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09章

作者:富春山居

看着李自成低头不语,左光先顺着李自成的目光瞧去,原来李自成正注视着一具满是泥浆的年轻骑兵的尸体,紧接着李自成便蹲了下去,从怀中拿出了一块手巾替这位年轻骑兵擦起了脸上的泥浆。

看到这一幕,原本站在李自成身后的亲卫们也不由自主的蹲下,给地上摆放的尸体清理起了遗容来。左光先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停下了对于李自成的劝说。

虽然在左光先的内心,今次这场大战还是划算的,因为清军的伤亡人数也在两百以上,再加上投降的这批人,逃离的清军骑兵估计只有几十骑而已。

昔日宁远大捷,袁崇焕说自己打死了数千满人,不过尸体都被抢回去了,因此上交的满人首级也就几十,按照左光先的估计,宁远大捷杀伤的满人不会超过一千,也许只有数百,且并非是什么满人中的精锐。

但是今次他们可是实打实的杀伤了五六百满洲马甲,且都是满人的精锐,这是一次不亚于宁远大捷的胜利,实在没什么可悲伤的。

可是瞧着周边这些士兵们一片肃穆的神情,左光先也知道不是说这种话的时候,否则只会招来这些士兵们的愤恨。毕竟胜利只对活人有意义,对于死人是没什么意义的。身为一名将领也许会毫不犹豫的拿士兵的性命去换取战争的胜利,但是对于士兵们来说,他们更愿意活着迎接胜利的到来。

就在左光先准备放弃对李自成的劝说时,一名信使匆匆跑了进来,然后在人群中找到了左光先,接着便央求周边的李自成亲卫请左光先移步。左光先听了亲卫的报告就转身向着院门口处走了过去,听了信使带来的口信后,他再次来到了李自成的身边并开口说道。

“陛下,白邦政那边已经解决了出城的清军。还有,这些清军中的一些汉军发动了起义,在我军的帮助下,这些汉军已经镇压了那些汉军旗的士兵。

宣布起义的清军游击杨国海又提出替我军打开曹县南门,现在两队骑兵已经带着他扑向曹县南门了。白邦政决定让步兵继续向曹县挺进,并请求我们进行援助。据那位杨游击说,此次偷袭曹县的主将是建奴的宗室,爱新觉罗.巴哈纳,他正打算去城中说服总兵土国宝弃暗投明。

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是能够把巴哈纳堵在城里抓住,那可是自老奴登基以来,第一个被我军在战场上俘虏的爱新觉罗。错过了这个机会,下一次可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李自成把手中的手巾交给了亲卫,然后起身长吐了口气说道:“也罢,看在还有一个爱新觉罗的份上,朕接受他们的投降,不过要求他们一个个上前,在你面前解甲卸刃,表示放弃抵抗,那个什么章京要把自己的随身武器双手递交到你手上,骑兵在两侧列阵监督,此为受降仪式…”

听到懂汉语的士兵带回的投降条件,科尔昆身边几位较为亲密的部下都怒不可遏的说道:“这些蛮子实在是太折辱人了,让章京大人把武器双手递交给他们的将军,这和跪接大兵的平头百姓有什么区别?我们还是和这些蛮子拼了吧,大人。”

只是科尔昆瞧了一眼远处隐约可见的黄龙旗,平静的说道:“也许这也是李自成的想法,他就等着我们拼命好把我们就势杀光。况且,要是我们还能拼命的话,还用得着投降吗?

李自成不可能为了曹县这座小城出现在这里,他来曹县必有大事。我们要是死在这里就不会知道这大事是什么,所以,我们要活下去才行。

至于说羞辱,作战失利已经是最大的羞辱了,不过是双手奉上一把佩刀,有什么可愤怒的。去告诉那些顺军,就说我接受这些条件,希望他们也能守约…”

科尔昆原本觉得自己对于所谓的受降仪式不会产生什么羞辱之心,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走过一道骑兵建起的通道,然后在通道底部向等候在那里的顺军将领交出自己的随身武器,这一过程中被人围观确实很让他内心充满了耻辱感。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已经失去了指挥部下拼命的时机。至于看着科尔昆一步步走来的左光先、马宝两人,前者笑容满面,后者则是一脸憎恨的看着来人。

科尔昆心无旁骛的走完了全程,然后向着左光先递出了自己的佩刀,不过在这个时候马宝突然出声道:“你站的这么直,究竟是来投降的,还是请左师长鉴赏宝刀的?重来,要唱名…”

科尔昆看了马宝一眼,然后还是低下头,把佩刀举过头顶,向着左光先说道:“正蓝旗…等向大人乞降…”

见证了科尔昆等人的投降后,李自成便下令军队向曹县移动,并把这些投降的满蒙士兵分为十人一队,队中有一人逃亡就砍同队之人的脑袋,举报或制止者免刑。

当李自成带着步骑大队人马前往曹县时,巴哈纳正站在一间砖砌平房内,对着院子里的士兵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汉蛮子是吃了豹子胆了吗?居然敢在这个时候闹兵变,去把土国宝叫来,他是不想要全家人的性命了…”

站在院子外的的土国宝、曹虎等人清楚的听到了巴哈纳的怒吼声,土国宝神情平淡的向着站在一旁的孙应聘说道:“孙大人,麻烦你进去劝一劝巴哈纳大人,请他交出武器走出来吧,否则我们就只好放火烧房子了。”

在土国宝士兵的包围下,监军的孙应聘很快就放下了武器,但是面对眼下这个任务他还是有些为难的说道:“总兵大人为何要我去劝说,我只是答应放下武器,但劝说并不是我们约定的内容。我家族上百口都在京城,大人这是要我死吗?”

土国宝看着他有些惊讶的说道:“孙大人不会以为,你不去劝说巴哈纳投降,自家就无事了吧?你觉得除了巴哈纳之外,谁能承担的起本次失败的责任?只有让巴哈纳也投降了,九王才不会朝着我们的家人下手啊。”

孙应聘瞬间理解了土国宝话中的含义,要是巴哈纳投降的话,那么曹县失败就不是土国宝临阵倒戈的原因了,而是巴哈纳胆怯无能的缘故了。

思考再三之后,孙应聘终于答应了土国宝的请求,进入院子向着房子里的巴哈纳劝说了起来。到了此时巴哈纳才反应过来,原来并不是土国宝的军队发生了兵变,而是土国宝和孙应聘叛变了。土国宝叛变他还能理解,但是孙应聘也敢叛变他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他咬着牙在窗户边上回喊道:“孙应聘,我大清对你一族何尝有亏欠,你就是这么报答两代先汗对你族的恩养的?我今日要是能够活着回去京城,必要把你们这班狼心狗肺之辈斩草除根不可…”

原本语气还有些软弱的孙应聘,听到巴哈纳这话就真的怒了,他好心好意来劝说对方,结果居然成了狼心狗肺之辈,这还有什么可谈的。在巴哈纳的怒斥中,他终于不甘心的大声反驳道:“何谓两代大汗对我族的恩养?

当日天命汗因为辽东缺粮就派人到各路杀无谷汉,我家本是辽阳大族,结果在乡下的族人也被无辜杀死。后来天命汗又要杀读书人,我族又多了几个冤魂。

到了天聪汗时,崇德三年汗下令让各旗上书讨论国政,结果我兄长孙应时因为帮祝世昌改了几处文字,就被汗下令正法了。祝世昌不过是劝说汗勿要把良女送往娼馆,何尝有诽谤满洲之意?

由此可见,我族不过是在满洲治下苟延残喘,哪来的恩和养?”

巴哈纳听了这话更加的暴跳如雷了,他一时想不出怎么反驳孙应聘的话,只能对着窗外斥骂道:“我就知道你们这些蛮子不可信,你们就是喂不熟的狗…”

房间内原本护卫着巴哈纳的汉军旗士兵听着这些骂人的词句不免大为沮丧,下意识的远离了身边的满人,巴哈纳身边的护卫察觉到不对后,终于劝住了巴哈纳。

巴哈纳也意识到,自己是被孙应聘给气糊涂了,现在可不是和孙应聘斗嘴的时候。只是刚刚听了孙应聘的话如果他不做出回应的话,回去一样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眼下他也只能叫来两个汉军旗牛录额真:赵国正、赵国祚进行安抚了。

两人自然不敢如孙应聘那样胡言乱语,接受了巴哈纳的安抚言词,但是他们手下的士兵已经无法像刚才那样信任身边的满人了。

门外的土国宝对于眼下发生的事情也是无可奈何,他是真没想到巴哈纳这么冥顽不灵,于是把孙应聘叫下之后,他就让手下把收集来的木柴及可燃物运到了房子四周,接着便下令点火,还在火上加了一些发烟之物,把烟雾灌入了房内。

巴哈纳被土国宝军围攻时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因此躲入房内时几乎啥也没带,如果不是土国宝想要抓活的,他们这些人估计早就被烧成焦炭了。眼下土国宝动用了火和烟雾攻击,房内的人几乎就没有抵御的办法。一刻多钟后,终于有人不管不顾的撞开了窗子逃了出来,表示愿意投降。

第346章 援军抵达

坚守了三日,县衙内的士兵几乎人人带伤,张秀看着士兵们疲惫不堪的样子,于是对段主信说道:“看来我们今天是看不到天黑了,当兵吃粮,死在战场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不过内院这数百妇孺实无必要陪葬,待我死后,君可带着她们开门请降了。”

段主信则惨然一笑回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以清军的习性,这些妇孺必被折辱而死,那样的话还是一同死了才是解脱啊。”

张秀终于没再说话,只是走到了士兵中间去安抚激励,虽然大家都知道下一次清军的进攻也许就是自己的死期了,但是却没有人发出不满的言论,只是默默的擦拭着自己的武器或是靠着木柱闭眼养神,准备迎接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行走在士兵们中间的张秀也是第一次正视这些士兵们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力,虽然他是从山东本地义军投向大顺而获得的官职,可过去的他也并没有把这些底层的士兵看的有多重要,他重视的是周边那些有本事的兄弟。

他们这些山东本地义军虽然也反抗朝廷的不公,但他们起义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官府和缙绅侵犯,并不是为了打倒旧王朝建立一个新王朝。因此,在思想上,大多数义军首领其实就和山大王差不多,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其他再多也不要了。

这种梁山好汉的思维,自然是除了那些有本事的兄弟可以结拜共享富贵,那些没本事的就只能是小喽啰了。小喽啰么,要多少有多少,并不被首领们放在心上。有本事的好汉才是难得的,一个人能抵数十上百喽啰。所以,拉拢有本事的兄弟显然比扩充小喽啰的数量更有效果。

不过经历了这场战争之后,张秀突然发觉,一旦底层的将士真的愿意豁出命来战斗,虽然面对的是前大明边军精锐,却也一样能够不分上下。反倒是当初周虎收拢的那些英雄豪杰,在周虎被清军射杀后纷纷四散而去,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为周虎复仇的义气和精忠报国的勇气。

张秀在一名身量不足五尺的少年面前停留了下来,看着这名稚气未脱的少年抱着一杆比自己身高还高的长枪,不由对边上的士兵说道:“怎么把这么小的孩子也拉上来了,简直是胡闹。把他武器给下了,让他回内院去。”

边上的士兵还没有说话,这名少年却急了眼对张秀大声嚷嚷道:“我母亲和姐姐在内院,我也是一男子,自然要在这里保护她们,凭什么要下了我的武器…”

原本边上已经起身的两名士兵,听着这话坐了回去,一名年约40身上缠了数条布带的士兵靠着一堆木柴,向着张秀咧嘴一笑说道:“还是让五哥儿留下吧,百户大人。能死在家人前面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不会让他死在我们前面的。”

张秀默然许久,抬头看了看天空,口中不由恨恨的说了一句,“这些狗日的汉奸,终有一日要把他们杀绝了才好。”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外面的清军却迟迟没有发起再一次的进攻,这让县衙内的军民们更加认真的准备了起来,这些天来和清军的交手也教会了他们一件事,那就是清军进攻的间隔时间越长,下一波进攻的力度就越猛烈,今次休息了如此之长的时间,看来清军也是打算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只是张秀等人并没有等来预想到的最后一击,倒是清军内部似乎爆发了一场小小的冲突,因为怀疑清军是在设伏引诱,张秀和段主信最终还是决定不动。

不过很快,一队骑兵顺着街道跑到了县衙门前的石桥中间停了下来,一名骑士略略策马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昂首向县衙围墙上的守兵们高声喊道:“大顺近卫骑兵第一师李元胤,奉大顺皇帝命来援,曹县守备周虎可在?”

县衙内的军民一片静默,只是把目光转向了张秀和段主信,和外面那位骑士的自称相比,他们更信赖带领他们守了三天县衙的首领。

面对县衙内安静以对的局面,李元胤也颇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他不得不再次复述了一遍喊话,这一次终于有人回答他了,“你说自己是大顺近卫骑兵第一师的,可有什么信物证明吗?”

李元胤想了想便策马继续向前,一直走到县衙大门前,然后从腰间摘下一块铜牌对着围墙上探头看着自己的守军喊道:“接好了,这是我的腰牌。”

看着段主信翻来覆去的观看手上的铜牌,一旁的张秀充满期望的看着他问道:“是真的吗?”

段主信反复端详手中的铜牌后说道:“我过去也没见过这个形制的腰牌,不过看这牌子打造的这么精致,恐怕不是一两天能打造出来的。再说了,那些建虏只要再加把劲就能破了县衙了,应该没必要哄骗我们,来演这一出吧?”

张秀瞧了瞧左右围上来的士兵们,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那我出去迎接天使,若有不对,我会给你们暗号的。”

段主信却拦住了他说道:“你是主将,还是你留下,我去接待天使。再说了,我去过徐州,比你更容易分辨出外面的是不是近卫骑兵。”

张秀也没再强求,只是对着他一拜后说道:“若有变故,段兄也就比我先走一步,我就不说多余的话了…”

当李元胤等的有些不耐烦时,终于看到县衙的小门打开了,一个穿着半身甲的将领走了出来,他有些迟疑的问道:“你就是本城守备周虎?”

段主信向李元胤抱拳见礼后回道:“我是本城知县段主信,周守备在清军袭城第一日就阵亡了。不知李队长是跟着哪位将军前来的?为何我们都没有听到攻城的声音?”

听到守城的主将第一日就阵亡了,李元胤脸上的不耐终于消失了,能够在主将阵亡而不投降并坚守到今日,这显然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

他对着段主信回了一礼后说道:“我不是跟着那位将军来的,陛下就在城外。土国宝军已经宣布反正,所以我们才没有攻城。我军正督促土国宝军围捕城中的八旗大兵,贵军可以派出一些人员协助督促土国宝军守备北东西三门吗?南门我军已经占领。”

听到李自成亲自领兵来援,段主信这才算是相信了李元胤的话,因为若不是李自成亲临,土国宝军也不可能临阵倒戈。当段主信把这个消息传回后,县衙内才终于爆发出了阵阵欢呼声。

下午三时左右,李自成在两队骑兵的护卫下进入了曹县南门,土国宝等反正将领跪拜于道路左侧,白邦政、张秀及段主信等人则候于道路右手。

白邦政上前向李自成简单的汇报了一下城中的情况,李自成这才对着左手的土国宝等将领挥手,让他们起身。随即对着身边的左光先说道:“虽说中国之兵守中国之土,但是现在天下尚未一统,有些士兵的家中还在建奴的控制之下,强令他们为国征战也不是好事,你去问一问土总兵军中的将士,是否愿意留下为大顺作战,若是想要回家的也不要强留,发给路费。

至于愿意留下为大顺出力的,起军职、待遇一律不变。至于土总兵、杨游击等人的功绩,交由军议府审议评定,就先这样吧。接下来,朕要先去县衙为周虎上柱香,其他事情之后再议。”

土国宝原本很想让李自成先给一个承诺,但是看着顺军大队人马的入城,他终究没敢上前提出异议。于是只能看着李自成向着县衙而去,他们这些人则远远跟在后面。

有着李自成命令,县衙内很快就摆出了一个小小的祭棚,周虎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穿上了孝服站在边上答谢。李自成上香完毕后,便走到了周夫人面前打量了她身边的两个男孩一眼,这才对其开口问道:“周守备老家在哪?家中还有什么人吗?”

周夫人强忍悲痛回道:“谢陛下垂询,老家就在城北的周庄,家中还有祖母及父母。”

李自成点了点头说道:“此地短期内都将成为战场,周边乡下恐怕也不安宁,待周守备的后事办完,朕派人送你们去扬州,那边暂时不会有什么战火,也可以让两个孩子安心读书。周守备为国牺牲,可谓是烈士,国家不会让烈士的家属流离失所的,若是你在扬州有什么困难,可去找统计司的陈司长,她会帮你解决那些麻烦的… ”

周夫人虽然向李自成行礼感谢,当脸上依然充满了哀戚之情。李自成受礼后神情严肃的走出了祭棚,然后对着身边的张秀、段主信说道:“你们把此次城中军民伤亡人数一一核对明白,朕要在三日后为此战死伤军民举行公祭。另外再找个能审案的人来,在公祭之前对此次建奴犯下的罪行进行清算,对于那些下达了对平民进行杀戮和劫掠命令的人,需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县衙内残存的军民对于李自成下达的这一命令都表示了支持,只有土国宝等投降将领看着军民的激动情绪,一个个都脸色难看了起来。

第347章 安排一

当天晚上李自成在县衙召见了土国宝、杨国海两人,在这两人面前,坐在一张书案后的李自成,脸上的神情倒是比白天要平和的多。

打量了这舅甥两人一眼后,李自成便开门见山的说道:“杨游击临阵起义,手刃汉军旗甲喇额真一人,又叫开了曹县的城门,并联络了你舅舅反正,功劳可谓不小。那么你是打算继续从军呢?还是转任文官?要是转任的话,除了西安、淮安、扬州三地的知府之外,你可以随意挑个地方。”

杨国海听了顿时大喜,他忙活了半天不就是想要得到李自成的认同么,一个知府的官衔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满意了,这可是他过去怎么都不敢去想的位置。一时之间他也顾不上身边舅舅给他的眼色了,只是向着李自成跪拜说道。

“小…末将,不,微臣不过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并没有多大的功劳,但微臣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陛下让我去哪就去哪,不过微臣是北方人,去往南方恐有水土之症,若是能够在淮河以北选个地方,臣就感激不尽了。”

挥手让杨国海起来后,李自成这才看向了土国宝说道:“土总兵虽然有献城之功劳,但是朕清楚你是为什么而反正的,若非朕的大军兵临城下,你会阵前起义吗?”

面对这个问题,土国宝头也不敢抬起的回道:“臣有罪,臣不敢为自己辩解,臣之前应该是被鬼蒙了心窍了,才会做出这么多匪夷所思之举动。还请陛下看在罪臣在最后一刻幡然醒悟,给罪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李自成盯着土国宝的头看了半天,土国宝来见自己的时候换了一身常服,头上也带了一顶唐巾,刚刚其请罪时脱去了头上的唐巾,顿时露出了一个光秃秃的脑袋。李自成想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土国宝给自己看的是他头上的发式,他剃掉了代表满洲发式的金钱鼠尾辫。

李自成终于收回了视线,身体向后靠了靠,放松了自己的身体后,他接着对土国宝说道:“以你当前之功想要抵之前之过,恐怕曹县军民是不会认可的。

对朕来说,曹县军民的呼声总是要比你更重一些的。不过考虑到你外甥是第一个主动阵前起义响应都元帅府号召的,所以朕可以给你一次机会。”

土国宝战战兢兢的回道:“不论陛下要臣做什么,臣都万死不辞,此言上天可鉴。”

李自成对土国宝的话并不信,因此他不置可否,只是接着往下说道:“今日我军拿下曹县,几乎没什么人走脱,想来建奴那边应当不会很快知道你阵前反正的事。

曹州为府辖州,下有二县:曹县、定陶县,州城却在曹县东北的古乘氏县址。现在建奴全力进攻定陶、成武和曹县三地,那么他们对于曹州府城的防范应该不高。

朕让左光先把那些不愿意为大顺效力的投降官兵都遣散了,留下的自然就比较可靠了。你可以带着他们去偷袭曹州府城,朕会派人联络榆园军和满家洞军协助你。

这样,曹县军民开始审判战犯时,你就可以避开了。而等你立下了袭击曹州府城之功劳,曹县之事就算过去了。接下来,你就可以在大顺从头来过了。当然,你要是离开了曹县之后重新去投建奴,朕也由你,不过你最好祈祷下次不要再落在我大顺军的手中。”

土国宝嘶哑着回道:“罪臣绝没有这样的想法,罪臣只想改过自新而已,罪臣一定会拿下曹州城,以赎前过…”

李自成面色不变,直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当然,对于曹县之事,总还是要给曹县军民一个交代的。都元帅府的政策是,首恶必究,胁从不问。在离开之前,你们需要交代一下到底是谁指使你们残害曹县百姓的。另外为了保证袭击的成功,凡是参与的官兵都要剃掉辫子。朕想,这两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土国宝觉得口中有些苦涩,但他还是赶紧摇头说道:“这是再正当不过的要求,陛下已经如此宽仁,罪臣等若还不接受,岂不同禽兽无疑…”

将土国宝舅甥两人送出之后,一脑门子疑惑的李来亨回来时不由向李自成请教道:“陛下如何能确定,这土国宝归去之后不会降而复叛?”

李自成摇着头说道:“我怎么能知道土国宝他们会不会再投降建奴,我要是这么厉害,就去算算多尔衮啥时候弄死顺治自己当皇帝了。”

李来亨这下更不明白了,他大着胆子追问了一句,“那么陛下为何放土国宝他们离开,眼下曹县四门都在我军控制之下,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麻烦去掉了。”

李自成看了他一眼,然后摇着头说道:“你知道阴谋为什么不能见光吗?”

李来亨楞了一下,方才回道:“因为见了光的阴谋,其他人就有防备了。”

李自成点了点头说道:“大明上下就是太喜欢玩弄阴谋了,从太祖朱元璋后就都靠着所谓的权谋治国,结果这个国家治理的人人自危,谁也不相信谁。

洪武三大案:曰空印案、曰郭桓案、曰欧阳伦驸马案,人都言朱元璋用刑过于严峻了,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在三大案之前,朱元璋已经几次告诫官员不可贪婪虐民,三大案后又作《大诰》以警告大明官吏,这其中哪有什么阴谋的影子?

所以洪武朝虽然杀了上万官吏,但却不可言朱元璋行事酷烈,因为朱元璋是教而后诛。但是他的子孙却只看到了他清理淮西勋贵的手段,崇尚以阴谋治国,所以就有了建文削藩而燕王反,景泰闭宫而有夺门之变,嘉靖之后纵容朝中异论相搅,使得党争横行于朝堂,最终亡国于崇祯。

朕要杀土国宝,又何须闭城围杀一军?只要明正典刑,派遣一二侍卫前往军营抓拿,其他人难道还敢为其鸣冤?只是和投降了满人的近三十万前明军相比,土国宝又算的了什么呢?难道我们能够为了一个土国宝,让那三十万前明军无路可走吗?”

李来亨终于有所领悟,其实从目前来看明军并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愿意为国家出力。因为他们之前被朝廷欺骗的太多次,又不能得到平民百姓的认同,自然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对于国家既百姓有什么责任。相反,大多数明军士兵都有着一个朴素的念头,我们过去所受的苦,你们现在也应当承受一遍,而不是享受着内地的安全,却认为自己没有义务交税养活军队。

从清军入关以来的一系列行动能够看的出来,那些投降大清的明军对于南下的作战其实是相当积极的,因为清军执行的军律,让这些前明军士兵有了公平获得战利品的机会,他们现在是为自己作战,而不是为皇帝和国家而战。

比如土国宝这支军队,在大明边军中其实排不上什么字号,往年守边时看到蒙古人劫掠边境都是当缩头乌龟的,但是投降了满清之后,在南下的各处战役中却变得积极起来了。不就是因为满人并不会像大明官员那样,把他们的战利品洗劫一空,再把功劳弄到自己人头上去。

为大明作战,流血流汗结果啥也没有,弄残废了还要家中再出一个男丁从军;为满人出战,人家不仅记得小兵的功劳,还会按照规定分配战利品。哪怕再忠诚于大明的士兵,经过一两次劫掠后也就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了。

满人对于汉人平民的杀戮,这个时候也可以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因为他们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而军人的是非心一旦丢掉了,军队就成了真正的怪兽,看土国宝军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倒戈相向自己的战友就知道,这支军队现在只畏惧于强权,至于道德观念什么的,已经完全丢在地上了。

假如投降满人的那些大明官军都变成了这个德性,那么在觉得无路可走时,他们只会破坏身边的一切,犹如过去他们在陕西和河南造成的大片无人区。而那个时候,大明的官军好歹还有个要脸的朝廷进行约束,但是现在这个满人的朝廷,恐怕只会推波助润,鼓动这些明军在关内制造出更多的无人区吧。

李自成并没有李来亨想的这么多,他对于土国宝一点都不能信任,因此就不能让这支部队停留在曹县这样的要点,也不能把它送去后方。几经权衡之后,他觉得哪怕让土国宝叛变自己都比留下土国宝军在身边更伤脑筋,因此才打发土国宝去偷袭曹州城的。

当李自成回到内衙又坐了一会,李来亨再次来向他汇报,各军将领都已经到二堂了,李自成于是盖上了手中的文件起身走出了书房。

顺着小门走入二堂,李自成看了一眼堂内纷纷起立向自己行礼的诸将,便双手向前虚虚一按说道:“都坐下吧,之所以这么忙还要把大家连夜叫过来,是朕觉得对于这场战斗有些不得不说的东西…”

原本脸上神情还比较轻松的将领们,随着李自成指出的战斗中大量的失误问题,一个个都凝重了起来。其实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次能够取胜真的不是依赖自己的实力,而是很多凑巧的因素造成的。

比如最大的一个意外就是李自成居然连夜带着骑兵追上来了,没有这额外的骑兵力量的加入,哪怕左光先的步兵到场,也不过是接应一些残兵,想要击败清军的这六百精骑是不可能的。

李自成在最后总结道:“把大家叫过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求大家对这场战斗提出自己的经验教训,使之避免下场战斗中再出现这些问题…”

第348章 安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