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99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恐怕女真四部同盟,也是有耶律乙辛的筹划…~耶律乙辛倒是个人物!”

“女真…~还是让四皇子那边支援收缴海盗的武器吧,至于国朝兵器库里的军备…~到时候再说。”

不管是耶律乙辛还是女真四部,从严格来讲,都属于北辽的内臣,而如今却是在谋反。北辽内乱有助于国朝最终收复燕云,但是,从朝廷的层面,这样明面上支援谋反者,就是一种间接的认同谋反。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支持反朝廷武装依然不产生影响的事情。皇家,不管是哪个王朝的皇家,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朝廷,也不管是哪个王朝的朝廷,都必须忠诚。

倒不是赵曦要当婊子还立牌坊,这是他的立场决定的,他必须表达出对谋反事宜嫉妒厌恶的情绪。能让四皇子那边搅合,这已经算是最大限度了。

皇家是皇家的立场,朝廷自然也有朝廷的立场。面对北辽内乱,朝廷是需要有所表示的。朝臣和军伍,都认同这点。

所以,在河北道战事还是要有一些的······

“大帅,火炮效果不大,北辽骑兵散的很开,火炮发出去,除非打中,否则伤害对于骑兵几近于无。而北辽战马似乎已经适应了在炮火声中作战······”

副将絮絮叨叨的在跟王舜臣啰嗦。王舜臣也看到了,心里正烦着呢。

首攻势他好不容易才从兄弟们说理赖皮过来的,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战果。

这一次国朝不是防守战,是进攻战。形势上是翻了个,可战果却没有任何变化。

别看己方打的热闹,真正给北辽造成的伤害几乎没有。王舜臣很是发愁。

北辽还是老样子,不列什么阵,面对战车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战术,可北辽战马适应了炮火隆隆,北辽的骑兵也懂得了散兵躲避······

“陈副帅,你坐中军,本帅亲自帅骑兵袭扰一次!”

战术不能固定,必须随战场的形势做调整。王舜臣还是知道这点的。

既然国朝的炮火不能全面压制北辽的骑兵,就尝试着炮兵、步兵、骑兵的配合作战。

以前在讲武堂听过官家提到过这个概念,叫什么多兵种协同作战。既然朝廷定下了这是一次尝试性作战,那自己就先试试看。

“大帅,那都是番骑······”

“废话真多!既然朝廷派过来了,你还担心有什么意外?番骑怎么了?入华夏者即华夏人······”

这话大体就这个意思,原文记不的。至于外族人,王舜臣出自早年的西军,跟外族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所有的外族人都不是人。

如今的番骑队,就是王舜臣看着也眼热。虽然还是轻骑,却是全身着甲,是工坊城最新的薄甲。虽然扛不住马槊、陌刀,但是北辽的箭矢绝对不会有多大伤害。

王舜臣也是这样的装备,他是校验过的。

所有番骑,都是一水的强弩、短火枪、轻便的马槊,还携带不少于五发隧发手雷······所有的装备都是工坊城量身打造的,是专门为骑兵队制作的。

若不是朝廷过于珍惜,造价不菲,王舜臣敢带着这三千骑兵直接冲入敌阵,杀几个来回。

这样的装备,还都是习惯了马背的番骑,别说对面不是精锐,就是遇到北辽的皮室军、宫卫,也应该是全面压制的。

遭遇后,先发一轮强弩,然后手雷开路,直接持马槊冲杀,最后以短火枪捕杀······北辽的精锐又能怎样?

“这是骑兵队第一次协同火炮和战车阵作战。本帅也知道你们都是朝廷的宝贝,到底是样子货还是勇士,这一战就是校验你们的时刻。”

“朝廷在你们身上花费如此大的费用和精力,不是让你们摆花样的,是需要在战场上体现你们价值的,要在战场上证明你们对得起这身装备,对得起朝廷给你们的俸禄。”

“本帅告诉你们,这一战不仅仅是证明你们战力的时刻,也是为你们后来者做榜样的。倘若溃败,很显然,你们将彻底断绝你们族里后辈参军的路······因为,在如此强大的装备下失败,就意味着,朝廷的这些花费是浪费,比不上战车步卒,朝廷也就不会再招募骑兵了!”

王舜臣,立于点将台上,鼓足了劲,面对着黑魆魆的骑兵队做战前训话。

“战车用于列阵,骑兵在于机动和冲锋,这是军卒都熟悉的。如何协同作战,本帅不多赘述了,你们的操作手册都学过,讲武堂也都讲授过。”

“现在,北辽就在白马河北岸,而我雄州的战车阵也同样列于白马河北岸。对峙不是本帅的作风,本帅想让即便不是冲阵的北辽骑兵,即便散兵阵势的北辽骑兵,在遇到本帅时,也必须惨败、溃败、一败涂地!”

第885章 尝试性作战的结果

番骑确实现在确实国朝的宝贝。

首先是番骑遴选的标准严苛,连出身都要往上查三代的,只要是三代之内曾经是党项、吐蕃、回鹘以及契丹贵族者,一律不予招募。

其次还要看是否曾残杀过汉人,或者家里有被国朝军伍杀害过······生死大仇是很难化解的,朝廷不会培养一些对汉人、对朝廷有仇的精锐骑兵。

最后才看骑射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党项、吐蕃等一些人倒是不难,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以前不管是吐蕃还是西夏,只要到了十五岁,统一称为控弦勇士。

也正是因为如此严苛的条件,都已经三年多了,国朝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五万番骑队。当然,番骑队是下面的叫法,朝廷称之为骑兵。

这时候国朝戎边的将领,基本都是老护卫营和近卫出身的这几人,朝廷也有戏称八大金刚的。原本是九人,高敬亭现在主导西南军务,就剩下他们八人守卫国朝的北疆。

所以,除了还在讲武堂受训的番骑,王舜臣也只能分到三千骑。

相对于安肃军、信义军战事的五万军卒而言,三千真的不怎么够用,连基本的协同作战单元都很难筹齐。还真的只能是尝试性作战。

国朝与北辽的边境线几近万里,王舜臣能分到这三千骑,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开始,王舜臣并没有暴露骑兵队,还是以原本的作战方式与北辽对战······相信他们这些老护卫营和近卫出身的都会这样做。

战车本来就是遏制骑兵最合适的方式,再配合火器的犀利,本以为应该足够让北辽喝一壶了。

可惜,初次接触,发现北辽也不再是原来的北辽骑兵了,不但是战马适应了火炮,就连骑兵也懂得了如何躲避火炮,并以散兵线对战。

这时候不得不尝试步骑炮的协同作战了,也就不得不暴露轻甲骑兵这个大杀器了。

······

“战损三比八······”

“还算不错。早年原来西夏和北辽的对战,战损也是相当,西夏跟吐蕃,同样是不分彼此。”

“王舜臣倒是有些请罪的意思,觉得愧对朝廷了;种建中的奏报倒是实事求是,很清晰的分析了双方骑兵对战的优劣。”

“折损比最大的反倒是周侗的那一支,虽然歼敌数最多,折损的新骑兵也是最多了。”

“周侗善攻,倒也能理解。不知这次遭遇的是皮室军还是宫卫,亦或是斡鲁多、林牙还是汉军?”

“据奏报的情形判断,应该是皮室军的多,有部分斡鲁多以及汉军的参与。北辽的汉骑试训火器的不一定多,不管怎么说都不是核心军伍。”

河北道尝试性作战的奏报逐渐都到了朝廷,对于内阁而言,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国朝的新骑兵折损了七百余骑,而斩杀北辽骑兵五千余。这个数据是没有将战车、步卒、火炮的杀伤计算在内的,单单说骑兵的直接接触对战。

对于国朝这种原本几乎没有骑兵的状况,这样的奏报确实能让人多少欣喜了。

“国朝的一个骑兵,足可以装备北辽三五个轻骑了。咱们是轻甲骑,北辽是纯粹的轻骑,咱们装备了强弩、手雷、短火枪,而北辽是箭矢和马刀、这样说起来,真不能说是大胜。”

“有点求全责备了。新骑兵初战,还是有提高的可能的。该宣扬宣扬,该嘉奖嘉奖······这些事朝廷要做到位。”

赵曦没有掺和内阁的讨论,他还在详细的琢磨前方送来的奏报。

轻甲骑,到底还是给战马着甲了,在冲锋的冲击力上比不上重甲骑兵,机动性又比轻骑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