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87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就像另一个世界的“渔业母船”一样——由一艘较大型船舶作为母船带领若干艘捕捞渔船组成的船队,从事远洋捕捞生产、运销的产业。母船收集渔获物和运销,向捕捞渔船提供补给,而小型捕捞渔船则在大海深处捕捞渔获。

“对,对,没错,就是这样!”

朱先海有些激动的走到了地图前,然后指着地图说道。

“南林,你不是山东人吗?山东人是不是喜欢闯关东为生?山东本地肯定是人多地少,我们可以派人到山东去招人,然后,雇佣小船把招来的人送到‘母船’上,母船就停在深海,这样一来,那怕就是满清想要禁,他们也禁不住!”

没错!

用力的一拍手,朱先海盯着地图,说道。

“我们可以在渤海湾放一艘,在山东和江苏之间的黄海放一艘,还有杭州湾,如果我们有个十几艘大船的话,那一年至少能运过来几十万人!只要咱们在这些地方派出足够多的人去招人,就能源源不断的把人带到南华来,到时候,别说是几百万人了,就是几千万人也不是没可能!”

看着激动不已的主公,孙幕礼不禁有点儿茫然,他先看了一眼地图,又看了一眼东家,他的心里却是不由一阵长叹,为什么会如此?

不用想他都知道那些人会去怎么招人,必定是坑蒙拐骗!总之一句话,肯定是千方百计的把人骗到船上,等他们上了船,那可真就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东家,那……他们愿意来吗?”

想了想,孙幕礼还是想要为同乡说上一句话。

“毕竟,咱们这边可不是关东啊!”

心情大好的朱先海,笑道。

“不是关东又怎么了?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是闯,来南华也是来嘛!谁说他们到了关东,就能过上好日子?闯关东?那边过的日子肯定不如咱们这边,咱们这边不过也就是远了点,可日子肯定比关东好过吧!”

第150章 捕鲸与海军

有如天堂!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南华的日子宛如天堂一般。

当然,前提是要适应这里的生活,比如说从吃米到习惯吃馒头、土豆之类的主食,除此之外,每天都能吃到肉,对于那些来自国大多数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这日子自然过的就像是天堂一般。

之所以能够吃到肉倒不是因为这边的牛多,而是因为鲸鱼,南华有好几艘捕鲸船,专门从事捕鲸,有了鲸鱼,自然也就有了足够的肉食。

对于在浙江老家就是渔民的王大海来说,他就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在捕鲸船上的生活,他喜欢在海上航行的日子,况且,现在他还在学习着西洋人的航海术。

清晨,当一缕阳光从甲板栅窗照进舱室时,睡在吊床上的他,一个翻身就跳了下来。

“好了,伙计们干活了!”

天一放明“福莱德号”捕鲸船上,就热闹了起来,船长亨瑞斯叼着烟斗,看着船员们在那里忙碌着,尽管甲板已经冲洗了无数次,但是甲板上仍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这是捕鲸船特有的味道。

“船长,刚才我下舱检查了一下,隔舱里的冰已经开始有融化的迹象,我们差不多是时候返航了。”

站在船长的面前,二副王大海用生硬的英语对船长说道。

这个年月的渔船并没有冷冻装置,只能靠冰块降温,以保证鲸鱼肉不至于腐烂,冰块开始融化表明是时候返航了,要不然这趟就白来了。

“嗯,我知道,今天回程看看能不能再捕到一头鲸鱼,我们的舱里才装了不到200吨鲸肉。”

鲸肉!

已经在捕鲸船上干了半辈子的亨瑞斯,从来就不曾想到有一天,他出海捕鲸为的是鲸肉,而不是鲸油,过去鲸肉那种东西,甚至都被直接扔到海里——即便是用来炼油,也是浪费燃料。

可是现在呢?

亚美利加公司的捕鲸船出海也就是为了获取鲸肉,如果不是因为鲸肉,可能捕鲸船都已经被淘汰了。

“至少眼下还没有失业!”

叼着烟斗的亨瑞斯自言自语道。

其实,原本他注定是要失业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此时欧洲美洲等地的鲸鱼几乎已被捕尽,为了获得鲸鱼,只能远赴南极捕鲸,可即便是如此,鲸仍然是越捕越少。几年前,当石油被发现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捕鲸业的重创——石油所提炼出的煤油无论是在照明亮度还是清洁程度上都要比鲸油更加优秀,而且一口油井每天都能产出3000桶原油。相比于两年才能从南极带回 400桶鲸油的远洋捕鲸船而言,这种产量上的差距是难以弥补的。

更为要命的是南北战争爆发,大批强壮有力成年男子被联邦和邦联征招进行伍之中,捕鲸船上干活的人手严重不足!美国的捕鲸行业迅速衰落的同时,亨瑞斯和很多人一样,面对着失业的危机。

他当然可以接受海军的雇佣,参加对南方封锁,但那可是战争,会死人的那种。就在这时,公司的雇佣让他离开了美国,在这里他从事是他最熟悉的捕鲸业,不过不再是为了获得鲸油,而是为了获取鲸肉。

在南华鲸肉是最常见的肉类,也是最廉价的,供应最为充足的肉食。

“返航吧!”

随着船长的一声令下,不过六百多吨的“福莱德号”捕鲸船上,水手们就忙活了起来,他们或是熟练的攀上帆杆,或是升降索具,操纵着船只返回南华。

其实,亨瑞斯并不知道,捕鲸对于南华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获取肉食,而是为了培养船员,或者说是为了培养水兵作准备。

毕竟,走向海洋的第一步是首先要熟悉大海,而捕鲸就是熟悉大海的第一步。

“与普通的商船遵循固定航线不同,捕鲸船的航行路线不固定,在海上往往会遭遇各种海情,它的航行状态更接近海军,目前我们有7艘600吨左右的捕鲸船,船员大概400人左右,经过一年的训练,差不多就可以到训练舰上学习航海术和操炮了……”

史道夫·哈瑞是公司雇佣的海军顾问,他是英国皇家海军退役军官,正是他制定了用捕鲸船训练水兵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从了解海洋一步步的走向大海。

“那么海军军官的培训呢?”

朱先海问道。

“先生,我认为可以分成两步走,在建立海军学校培训学员的同时,还可以派出一些年青人到英国学习海军,”

“到英国?英国的海军学校会接受我们的学员吗?”

朱先海问道。

“英国政府肯定不会接受公司的学生进簇海军学院,但是可以到商船学校,说是商船学校,实际上,学生毕业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海军实习的,而且英国所有的商船学校,都是按照海军军官的标准在培养商船船员,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海军征召,所以,他们的差别并不大。”

他这么一说,朱先海倒是想了一件事,好像日本的那个东乡平八郎,在英国留学时,因为被英国政府拒绝进入海军学院而转入商船学校,但英国人也没有欺负日本人,他们实习时也是在军舰上从最下级的水手开始实习的。到最后,也没影响到他们指挥海战,建设海军嘛!

史道夫·哈瑞又特意强调道。

“先生,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水手则无以发挥其所长;水手不能发挥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教育海军军官是建设海军之头等大事,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您想建立一支海军,海军军官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您能挑选20-30名学生到英国留学,以后每年派遣10-15人留学学习海军,再辅以本地培训军官,十年,大概十年之后,你将会拥有一支可以进行远洋航行的舰队!”

十年!

才只是可以远洋航行……

“十年,会不会太久了?”

“先生,你知道在培养一名合格的主力舰舰长需要多长时间吗?”

史道夫·哈瑞强调道。

“要二十年!十年……不过只是开始而已!”

一个舰长居然需要培养二十年!

果然不愧是“十年的陆军,百年的海军啊。”,海军果然不同于陆军,军官的培训和士兵的训练只能一步步的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心底如此感叹着,朱先海点头说道。

“就按你说的办吧,学徒培训,留学生选派,你来办,十年……”

顿了顿,朱先海笑道。

“一步步的来吧,我们总会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第151章 军国民主义

海军,其实南华是没有海军的。

甚至也没有军队,保安队是军队吗?

当然不是了,至于海上……海岸警备队算是海军吗?而且还只有两艘双桅机帆船的那种。

即便是那两艘船,也不过是留给这些学员们熟悉海上生活的。至于进行海上作战?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他们算是海军吗?

当然……不算。

其实,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在草创之中。

时间!

建设需要时间,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没有任何捷径可寻,那怕就是朱先海想通过砸钱等方式去解决也解决不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吧!”

在离开海军学校的工地时,朱先海默默的看了一眼在海滩上训练的学兵,那六百名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学兵,会有一部分人进入保安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孩子才是南华武装力量,在模拟器中,他们同样也是抵抗的中坚。只不过,那时候南华培养的军官太少,毕竟南华的军队规模有限。

有了模拟器里的教训,朱先海已经打定主意要推行“全面军事化”了。这种军事化,并不仅仅只是培养军官,从新移民的教育到国民教育,都将是全面的军事化。

“换句话来说,往后南华的核心就是‘军国民主义’!”

在会议室里,面对自己的幕僚班底,朱先海直接了当的道出了他的想法。

“军国民主义?”

钱德山、方展博、孙幕礼他们闻言无不是一阵诧异。

“不知主公所说的军国民主义指的是什么?”

方展博问道。

“尚武!”

吐出这两个字后,朱先海说道。

“汉人之驯良懦弱,冠绝他族,伈伈伣伣,俯首帖耳,呻吟于异族之下,奴颜隶面,恬不为耻。周之于西戎,汉之于匈奴,晋之于五胡,唐之于突厥,宋之于金、辽、蒙古,明之于今清,今之于英、于俄、于法、于美、于西洋诸国,二千余年以来,鲜不为异族所践踏。铁蹄遍中原,而中原为墟,羶风所及,如瓦之解,如冰之判,黄河以北之地,俨为蛮族一大游牧场。呜呼!今举国皆如嗜鸦片之学究,若罹癞病之老妇,而与犷悍无前之壮夫相斗,亦无怪其败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以致国不成国,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尚武精神和具有军事知识的人民。如今大世之争,我南华意欲自立于南美,居今日大争之世,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万万同胞,则其真亡矣……”

朱先海的这番话,基本上是套用了蔡锷《军国民篇》的文字,或许那篇文章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确实是一篇鼓吹尚武精神的雄文,虽说他不一定能倒背如流,但还是能拿出来一用的。

不过即便是蔡锷文字发人深省,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1860年代的华夏人来说,他们是没有切肤之痛的,从鸦片战争打开国门,随后的几十年的割地也好,赔款也罢,从上至少除了少数人意识到危机之外,从皇帝到奴才,从奴才到奴隶,所思所想的无非就是维持满清的统治,至于中国如何……谁考虑过?

那怕就是到了甲午战争,朝中的那些为君分忧的奴才们,无不在心里暗自庆幸——小日本这下为大清分忧了,此战之后,他李鸿章他羽翼尽除,不足为惧了!大好事啊!

至于什么割地,什么赔款,只要大清国能好好的统治中国,割呗、赔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简直要拍手称快了,至于警惕,至于意识的危机,怎么可能呢?

即便是有那么一些人,面对被日本人打败了的现实,意识到了危机,又如何?到了庚子年,让人家打进了京城,结果呢?

量中国之物力与友邦之欢心!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天下的士人才感受到亡国亡种的危机,才在未来的十年中与满清决裂。

眼下,指往这些人意识到生存危机……开玩笑呢!他们的天朝梦还没被打破呢!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社会的精神。人种的强弱、世界风潮的变迁流动,皆决定于教育。……而目前满清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倒不如说是在摧残青年的才力,使他们将来具备一奴隶之资格,以这样腐坏不堪的奴隶,战敌国勇悍的国民,又怎么可能不败?所以,南华想要推行军国民主义,就非得推行军国民教育不可,而军国民之教育,可分为国民社会军国民教育和学校义务教育两个阶段。”

一上来,朱先海就直接给定下了调子。换句话来说,他已经制定了方案,你们只需要按方案执行就行。

“除加强新移民营的军事训练时数外,无论是工厂,还是农场每周都必须集训一天……嗯,西洋人有礼拜天,我们不求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佛祖,致胜之道唯有战斗!别人求神拜佛,我们就要进行军事训练,所有人!”

换句话来说,就是全民皆兵!

在模拟器中,南华之所以能够以劣势的人口坚持抗战多年,除了还算完备的军事工业支撑着抗战所需要的武器弹药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是全民皆兵!

在模拟器中,鉴于人口不足以及外部威胁等原因,南华一直推行强制兵役,正是多年的强制兵役,让南华拥有超过二十万预备役部队。

好的经验要汲取,要继续发扬,甚至可以继续扩大,全民皆兵,在另一个世界有着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什么广西的民团制啦,什么瑞士、芬兰的兵役制啦,如此种种,都是可以充分借鉴,甚至可以拿来使用的。

“诸位,灵魂贵文明,而体魄则贵野蛮。以野蛮之体魄,复文明其灵魂,则文明种族必败,罗马人之不能御日耳曼林中之蛮族,汉种之败于蒙古、改于满清,皆职此之由也。”

看着众人,朱先海语重心长道。

“昔日斯巴达能雄霸希腊,罗马能统治欧洲,蒙古人能横行东方,日耳曼蛮族能击败罗马。并不是他们有绝伦之智慧,不过就是体力强悍,烈寒剧暑,风雨饥饿,能够欣然接受而不觉其苦而已。先有坚壮不拔之体魄,才能有百折不屈之精神,有百折不屈之精神,而后能有鬼神莫测之智略,才能负重荷远而开拓世界!诸位需知,西洋人开拓新大陆,亦是要武力征服此地,才能在这里生存,现在我南华欲与此生存,就非得推行军国民之政,非得全民皆兵,枕戈待旦,才能赢得于这片土地上生存之权力,否则,西洋人又怎么可能会容忍我华夏人与这里生存?”

第152章 骨头敌不过棍棒

谁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是印第安人?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土地的主人从来都是要看谁的拳头硬!要不然,顶多就是原住民而已。

主人?

你配吗?

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无论是那些白人在新大陆做了多少恶,犯了多少罪,杀了多少人,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说白了,就是人家通过战争赢得了这片土地的生存权。

说一千道一万,都无法改变这个现实——现在白人才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即便是主人,他们凭什么让华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你不能用拳头,用枪炮赢得生存,那你就活该被人家统治,被人家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