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随后,尚书台内的官职也出现了一些变动,一些地位低微的古文经学派的士人官员得到升职,而今文经学派的官员在尚书台内遭到一定的抑制。
这可是个要命的事情。
东汉的官制虽然大体维持西汉的制度,以三公九卿制度为骨架,但是实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尚书台。
因此就算三公九卿都是今文经学派的士人,只要他们不能把持尚书台,都不能对政治产生直接影响,只是地位清高的吉祥物而已。
让宦官提领尚书台,是刘宏特殊的做法,之前宦官曹节就提领过尚书令,不过两年前曹节病死,尚书令一职悬而未决。
如今,刘宏再次任命宦官张让提领尚书台,已经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而真正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后面的一系列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之后,在尚书台内,古文经学派的士人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今文经学派的士人遭到打压。
根据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刘宏本来打算解除党锢之策,但是宦官们坚决不认同,生怕被反攻倒算,私下里向刘宏再三哭诉,最终让刘宏心软妥协。
于是在宦官们的建议下,刘宏决定部分而不是全面解除党锢。
被解除党锢的,就是政治势力较为弱小的古文经学派士人群体,政治势力依旧庞大的今文经学派士人团体依旧处在党锢之策的影响之下。
整个雒阳城的氛围随着这一系列政令的颁布,进入到了一个极为微妙的状态之中。
一时间,各方势力都在观望,都在蛰伏,都没有第一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政令进行公开的表态。
但是私下里的动作已经展开了。
赶在职位任命到位之前,今文经学派的一些大佬级人物广泛邀请过往结识的或者是私人关系比较好的古文经学派大佬级人物展开讨论。
他们希望古文经学派可以和他们站在统一战线上,不要接受任命,而要一起对抗宦官和皇帝,坚守士人的荣耀。
千万不要相信皇帝和宦官的诡计,这是想要分裂我们士人,这是极为卑鄙的行为,大家一定不要相信。
卢植被邀请了。
而作为后起之秀和在古文经学派内部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刘备,也被邀请了。
邀请他们的是新就任司徒之职的汝南袁氏现任当家人袁隗——前任司徒陈耽已经因为某些莫须有的罪名而失去了司徒的职位,他的事后周旋显然没有成功。
宦官还是那么强悍。
不过这个职位旋即被袁隗继任,所以人们也没有过多的在意。
似乎是因为袁绍的关系,这个邀请不是袁隗发起的,而是袁绍亲自登门邀请刘备,又和刘备一起去拜见卢植,再请卢植和刘备一同前往袁隗府上做客。
在此之前,刘备询问了袁绍关于这件事情的看法。
“看法?我的看法不重要,我本庶子,很难与袁基袁术竞争家业,家业传承轮不到我,但是说到底,我还是袁家人,与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不得不出力。”
袁绍很信任刘备,低声道:“但是玄德,你不要顾忌我,若是有机会,你尽管接受升职任命,你的职位越高,我越高兴。”
“袁君,这……”
“这是我的心里话,请玄德务必相信,不要有所疑虑。”
袁绍的表情很诚恳。
这一点,刘备是相信的。
在今古文之争即将走到一个标志性转折点的历史岔路口,袁绍应该是察觉到了一些什么东西的,且本身在家业传承的竞争方面不具有优势,这会促使他向外寻求一些全新的发展可能。
死抱着家族大腿固然可以求得富贵,但是袁绍显然不是一个甘愿为人下的人。
他也是一个想歪嘴一笑打脸袁氏本家的赘婿之才。
刘备做为古文经学派中重要的后起之秀,将是他寻求突破的突破点,所以刘备的发展越好,他自然越高兴。
再者说了,他并不认为四世三公的袁氏会就此倒下,那么多年深耕,家族底蕴无比强大,难道是皇帝一句话让他们倒下就能倒下的吗?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的渣男行为。
嗯,袁本初显然是个渣男。
第八十六章 三胜三败
袁绍当然是支持刘备的,但是卢植所思所想就更多了。
卢植接受了袁隗的邀请,但是没有立刻就去,而是决定缓几日再去。
这几日,他和身边一些好友会面了,进行了一番商谈。
卢植是古文经学大家,也是古文经学派内部的重要人物。
而与他一样的重要人物除了大家都尊崇的大佬郑玄,还有扶风平陵贾氏、河南开封郑氏这两个重要家族的领头人贾喜、郑泰。
扶风平陵贾氏乃是古文经学派重要的传承家族,其家族著名人物、东汉中期大儒贾逵的父亲曾经跟随刘歆学习《左氏春秋》。
西汉皇族学者刘歆,就是第一个以古文经为武器向今文经学派发起进攻的猛士。
而且扶风平陵贾氏还传承了《周官礼》的经典,手握古文学派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法宝传承,所以扶风平陵贾氏在古文经学派当中的地位很高。
除了扶风平陵贾氏之外,河南开封郑氏同样是同时传承《周官礼》和《左氏春秋》的家族,地位仅仅只在扶风平陵贾氏之下。
接下来就是仅仅只传承《左氏春秋》的四个家族——京兆杜陵冯氏、广汉雒县翟氏、苍梧广信陈氏、汝南汝阳周氏。
他们的地位仅次于贾氏和郑氏两大家族,且同样属于被征召为议郎和在尚书台内被提拔职位的范畴之中,家族重要成员或者是领袖得以升迁职位,掌握一些过去未曾掌握的权势。
这突如其来的政治变动让他们又惊又喜,很快就自发的聚集在了一起商讨对策。
大佬郑玄不在,其他家族虽然地位高,但是职权并不大,所谓县官不如现管,那么在朝中资历深厚的卢植、马日磾两人就成为了会议的主持者,刘备作为卢植的弟子,得以旁听。
会议内容主要就是皇帝为什么突然这样决定,以及这样决定之后他们是否要接受。
还有就是他们如果选择接受,那么该如何面对来自今文经学派的巨大政治压力。
最后也是最敏感的问题就是——
如何反制今文经学派可能将他们侮辱为和宦官同流合污的政治行为。
这是他们第一次以纯粹的学派成员身份聚集在一起。
对于一个松散的大而化之的概念体来说,这一次的聚集,更像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为一个明确实体而存在的古文经学派成立大会的前兆。
“我来这里之前,袁隗邀请我去他府上做客,诸位应该也接到相关的邀请了吧?”
卢植率先开口,讲述了自己面对的问题。
余者也纷纷点头,讲了他们也被他们的私人好友邀请前往会谈,但是因为拿不定主意,所以暂时没去。
现在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商讨一个结果出来。
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到底要不要稳稳拿住。
然而到了该发言的时候,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不知道该怎办了,似乎谁也不想做第一个发言的人,谁也不想当领头羊来打破这份沉默。
不过在刘备看来,没有人发言,实际上已经代表了这群人心中所想了。
他们所思所想,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还是马日磾这个相对老实一点的人忍不住了,率先开口。
“其实在我看来,诸位的想法已经非常明确了,之所以聚在这里,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领头之人,我说的没错吧?”
马日磾开口了,贾氏代表人贾喜也没忍住,紧随其后开口了。
“诸位既然来了,心中所思所想大体上都是一样的,这对于吾等而言,意义实在是非常之重大,可以说,是自孝章皇帝以来,最好的一次机会,这次机会若是错过了,下一次,要等到什么时候?”
郑氏代表人郑泰也不再沉默。
“王莽托古改制,给了吾等第一次机会,光武中兴,给了吾等第二次机会,这两次机会,吾等都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而没有抓住,而现在,第三次机会摆在眼前,诸君,可有把握牢牢抓住?”
众人沉默不语,低下头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古文经学派如今的力量,是否能够在这深若大海的政治局势中把握住这难得的机遇呢?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
卢植看了看马日磾,又看了看贾喜,最后把目光放在了端坐在一旁目不斜视的刘备身上。
对于这个引以为傲的弟子,卢植一直非常看重,所以他想听听刘备的意见。
或许是怀着咨询的想法,或许是怀着考验的想法,亦或是某种想要给刘备机会的想法,卢植向刘备发起了询问。
“玄德,你来雒阳之后广泛交友,增长见识颇多,依你的看法,吾辈能否抓住机遇?”
作为少数可以随着长辈前来旁听会议的衣钵传人之一刘备感受到齐刷刷投放过来的目光,一时间还真没反应过来。
他没想到卢植会在这种场合咨询自己的意见。
“老师,弟子人微言轻,不足以……”
卢植摇了摇头。
“只是问问你的看法,不要有什么顾虑。”
“是……”
刘备点了点头,思虑片刻,开口道:“在弟子看来,此一时,彼一时,吾辈已经有了把握住机会的实力。”
众人没有出声,一起看向卢植。
卢植的表情没有变化,问道:“何以见得?”
刘备朗声道:“在弟子看来,吾辈有三胜,彼等有三败。”
卢植朗声问道:“哪三胜?哪三败?”
“今文经学传承久远,底蕴深厚,然其愈是传承,愈是封闭,唯有传承大家族之子弟、宗族、亲朋才有研习资格,余者尽数被排斥于其外,及时得以研习,也不为人所接纳,天下人之怨恨,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古文经学虽然传承不过二百载,底蕴不及之,然研习者众多,无论是否是士人家族出身,哪怕是如弟子这般织席贩履之人,亦能得到老师看中,传道受业,因此研习者皆感恩戴德,此一胜一败也。”
刘备说完,不少人点头称赞。
卢植也随之点头。
“言之有理,继续。”
“彼等虽传承久远,然其自先汉起,逐渐陷入僵化与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一面讲究微言大义,死抠字眼而不知变通,一面以孔子为受天命之圣王与黑帝之子,愈发讲究神鬼之说,偏离正道。
而吾辈一直将孔子视为大贤、达者、学者、活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研读经文,从中汲取先师智慧,传承孔门正统,生生不息,坚持正道,坚持本心,此二胜二败也。”
更多人点头称是,认为刘备说得有道理。
卢植抚着胡须缓缓点头。
“言之有理,继续。”
“彼等虽握有五经十四家法,有朝廷所立学官,却无有真正的高士,所学皆流于表面,不曾领会圣人真意,为经书做注解者寥寥无几,所学皆古旧之言,重视官职过于学术。
而吾辈高士频出,如老师,马公,贾公,还有未曾谋面之郑公,潜心钻研学术,著书立说,为经书做注,推陈出新,郑公更是著作等身,前后凡百万言,天下称颂,奉之为郑学。
彼等固然有学官,有族学,然所学者,皆为官之道,皆升官发财之道,还有几分是圣人之道?彼等早已在荣华富贵之中迷失本心,早已忘却先师教诲,真正传承先师学术者,乃吾辈!”
刘备朗声道:“此三胜三败也!有此三胜三败,何愁吾辈重蹈覆辙?何愁吾辈之道不兴?”
第八十七章 他们急了,他们急了!
或许是刘备抑扬顿挫的语气和激昂向上的言辞让人激动莫名,话音一落,众人纷纷大声称赞,点头叫好,面露激动之色,显然是非常认同刘备所说的话语。
他们,古文经学派,才是孔门真正的传承者,才是圣人衣钵的真正传承者!
今文学派,土鸡瓦狗罢了!
时代走到如今,今文经学派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潮流,已经不再是可以引领大汉继续往前走的学派,而可以引领大汉继续往前走的,是吾辈古文经学派!
他们振奋了。
这对于参与集会的大部分人来说,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归属于古文经学派这个大团体的感觉。
这种有所归属的感觉,十分特殊。
一群莫名激动的人中间,卢植依旧保持着冷静,他微笑着看向刘备。
“玄德,你说的都很对,但是你需要知道,这个机会不是王莽或者光武皇帝给我们的,而是宦官,若是把握住这个机会,你觉得今文学派的人会怎么做,会怎么说?”
莫名激动的人群瞬间冷却,再次齐刷刷看向刘备,似乎正在期待他有什么精妙之言。
然而刘备只是笑了笑。
“老师,事到如今,早已不是当年的状况了,当年就算是王莽和光武帝相帮,吾辈也是少数,而现在,吾辈是多数,放眼大汉,研习古文经学者才是多数,研习今文经学者已是少数!
他们故步自封,僵化而不自知,越发封闭学派,以至于从者日少,而吾辈广开学派之门,广纳天下豪杰,如此,吾辈早已占尽上风,所缺者,无非就是一个承认,一个机会。
他们若是认为吾辈是与宦官同流合污,那么,就等于开罪了天下大多数的士人,他们本就封闭,不得人心,若是再一口气得罪整个古文学派,他们只会自寻死路!”
上一篇:三国:八百大雪龙骑,吓退刘备!
下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