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220章

作者:江南说书人

寺庙里的和尚听到这个洋人要求自己在他头顶烫上六六三十六个戒疤,整个人都傻了。

北面天朝的高僧也就烫十二个戒疤,你这洋人要烫三十六个?

你是属蛤蟆的吗?

不过没办法,麦肯要的就是万无一失的效果。

于是,在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嚎叫之后,一个留着月代头,头顶天罡之数戒疤,胸口挂着十字架的天主信徒,在觉林寺诞生了。

好在这个时代英法都在印度有殖民地,已经见过更加奇葩的印度苦行僧了。

西贡的法国人只是认为这位卡内斯塔伯爵可能是被明人折磨疯了。

但至少比那些印度奇行种看上去正常一点。

而对于西贡的印度仆从军来说,这位卡内斯塔伯爵可没有疯,非但没有疯,这一看就是位有修行的大佬啊!

这幅尊容,这幅样子,多少有点像是达摩之类的高僧,再加上他白皙的皮肤,显然是婆罗门中的婆罗门啊!

不少阿三大兵见到麦肯眼睛都直了,匍匐在地,一动都不敢动。

甚至,他们还以亲吻麦肯走过的土地为荣,认为这是与神明亲近。

如果能舔上一口麦肯的靴子,更是三天三夜都不漱口,不断回味余香。

毕竟直到二十一世纪,印度的神棍还能让一个邦的警察总长亲吻他的脚丫子,九指神僧卡内斯特伯爵难道还不足以令他们疯狂吗?

在所有法国人,以及麦肯本人黑人问号的表情中,他莫名其妙地成为了驻越法军中印度士兵无可撼动的精神领袖。

就连西贡总督也发现,那些懒洋洋的,全无红头阿三之勇武的白头阿三居然在麦肯来后,在操练和做事上变得积极了许多。

这都是好事儿!

因此西贡总督也上书拿破仑三世当局,要求将能征善战、人格魅力出众的卡内斯塔伯爵留在西贡。

相信之前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明人的无耻偷袭,有了准备之后,卡内斯特大佐阁下一定能够证明自己的勇武。

又是三个月之后,来自法国政府的指令、信件,以及陛下最新出版的《拿破仑书信集》32卷,都抵达了西宫。

为了掩盖远东战争的失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段时间拿破仑三世陛下居然心有灵犀一点通,和朱富贵陛下一样,在大搞文化建设。

他鼓励上演有关拿被仑的剧本,勒令选编和出版《拿破仑书信集》达32卷之多,大肆宣扬对拿破仑的崇拜。

作为帝国的最东端,西宫总督府上下自然也要学习领会拿破仑大帝的先进思想。

所以陛下不远万里给他们送来了精神食粮。

不过一转头就被总督大人拿去垫桌脚了。

相比无聊的垃圾文学,命令和密信才是关键。

在信中,法国政府同样认为法军在日本失败的原因在于轻敌,要求卡内斯特大佐留在西贡,继续辅助西贡总督府筹备围剿邪恶的明帝国的工作。

与此同时,只有西贡总督和卡内斯特伯爵两人可以看到的皇帝陛下密信中还带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由于远东的失利,拿破仑三世陛下决定学习他的叔叔御驾亲征,给予愚蠢的明人以刻骨铭心的教训。

当然,这次的战场不会放在远东。

毕竟远东是这些东方人的主场,也不利于发挥法国天下无敌的陆军实力。

因此,拿破仑三世陛下决定将战场放在墨西哥。

只要搞定了墨西哥,就能从陆地上攻击明国,让他们尝尝法鸡亮翅的厉害。

其实入侵墨西哥本来就是拿破仑三世的既定计划,就算没有大明他也准备这么干了。

不过现在有了大明这个变数,他更多了一个入侵墨西哥的理由。

“我们到墨西哥城只不过是做一次军事散步!”

在信中,拿破仑三世提前4年说出了他在进攻普鲁士前的著名Flag。

而且还多加了一句:“我已经在考虑下一个对手了。”

……

拿破仑三世之所以要把这个重要的消息告诉远在西贡的两名重臣,自然是要求他们做好准备,到时候在远东采取行动给明国施加压力,以配合帝国在北美的行动。

看着信中拿破仑三世陛下溢于言表的傲慢心态,麦肯的右眼皮不知怎么的,又开始噗噗跳动了。

这种感觉他怎么就那么熟悉捏?

这大法兰西,莫非药丸?

不至于吧?

但不管怎么说,麦肯都觉得这件事情不有点不对。

目前皇帝陛下入侵墨西哥的计划细节尚未,麦肯觉得自己还不宜多说什么。

等到详细的情况出来了,再说吧。

毕竟拿破仑三世也是拿破仑啊,这法兰西皇帝应该还是能骁勇善战的吧?

大概吧……

第333章 赤胆忠心李鸿章,不甘人下左宗棠

污污污——

随着一阵汽笛声,十几艘悬挂阿美莉卡花旗的蒸汽轮船缓缓停靠在黄浦江码头上。

当然,也仅仅是挂着阿美莉卡花旗而已。

这些船从从船长到水手,再到甲板上的实习海员,清一色都是短发的东方面孔。

与淮军的交易,大明这边已经不做什么掩饰了。

挂个花旗算是给老李同志一分薄面。

毕竟李鸿章刚刚升任一等伯爵,可是我大清一等一的忠诚赤子啊,怎么可能和明人勾勾搭搭呢?自然是在和花旗国人做生意。

至于这些花旗人为什么清一色都是中国人,一开口都是福建普通话或者广东普通话,那就无可奉告了。

兴许是阿美莉卡仰慕我天朝文化,集体改音换种了吧!

这些官面上好不走心的掩饰,北京方面多多少少已经察觉。

但国事艰难啊!

光是一个东江皮岛的倭人每年就得花掉数百万辽饷。

当然,这些钱不是白花的,我大清也不是傻子。

朝廷已经征召倭人之中的悍勇之士,聘请罗刹国教官,命蒙古名将索特那王爷,在小站练兵,为我大清练出倭八旗和十八镇新军来。

之所以要分成倭八旗和十八镇新军,是因为索特那王爷上书说,倭人悍勇,擅长肉搏。

而我满蒙健儿骑射天下无双,正好互补。

当今天下,想要强兵,无不习西洋兵法,用西洋火器。

是故,可令倭八旗结阵在前,我蒙古满洲健儿操枪弄炮于后,必可大破洋人!

至于为什么教官用的是罗刹人,也就是沙俄人,而不是法国人……

那不是罗刹鬼子便宜嘛!

皮岛上那几个精贵的法国教官吃了几个月的扇贝,早已经跑路了。

相反,请一个法国教官的钱,足可以请三个罗刹教官了。

罗刹国疆土万里,十倍于法兰西,里外里,同样的钱就多出三十倍的功效了。

只要能将倭八旗和十八镇新军练出来,那我大清必可东平暴明,西结洋人,与俄罗斯永结宋辽之好。

到那时,岂不是天下太平,大清万年吗?

索特那的兴兵强国之策,得到慈禧清流派的支持。

而恭亲王派已经彻底失势了。

毕竟南边那几个汉人,哪有蒙古王爷靠得住?

索特那的办法很好,不过眼前还有两个小问题。

一个叫做没人,一个叫做没钱。

所谓没人,那是满蒙两族是真的没人了!

蒙古这边,朝廷暗中用黄教令其减丁已经百余年了,如今效果很不错,蒙古早就不是当年的蒙古了。

仅存的蒙古精锐,随着僧格林沁也差不多和江淮华北的老农死磕光了。

从蒙古大规模抽丁基本不可能。

至于满人……

这么说吧,但凡这帮八旗大爷有一丁点用处,历史上满清也不会让袁世凯去练新军,而旗人东拼西凑只搞了个北洋陆军第一镇了。

如今由于大明的出现,满清是万万不敢让汉人搞新军了。

从军官到兵丁,统统要用满人或者蒙古人。

而这位索特那王爷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了。

如果按照原来搞法,要让八旗少爷们去和敌人排着队列互射,乃至于冲锋肉搏,他们是万万不敢的。

甚至有可能连历史上那一个镇都凑不足。

但如今索爷那王爷略施小计,便令倭王献上猛士作为先驱,这仗打起来不就没有那么吓人了吗?

而且到时候一个少爷带一匹快马一杆洋枪,朝天放上三枪以报皇恩,然后看看形势。

若是倭人大败,那就骑上快马速速后撤。

倭人七生报国死了也就死了。

我旗人可是留着有用之身,慢慢孝敬皇上的,自然不能白白送死,想必后世阿拉伯王爷兵看了一定会点一个赞。

把这一套逻辑讲清楚,勇武的满洲健儿参军就踊跃多了。

这一次,旗人子弟一共凑了足足三万三千人,建下新军三镇,誓与暴明决一死战。

所以缺人这件事,最终马马虎虎解决了。

十八镇先建三镇,也算是对得起皇上和列祖列宗了,满朝上下皆大欢喜。

可缺钱这件事就有点头疼了。

我大清的关税是在英国人手中的,钱都会被优先划去偿还赔款。

去年年底动员天下商贾士绅踊跃捐献候补官职,倒是卖了好些伊犁、苏里雅苏台的官。

但长久计,还是要靠赋税啊!

这也是为什么上折奏弹劾李鸿章在苏州种种恶行的奏折如过江之鲫,他却稳如泰山的原因。

裁撤李鸿章?

他李鸿章好歹每年还能给朝廷上缴田赋厘金数十万两,若是换了别人,不叫朝廷倒贴钱都不错了。

江苏乃是赋税大省没错,康乾年间每年田赋五六百万两也没错。

可这几年又是发匪,又是小刀会,又是洋人,又是捻匪,除了李鸿章,还真没有谁有本事在那里给朝廷挣到钱。

相反,那帮酒囊饭袋反而会向朝廷要养兵银子,那才叫养虎为患呢!

反正在慈禧看来,这李鸿章还在给朝廷缴税,那他就还是大清的忠臣。

至于他的钱是怎么来的,那并不重要。

等我大清将三镇新军练成,神马双枪可汗朱富贵,神马图谋不轨李鸿章,我大清天兵骨灰都给你们扬咯!

……

不得不说李鸿章治理地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姑苏、上海等地的百姓生活逐渐安定了起来,江南也恢复了几分往昔的繁华。

这从大明最近半年新来的移民基本上没人说苏州话就能看得出来。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观念中,只要不是走投无路,还是不会选择背井离乡的。

某种意义上讲,大明能壮大还多亏了这个操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