但是统筹方赶得急,而且能得到这种演戏机会不容易】

  【于是王星按照对方要求,收拾好行囊,很快就高高兴兴地登机,并与来接机的人员坐上前往剧组的暹罗大巴车】

  诸天古人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对后世演戏行业也知道点皮毛。

  虽然演员的地位比他们时代的戏子高,但是能出名的演员一样也是寥寥无几。

  那些小演员就和小戏子一样,梦寐以求的就是有机会名扬天下,出人头地。

  众人也理解这个王星的高兴,纷纷猜测,这次天幕是不是要讲述王星抓住这次机会成功扬名。

  勾栏瓦舍中的戏子歌伎舞姬,皆期待地看着天幕。

  或许她们能从中寻到扬名窍门。

  汉朝的刘恒却觉得不太对劲,狐疑地盯着天幕中带走王星的所谓工作人员。

  “这是不是太巧了?那什么演员统筹,连拍摄的片子和剧组的情况都没有介绍清楚,就急撩撩地催人进组。”

  “还要跑这么远,去到暹罗。”

  就像走在路上,凭空出现了一个馅饼。

  这馅饼看似是王星自己发现的,但细究起来,处处都不合理。

  这王星,怕不是被骗了吧?!

  刘恒甚至觉得这骗术还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渐渐年迈后,他就开始求长生,想办法延年益寿。

  半年前,有个方士向他进献了一只“长生杯”,声称这是神仙托梦送来,让这方士呈送给他。

  精美玉杯上刻了“人主延寿”四字。

  他当时就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