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 第975章

作者:余人

在场的官员听到隆庆和林晧然一直强调试行,并不是要全面推行刁民册,却是知道刁民册很可能牵涉不到自己身上。

不少官员交换了一下眼色,亦是看到圣眷已然在林晧然那边,却是再度站回林晧然的阵营道:“皇上圣明!”

“真是……该死!”

徐阶虽然很想阻止这一切,但看到隆庆如此态度,却是知道此时根本无法劝阻,心里不由得暗暗地骂道。

却是万万没有想到,高拱临走前竟然还给自己埋下了这个地雷,让林晧然拥有对付自己的一把利器。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刚刚关于刁民册的交锋,结合着隆庆看自己的眼神,隆庆恐怕更加认定是自己逼走高拱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发现自己当初真不该率先逼走高拱而不是林晧然,致使自己跟隆庆的关系日益恶化,让林晧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老师怕是有大麻烦了啊!”

张居正一直沉默地站在旁边,这时看到隆庆支持刁民册试行于苏松,却是知道林晧然是要对自己老师动手了。

虽然不知高拱处置松江知府藏继芳是否是有预谋,但林晧然早前将海瑞推到松江知府任上,已然是为“苏松试行刁民册”埋下伏笔了。

却不论海瑞是否已经投靠林晧然,而以海瑞的为官风格,定然是要公事公办。一旦在松州府试行刁民册,哪怕事情涉及到当朝首辅偷税漏税,海瑞定然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是如此,海瑞和刁民册是林晧然落下的两步棋子,却是有可能让自己老师身陷万劫不复之境。

今天的天空阴沉沉的,却是看不出具体的时辰。

在官员的多番催促下,隆庆贪婪地望了一眼山下的无限秋光,这才恋恋不舍地朝着山下走去。再想着领略如此风光,却是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徐阶跟着隆庆向山脚走去,藏着袖中的右手暗暗地攥紧拳头,整张脸显得十分阴沉,却是暗暗下定决心道:“绝对不能让刁民册在松江府试行!”

第2167章 秋意浓

眼看十月将近,京城的秋意更浓,但热闹仍旧不减。

虽然顺天乡试已经结束,一百三十五名新科举人出炉,但越来越多的外地举人纷纷聚集于京城,准备迎接明年开春的会试。

在很多朝廷大佬眼里,新科会试的贡士根本不值一提,哪怕是会元亦离自己极远。只是在底层人民的心里,会试却是一等一的大事。

邻近的山东、河南和山西等地的新科举人在乡试结束后,很多人纷纷赶来京城备考,以期能够金榜题名。

随着这些拥有极强购买力的举人携带着家眷和家奴前来这里,亦是拉动了京城的经济,致使鼓楼、琉璃厂一带比往日更显热闹。

只是京城不管如何喧嚣,却是影响不到大明的官场。虽然是生活在同一座城,但已然是身处不同世界,官场的争斗似乎无时无刻都在上演。

秋霜初降,庭院的青砖出现薄薄的霜花,整个林宅被淡淡的晨雾所笼罩。

正堂房中,已经亮起了淡黄色的烛火,几个侍女端着洗漱用具走进了里面。

林晧然对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早已经习以为常,离开越发有诱惑力的温暖被窝,便是任由侍女服侍起居。

在早些年,特别是在雷州知府或广州知府任上时,他可能还有赖床的习惯。只是到了他如今的位置,心里头有着很强烈的权势和民族责任感,却是让他早已经克服这种坏毛病。

阿朵是长林氏的本家人,正是认认真真地履行着自己女管事的职责,给吴秋雨送上刚刚捏好的热毛巾。

吴秋雨是这个时代很典型的贤妻良母,亦是帮忙服侍着林晧然起居,正是帮着林晧然擦脸,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有着一个给家里带来无上荣耀的丈夫,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对于那个曾经彷徨不安的自己,这种生活宛如是做梦般。

烛火在房间缓慢地燃烧,将这里的每个角度照亮。

林晧然虽然刚刚醒来不久,但脑子亦是开始飞速运转。身处于朝堂中,特别跟徐阶正是胶着之时,让他亦是不得不认真地面对每一个早朝。

只是今天一大早起来,让他的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安,总感到有一种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虽然刁民册试行苏松方案已经得到皇上的同意,只是他知道徐阶不会这般轻易被自己揭了老底,恐怕徐阶那边是要有所行动才合理。

吴秋雨正在认真地帮着林晧然整理衣服,抬眼看着林晧然认真思索的模样,便是故意打趣道:“相公,你都是快要做新郎官的人了,怎么还老板着一张苦瓜脸呢?”

阿朵听到这个话,亦是饶有兴致地望向林晧然。

林晧然早已经习惯于岳父那般不苛言笑的作风,亦是喜欢安静地思考着事情,只是听到吴秋雨这么一句,猝不及防下的脸先是愕然,而后则是羞恼地警告道:“你若再拿相公寻开心,我就天天跟你洞房!”

吴秋雨的脸皮很薄,特别阿朵等丫环都在旁边,更是想到昨晚的疯狂,便是羞红着脸嗔怪道:“相公,你流氓!”

林晧然得益于后世的历练,早已经有着一张刀枪不入的好脸皮,本质上确实是一个流氓。只是坐拥人间两大美人后,那方面的心思确实是淡了不少。

推开房门,天空还是一片混沌般的模样,空气明显透着一股寒意。

在吃过香喷喷的皮蛋瘦肉粥后,他便是来到了前院,在吴秋雨的相送之下,钻进轿子离开了家门。

午门前广场,这里已经聚拢了一大帮官员。

虽然官员时常会出现调动,但京城整体是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因而很多官员都极为熟悉地攀谈起来。

对于刁民册试行苏松的事情,他们虽然没能亲眼所见,但亦是已经知悉,更是明白这个事情所存在的意义。

任谁都清楚,一旦由海瑞在松江府推行刁民册,加上林晧然的背后支持,这个事情不会进行打折扣。

如果坐实徐阶偷税漏税,那么徐阶的子孙将不能再参加科举,而徐阶必定会受到清流的攻讦,进而逼得他离开朝堂。

“海瑞这个时候大概到松江了吧?”

“这个说不准,海瑞离京只带一头驴!”

“呵呵……不管到没到,松江那边有戏瞧了!”

……

在谈及民册试行苏松的事情之时,不少官员亦是聊到了海瑞,已然是对于海瑞到任后的松江府产生了期待。

“下官拜过林阁老!”

“下官恭请林阁老钧安!”

“下官敬请林阁老勋安!”

……

林晧然乘坐轿子来到午门广场,这里早已经聚满着黑压压的官员,当他从轿子下来之时,一帮官员纷纷向他恭敬地见礼道。

林晧然亦是发现官员的声势明显强于以前,甚至一些原本站在徐阶那头的官员亦是靠了过来,却是知道这其实就是一帮墙头草。

不过他终究不是妹妹那种善恶分明的性子,亦是保持着温和的形象,朝着这些热情的官员报以微笑并点头。

事情亦是凑巧,徐阶刚好从后面的轿子下来。

徐阶已经不复一直以来的淡定自若,当看到林晧然的背影及那帮异常热情的官员,眼睛闪过了一抹恶毒。

曾经以为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而今却成为了跟自己同台竞技的对手,更是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下官恭请元辅大人钧安!”

在看到徐阶出现之时,一大帮官员亦是纷纷向徐阶见礼道。

徐阶看着众多官员热情已然是消退不少,只是脸上仍旧保持和蔼慈祥的模样,向着在场的官员纷纷回礼,只是心里头已经有了另一番盘算。

既然林晧然能够屡次逆风翻盘,自己又何尝不能反败为胜?

严嵩、袁炜、吴山和高拱无不是难缠的对手,只是如今坐在首辅宝座的人始终是自己,而林晧然自然亦会成为自己的刀下亡魂。

一念至此,徐阶将一些态度悄然转变的官员默默记下名字,打听秋后再好好地算上这笔账。

林晧然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先是跟着郭朴和李春芳见礼,接着向随之而来的徐阶见礼。当看到徐阶眼睛浮现着自信和得意之时,他知道今天的早朝必将不得安宁。

(

第2168章 自信

午门城楼的钟声和鼓声齐响,那一道城门徐徐地打开,城楼上有太监大声地唱道:“卯时已到,请各位大人上朝咧!”

身穿蟒袍的徐阶嘴角噙着一丝微笑,便是率先迈着步子走向午门,已然是将所有事情都掌握在手里般。

林晧然和郭朴交换了一下眼色,亦是跟着徐阶走向城门,前去参加这一场明显已经有预谋的早朝。

绝大多数的官员其实只是充当早朝陪衬的角色,甚至根本没有在殿上发言的权利。他们在鸿胪寺官员的监察下,顶着迎面吹来的丝丝寒风,穿过诺大的广场便是来到金銮殿。

由于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亮起,加上这座殿门既高且大,致使这里的光线显得比较充足。

隆庆帝今日明显比往日来得稍晚,只是精神状况却是没有得到改善,迈着肥胖的步伐仍旧一副哈欠连天的模样。

“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面对着出现的隆庆帝,显得规规矩矩地跪下来道。

隆庆对于山呼万岁早已经免疫,每日过来其实就是要应付这份皇帝的差事,却是从善如流地让大家起来。

陈洪已然是赢得隆庆的信任,面对着从地上站起来的百官,当即便是大声地喊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殿中的官员纷纷望向最前面的五位阁臣,徐阶却是朝着左边的四位淡淡地望了一眼,意思自是不言而喻了。

郭朴和李春芳都不是喜欢找事的人,却是默默地扭头望向右边的林晧然,林晧然今天并不打算奏事,便是扭头望向了旁边的“老五”。

陈以勤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年纪五十岁出头的模样,胡子显得很稀疏,有着一口很浓的四川口音。

他似乎早有准备,看到前面四位前辈都无事上奏,当即便站出来朗声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陈……陈师傅,请奏!”隆庆打着一个哈欠,亦是慌乱地抬手道。

众官员纷纷望向文渊阁大学士陈以勤,却是知道陈以勤在裕王府亦是呆了九年,跟隆庆的师生情份按说不浅。

陈以勤送上两道奏疏,而后对着隆庆朗声地道:“皇上,此一疏《谨始十事》,分定志、爱民、崇俭、用人、接下、听言及揽权。此一疏《励精修政》,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皇上慎擢用。坚守本心,恤民修政以应天道,除今大明之弊事,此乃君王之职责!”

这……

殿中的官员听到陈以勤这番言词,却是不由得大眼瞪小眼。

前面的《谨始十事》还算是委婉,后面的《励精修政》简直是直指隆庆的不修政,督促他尽君王的职责。

只是这些事情无疑是要犯帝王的忌讳,哪怕现在的大明再不好,哪怕现在皇上极为懒政,那你亦不能如此直白地公然指出来。

唉……

林晧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却是不由得苦涩地摇了摇头。

他意识到隆庆宠信高拱而忽视陈以勤却不是没有缘由,高拱做事是粗中有细,但陈以勤做事太过一根筋。

隆庆看似虚心受教的模样,但骨子里却是自私而懒散,你让他每日来上早朝做做样子还行。若是让他成为一代明君,且不说他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其实隆庆根本没有揽权施政的帝王才能。

“朕……会好好看到!”隆庆从陈洪手里接过那两份奏疏,显得颇为没面子地应付道。

底下的官员都是精明之人,工部尚书张守直当即出列奏事,迅速将这个不愉快的事情轻轻地揭了过去。

其实早朝每天都有,却是不可能总会有什么大事上奏,更多还是相互间的一种扯皮。

每个官员都免不得有家乡情结,当家乡出现灾情之时,亦是会选择上疏为自己家乡请求免赋税或者加修水利工程等。

其实真要进行赈灾或修建水利工程,倒亦不算是什么出格的事,毕竟这些都是有益于民生的举措。

只是现在大明财政处处嗷嗷待哺,如果地方灾情不是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朝廷亦是不可能拨款。

通政使司右参议何永庆以家乡多水患为由,想要朝廷拨银疏通河道,这个方案直接被其他派系的官员给挤兑掉了。

轮到臣礼科都给事中王治有事启奏!”

殿中的官员看到王治率先站了出来,却是突然生起了一份警惕之心,默默地抬头望向站在最前面的徐阶。

王治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山西忻州人,得益于徐阶和山西帮的关系,却是以行人的身份留在京城,而今很顺利地成为礼科都给事中。

值得一提的是,礼科都给事中跟礼科左给事中和礼科右给事中并没有从属关系,三人其实是相互制衡,但礼科都给事中却是掌“科印”。

“请奏!”隆庆对于朝政永远是一副打不起兴趣的模样,先是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哈欠,然后淡淡地抬手道。

王治从袖中取出一物,而后显得正义凛然地道:“朝廷在苏松试行刁民山一事有违祖训,今臣封还诰命,请皇上三思而行!”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当即落针可闻,众官员显得难以置信地望向礼部都给事中张治。却万万没想到,张治竟然动用封驳权来阻止刁民册在苏松试行。

所谓的“封还诰命”,这是比较客套的讲法,实质是驳回皇上的这道旨意,亦是起源于汉朝的“封驳”。

在明朝现行的封驳制度中,以皇上名义发出的制敕,六科廊审查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以封还并进行奏报。

礼科都给事中王治现在认为“在苏松试行刁民册”有违祖制,确实是可以将诏书封还,阻止这一道诏令发往南直隶。

一直沉默的徐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嘴角不由得噙着一丝微笑,虽然林晧然此次刁民册的事情谋算很深,但自己亦不可能坐以待毙。

郭朴原本亦是猜到刁民册的事情不会如此顺利,只是看到王治跳出来封驳,却是担忧地望向林晧然。

第2169章 困局

外面的天空已经一片湛蓝,致使整个金銮殿显得一片敞亮。

坐在龙椅上的隆庆正想要再打一个哈欠,结果听到王治竟然是要封驳他的旨意,张开的嘴却是久久合扰不回来。

只是他始终是一种讨好型人格,不可能像嘉靖那般勃然大怒,哪怕是皇权受到了一个挑衅,心里更多是惊慌和茫然,甚至还有着些许的害怕。

“有好戏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