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359章

作者:西门扬舟

“子仁素来多智,你说蓝田究竟想干什么?难道他真的不管交州了?”吕范满脸问号。

第八百四十二章 军粮里面谣言现

刘惇皱眉捋须,“交州离此说远不远,说近也不是很近,此前戴将军过境桂阳,陆路通道已完全封锁,而后疾风迅雷占领广州,想必水路通道也被封锁,蓝田未必清楚广州的消息。”

“但本将不是提醒过他?”吕范很是纳闷。

刘惇回答:“也许蓝田仍在打探,不过将军重兵至此,即便他知道交州遇险,也不可能就此离去,否则等到长沙被攻占,他不成了笼中之鸟?”

吕范点头肯定,“说得有道理,蓝田这厮诡计多端,在如此窘境还在疯狂增兵,想借他儿子的威势逼我退兵,可惜他营中全是土鸡瓦犬,本将军岂能轻易上当?”

“蓝田兵弱而将勇,要破此敌非重兵不可,此时城中士卒士气未复,彼军更在困兽犹斗,将军应从速向吴王增兵,只待援军到达,就可以数量取胜。”刘惇拱手献计。

吕范表情凝重,叹道:“大王已将倾国之兵予我,实在要增兵只能从柴桑抽调,但我担心甘宁会趁机偷袭……”

“蓝田擅长声东击西,柴桑之兵的确不能动,否则甘宁打下柴桑,便可轻易断我军粮道,只能建议大王调濡须之兵。”刘惇肃然说道。

“濡须?大都督兵马本已不多,而且基本都是水军……”吕范听完很犹豫。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时间拖太久,说不定关羽都会来救,此乃生死存亡之际,岂能瞻前顾后?”刘惇说道激动处,一掌拍在桌案上。

吕范没有计较刘惇失礼,他满脸严肃点头附和:“公言是矣……”

就在这时候,吕据突然急匆匆闯了进来。

吕范遂对刘惇说道:“子仁思虑周全,劳你即刻替我草拟书信,等会我处理完军务,再誊抄快马送去建业。”

“下臣这就去办。”刘惇也看见吕据神色,知道吕家父子有要事商量,遂拱手应下任务走了出去。

刘惇前脚刚跨过门槛,吕范就快步走到吕据身边,小声问:“有事?”

“有大事。”吕据说罢从怀中掏出一片碎布。

吕范疑惑地接过碎布,只见布上赫然写道:陆逊通敌叛国,党羽把持粮草,后续削减难发,当心濡须有变。

“这是什么?”吕范眼中写满了震惊。

“将士们在粮袋中发现,应该是从建业发出时装入的。”吕据解释。

吕范吞了吞口水,布片上那二十多个小字,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这样的布片有多少?”吕范皱眉追问。

“目前发现了数十片,应该是细作放出的谣言吧?父亲您说这是谁干的?”吕据好奇地问。

“未必真是谣言……”吕范沉声摇头,然后又问:“大王近期都在建业么?”

吕据回答:“孩儿问过这批运粮官,大王前些日子与太子去了吴郡,好像是去祭奠吴国太……”

吕范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吴国太祭日就在七月里,这么说大王不在建业,难怪……”

“难怪什么?”吕据满脸疑惑。

“以后你专管粮草,布片的事要严格保密,为父要警示大王。”吕范抓着布片示意吕据离去,自己回到案前准备写信。

“唯。”吕据抱拳离开。

吕范既然看到布片,就不能当这事不存在,因为建业的军粮筹备与调度,一直由陆逊的姻亲顾雍在负责,对方真要暗中动点手脚,他数万大军顷刻间就要哗变。

孙权的丞相孙邵跟过孔融、刘繇,属于政治上有污点的人物,由于也被归于淮泗派系,上任初期就被张温、暨艳上奏弹劾,丞相府也被江东士族们架空。

这两年孙邵年老多病,顾雍在孙权授意之下,慢慢代行丞相的事务,顾、陆两家权力日盛。

吕范越想越觉得可怕,他认为纸片上的事即使夸大,孙权也应该藉此削弱顾、陆,至少要解决前线的后顾之忧。

两封书信合成一封,再加上粮袋里发现的布片,吕范遣人昼夜不停送至建业。

孙权看完吕范的信背心发凉,结合之前孙布对陆逊的举报,他愈发觉得顾、陆两家可疑。

这些江东士族没一家靠得住,但此时吕范正在前线为国‘拼命’,孙权此时不能也不敢发动清算。

在吴王宫沉思半晌,孙权紧急召来张昭、胡恪两人。

张昭、胡恪见孙权满脸愁容,两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听闻广州已被攻克,但大王仍旧面带忧愁,莫非子衡将军那边的战事遇阻?”张昭担心张承安危,所以没胡恪那样稳得住。

孙权皱眉沉声回答:“也不能说是遇阻,只是蓝田生了个好儿子,蓝霁那厮在阵前英勇无敌,临阵就连伤我江东几员大将,不过蓝田也就到此为止了,他聚集那两三万乌合之众,与之前的陷阵军相去甚远,子衡写信让孤火速增兵,只要有足够兵力压制,蓝田则可擒矣。”

“可江东兵卒已抽空,大王难道要把解烦卫派去?”张昭见胡恪同时入宫,猜测孙权要押上自己全部家底。

孙权连忙摇头,“每逢大战之际,建业皆波诡云谲,解烦卫要留下震慑宵小,孤打算去濡须坞抽兵。”

“啊?大都督只剩下四万水军,若是大王真从濡须抽兵,魏国再度来犯怎么办?”张昭一脸茫然。

孙权正色说:“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孤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孤叫卿等入宫相见,是准备把建业托付。”

“大王不带末将去?”

胡恪虽然表面上很失落,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孙权现在的种种部署,完全是按照蓝田的剧本在演进。

孙权摇头说:“则诚左部留守建业,伟则(胡综)的右部跟孤去濡须,子布刚才担忧魏军来犯,抽走伯言的兵马,孤会和大都督一起守濡须。”

“末将就任以来未立寸功,不如留下胡将军的右部?让我……”

胡恪表忠心的话没说完,便被孙权伸手粗暴打断,只见他严肃说道:“前线十数万兵马每日耗粮无度,把筹粮重任单独交给元叹(顾雍)太吃力,孤准备把惠恕(张温)派去帮忙,则诚留在建业可以照拂他。”

“末将昨天与惠恕(张温)见过,他说大王让他赶赴吴郡……”胡恪挠头作疑惑状。

孙权捋髯微笑回答:“太子留在吴郡度夏,孤本打算让惠恕跟去侍讲诗书,但现在要以国事为重。”

“末将省得了。”胡恪抱拳离去。

张昭望了一眼胡恪背影,转身问孙权:“大王要让老臣做些什么?”

“我们外出每次作战,钱粮都出自本地士族,孤担心他们不肯尽力,子布留在建业暗中监督、收集证据,到时候孤回来处理也有凭据。”孙权眼神阴翳。

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大变故就是你

“老臣遵命。”

张昭低头躬身行礼,他寻思孙权终于要整顿了么?在淮泗武将的陆续凋零下,江东士族权柄的确太大,老夫愿意帮你递刀。

吕范在信中用词迫切,特别担心后方耗时太久,关羽知道消息派来援兵,那东吴的入侵就没法达到最佳效果。

在利益面前孙权也不耍懒,他安顿好建业的一切就戎装出城,带着胡综的解烦卫右部赶赴濡须坞。

孙权之所以带私兵去见陆逊,一方面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担心陆逊不配合,即便稍加拖延也会贻误战机。

对于这个时代的君主来讲,最大的倚仗只能是冷酷的军队,孙权依稀记得当年继位之时,周瑜都是带着大军回去奔丧,对方因此分走了张昭的辅政权利。

胡恪在孙权离开后,立刻成为建业的实权人物,他以督运军粮的名义掌握港口,利用余氏商行货船帮前线运粮,长江水道的消息被封锁。

建业的一切,看上去有条不紊,治安良好、百姓安乐,但一场剧变正在酝酿。

胡恪一边等待濡须与柴桑的消息,一边统计建业城内勋贵、士族名单,只要前方的局势发生变化,他便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孙权起倾国之兵去夺交州、荆南,消息最终也传到陆逊的耳朵里,陆逊听到那一刻如灵魂出窍般空灵。

蓝田有没有本事,陆逊在洞庭领教过,江东现在的情况已很糟糕,他想不通孙权为何作死。

上次濡须坞与柴桑换防,陆逊写信去建业询问缘由,结果被孙权回信骂不知轻重,所以便有所顾忌不敢谏言。

当知道孙权驾临濡须坞,陆逊下定决心要好好劝一劝,趁现在还没有铸成大错,让吕范撤回大军休养生息还不晚。

孙权到后表情严肃,与陆逊微微点头致意,便让其召坞内诸将来见。

不多时,孙松、朱桓、全琮等将悉数来见,孙权看着众人微微点头,然后郑重地说:“孤以倾国之兵去攻蓝田,广州防范不严已被戴良攻克,拿下整个交州指日可待,蓝田此时在长沙举兵抵抗,不过已经是强弩之末,子衡现把他牵制在萍乡,孤要从濡须坞抽兵去增援。”

“大王,濡须坞……”陆逊欲言又止。

孙权淡然说道:“不会全部调走,坞中只需出半数兵,相信那蓝田就抵挡不住。”

“半数?前些日子使团在淮南遇袭,魏国方面都认为是我们派的人,听说曹丕对司马武侯特别重视,臣担心他会以此为借口让蒋济出兵……”陆逊说话的时候,瞟了一眼旁边的司马师,心说我虽然拿你兄弟找借口,但说的确实是实话。

孙权能够感觉司马师呼吸急促,但对方很沉稳并没鲁莽追问,这一点让孙权感到十分欣慰,心说到底是预言中的人物。

“蒋济在淮南有多少人?”孙权皱眉反问。

陆逊小声回答:“约三四万人马。”

“那也并不多嘛,大都督要是不放心,孤留在濡须与你同守。”孙权给了对方一个冷脸。

“呃……不是……”陆逊一脸茫然,他完全不知怎么得罪了孙权,难道臣子不能劝谏了?

孙权没有理会陆逊,转身直接开始点将:“子乔(孙松)、休穆(朱桓)、子范(朱据)、子璜(全琮),你们部曲总计两万有余,即刻带兵去驰援子衡,等消灭蓝田拿下荆南诸郡,孤为你们人人封侯。”

“末将遵命。”四将齐声抱拳、异口同声地回答。

孙权画下这么大的饼,四将皆压抑不住心中喜悦,陆逊见事已至此无法再劝,只能站在旁边睁眼看着。

“不过有一点你们切记,蓝田次子蓝霁勇略过人,尔等不可冒然与其斗狠,到了萍乡听从子衡调遣便是。”孙权继续叮嘱。

“唯。”四人再次抱拳。

孙权随后轻轻摆手,“现在你们就去整军,准备好了即刻出发,去晚了孤怕蓝田跑了。”

朱桓四人听完就动了起来,他们辞别孙权、陆逊就各自归营准备,然后日夜兼程赶赴萍乡觅封侯。

“大王,此举实在太险,您押上了江东的全部,如果中途有什么变故,岂不是回天乏术?别忘了蓝田号玄鸮,他的智谋旷古绝伦……”陆逊走到孙权身边摇头轻叹。

孙权心说你就是最大的变故,要不是为了稳住濡须坞的军心,稳住顾、陆两家在建业的势力,自己刚才就卸了你的兵权,哪里还会听到阴阳怪气?

“咳咳,能有什么变故?戴良前些日子已经打下广州,蓝田的老巢都已经没了,他现在穷途末路、计穷智短,已经不足为虑了。”孙权继续冷嘲热讽,他发觉当面怼陆逊,竟有一种舒爽的感觉。

“广州不是有高顺坐镇么?此人也是世间罕有的良将,以戴良平时展现出的能力,未必能是其对手,前方的消息会不会有误?大王应该多多甄别才是……”

陆逊顶着压力,继续抛出自己疑问,岂料依旧被孙权冷言所回应。

“高顺和蓝田都倚仗陷阵军,此刻陷阵军被派到了关羽处,那高顺也是年过六旬的老将,究竟剩下多少力量可用?再者广州城墙此前没能好好修建,戴良以人数取胜无可厚非,那只不过是蓝田作茧自缚而已,至于大都督担忧消息有误?孤不相信子衡会假传消息。”

“呃……”陆逊一时语塞。

“哼……孤现在有些乏了,劳烦大都督替孤安排个寝房休息,得在濡须坞住一段时间了。”孙权今天特别会说,完全没给陆逊反驳的机会。

“臣不敢,臣立刻去安排。”陆逊惶恐地躬身抱拳。

朱桓四将即将出征,他们的单人寝房空了出来,陆逊随即派人给打扫了一番,随后便邀请孙权及诸葛瑾等随从去休息。

陆逊安顿完毕,便辞别孙权合上房门,司马师见状立刻请示:“义父,大都督好像知道昭弟的消息,孩儿想跟出去问问他,迟些再来侍奉您可好?”

“人之常情,去吧……”孙权满眼慈祥。

“多谢义父。”司马师抱拳离去。

第八百四十四章 延续血脉苦新妻

陆逊本想去问问诸葛瑾,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何吴王说话总是夹枪带棒的。

陆逊才走了十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转身发现是孙权义子司马师。

“大都督。”司马师躬身行礼。

“司马公子何事?”陆逊回礼。

司马师拱手再拜:“您应该知道义父与蓝田恩怨极深,他因忧心前方战事,所以心情急躁了些,如果刚才有怠慢之处,请大都督别往心里去……”

陆逊听得一怔,不禁对司马师刮目相看,认为他小小年纪,能说出这句话很了不起,随即再正式躬身还礼。

想起自己年少时,与这少年何其相似,同样是家族蒙难避祸江东,可惜陆家的根基未损,司马家就只剩眼前这一条根,怎一个惨字了得。

“司马公子说哪里话?陆逊不过臣子而已,岂敢记恨大王训斥?自古忠臣犯颜直谏,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觉得江东式微,不应该再继续冒险……”陆逊摇头苦笑。

司马师叹息了一声,接着就轻声诉说:“江东局势已是这样,义父才要谋求改变,我经常陪他说话至深夜,深知义父的种种担忧,方今曹刘强而江东弱,刘备要称帝的传言愈演愈烈,倘若真发展成那种局面,这天下就有两个皇帝存在,义父往后的日子更艰难。”

陆逊眉头紧蹙,继续摇头:“曹丕让刘备夺了关中,其霸业之势已无法阻挡,其实更应该委曲求全,在曹刘两家之间保持沉默,做鹬蚌相争的渔翁不更安全?即便真能占据交州与荆南,待刘备缓过来后必然复夺,完全伤到不到对方根基……”

“能伤一些是一些吧?至少断了关羽的粮草补给,曹丕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大都督难道有更好的办法?”司马师疑惑地问。

“木已成舟,说来何用?”陆逊满脸苦涩。

“小侄诚心求教,望大都督诚心赐教。”司马师又一次躬身行礼。

陆逊连忙扶住对方,并皱眉提醒曰:“司马公子是大王之婿,千万不可乱了辈分。”

“呃……是我唐突了,请大都督不吝赐教。”司马师尴尬一笑,他想起陆逊娶了孙策之女,自己论辈分与对方相当,刚刚情急没想起来来,难怪陆逊反应这般大。

陆逊淡然回答:“好办法不敢当,不过是建议大王等候天时而已,曹操在世之时魏国实力强劲,可惜他死后秩序被打散,曹丕既要重新笼络百官的人心,还要防范曹植、曹彰等宗族虎视眈眈,所以接连败在刘备之手。

反之刘备的情况也差不多,跟刘备打天下的猛将都老了,如果能够熬过那些乱世英雄,其子继位一样面对曹丕的问题,哪有权臣不争权夺利的?大王那个时候才出手,我认为一点也不迟,而且会稳妥得多。”

“大都督的妙计原来是忍?”司马师心说这想法,我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