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蒋公能说说具体理由吗?”陈庆追问道。
“这个问题我之前就考虑过,如果刘光世提出赎回士兵,我们该怎么应对,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首先是巴蜀不缺人,我们无论招募人采矿还是种田都能招募到充足的劳力,并不需要战俘来开矿种田;其次,正如宣抚使之前的猜测,刘光世坐镇荆湖南路的意图比较明显,如果双方过于敌视,刘光世会切断我们和外界的联系以及贸易,利用这次赎人谈判,和对方达成和解就很关键了;第三,我们能因此弄到一大笔钱,可以用来在巴蜀办学,开办安济院和慈幼院。”
陈庆点点头,“张司马的意见呢?”
张晓笑道:“卑职赞同蒋公的建议,另外卑职建议,不一定全部要钱,也可以要物资,尤其的大船,可以给我们省很多事情!”
陈庆沉思片刻便道:“你们二人商议一下,然后开一份详细清单出来,如果没有异议我就立刻转给杨再兴。”
张晓和蒋彦先告辞下去了,朱遂又送来几份文书,陈庆笑道:“朱参军想不想去巴蜀为官?”
“让我去巴蜀?”
陈庆点点头,“巴蜀的转运司是重中之重,之前是赵开出任都转运使,他现在年事已高,所以我想任命你为转运副使,协助赵开,再过几年他退仕后,你便可以接替他了。”
朱遂没有想到宣抚使如此看重自己,他心中感动,躬身施礼道:“愿为宣抚使分忧!”
陈庆又笑道:“另外你再给我推荐一名记室参军,你看看谁比较合适?”
“卑职推荐张轩,他的才干胜过卑职,宣抚使给他机会试试就知道了。”
张轩是陈庆的掌书记,掌管资料文书,陈庆也知道他能力不错,便点点头,“可以,就用他为记室参军,你和他交接一下,后天你去巴蜀上任!”
第五百八十五章 博弈(九)
陈庆的外书房改名为内政堂,是他在家里处理政务、接待官员的地方,赵巧云目前就是陈庆的内政堂执笔,负责替他整理机要文书。
赵巧云已经在内政堂做了一个月,从开始的生涩到慢慢熟练,她不愧是帝王之女,总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句话就能说到关键处,而且记忆力惊人,大量翻阅从前的政令文书,她都能记住。
比如秦州定远县今年夏秋发生旱灾,秋粮减产四成,正常处置就是赈灾,减免税赋,但赵巧云却提出疑问,定远县前年春天也发生旱灾,经略府还拨钱三万贯给定远县打井抗旱,如果这些深水井发挥作用,减产程度不应该这么大。
陈庆立刻派人去定远县查看,却没有找到一口深水井,陈庆当即下令将一班县官拘押,知县周文承认,三万贯钱被他和县丞挪用补了亏空,陈庆当即罢免了知县和县丞,也由此事引发了他建立监察院的念头。
赵巧云也因这件事声名鹊起,高官们对她赞不绝口,陈庆也着实欣赏她的秀外慧中。
时间还早,陈庆来到了内政堂,他刚坐下,赵巧云给他端来一盏热茶,嫣然笑道:“如果官人今天就要监察院的制度方案,我可拿不出来。”
相处一个月,赵巧云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羞涩和拘束,在陈庆面前,她渐渐变得自信从容,渐渐摆脱了从前的阴霾。
陈庆笑问道:“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赵巧云点点头,“我根本没有经历过官场,官场上的种种猫腻勾兑,我更是一无所知,让我写监察院制度,我觉得完全是纸上谈兵,官人还是让有经验的官员们来草拟吧!”
“让你草拟监察院制度,确实也为难你了,好吧!我回头交给蒋长史,你就别管了,昨天那份关于科举的万言书你看过了吗?”
万言书是京兆府府学博士洪士泰所写,陈庆看了一眼,头就晕了,要知道无论前世今生,他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他要求官员们的牒文必须简洁直白,必须用楷书。
但这位洪老先生却有意卖弄学问,用小篆写的骈文,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这不是让陈庆出丑吗?
好在他现在身边有了一名女秘书,交给她去处理。
赵巧云点点头,抽出一张秀笺,她昨晚看到两更时分,才终于精炼出来万言书的内容。
陈庆接过,眼睛一下子舒服了,为什么说赵巧云善解人意呢?她知道陈庆的习惯,所以是横着写的,总结了十条,一行一句话。
第一,熙河路和陕西路读书人太少,人才匮乏。
第二,陕西路小学堂迟迟办不起来,缺乏教授,还是人才匮乏。
第三,陕西路很多读书人前途迷茫,没有上升通道。
第四,四川各路读书人众多,人才济济,他们也需要步入仕途。
第五,可以在明年举行各州春闱,秋天举行路试,优秀者还可以保举去临安参加省试。
第六,利用科举挖掘人才、储备人才。
第七,可以激发百姓送子女读书的热情。
第八,建立女子才艺会。
第九,鼓励民间办学。
第十,建立小学堂、县学、州学、路学等完整的教育制度。
……
总结得非常精炼,自己看了赵巧云的注解,就不用去管堂堂万言书了,这就是高官们身边的幕僚作用,很多公文都是幕僚看完,在旁边写上内容梗概和特别注释,高官们看看梗概和注释就行了。
其实包括皇帝也是这样干的,大学士们或者御书房司礼太监就是替皇帝审阅奏折,写上内容梗概和处理意见,否则一天几十本、上百本奏折,动辄洋洋洒洒数千字、上万字,天子哪里看得过来。
陈庆几行就看完了,内容就这么简单,偏偏要写一万多字,还居然用小篆,这个洪士泰虚浮不踏实,不能重用。
赵巧云在后面做了补充,‘一、本文未涉及工学,建议和工学衔接;二、建议把路学改为太学川陕分院;三、优秀者应自用而不是输往朝廷。’
三个补充点说到陈庆的心坎上了,补充得非常精准。
“这第八点的女子才艺会是什么?”陈庆不解地问道。
赵巧云负手站在陈庆面前,抿嘴笑道:“我师父办的女子诗会也是女子才艺会的一种。”
李清照在京兆府收女徒近百人,每月逢五、十就在她的易安茶馆内举行讲座和文学交流,莺莺燕燕全是女子,张妙和周宽的孙女,蒋彦先的小女儿也都在其中。
“说具体点!”
“其实官人去问问夫人就知道了。”
“问我什么?”
陈庆回头,只见余樱扶着吕绣走进来。
陈庆吓一跳,连忙上前扶住妻子,“娘子怎么来了?”
“中午王医师来了,宣布我坐月子结束,可以出去走走了,我就寻思着过来看看。”
陈庆扶妻子坐下,又让余樱去倒茶,他笑道:“京兆府学正上了一份万言书,其中提到建立女子才艺会,我不太明白,巧云说娘子比较清楚。”
吕绣微微笑道:“我确实比较清楚,我从小就参加了各种女子才艺会,巧云在皇宫,她没有机会参加。”
“娘子能具体说说吗?”
陈庆把自己茶盏推给妻子,示意自己没有喝过。
吕绣端起夫君的茶盏喝了口热茶,这才不慌不忙道:“大户人家女子出嫁,男方很看重女方才艺,比如懂不懂音乐,会不会诗文,能不能绘画刺绣等等,因为嫁过去后主要是相夫教子,如果女子什么才艺都不会,甚至不识字,那怎么教子?怎么相夫?
正因为有需求,所以各种女子才艺会就应运而生,从前汴梁有上百家,一般中产人家都会把女儿送去培养,将来才会嫁得好。”
“那教授是男还是女?”
“都有!但如果是男教授,肯定会有女监学坐在旁边,我知道很多底层官员的妻子都去才艺会兼职教学生,赚点钱补贴家用,要不然怎么在汴梁租得起房子。”
陈庆点点头,“我明白了,相当于女子学堂。”
吕绣笑道:“其实还是不一样,学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参加科举,主要背经文,写策论,而才艺会更偏重于诗词文学,我就没有学过王安石编的《三经新义》。”
陈庆看了看天色,笑道:“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回去准备吃晚饭,巧云也回去吧!”
吕绣向赵巧云招招手,“我们一起回去,我们聊聊,回头一起吃饭。”
赵巧云有些为难道:“师父说她今天炖了肥鹅,让我晚上陪她喝一杯。”
吕绣笑道:“那容易,把师父也请过来,肥鹅一并端过来,让我也尝尝。”
说到这,吕绣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拉着赵巧云急道:“你赶紧跟我走,估计雪儿又要哭奶了,这小家伙一天要吃十几顿,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我。”
陈庆站在一旁看着三人坐上马车匆匆走了,他不由苦笑一声,妻子居然把自己忘了,难道女人有孩子后,就容易把丈夫忘记吗?
马车走到一半,吕绣一拍额头惊呼道:“糟糕!看我糊涂了,怎么把夫君给忘了。”
王巧云捂嘴吃吃笑了起来。
吕绣连忙让马车停住,吩咐余樱道:“你赶紧回头去安排马车,把官人接回来,给他解释清楚,让他千万别生气。”
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十)
刘光世兵败的消息通过李回的奏折传遍了朝野,令朝野既震惊,又愤怒,震惊是同室操戈,两支宋军居然打起来了,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而愤怒是刘光世再次大败,在所有人印象中,似乎刘光世从来就没有打过胜仗,每次都是惨败、大败,损失多少多少万人,令人愤怒万分,这样的庸将、无能之将,为什么朝廷还要屡屡重用。
御书房的议事堂内气氛十分压抑,所有相国都沉默不语,半晌,天子赵构嘶哑着声音问道:“岳飞那边有消息吗?”
张浚点点头,“岳都统说他准备不足,没有大型攻城武器,攻不下武关,目前大军后勤跟不上,襄阳空虚,他的军队已撤退到内乡县。”
“就让他撤回来吧!”
赵构着实无奈道:“不要顾此失彼,被金兵偷袭了襄阳。”
现在众人担心已经不是陈庆了,而是刘光世,如果李回奏折内容属实,那么刘光世很可能会赖在荆湖南路,成为另一颗毒瘤。
“请问陛下,关于刘光世,太后怎么说?”徐先图问道。
赵构苦笑一声道:“太后说,刘光世与她无关,朝廷按照制度办就是了。”
众人都无语了,若不是太后一再坚持,朝廷会派刘光世去攻打巴蜀了?现在出了事,她又撇清和自己没关系,让人该怎么说?
“秦相公说说吧!不要都沉默,朕现在需要你们排忧解难。”
“微臣遵旨!”
秦桧站起身道:“陛下,刘光世究竟想做什么,目前只是猜测,还看不出他的真实意图,虽然强夺税赋是需要严厉斥责,但凡事有轻重缓急,微臣建议先解决陈庆,然后再考虑刘光世。”
“陈庆改怎么解决,秦相公有想法吗?”
秦桧能受天子宠信能经久不衰,并不是因为他是投降派,而是因为他善于揣摩天子心思,每一次都说到天子心坎上,而且能找到充足的理由从道义上解释,以至于赵构对他很依赖。
秦桧知道天子想妥协,虽然他心中很不情愿,但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说,就会被张浚抢先,变成了张浚善解圣意,他秦桧再憎恨陈庆,但也不会因此损害自己的利益。
“陛下,解决问题无非文武两道,如果武道解决不了,那就只能从文上考虑,微臣建议让李回去一趟京兆,探探陈庆的口风。”
“张相公的意见呢?”赵构又问张浚。
张浚沉吟一下道:“微臣原则上赞成秦相公的意见,但一些细节上我们需要注意。”
“哪些细节,张相公能说具体一点吗?”
“第一,如果让李回去京兆,那首先需要免去他的四川宣抚使之职,改任其他差遣,否则没法谈,或许让其他人去京兆;
第二,京兆路途遥远,最后能建立一种快速联系方式,比如利用鸽信在襄阳中转,否则往来一次就要几个月,谈判就没有意义;
第三,我们需要先准备好各种方案,要明确自己的底线,要确定能接受多大的让步,把各种方案都确定好再交给李回;
第四,我们还需要派一名副使,而这个副使要参与各种方案的制定,他能深刻理解朝廷的意图;
第五,如果确定要和陈庆谈判,那么吕颐浩那边最好能够妥善处置;以上五点就是微臣的意见。”
朱胜非在一旁道:“陛下。微臣认为陈庆这种乱臣贼子决不能纵容,如果刘光世灭不了他,那就让张俊去,或者韩世忠去,十万大军不行,那就派二十万,无论如何……”
“朱相公等一下再说吧!”
赵构忍无可忍,打断了朱胜非的话头,现在大家都商讨怎么谈判的问题,朱胜非却跳出来反对谈判,着实让赵构恼火。
赵构当然知道,朱胜非传达的是太后的意见,但太后考虑的是私人情绪,而绝不是朝廷利益。
公开宣布陈庆为乱臣贼子,公开宣布他为叛逆,这不就是在逼独立建国吗?简直愚蠢之极的想法。
所以在陈庆的问题上,赵构压根不就想听取太后的意见。
“张相公的意见可以参考,免去李回四川宣抚使之职,改任荆湖北路安抚使,代表朝廷出使京兆,先接触了解情况,至于谈判副使可以晚一点再去,由户部侍郎吕祉出任。”
停一下,赵构又道:“陈庆之事就由张相公负责牵头,刘光世之事由秦相公关注,有任何进展,无论何时,都要立刻向朕汇报!”
张浚和秦桧一起躬身行礼,“遵旨!”
赵构又对徐先图道:“江淮这边的战事不能停,徐相公作为知枢密事,江淮这边战事就由你来关注!”
“微臣遵旨!”
“都退下吧!朕想独自呆一会儿。”
众人退下,朱胜非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自己被完全排除在外了,他心中一阵暗恨,那个蠢女人被仇恨冲昏头脑了,连累了自己。
……
李回接受了朝廷委托的任务,从襄阳出发,前往京兆,他走的自然是商州路,穿过商州,进入关中,这天下午,李回抵达了京兆城,蒋彦先亲自到城外迎接李回的到来。
“阁下就是蒋长史,久仰了!”
对方可是陈庆手下头号文官,这次谈判恐怕就是和他进行,虽然骨子还是有点瞧不起对方,但李回表现得还是很客气。
“我奉宣抚使之令特来迎接李公,请随我来!”
蒋彦先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很客气,他带着李回进了京兆城,李回笑问道:“太常少卿黄龟年并没有回朝廷,他还在京兆吗?”
蒋彦先呵呵一笑,“黄少卿出去巡视了很久,去了河湟,甚至还去了河西,昨天才回京兆,等会儿李公就见到他了。”
“原来如此,天子比较担心他,另外说一下,我已改任荆湖北路安抚使。”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