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166章

作者:西风紧

朱高煦便沉声问道:“堂嫂知道建文君下落?”

马恩慧却忽然冷笑了一声,肩膀在剧烈地抽搐。她脸上带着泪痕,却露出奇怪的笑意,真是十分诡异。

“太子也是我儿。”马恩慧冷笑道。

朱高煦点头用极低的声音道:“那倒也是。堂嫂若没想好是不是要说,就千万不要承认你知道什么。谨防被用刑逼供。”

马恩慧刚说漏了嘴,可能也是因为比较信任朱高煦的缘故,所以他便好心回报之……他前世因为赌博几乎不被所有人相信,所以很在意别人的信任。

“高阳王……”马恩慧顿时收住了那疯狂的苦笑,愣愣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不愿承认自己对敌人的妻子有恻隐之心,便小声道:“我既然救了堂嫂,便不愿看你再次去|死。”

马恩慧沉默了许久,抬起头目光在朱高煦的脸上游离不定,沉声道,“你是燕逆之子,不想逼我?”

朱高煦眉头紧皱,沉吟道:“想逼你的人很多,不多我一人。既然堂嫂难得地有点相信我了,我不逼迫你,才能在这事儿上有点作用,这也是为父皇分忧。”

俩人说话的声音非常小,好像在说悄悄话一般。

“好牵强的理由。”马慧恩道。

沉默片刻,朱高煦便道:“我今天什么都没说,啥也不会承认。”

马恩慧冷笑道:“你以为我会出卖你?”

朱高煦不置可否,只抱拳道:“堂嫂稍安勿躁,在宫里安心住着。有些事我也无能为力,但没骗你,文圭确实还好好的在凤阳。你不再自尽了?”

马恩慧道:“现在日夜都有人看着。”

“那我不便久留,告辞。”朱高煦抱拳道。

他刚走到门口,马恩慧忽然道:“高阳王……”

朱高煦转过头看着她,她有点尴尬地说道:“高阳王何时再来看我?”

“不好说,这里是后宫。非父皇准许,我不能进来。”朱高煦道。

他走出冷宫时,正午时辰已经过了……可惜了皇宫佳宴,他又错过了一顿珍馐美味。

……此时御花园一处厅堂里的宴席快结束了,郭薇已吃得很饱。姐姐虽然提醒过她,她也听话,用膳时比较注意,但她在没必要放筷子时就不放,虽然举止尽量矜持,动作不快、却也很少停下。

没法子,这些菜实在太好吃啦。

她一边吃,一边也在注意对面那桌坐的男宾客,宴席是男女分开坐的。但她再也没见到那个人,在御花园里一脸怜爱地和她说话的人。

郭薇没有哥哥,又被家里人定好了姻缘,她偶尔想起那背影,心里会希望那个人是她哥哥。便能宠着她、怜爱她、护着她。

那个人真是很神秘,明明出现在了御花园,却没在宴会上看到。难道他不是来赴宴的,那是作甚么的人?

倒是她姐姐,似乎过后就把那大哥哥忘了,再也没提起过。姐姐也是武定侯郭家的人,将来也定然是与宗室贵胄联姻,确实不会去记得一个已该有家室的男子。

午宴罢,皇后独召郭徐氏入内谈话,却没叫郭薇姊妹二人去。她们只好换了一个桌子,宫女已端来漱口水和茶水、点心、果子。

不过郭薇吃得实在太饱了,已吃不下那些精细的点心,只能看着。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梦先觉

/p>

朱高煦等人的母亲被册封为皇后,不几日“靖难”功臣皆论功行赏,多人封公、侯、伯。唯有诸皇帝子女迟迟未进封,朱高煦等仍旧是郡王郡主一级的名位。

王爷平素是比较闲的,朝廷文事武事一概不能管。除非皇帝召见,朱高煦连日常的朝事也不用去。大部分时候,可以说是无所事事。

……高阳郡王在京师几个月竟然没惹甚么事,也没听说有人命案,众臣都感到十分庆幸。传言是因为好色,新得了美貌小尼姑、青楼歌妓、几个抢来的民女等人,整日在府上宣|淫,没空惹是生非了。臣民悄悄议论高阳王之后,便回家告诫妻女,别靠近高阳郡王府那边的街道。

不过偶尔大朝,朱高煦会跑到奉天门去朝拜,以便有点正事干,不用那么宅。

五月初一大朝,朱高煦又去了。等他到了奉天门时,见大哥也在,两兄弟便寒暄了几句。

朱高煦又找熟人朱能、邱福、张武等聊天,了解一下朝廷最近的大事小事。

等皇帝驾到时,本来御门里乱糟糟地站着相互说话的朝臣们,这时便分两边排好了队,等着行叩拜大礼。

就在这时,朱高煦发现许多功臣武将都不约而同地望着前面一个人,人们面有不悦、甚至又怒气。武将瞧着的那个人,位列武臣之首,居然是李景隆!

李景隆本来就是国公,开了外金川门之后,现在更有水涨船高之象了。或许他没回头看大伙儿的表情,或许是别的甚么缘故,李景隆站在那里昂着头的样子,似乎十分得意。

皇帝坐上宝座,众人便行礼,礼乐按规矩鸣奏。

礼罢,当宦官说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时,世子朱高炽站了出来,躬身拱手道:“儿臣有事启奏。”

“说。”皇帝的声音道。

世子道:“儿臣以为,刺御史景清者方忠义,原不姓方,并非方孝孺之子,名为养子实乃奴仆。朝廷不应以奴仆之罪,牵连其家主。请父皇降恩,稍加宽恕……”

世子一席话出来,御门内立刻议论纷纷起来。朱高煦没留神,顿时也很惊讶……世子胆子很小的,为何今日胆子那么大,敢逆着父皇的意思说?

但朱高煦想了一下,又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必定有人给世子出谋划策了。为方孝孺求情,就是给天下所有读书人面子,这是在收买人心!

朱高煦转头观察那些议论纷纷的官员,果然不少人一边说一边还在频频点头。这下世子的名声又更好了!

眼下太子、亲王、公主的分封迟迟未决,大哥以嫡长子的身份,也是很拼了,他没办法、下不了台。

谁给他出的主意?朱高煦首先想到的是和尚姚广孝!虽然父皇登基以来,姚广孝就很少去世子府了,但他的那两个心腹,金忠和袁珙可是在世子府走得很勤。

而且“靖难军”刚进京的第一天,姚广孝就给方孝孺求过情,极力阻止父皇杀方孝孺,方孝孺才能在诏狱关到今天还没处|决。现在姚广孝出谋让世子继续来劝,应该也是一石二鸟之策,帮助世子的同时、也能为姚广孝自己的主张尽力。

上位沉默了一会儿,朱棣的声音道:“你退下,朝廷自有主张。”

“儿臣遵旨。”世子拜了一下,谢恩退到旁边。他并未坚持,只要求了情,不管结果如何、天下读书人都会领他的情了。

朱棣声音又道:“李景隆,朕听说你此前便负责裁断《太祖实录》,这两天你便去翰林院,继续办此事。”

李景隆顿时拜道:“臣领旨,谢圣上恩!臣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今上居然叫李景隆这个号称“文武双全”的武将去修书,或许李景隆真的知趣一点……前阵子解缙的事儿,可能已让今上觉得修书只交给文官很不靠谱。

皇帝早就当众说过多次,他的生母是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那解缙居然非要找卷宗存档去查,这也太过分了,皇帝自己是谁生的都记不清楚么、亲口说的事儿还能有错?

朱高煦看到这个场面,不禁心道:古代朝堂恐怕就是这模样,中枢真正想干的事,从来不正大光明地说出来,都要靠猜靠悟。虽然朝廷里悬挂的牌匾有一副写着正大光明,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

早朝之后,朱棣批阅奏章、接见大臣,一直忙到中午,连茶也来不及好好喝一口。于是午膳之后,他疲惫不堪地在御门后面找了间房,躺下想午睡了一会儿。

迷迷糊糊之中,朱棣做了个梦。

上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