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当然不是全部由克烈部承担,而是三大部落分摊,平均每家两百万只羊。
忽思可汗暗暗佩服兄弟贴木思的预见,很准确,果然是两百万只羊,这个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对方既然直接提出了具体要求,忽思可汗一口答应下来。
“我们不需要你们出兵,但需要你们出一些人协助处理草原事务,比如处理战俘之类,但我要说清楚,战俘和人口归你们,但牛羊和大帐是我们的战利品。”
这个也没有问题,忽思可汗也一口答应了,他迟疑一下又道:“缴获的兵甲能否分一部分给我们?”
“问题不大,看情况吧!”
接下来就是战后的安排,这也是关键,张哲首先提出,克烈部必须臣服雍王朝,接受雍王册封。
这个要求思可汗回答得含糊其词,“尊崇天可汗是隋唐惯例,克烈部也有思古之心。”
言外之意,雍朝也得像隋唐一样,拿出震撼草原的真本事来。
张哲笑了笑,没有深究这个问题,这一条需要战后再谈。
张哲随即提到了第二个要求,雍朝将和辽金一样控制可敦城及其周围草原。
忽思可汗脸色一变,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这一条,一旦雍朝效仿辽金占领可敦城,那就是实质性控制草原了。
张哲看出对方的担忧,便淡淡道:“其实这应该和草原各部没有关系,可敦城及其周围两百里一直就是辽金的领土,雍朝灭了金国,那么可敦城自然就应该由雍朝继承,我只是给可汗说明一下。”
忽思可汗无奈问道:“能否请张特使明确告诉我们可敦城的控制范围?”
辽金控制可敦城当然不会仅仅只是一座城池,还有周围附属土地,辽国最狠,设置镇州、维州和招州三个州,占据了黄金牧场一半的牧场,金国占据的土地稍微小一点。
张哲不紧不慢道:“以可敦城为圆心,周围两百里范围都属于雍朝的领土,其他牧场归属于你们三部。”
雍朝占据的草原领土大概有十二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一个省的面积,相对于整个草原而言并不大,但雍朝拿到的却是整个草原的白菜芯,最肥美、最富饶的一片土地。
隋朝是修建长城防御草原,而唐朝是修建三座受降城来控制草原,但真正控制住草原的是辽国,它占据了历代草原可汗的王廷之地,采用减丁平衡策略,牢牢控制着草原各部。
雍朝效仿就是辽国的策略,占据可敦城以及周围的大片草原,而且法理很充分,它继承的是辽金的土地,和草原各部无关。
不过草原从来都信奉强者为王,没有强大的武力,法理再充分也屁用没有。
相反,只要武力足够强大,所有的草原民族都会对你俯首贴耳,所有以狼为图腾的民族都会尊崇狼王,仁义没有用,唯有强大才是真理。
当然,雍朝信奉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两者的区别就是霸道独占,王道共赢。
雍朝占领的可敦城的同时,也会将可敦城打造成草原的货物交易中心。
同时不会效仿辽金向草原强征税赋,雍朝不会征税,它会以商品交易的方式获取丰厚的利润。
这一招在河西走廊。
张哲随即北上去了临璜府,他还在那里会见塔塔部和蔑尔乞部的首领,克烈的忽思可汗随即也跟了过去,他们三家要和雍朝达成一个草原共治协议。
当然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不可能再发生战争,雍朝大军对乃蛮部的征讨也将放在明年开春之后。
张哲会在临璜府用鹰信的方式将谈判结果发送给京城。
……
进入十一月后就算进入初冬时节了,京城乃至整个北方都还没有下雪,但天气却一天比一天冷了。
这天上午,陈庆向几名相国通报安西的最新情况。
“七里河大捷后,刘琼继续率领大军西进,但这是孤军深入,一旦被敌军切断粮草后援,后果非常严重,刘琼也深知这一点,他行军很慢,更多是创造声势,逼迫西辽从草原撤军!”
“西辽撤军了吗?”周宽问道。
陈庆点点头,“已经撤了,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西辽只留五千人驻守可敦城,其余大军全部撤回西辽,我们的军队也随即撤回了别失八里,今天收到的飞鹰传信,安西开始下雪了。”
吕青山道:“这样的话,十万大军就得留在安西过冬了,有粮食和冬衣吗?”
“有很多,无论是缴获的物资还是西州回纥仓库里都有足够的粮食和冬衣,各位不用担心,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趁这个冬天赶紧挑选合适的官员,开春后就可以去安西上任。”
蒋彦先问道:“陛下是确定先设伊州、西州、庭州和焉耆州、龟兹州吗?”
陈庆点点头,“目前先设这五个州,但都是都督州,州这一级设都督和长史,枢密院任命都督和长史,然后各县县官才由吏部任命,州一级管军,县一级管民,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确。”
徐先图笑道:“微臣最近在读《旧唐书》,开元天宝年间,朝廷募集中原百姓远赴安西定居,称作长征健儿,陛下有没有考虑将汉人大量移居安西?”
陈庆点点头,“确有此计划,朕考虑用二十年时间,将百万汉民移居安西,包括驻军家属和普通农民,朕要让安西成为雍朝的粮仓和最大的棉花产地。”
这时,外面忽然有人惊呼,“下雪了!”
众人纷纷起身走到窗前,只见天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格外早。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火枪
房间里很温暖,吕纬坐在一旁,心情忐忑地望着陈庆。
陈庆正在摆弄着一根铁管,去年火器监发明了突火枪,但用的是竹管,一根竹管只能用两三次就损坏了。
一个多月前,陈庆便给了工部一个硬性命令,让工部想办法造出一根铁管来。
陈庆当然是为了造枪炮,实际上他对造枪炮并不是很热衷,实在是秦弩大阵的威力太强大了,熟练弩手半分钟内就可以上弦装箭,五分钟内,五万人可以发射五十万支重箭,任何游牧骑兵或者西域小城都会遭到毁灭打击,而且顺风的话,射程还能达五百步以上。
但陈庆也知道,火药武器是历史发展必然,如果自己不做,几百年后被西方抢先造出来,他就会成为民族罪人。
何况造出火炮,发射铁火雷,那就比投石机方便,而且射程远。
手中的铁管非常精致,线条流畅,质地密实,关键是厚薄都一致,内膛打磨得十分光滑,而且表面上看不出接缝。
“是用管状磨具浇铸出来的?”陈庆饶有兴致问道。
“实际上这是在火器监下面的铁器局做的,按照陛下的思路,微臣把造突火枪的工匠一起找来合作,最初就是用陶管模具浇铸的,但火枪工匠说不行,太粗糙了,很容易炸裂,然后又换成了现在这种办法。”
“什么办法?”
“是用一块烧红的熟铁板锻打而成,其实也不难,用圆形的铁锤反复敲打铁板中间,铁板就会卷起来,形成筒状,然后中间插一根铁棍,反复烧红锻打,接缝就会熔为一体,一根铁管就出来了,这时候不能放在水中淬火,必须自然冷却,然后就是打磨,最后就是殿下手中这根铁管。”
“就这一根吗?”
“还有一根是铜管,给突火枪的工匠了,他们去研究造新火枪。”
“什么时候给他们的?”
“大概十天前。”
“去看看!”
陈庆上了马车,吕纬也乘坐马车紧随其后,在千余骑兵的护卫下,队伍从夹墙出城,向城西北方向而去,昨天下的雪不大,道路没有积雪,但道理已经结冰,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队伍很快来到了城西二十里外的火器监,火器监原本是火器署,隶属于军器监,但由于火器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陈庆便将火器单独组建为监,和军器监并列。
之前的火器署署令杨载波已升为军器监令,目前火器监令由从前的军器署副署令赵文信担任,下设火药署、火器署和铁器署三个部门。
天子和工部尚书到来,赵文信带着官员们迎了出来。
“参见陛下!”
“各位爱卿辛苦了,朕很关心突火枪的情况,特来看一看!”
赵文信连忙道:“火器监也非常重视突火枪的改进,微臣专门成立一个研制组,由谢署令负责!”
陈庆点点头,“朕要专门了解一下!”
赵文信连忙在前面带路,“请陛下随微臣来!”
火枪还真不是陈庆想到的,历史上的突火枪就是在南宋时在寿春发明,是火器在宋朝发展的必然结果。
去年,火器署的几名火器匠在制作火药箭时有了这个创意,便立刻着手实施,先是用木筒和竹筒进行试验改进。
陈庆知道这件事还是一个月前,研制了整整一年,已经升级到了铜制管,用铜管打出的铁籽足有一百五十步远。
只不过铜制管是用两个半管箍成,有缝容易漏气,造出一根完整的管子就迫在眉睫了。
“陛下,这里就是火枪大院!”赵文信指着一扇紧闭的大门道。
陈庆见门口还有士兵站岗,便笑道:“戒备森严啊!”
“必须的,火枪是一个火器的巨大突破,甚至超过了铁火雷,我们上上下下都极为重视。”
“你觉得火枪会超越弓弩吗?”陈庆笑问道。
“这个问题我们内部也讨论过,大家都认为暂时不会,但将来一定会。”
……
陈庆走进了火枪大院,占地足有十亩,还仓库、制作房,还专门的试枪场,火枪组一共有二十名最优秀的工匠组成,包括火药匠、火器匠和铁匠,由火器署署令谢瑛负责。
听说天子到来,谢瑛连忙上前行礼,陈庆见他瘦了很多,便关切问道:“最近身体不好吗?”
“回禀陛下,微臣这几个月都在参与研制火枪,有很多困难,大家都在想法设法解决,微臣操心比较多,所以消瘦一些。”
旁边赵文信道:“谢署令吃住在火枪院,已经有半年没有回家了。”
陈庆点点头,他知道谢瑛可不是一般的官员,他就是最优秀的工匠,铁火雷就是在他手上试制成功,突火枪也是他的突发奇想。
“这根铁管你可能需要!”
陈庆把铁管递给谢瑛,谢瑛大喜,这根铁管来得太及时了。
“感谢陛下,我们可以用铁管试验了。”
“先给朕看看你们的铜管枪。”
“陛下这边请!”
谢瑛带着陈庆来到试枪场,陈庆一眼看见了桌上的火枪,木制枪托还是他画的图,很长的一支铜管枪,像极了鸟铳。
陈庆拾起这支火枪,仔细查看一下,上面开了一个孔,插着一根两寸长的火绳,也就是每次都要用火折子点燃火绳,火药和铁丸都是从枪口塞进去,再取下枪管下方的捅条,将火药是铁丸捅紧。
火药有两种,一种是发射药,一种是引火药,引火药是从上面孔填入,引火药被火绳点燃后,会立刻点燃发射药,从而把铁丸喷射出去。
陈庆甩燃火折子,点燃了火绳,他立刻端起枪瞄准,但还没有来得及瞄准,火光轰地在眼前一闪,枪管喷出火舌,一股巨大的后座力撞在陈庆肩膀上,不过他能承受。
再看远处的靶子,似乎没有打中,陈庆摇了摇头,燃烧太快了。
旁边谢瑛苦笑道:“回禀陛下,我们准备把火绳换长一点,这样就来得及瞄准。”
“点火方便吗?”
“很方便,现在我们用好的漆筒火折子,拉开盖子,一吹火就燃了,关上盖子,火就灭了,它就直接放在士兵胸前袋子,可以点数十次火绳。”
陈庆本来想说火绳枪,但他发现真没有必要用火绳枪,之所以用火绳枪,就是因为因为点火不方便,如果点火很方便,那也没有必要用火绳,因为火绳每次也要调整燃烧长度。
“朕可以给你们提两个建议!”
“请陛下训示!”
陈庆笑道:“朕的建议就是三个字,标准化!”
“标准化!”
谢瑛喃喃念了两句,又道“能否请陛下明示!”
“什么叫标准化,其实就是定规定量,比如放多少火药,如果靠士兵的经验,那就不行了,可以准备很多小竹管,里面装满定量的火药,一次放一管火药就行了,就不需要士兵去考虑该放多少。
然后上面的火绳孔可以做成一个方形孔洞,要向上方突出一点,点火火绳形状和孔洞完全一样,要做硬,底部做尖,正好从方孔插进去,一直插进枪管中的火药里。
士兵们就可以每次拿一根火绳插进去,这样就很方便,你们甚至可以做得更标准一点,直接将包好的火药条插进枪管里,底部黑色是引火火药,上部红色是发射火药,再塞进铁丸捅实,这样不就更方便吗?”
谢瑛如醍醐灌顶一般,天下说得标准化使困扰他们很久的装药不均和点火不便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旧城
谢瑛挠挠头又道:“还有就是向城下射击时,铁丸会滑落出来!”
陈庆哈哈一笑,“这还不简单吗?用一块软布把弹丸包住,塞进枪管里,弹丸就滑不出来了。”
谢瑛一拍脑门,还真是那么简单!
他期待地问道:“陛下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陈庆微微笑道:“建议可以有很多,比如你们可以把火折子安装在枪托上,用的时候,一拉盖子,一吹就燃了,再点燃火绳后插进孔道,孔道再好好想想办法,比如做成填满火药的金属方管,直接插进孔道,每次换一根方管,每根方管顶端有一根火绳,设计的精巧一点,这样士兵更换火药就很方便了。”
“微臣记住了!”
“然后我再说另一种点火方式,叫做燧石点火枪,就不用火折子了,原理很简单,在孔道上安装一块燧石,还有一个击发装置,下方像弩一样有一个悬刀,一扣动悬刀,上面就会击发燧石,会产生火星,火星落在火药室内,立刻点燃了火药。”
谢瑛点点头,“原理微臣懂了,但有点复杂,微臣去和工匠们商议。”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三眼火枪,就是三根管子,作用就是一次性填满三根管子的火药和弹丸,然后可以连续射击三次,这对射击骑兵很有效果。”
“微臣记住了!”
陈庆来到铁匠铺,只见几名铁匠正在叮叮当当制作铁管。
陈庆又对赵文信和谢瑛道:“其实朕最关心的是火炮,你们明白吗?把铁火雷当做弹丸发射出去,要有两三里了,比投石机远得多,而且没有那么沉重,一头骆驼就可以背负,若安装在船上,那更是所向无敌。”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