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南说书人
所以朱拉隆功被翻译成了“抽拉郎公”……有那么一点点涩涩的味道。
朱富贵已经决定了,带清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自己也要这么称呼这位暹罗王。
第706章 消失的舰队
客观来说,拉玛四世的策略非常成功,他认清了形式,及时抱对了大腿。
比起抱着带清大腿,最终葬身烈火之中的朝鲜闵妃一系,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但这种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说是拉玛四世,以及他儿子拉玛五世多么长袖善舞,多么擅长和洋人搞好关系,不如说,是暹罗的地理位置太巧了。
捧洋人臭脚就能不被灭族,不被亡国,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北美有一大把“进步”印第安人的尸骨可以作证,与虎谋皮,必受其害。
暹罗之所以能够在英法环伺下保持相对独立,无外乎是因为英法两国在远东需要一个能够作为印度缅甸殖民地与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缓冲的国家罢了。
曾经有一句话概括十九世纪亚洲唯三的独立国家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的原因,即所谓“中国太大、日本太强、泰国太巧”。
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正确,但确实有一定道理。
至少,泰国巧就巧在他独特的地缘上面,如后世蒙古之于中俄一样,成为大国缓冲。
但这也意味着,泰国的成功,不仅仅中国这样的天然大国不可能复制,就算是东南亚一票小国也是学习不来的。
而如今,受到拉玛四世耳濡目染的拉玛五世抽拉朗公,在他国书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他想要将暹罗变成大明帝国与大英帝国缓冲国的幻想。
在他看来,大明与法国没有什么不同。
大明来中南半岛,无非和法国人一样,想要长期吸血罢了。
吸血抽拉朗公并不怕。
你吸任你吸,我和你一块吸。
反正吸的也不是他们王室的血,甚至左右逢源之下,暹罗国还能从衰弱的缅甸、越南头上分一杯羹呢!
如今,法国人走了,明国人来了,这便是他待价而沽,进一步争取利益的机会。
所以他非但没有按照大明的要求,交出之前逃入暹罗国境内的法兰西西贡总督流亡政府,以及越南耶教徒,反而将他们当做了可以和大明讨价还价的筹码。
至于说,大明方面要求他们全面驱逐英夷,由大明代替英国人在暹罗驻军,也根本没有正面回应。
当然,他也说了,希望作为中立国,邀请大明与英印当局在曼谷进行谈判,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领土争端。
这也是在英国加强对暹罗渗透之后,抽拉朗公的反制的手段之一。
简单来说,挟明以自保,挟洋以要价,这便是抽拉朗公打的小算盘。
还真别说,由于担心暹罗王室投靠明国,英国人这段时间来确实放低了姿态,给了曼谷方面很多好处。
比如说之前援清的预算,因为带清已经不存在了,就能拿出一部分来,收买暹罗。
毕竟印了那么英镑,总得花出去。
这让抽拉朗公对于自己的英明神武愈发感到骄傲。
暹罗虽小,却能在刀尖上跳舞,令列强为我所用!
只是很可惜,大明并不吃这一套。
对于明靓宗来说,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在诸夏与雅利安,中华与盎撒,大明与英夷的交锋中,所谓的中立国,大明根本不予承认。
大明方面无视了暹罗方面,若是大明出兵,暹罗政府将会无条件倒向英印当局的威胁。
德武十二年,西元1874年四月。
就在鞑宋大军第一次越过“杀死印度人”山口,掳掠英印北部边境,抢劫包括印度神牛在内的牲畜十万头,凯旋而回之际,大明开始对暹罗发动进攻。
作为总指挥的朱富贵大帅,亲临真腊重镇金边,督战征讨暹罗的战事。
说是征讨暹罗,但实际上,谁都知道,此役大明真正的对手就是英印当局。
与鞑宋抽插自如的印度西北部地区不同,英印当局在缅甸布置下了百万重兵随时可以进入暹罗。
而在暹罗境内也有军事顾问超过两万人。
当然了,所谓百万大军,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拿着劣质武器的印度伪军,作战能力存疑。
但毫无疑问,这是在波斯高原以东第三强大的战力。
第一是大明神州都指挥使司,第二大明南洋都指挥使司。
虽然两者总兵力相加也仅有八十万人,但朱富贵认为,一个大明士兵,可以抵得上一伯个印度土兵。
所以,优势在我!
唯一让朱富贵感到困惑的是,按照预定计划,大明集团对于英印当局的攻势应当是三面开花的。
即大明主力自中南半岛以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的路线推进,鞑宋在印度西北以莫卧儿开国皇帝蒙古后裔帖木儿·老虎的路线推进,南唐则从海路以东印度公司的推线推进。
三管齐下,全面开花。
如今,大明和鞑宋的推进都很顺利。
南唐方面却似乎出了一点问题。
李鸿章的庞大舰队应该已经对德干半岛南部发动进攻了才对,但不知怎么回事,大明这边却迟迟没有收到相关信息。
朱富贵隐隐担心,他们该不是发生海难了吧?
毕竟是李鸿章舰队大部分的轮船,都是数年来,他通过他那个贪污成风的江南制造局,以及盘来的福建船政厂所生产的火轮船。
虽说大明外派的工程师都经过检测,认为性能虽有不足,但下个南洋还是问题不大的。
但说到底,熟知历史上洋务大师们做派的朱富贵,对于这些轮船的性能到底怎么样,仔细想来,心里还真有点没底。
可毕竟是如此庞大的一支舰队,若是真在南洋发生事故,怎么地也会有些残骸遗体冲刷上岸,被人发现。
然而,那些也都没有。
李鸿章与他的地主乡绅团,就这么杳无音讯,成为了一桩迷案。
大明方面派出了一些赵光义级滨海快艇,在南洋各个角落里搜索。
不期待他们能如期会师,只要人没事就好。
此外朱富贵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精力去管李鸿章了。
他在金边,终于又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心腹爱将莫白。
“飞鸿他们母子都很好,飞鸿已经长到一米八了,就是瘦弱了一些,只有两百斤。”
老李太监毕竟上了岁数,人一老,他乡遇故知,话就会多了起来。
他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凤都的往事。
莫白也忍不住感慨道:“飞鸿他老豆个子可不高,没想到吃足了肉蛋奶,飞鸿能长到一米八,哎,只可惜我小时候连红薯都吃不饱,以至于没有长高。”
其实莫白一七零的个子,在这个时代无论在神州还是欧洲,都绝不算矮了。
毕竟当年莫白就是因为力气大,吃得多,家里养不活,这才冒险前往“花旗国”淘金的。
可奈何,殷洲的第二代新大明人,在充足的动物性蛋白的供应下,身高像开了挂似的的猛涨,用“容貌伟长”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相比之下,老一辈的大明先民,确实显得矮小了。
第707章 暹罗香米和大象
“莫爱卿不必伤感,若非卿等浴血奋战,凤都的那些小崽子们,哪有喝不完的牛奶,吃不完的牛排?”
朱富贵笑着说道,“如今,我们要在神州复制殷洲的辉煌故事。
但神州的嗷嗷待哺的稚子更多,农业底子更薄,工业基础更差,朝廷要办妥这些事情,必须要有更多的资源,而连接东西两大洋的中南半岛,是帝国必须拥有的原材料及农业基地。
暹罗的香米……养人哪!”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江南人,朱富贵其实并不爱吃江南的稻米。
东北五常大米和泰国香米,是朱富贵记忆里最好吃的米。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固执地认为自己家乡的米最好吃,但毫无疑问,东北米和泰国米,是众口铄金的群体性选择。
华夏故地,华北地区自赵宋挖开黄河大堤,漫灌两岸以来,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土地盐碱化。
且常年缺水,若不搞调水工程,华北的水只够工业与农业二选一。
而江南地区,虽然土地适合耕种,但人口过于稠密。
自晚明以来,江南耕地面积连年减少,到了如今,早已不是输出粮食的鱼米之乡,而是需要从湖广等地调来粮食的产粮黑洞了。
其他云贵粤川陕甘等地,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至多只能维持小农经济。
很显然,大明在神州地区若是要划一个耕地红线,最优的选择,便是将这道红线划到红河三角洲,划到图兰低地,当然,也要划到丰饶肥沃的暹罗来。
只有让那里多种地,华夏本土才能安心的发展工商业,发展高端制造业。
“为了让你的广府老乡顿顿吃到暹罗米,去战斗吧,皮卡丘!”
朱富贵陛下的勉励让莫白大受鼓舞,虽然他不是很清楚,皮卡丘是什么意思。
……
真腊,即高棉,也就是柬埔寨,在大约十年前就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属于西贡总督的管辖。
因为麦肯长期以来摸鱼,法国人也只想着吸血,没有建设的欲望,导致柬埔寨的道路设施稀烂。
东南亚潮湿的雨林,让新一代的大明虎豹坦克无法施展。
反而是最早的汉骑01式老头乐坦克在这里如鱼得水。
毕竟汉骑01式超轻型坦克本身就是仿自意大利的CV33。
而光头当年就买了不少CV33,配备给缅甸远征军,让他们与日本的小豆丁在南洋的密林中一决雌雄。
所以,当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丫的时候,落在了汉骑01已经略显老态的身躯上,将钢铁装甲映射成斑驳的琥珀色。
它们如同狩猎的猛虎一般,在密林中潜行,穿越真腊与暹罗崎岖的边境线,然后一跃而出。
因为汉骑坦克是半开放式的,坦克手拥有宽阔的视野,南洋104师坦克营的巫祈龙少校能够清晰地看到暹罗守军脸上那惊恐无比的表情。
这座位于暹罗东部边境的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
但是此刻,这座要塞如同暴风雨中的树叶,摇摇欲坠。
“动作要快,暹罗人的象兵对我们的坦克是巨大的威胁!”
巫祈龙曾经参加过第二次明法战争,对于夏尔马一脚踩扁坦克的画面记忆犹新。
如果可以选择,他说什么都不愿意继续使用这款十年前定型的老式坦克了。
相比体重勉强一吨的夏尔马,暹罗战象普遍在两点五吨至四吨之间,高大威猛,力大无穷。
甚至,根据情报,暹罗王庭中还圈养着一头重达六吨的超级大象,被封为了大将军。
一直以来,人们有一种误区,认为亚洲象要比非洲象小很多。
实际上作为两个亲缘关系比较远的物种亚洲象只是脾气比较好,容易驯服,类似于迦太基时期的北非大象。
但两者的体型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非洲草原象要高一些,非洲丛林象更是没有亚洲象高。
而在粗壮方面,亚洲象是独树一帜的。
而且亚洲大公象的极端大个体并不比非洲雄象小,甚至很有可能问鼎体重最重大象的宝座。
如果在动物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情况下,二者的体型都是与刻板印象反过来的。
这也难怪与拉玛四世信心满满地想要向林肯推销自己的大象,并希望派人帮助美利坚繁殖饲养大象了。
林肯认为,大美利坚无所不有,看不上东洋人的奇技淫巧,不过朱富贵倒是对这些驯养的大象很感兴趣。
对于必定要在中南半岛及印度七姐妹邦大搞基建的大明来说,想要修通滇缅公路之类的大功臣,所需的人力物力肯定是天文数字。
大象或许会是机械设备的优良补充。
因为历史证明,直到二十一世纪,大象依然是从印度喀拉拉邦到泰国缅甸等国重要的畜力。
养大象肯定比养汽车贵多了,这说明在雨林地区,大象作为畜力确实有自己的优点。
朱富贵在亲自修订《缴夷手册》中,特地强调了,要多缴获大象,以作研究的指示。
上一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