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179章

作者:飞星骑士

“死卒?”蒋纬国张口结舌,“什么是死卒?”

“十万大军不如三万精兵,三万精兵不如一万死卒!”萧爻神色郑重地道,“所谓死卒,就是在参战前就已经把自己当成死人的军人。

我们需要五万死卒来死守南京!”

蒋纬国艰难地转动思绪,问道:“怎么挑选出你嘴里的这种死卒?”

“很简单!”萧爻还是不假思索,“告诉南京一带的所有部队,死守南京的人必死无疑,愿意参加死守南京的人按照自愿原则进行报名。

这样,明知必死却还自愿报名参加死守南京的军人,就是死卒!”

第239节 父子兵

11月5日,蒋介石在蒋纬国的请求下,开始整顿准备用于死守南京的部队,正所谓“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因此接受整顿的部队并不多,就是进行德械化建设的第一批10支部队,即: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独立第2补充旅、税警总团(第918团、第128团)。

这十支部队都在上海战场上损失过半甚至损失大半,为集中力量、加强指挥,因此进行全面的合并重编,其中:

税警总团(第918团、第128团)、独立第2补充旅合编为第77师;

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合编为第88师;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合编为第99师;

另外,暂编第100师(生化兵部队)正式改为第100师。

四师里,第77师是三旅九团制(一旅下辖三团),第88师和第99师是三旅六团制(一旅下辖二团),第100师是八团制(师直接下辖第1001团至第1008团共八个团)。

毋庸置疑,这四个师是国军德械师最后的余脉浓缩。

死守南京的部队以这四个师为骨干,完成历史使命。

同日下午,南京最高统帅部正式发布命令,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部,铁道部大楼被改为南京卫戍司令部所在地,其中主官名单分别是: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蒋介石上将(特级上将)

副司令长官唐生智上将(一级上将)

参谋长萧山令少将副参谋长蒋纬国上校

这个名单被公布后,顿时国内外一片震惊大哗,唐生智目瞪口呆,他原以为自己肯定就是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了,没想到蒋介石居然亲自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之职,除了蒋纬国,所有人的反应都跟唐生智一模一样,都极度难以置信。

“老蒋这是搞什么鬼?”“老蒋到底在发什么癫?”“老头子脑子不正常了?”“开什么玩笑!他居然自己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不是已经有唐生智给他顶缸了么?”“还以为他说着玩,没想到他居然真的自己担任南京的卫戍司令长官?”国府、国军、国民党内一下子都炸开了锅,何应钦、陈诚、徐永昌、程潜、李宗仁、白崇禧、顾祝同、陈绍宽、欧阳格、周至柔等军方高层集体瞠目结舌,而以汪精卫为首的一干党政文官也同样集体震惊得呆若木鸡,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哲元、阎锡山、傅作义、韩复榘、余汉谋、刘湘、龙云等封疆大吏们在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都不约而同地是“不可能!肯定搞错了!”

稍微恢复一些思绪后,众高层犹如过江之鲫般一窝蜂地扑向蒋介石的办公室,准备“泣血死谏”,一是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二是顺便表达忠心,说辞自然是现成的,无非就是“委员长,您是党国最高领袖,职责重大,岂能亲陷险境?凡事有我们呢!哪能让您留在南京呢!”但众高层在办公室门口被侍卫长王世和挡在外面:“诸位长官毋须多虑!委员长会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解答诸位心中疑惑!还请诸位长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争分夺秒、专心公务!”

这件事成了当天的爆炸性特大新闻,各大报纸媒体争相报道,标题纷纷如下:

《蒋委员长亲自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之职!南京绝不会沦陷!》

《蒋委员长亲自坐镇南京,指挥国军迎战来犯倭寇!》

《蒋委员长与蒋纬国分别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和南京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当代的上阵父子兵!令人激动振奋至极!》

国内各界无不因此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外各方也因此而引起轩然大波,东京的日本军政高层们更是感到匪夷所思,急忙密切地关注、研究、商讨这个“完全没想到的意外情况”。

“我太了解蒋介石了!”已搬到上海市区的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内,松井石根大将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手中的报纸,“他虽然也有一些革命军人的无畏气概,但绝非喜欢冒险的人,更何况,他现在身居高位,从对国家负责的角度出发,他也不该轻易拿自己生命冒险,除非…”松井大将微微地打了个寒颤,他看着旁边的石原莞尔。

“除非,他有必胜的信心!”石原莞尔蹙眉思索,“或者,他有充足把握认为我们不会攻打南京,所以通过这个办法来鼓舞士气或稳定民心!”

“什么意思?”松井大将心头一个咯噔,“难道内阁那帮政客已经跟蒋介石政府在暗中达成什么协议了?所以蒋介石才会如此有恃无恐?对啊,这种和谈停战的呼声最近在内阁里一浪高过一浪,好像德国政府也在积极插手,近卫首相这几天频繁会见德国驻日大使,难道内阁真的跟蒋介石政府媾和了?并且还瞒着我们军方?”想到这里时,松井大将心里忍不住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怒意,他认为,以自己为代表的帝国军将士们在前线战场上为了帝国利益而浴血拼杀,结果后方的那帮无耻官僚却跟敌人暗中勾搭,在谈判桌上悄悄地出卖前线军队,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松井大将转念一想,觉得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内阁那帮文官素来在军方面前犹如老鼠见了猫,怎敢如此胆大妄为?那么,这件事就有可能是另一个原因,但是,第二个原因比第一个原因更让松井大将感到恼怒,“蒋介石欺人太甚!”松井大将怒不可遏,“他是不是真觉得他是大日本帝国的对手?他是以为帝国军不敢攻打南京?还是以为帝国军拿不下南京?目中无人!岂有此理!摆明不把大日本帝国、大日本皇军…还有我本人放在眼里!只不过在上海侥幸赢了几场,居然变得如此嚣张狂妄!”

松井大将在一怒之下真恨不得立刻下令部队朝南京大举进兵,但这个念头在涌上来后立刻被理智念头给压了下去。

蒋介石的“嚣张狂妄”让松井大将十分恼怒,但松井大将同时不得不承认,蒋介石确实有点资本,日本军队确实在上海吃了大亏了,除了陆军死伤十万人,海军也损失惨重,沉了一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型巡洋舰、三艘轻型巡洋舰、两艘装甲巡洋舰,海军现在天天抨击陆军,骂陆军连累海军,陆军则对海军反击讥讽道“整天大吹大擂,结果连弱小的支那海军都解决不了,自己没本事,还把责任推陆军身上”,海军上下顿时气炸肺,陆海军争吵得没完没了,互相咬得一嘴毛。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最骄横狂妄的日本军人,也不怎么再提“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这种话了,松井大将也一样。

日本军队素来飞扬跋扈,日本内阁的文官们在日本军部的骄横军人们的面前从来都是战战栗栗、逆来顺受,而日本军部高层的这种作风使得自身也反受其害,因为日军基层部队、前线将领的骄横程度更是变本加厉,急于建功立业的他们往往擅自修改上级命令,以下犯上、越权行使,无论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还是南京战役,前线将领屡屡抗命,扩大战争规模,使得日本军部被基层部队牵着鼻子走,最后被迫默认木已成舟的事实。

在原先历史上,南京战役前夕,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部并未打算攻占南京,而是通过德国政府想迫使国民政府媾和,从而确保日本军队获得的阶段性战果,在这个时候,日本军政高层仍然没有下决心全面侵华。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给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下达的命令是:“扫荡上海附近之残敌,追击战线保持在苏州、嘉兴以东”,南京完全不是目标,苏州距南京约有二百五十公里,嘉兴距南京则超过三百公里,但上海前线日军里的狂热军官们却自作主张地决定了“以追击残敌为借口,向南京进击并攻占南京”的作战计划,有人质疑“我们此举没有得到东京方面的同意和支持,所以东京方面不会给我们提供让我们进击南京乃至攻占南京时所需的弹药、粮食,怎么办?”狂热军官们说道:“粮食不足,就地抢劫!弹药不足,打白刃战!”柳川平助的部队先出发了,松井石根的部队看到柳川部队甩开自己朝南京进击后,也按捺不住了,急忙紧随而上,不想把攻占南京的大功劳让柳川部队独吞(根据真实史料记载,日军攻打南京的部队因为是擅自行动,没有得到及时充足的后勤补给,所以在南京城外大肆搜刮粮食,很多日军其实是一边饿着肚子一边攻城的)。

远在东京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知道松井部队和柳川部队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大吃一惊之余急忙发去电报进行阻止,但松井和柳川根本不睬。

以多田骏中将为代表的很多军部高层想要阻止前线部队攻击南京,但军部里大批少壮派军官却支持攻占南京,在会议上高喊“南京!南京!打进南京!征服支那!”就这样,日军高层在半推半就中默认了前线部队的乱来。

攻打南京这种重大战事,在日军内部是这样被决定的。

但现在,一切大不同了。

日军在上海遭到的惨重损失让松井石根、柳川平助、谷寿夫、中岛今朝吾等战争狂热分子都变得或多或少地畏手畏脚起来,不敢再掉以轻心、狂妄自大了,这使得日军没敢像原先历史上那样“假戏真做”地进攻南京,同时,日本高层试图通过德国政府跟国民政府进行谈判停战的意愿、力度也大大地超过原先历史上,另外,德国高层因为受到蒋纬国“蝴蝶效应”影响,隐隐地试图把中日两国都变成德国的盟友,导致淞沪会战后的中日战争局势发生了更大也更复杂的变化。

客观上讲,这种变化是有利于中国以及蒋纬国的,日军迟疑不敢前进,正好给蒋纬国提供了更充足的战前准备时间。

午饭后,蒋介石的办公室,单独被叫进来的蒋纬国从蒋介石手里接过一份文件。

“纬儿你看看!”蒋介石神色凝重,并且含有一种受辱的怫然,“日本人通过德国政府给我们开出的和谈条件!”

“哦?这么快?”蒋纬国笑了笑,“日本人如此迫不及待地开出条件,恰恰正说明他们色厉内荏、底气不足!”他虽然对此完全不感兴趣,但他毕竟不能在蒋介石面前无礼,因此接过文件浏览了一下。

德国政府确实是真心诚意地想要调停中日战争的,别说此时的德国国策是“重华轻日”,即便在原先历史上德国国策是“轻华重日”时,德国在这件事上也是倾向于中国的。

中日开战后,德国认为“日本侵犯中国的行为违背了日本对德国承诺一起对付共产国际的协定精神,因为日本侵犯中国会破坏中国的稳定,摧毁中国国民党的力量,使中国共产党得到扩大势力的机会,导致共产主义在中国进一步蔓延,最终让中国全面赤化并投入苏联怀抱”,为了逼迫日本停止侵华,德国拒绝停止向中国出售军火,对日本的态度也变得日益生硬。

而在眼下,德国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中日战争调停。

“这是什么狗屁东西!”看完日本人开出的停战条件,蒋纬国直接口不择言地在蒋介石面前爆粗口,因为他实在是忍无可忍。

在上海获得局部胜利的日本人俨然间已以战胜者身份自居,给国民政府开出只有战败者才要被迫接受的苛刻条件,日本人的停战条件主要有四点:

第一,国民政府明确且公开地向日本乞和;

第二,国民政府正式公开承认“满洲国”并与之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第三,中国军队全面退出华北五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和上海市,日本军队有权驻扎华北五省和上海市,华北五省和上海市以后由中日共同管治;

第四,国民政府向日本政府进行战争赔偿。

第五,日中两国今后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陶德曼在看完日本政府开出的这些条件后,他自己当场就说‘中国政府是绝无可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的’!”蒋介石叹口气,脸上洋溢着几分怒意,“日本人确实欺人太甚了!我们还没有成为鱼肉,他们就已经开始操刀了!真以为我们任他们鱼肉不成?”

蒋纬国耸耸肩:“父亲,那我们还跟日本人废什么话呢?打呗!”

“不过…”蒋介石话锋一转,“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把这些条件转交给陶德曼时,暗地里说‘这都是日本军方开出的条件,并不代表日本内阁的意思,但日本内阁无力违逆日本军方,只能硬着头皮给日本军方传递这些条件’。

纬儿,你明白吗?”蒋介石目光炯炯,“日本内阁其实也不想打了,都是骄横的日本军方还在坚持,并且日本军方里也出现停战声音了,只要我们再能赢得一场较大的胜利,相信日本军方也会松口,到时候,我们就真正地在不吃亏的情况下获得和平了!”

蒋纬国有股不太好的预感:“父亲,请恕我冒昧地问一下,您心中的底线是什么?”

蒋介石稍微迟疑了一下,态度有些含糊地道:“大致上…若能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的话,国府就可以考虑跟日本人停战…”

“父亲!”蒋纬国忍不住了,他瞪大眼,“东北不要了?台湾不要了?还有原本也属于我们的朝鲜、琉球?不止如此,日本人还掠夺了我们那么多财富,更残杀了我们那么多同胞,不索赔了?不复仇了?”

蒋介石苦笑:“纬儿啊,你太年轻气盛了,唉!你说得都太远了,不切实际啊…”

蒋纬国也知道自己“说得太远”,此时就跟蒋介石说那么远的事确实没什么意义,因此他打住话头。

“好啦!”蒋介石站起身,“日本人的这些狮子大开口的条件,国府肯定是不会接受的。

被我们拒绝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军方,肯定会恼羞成怒,南京战役…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了。

新闻发布会要开始了吧?我们走吧!”

半个多小时后,在南京中央文化协会大厅内,南京卫戍司令部召开了一场盛大的记者招待会,现场人满为患、人声鼎沸,足足拥挤了两千多名中外记者,还有大批各国外交人员。

雷鸣般的掌声中,蒋介石在蒋纬国、王世和的陪同下,笑容可掬地步入会场,何应钦、陈诚、唐生智等一批国军高级将领急忙上前迎接。

蒋介石身穿特级上将军服,不但全身戎装,佩剑、勋章、绶带更是一件不落地佩戴齐全,整个人浑身洋溢着作为一国统帅特有的不怒自威气势,至于陪伴在蒋介石身边的蒋纬国,也是威风凛凛,一身一尘不染的黄呢子将校军服,雪白的手套、擦拭得贼亮的军靴,腰间别着希特勒送给他的那对一漆黑一银白的瓦尔特手枪,同时挎着原属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的那把灰黄色佩刀(该刀属于武士刀里的村正妖刀),另又配着一把做工精美的中正剑(蒋纬国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时蒋介石特地嘉奖给他的),胸前工工整整地佩戴着一枚云麾勋章和一枚宝鼎勋章(云麾勋章是蒋纬国参加平津战役而获得的,宝鼎勋章是蒋纬国参加南京战役而获得的,蒋纬国在上海战场上没有获得勋章,因为他所属的第918团没有参加淞沪战役和淞沪会战),或许是因为已经打过几场仗而让战火硝烟熏陶出了一些军人气质,总而言之,蒋纬国此时看上去可谓是气宇轩昂、顾盼自雄。

在蒋介石的客套话开场白后,现场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提问,秩序险些陷入混乱中,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后,蒋介石微笑着亲自点了一名来自延安的记者。

现场众人先是大为惊讶,随后都迅速明白了蒋介石的用意,众所周知,蒋介石跟延安方面素来势同水火,如果蒋介石点名属于国民党或国民政府阵营的记者,很容易会被人怀疑“是事先安排好的”,被点名的记者“也是蒋介石的托”。

蒋介石点延安方面的记者,确凿证明接下来的问答绝非事先安排。

那名延安记者也不敢相信,回过神来后他急忙提问:“请问委员长,您为何要亲自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蒋介石显得非常庄严地道:“南京,乃是中华民国首都,更是中山先生长眠之地;中正,乃是国民革命军统帅,国难当头之际,国军统帅率军守卫国都,这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吗?另外,中正早在庐山就说过,‘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只决心’,其中的‘无论何人’,自然包括中正本人在内,中正此时此举,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曾发表过的誓言而已,同时,也是给全国军民做出表率,只要我中华四万万五千万国人尽皆如此,抗战之胜利就是必然的了!”

现场先是鸦雀无声,随后再度掌声雷动。

“委员长!”一名《中央日报》记者眼含热泪地道,“您此时此举让我想起了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铮铮铁骨,我坚信,我们坚信,在您的领导下,中国一定不会亡!中国一定会打败外敌,走向富强!只是…南京毕竟已是前线,您肩负着领导全国抵御外辱以及复兴崛起的历史使命,作为领袖的您是不能轻易出事的,所以,您真的不应该留在南京…”

“是啊!委员长,您的精神我们都知道了!但您真的不应该让自己冒险的!”

“委员长,您还是快点离开南京吧!您万万不能出事啊!”

“委员长,我们会牢记您的训导,发扬您的精神,只是,您本人真的不能冒险…”

现场记者们都被蒋介石的大义凛然之举深深地感动了,纷纷劝蒋介石离开南京。

蒋介石微笑着抬起双手示意现场众人安静:“中正感谢各位的关爱,但各位其实多虑了,南京是非常安全的,日本人是不敢轻易攻打南京的,就是攻打,他们也打不下来的!这一点,中正有着十足的信心!”

“啊?真的吗?难道国军还有什么后招?”

“委员长!您为何如此肯定?莫非中日局势发生什么新变化了?”

“委员长,国军是否有什么万无一失的作战计划?”

现场众人都极度吃惊,继而拼命抢着提问,因为蒋介石刚才那番话简直是“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不得不令人深感震惊。

至于何应钦、陈诚、唐生智等高级将领,无不目瞪口呆,满脸都是不认识蒋介石的神色。

“中正公务繁忙、时间紧张,因此不便久留,所以就先行失陪了!”蒋介石十分客气地跟现场所有人告辞,然后转身在王世和陪同下离去,蒋纬国则留在会场。

失去蒋介石这个“第一大目标”的记者们立刻把镁光灯齐齐对准蒋纬国这个“第二大目标”。

蒋纬国笑容满面地抬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在所有人屏气凝神的注视中不慌不忙地道:“在座的记者朋友,我这里有两句话想托你们转告给日本裕仁天皇,第一句话是——他的军队想在南京城内举行入城仪式,就必须要准备好十万口棺材和十万张病床!第二句话是——他现在打南京的主意,就不要怪我以后打东京的主意!”

现场顷刻间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人都犹如被集体点穴般一动不动。

半小时后,蒋介石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共有五人,蒋介石、宋美龄、蒋纬国、陈立夫,以及“蒋介石”。

蒋纬国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的“两个父亲”,两个蒋介石都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